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五)~A 一、种德经

(卷十五)

一、种德经

说法地点:鸯伽国瞻婆城伽伽池侧

参加人员:众比丘、种德婆罗门等人

经中大意:此经是佛陀在伽伽池边时,有一位具足着五法(种姓、讽诵、端正、持戒、智慧)的名叫种德的大婆罗门,赞叹佛德,曾说服其他五百名婆罗门去参诣佛陀。在与佛陀问答有关于婆罗门的缘由时,曾经打断其问话,而向诸婆罗门提起他的外甥──鸯伽。他说:我这位外甥虽具有了讽诵与端正的容貌,但因破戒不守道之故,不会被任何人所容纳。与此相同,假如缺少了五法中的智慧与持戒的话,则不会受人的尊敬。佛陀在此虽说五法具足为婆罗门,然而佛教是宁可舍弃前三项(种姓、讽诵、端正),也不主张将慧与戒予以毁弃,视慧与戒如左右手,是非常重视慧与戒的具足。佛陀说出家清净为之持戒者,而弃无明,得三明(宿住智证明、死生智证明、漏尽智证明)为之智慧。种德婆罗门听佛说法后即持五戒,做了佛陀的居家弟子。

(一)对于本经的初步印象

看了这部经,给我的最初的印象,就是与前面一些经在叙述手法上有些相似。在第七卷的《弊宿经》上,童子迦叶在拘萨罗国游行,与一个名叫弊宿的婆罗门进行了一番论议。当时所叙述的一些故事情节,与本经在开头的一些叙述手法上十分相似。而在第十三卷《阿......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B 二、成就戒经

二、成就戒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舍利弗、优陀夷、阿难、白净比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尊者舍利子告诉比丘:若有比丘成就戒定慧时,则可在现世当中出入于想知灭定-灭受想定。如在于现世不得究竟智,就身壤命终时.亦可以生在于余意生天中。在那里出入想知灭定。佛于众中说舍利弗已成就五法,众人应爱敬尊重他。

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概念,即在《中阿含》第五卷中,其中的主角,除了佛陀以外,当数舍利弗莫属。而我们在早期的佛教经典中,经常会提及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众多的罗汉弟子,而对于为大众所熟知的文殊、观音等大菩萨,则很少提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在哪儿呢?我在这里顺便说几句题外话。佛教自两汉时代也就是公元前后传入中国,而此时印度的佛教,基本上还是以注重自我修炼为主的。也就是说,当佛教初传中国的时候,所谓的大乘佛教思想,还似乎得到全面的弘扬。一直到竺道生主张一羼提皆可成佛时,很多人都说他在谤法,一直到《大涅槃经》的传入,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以至于后来有了“顽石点头”这样的历史典故。自隋唐以降,国人对于大乘佛教日趋崇信,于是将四阿含判为小乘。为什么将阿含经判为小乘呢?因为四阿含里主要是讲的是自我修证......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E 五、水喻经

五、水喻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主讲人员:舍利弗

参加人员:众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舍利子告诉诸比丘,有关于五除恼法。所谓对于他人的身口意之净与不净.慧者见之,皆莫生烦恼。就以粪扫衣、草覆之深水池、牛迹水、旷野病人,及好池水等五个方面,来作譬喻。

这部《水喻经》,可以说舍利弗代佛说法的一个典型例子。当然,佛陀并没有直接委托,而是舍利弗在没有受到委托的前提下,自主地为大众所说。或者也可以这样理解——佛陀在实际上在较早以前,就曾嘱咐过舍利弗:如果世尊不在精舍的时候,或者正在静室中禅定时,你舍利弗就可以不用任何指示,直接代佛说法。作为佛陀的上座弟子,代佛说法,似乎在原始佛教时代,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而且舍利弗把佛法的义理阐释得深入浅出,善巧方便,而且凡是听闻他讲法的比丘们,绝大多数都能获得很大的收益。因此我们在上面的《师子吼经》中,阿难曾经赞叹说舍利弗所说的法是“息中之息,妙中之妙”。连佛陀的近侍弟子阿难都如此崇敬舍利弗,足见舍利弗的智慧深,简直是难思难议!

