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一)~A 第273经(手声喻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

第273经(手声喻经):

首先,第273经(手声喻经)所述的义理比较深奥,不太好理解。本经以拍手发声为喻,故名“手声喻”。而本经的说法因缘,同样是因为一位比丘在“独静思惟”中所产生的疑惑而产生,并得到佛陀的完美阐解。

这位习禅比丘在禅定之中作如下思惟:

“云何为我?我何所为?何等是我?我何所住?”

而这种思惟的核心,便是以“我”为中心,即必须要解决一个“有我”与“无我”的范畴问题:究竟有没有“我”?什么才是“我”?“我”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我”究竟身处何处?……正是这些问题,致使每一个静坐习禅者容易陷入的泥潭,使我们困惑不已。如果单纯从语言的层面上进行表述,却很难搞得清楚,因为许多东西靠言语根本无法传递与表达。后来中国的禅宗正是看到了这层玄机,故而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当然,如果一味地靠自己去参悟,或者一个劲地“参话头”,当它们发展到极端,便落入故弄玄虚却仍一无所获。“棒喝”与“参话头”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候借助于语言的表达,或许更为有效。

我们在系列《阿含经》中,会看到佛陀留下来的,绝大多数都是以“言教”形式的“法”,我们在早期的经典中,似乎很难找到佛陀一声......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九)~G 第237经(长者所问经)

第237经(长者所问经):

本经是一位名叫郁瞿娄的长者与佛陀之间的问题,即比丘能否获得“见法涅槃”。

长者问:“世尊!何故有一比丘见法(现世、,现法)般涅槃?何故比丘不得见法般涅槃?”

什么叫“见法涅槃”?即此生此世便可以证得涅槃,获得解脱。那么什么样的比丘可以见法得涅槃,什么样的比丘不可以见法得涅槃呢?

佛陀回答说:“若有比丘眼识于色,爱念染著;以爱念染著故,常依于识;为彼缚故,若彼取故,不得见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这里所讲的还是有关如何处理六根与六境之间的关系的老话题。这里的重点还是放在了“爱念染著”四字上面,若有爱念,便会产生染著。相反,“若比丘眼识于色,不爱乐染著;不爱乐染著者,不依于识;不触、不著、不取故,此诸比丘得见法般涅槃。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若我们进一步加以深究:是什么因素驱使我们的六根老是追逐于六境呢?这里就需要向上溯源,即产生爱念染著的本源,最后的落点在于“无明”。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我们“无明”的生发与延续呢?此时就必须考察累劫世的业力招感。如此一来,我们就要上下求索,陷入到“绵绵无绝期”的思索之中。

第238经(因缘经):

在上面的237......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二)~I 294经(愚痴黠慧经)

294经(愚痴黠慧经):

本经叙述愚痴或黠慧,在起始时都是平等的,无有差别,都会由身心活动而产生痛苦。唯修梵行才能尽苦并获解脱。

本经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讲到愚者与智者的差别问题。佛陀在本经中的观点是,愚者与智者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也就是说,他们都会遇到烦恼,都会受到身心带来的种种煎熬。比如说,“愚痴无闻凡夫无明复,爱缘系得此识身,内有此识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缘生触。此六触入所触,愚痴无闻凡夫苦、乐受觉,因起种种。”在对待苦、乐受觉问题上,“愚夫”与“黠慧”之间,有何差别呢?他们的差别在于,愚者“彼无明不断,受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而“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恼苦”。而智者却正好相反,因为智者是将“无明断尽”,能够做到“究竟苦边”。而二者最主要的差别,即在于愚者不修梵行,而智者却“先修梵行”。一个努力,一个不努力,起点相同,结果却大相径庭。这便是愚、智间的根本差别。

第295经(非汝所有经):

此经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此身非己所有,亦非他人所有,乃为前业所缘而生。

一般而言,在佛教史上,第一次佛经结集主要完成了两件大事,第一是由阿难诵出“经”,由优波离诵出“律”,然后由大家印证后,再将......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D 第564经(比丘尼经):本经叙述阿难对一位起染心的比丘尼说法(当断秽食、娇慢、爱欲),使其发露忏悔。

第564经(比丘尼经):本经叙述阿难对一位起染心的比丘尼说法(当断秽食、娇慢、爱欲),使其发露忏悔。

本经是很有意思的一部经典。我们时常说男人比较生起染欲心,有时候女士也会生起染欲之心。本经就讲述一位比丘尼对阿难尊者生起染欲之心。据各种经典记载,阿难的长相非常好,据说其生来容姿端正,面如净满月,眼如青莲华,其身光净如明镜。因此,出家以后仍屡遭妇女的诱惑。而最著名的诱惑,莫过于受到摩登伽女的追求。摩登伽女的故事出自于《楞严经》,经中的摩登伽属于首陀罗种姓。有一次阿难尊者外出乞食路遇口渴,而此时摩登伽女正在一池边汲水,于是阿难请其布施一钵水。而摩登伽女见阿难长相如此出众,便产生仰慕之心。摩登伽女回到家之后,从此茶饭不思,抑郁成疾。其母知道原委后,便找到阿难,请求娶其女。结果阿难在佛陀的帮助下,克服了种种障碍,最终成就了自己的道行。

从现在的角度看,阿难与摩登伽女之间的最大障碍,莫过于一个居俗家,一个是出家修行的比丘。当然,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他们之间不可能成为眷属的理由——即便是阿难没有出家,但是他们之间的最难以逾越的鸿沟,莫过于种姓的限制。阿难是刹帝利种姓,处于统治地位的武士阶层;而摩......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I 980经主要是阐述心中常念佛法僧三宝的现世利益和无量功德。

980经很有意义,主要是阐述心中常念佛法僧三宝的现世利益和无量功德。我们知道,在佛陀住世期间,六师外道以及佛教等新兴宗教(教派)都坚决反对婆罗门教的一教独大。同时,在四种姓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分化迹象,其中最主要表现便是婆罗门种姓的逐渐没落以及商人阶层的迅速崛起——造成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便是经济杠杆的有力作用。吴永猛在《阿含经中印度社会经济》一文中对此作为粗略的分析(详见《戒幢佛学教育网》)。文中说,“到了西元前八世纪才有金属货币,而贝壳货币使用很早,各地都市的经济活动,皆由王侯、商人、手工业者操纵。商人在都市有一种类似联合操纵的基尔特 (`srenii) 之行动。西海岸开拓港口,从事国外贸易,又陆路亦进行交易,对象是西亚各地”、“货币金融亦随商场的需要而活络。金钱往来的结果,导使社会价值观的改变”。

农业铁器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极大地推动了手工业及工商业贸易逐渐走向繁荣。当时印度西部有几个著名的对外港口,海上贸易十分发达。商人们到海上开采诸如水晶、玛瑙、珍珠、车磲等等珍宝,可以用来获得巨额的利润。但是从事贸易尤其是海上贸易会存在很大的风险,陆地有强盗和土匪和军......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D 四、息止道经

四、息止道经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年轻的比丘,始习戒时,应当安观想骨相,观想青相、腐相、食相、骨锁相,以便除去贪欲与瞋恚之病。

我们时