那么今天舍利弗给大家讲的主题是什么呢?就是“五除恼法”。它的具体内容是:

1、或有一人身不净行,口净行——身不净,口净;

2、或有一人口不净行,身......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C 三、教化病经

三、教化病经

说法地点:祇树给孤独园

主讲人员:舍利弗

参加人员:给孤独长者等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给孤独长者在于疾病危笃之时,请舍利弗为之说法。舍利弗乃前往慰问,并开示说。长者既因上信、善戒等,乃至正智十法,而得须陀洹果,就应更进而求证斯陀含、阿那含等果。长者因之而病得痊愈,并欢喜不已,而自说皈依佛的由来,和建造祇园精舍的经过。

对于这部《教化病经》,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两个问题,一是佛陀对于患病如何医治的看法,二是祇园精舍的建造过程。对于后一个问题,相信大家都能耳熟能详,无须我多讲,到时我只是把一些重点谈谈即可。而对于前一个问题,我则需要费些笔墨。

首先要说说这部经典的来龙去脉。

关于这个给孤独长者,也就是须达长者的一些情况,佛经中记载得很多。从历史的眼光看,当时的摩揭陀国属于中印度,一般我们常说的“佛法难闻,中国难生”,这个“中国”,一般就是指以摩揭陀国为中心的中印度地区,这里是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印度老牌的经济大国之一;而须达长者所居的拘萨罗国,则是新兴的经济大国与军事强国,在很多方面可谓后来居上,尤其是在经济贸易方面,可以说已经稳坐了当时古印度十六大国的第一把交椅。那么为什么拘萨罗国的经济发......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F 八、恭敬经(上)九、恭敬经(下)

八、恭敬经(上)

九、恭敬经(下)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恭敬,以及善观,能具威仪、具学法、具戒定慧(或相似表述),乃至得证涅槃。

这部《恭敬经》的上、下两部分除了极个别的字句稍有差异外,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它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就一个,那就是“比丘当行恭敬及善观,敬重诸梵行人”。这里的“善观”,就是指认真地、仔细地、究竟地、理性地以及正确地观察。观察什么?观察的对象当然是“诸梵行人”。那么对“诸梵行人”为什么要观察呢?因为通过观察,我们才会深入地学习人家,向修行人看齐。在这里,我个人以为,对于诸修梵行的人,首先应当恭敬,谦虚好学,甘做小学生,不能生起丝毫的怠慢之心,然后再进行善观。就好像大学里的学生跟着导师后面做研究生,一开始时总要有一个虚心求教的阶段,对导师是恭敬有加;在恭敬虚心的基础上,再看看导师是怎么做研究的,按照导师所教给的方法,老老实实做学问。如果当学生的一开始就对导师很不恭敬,出言不逊,自以为导师没水平,甚至连自己都不如,那么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善观”了。因此佛陀在这里教导弟子们,学佛要有个过程,很多时候需要一个导师带着,这样才不至于走弯路,出偏差。比如说坐禅,有的比......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G 十、本际经;十一、食经(上、);十二、食经(下)

十、本际经;十一、食经(上、);十二、食经(下)

说法地点:舍卫国胜林给孤独园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迷惑之本.乃以“有爱”为因,以无明为其缘。无明乃由五盖,乃至亲近恶知识,乃以恶人为缘而来。又说圣者之所以明、解脱,就是缘于七觉支。七觉支乃由四念处,乃至亲近善知识,而以善人为缘而来的。前以大海乃至大河以喻说之。

这部《本际经》,包括稍后的《食经》(上、下),它主要说的就是一个意思,即指的是我们所谓“本际”的来源。所谓“本际”,就是起始点,也就是本源。而“食经”的“食”,指的也是“因”,即本因。这里所探讨的,并不是我们生命的本源,而是思想烦恼上的本源,那么我们的烦恼与迷惑的本源在究竟在哪里?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原因是就在于一个“爱”字。这个“爱”,就是爱恋,就是贪恋,也就是对生命存在以及延续的渴望与欢爱。佛教里的“三毒”——贪、嗔、痴,首当其中的“贪”,就是“爱”的集中表现之一。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爱”的本源是什么?佛陀在这里告诉我们,“有爱者,其本际不可知”,为什么?因为“本无有爱,然今生有爱”。本来是没有什么爱不爱的,然而我们今生才产生了爱。或者说,爱本来是没......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H 十三、尽智经

十三、尽智经

说法地点:拘楼国的剑摩瑟昙拘楼的都邑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如实知见四圣谛如真,便能得漏尽。而尽智乃以解脱为习,乃至不悔乃以护戒为习;护戒又以护根为习。像如是的正念正智、正思惟、信、观法忍、翫诵法、受持法、观法义、耳界、闻善法、往诸、奉事善知识等,展转为习。

这部《尽智经》,实际上也是与上面的几部经有些类似,即通过层层分析,然后找出障碍我们修行道路的各种因素。佛陀首先告诉弟子们:“有知有见者,便得漏尽。”这里的“有知有见”,简称为“有知见”。所谓知见,就是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虑,而确立起的真知灼见。这里的知见,与我们佛教中所讲的“智慧”,有所不同。智慧是证得圣果后而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心识,它是一种般若状态下的无分别智;而此处的知见,则是尚在求证的道路上所运用的一些分辨思惟,它肯定是有分别心的。但是有时我们会看到“入佛知见”这几个字,说明佛也有“知见”。这里需要说明,佛的知见与凡夫的知见完全是两回事,我们需要清楚一点,就是佛的“知见”,与“智慧”、“般若”,其意思是相同的。

当我们尚处于“有漏”之时,我们需要知见。此时我们对各种现象和各种道理都不能做到心神领......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七)~A 《长寿王本起经》

漫说《长阿含》(十七)

(卷十七)

《长寿王本起经》

说法地点:拘舍弥(乔赏弥)、护寺林

参加人员:阿那律等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看见拘舍弥比丘们之斗诤事,而教诫之以忍辱行。说唯有忍,始能止静。佛陀并说长寿王与长生童子行彻底忍辱之行之事。又提及佛至护寺林,转往般那蔓阇寺林中,为阿那律等三尊者讲说疑患,乃至不观察色恶等十一患就是失定、光明之因,必须修习三定,乃至广无量定,精勤修道品,始能得证阿罗汉。

这部《长寿王本起经》,读起来有些吃力,一是它的篇幅比较长——似乎可以收集《长阿含》里面去,而且在经文的下半部分,其理论性较强,如果将它们一一弄懂,需要动些脑筋。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读了全经后,不禁在思索一个问题:这部经典的中心思想,就是“忍辱”二字,提倡非暴力,这也是整个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佛经通过昔时长寿王以及长生童子的一些故事,从而说明忍辱是完全可以战胜武装暴力的。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延续,那么在经文的后半部分,就涉及到所谓修行中的“十一患”的问题。这个“十一患”,与前面所提倡的“忍辱”理念,二者是何种关系呢?这是我必须要思考的内容。我个人觉得,如果按照经典的思路,泛泛而谈,只是费点笔墨和时间......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C 三、周那问见经

三、周那问见经

说法地点:拘舍弥瞿师罗园

参加人员:周那、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周那讲说渐损法、发心法、对法、升上法,以及涅槃法。

谈到这部《周那问见经》时,我们不得不提到广为熟知的一部经典,它就是《金刚经》。《金刚经》到底讲什么?简单地讲,就是破除我们的执着之相。我们执着于何种之相?就是人相、我相、寿者相与众生相等四相,即世间各种色相都是虚幻不实的,故《金刚经》说“凡是有相,皆是虚妄”。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地追问一下,《金刚经》为什么要引导我们破除四相之妄执?它的根本用意或者说最高层次的用意何在?就是要我们树立不执着、不贪伺的观点,从而灭除我们的妄知妄念,最终走向解脱之路。与《金刚经》相仿,这部《周那问见经》所述的观点,也是为了破除我们各种错误的见解。

我在平时工作之余——姑且说“工作”,有时会留意一些相关《阿含经》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一部是在校硕博研究生撰写的,而绝大多数都是台湾一些研究所的学者所写。虽然说各自所部的角度不同,观点有差别,研究层次也有区别,但是总的来说,对《阿含经》基本上都是相当重视的,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也是较为客观和中肯。当然,《阿含经》作为系列经典的一个总称,其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三)~B 二、善生经

二、善生经

说法地点:王舍城的饶虾蟆林

参加人员:善生居士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善生遵其父遗言,而恭敬、供养、礼拜东西南北和上下六方。佛陀见之,为他而说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言之四业,以及其原因,和欲、恚、怖、痴等四事.并指示六非道、六灾患、四不亲而似亲、四种善亲等法,最后教他在圣法与律当中,礼拜六方的意义。

关于《善生经》,在《长阿含经》第十一卷中,也有一部《善生经》,其内容与此部《善生经》可谓基本一致。在此不再重述。

附录:

《漫说长阿含·善生经》——

二、善生经

说法地点:罗阅祇耆阇崛山中,后移至王舍城内。

参加人员:长者善生

经中大意:此经为长者之子善生而开导之经,叙述善生长者依父遗嘱,而向六方礼拜。其行动乃落入于形式上的举动,于是佛陀为教导其归入于正途,而说大方礼的意义与内容。首先说明四结业、四处,及六损财业,其次为说四想及四事,四亲及四事,六方及五事。善生听佛启导后乃皈依三宝而为优婆塞。

(一)经中名相分解大纲

佛陀教导善生行真正六方礼的内容主要有以下这些术语:

1、四结业:①杀;②盗;③淫;④妄语(结为结缚,烦恼异名;业为身口意之善恶的行动)。

2、四处:欲、恚、怖、痴。

3、六损财业:①耽湎酒;②博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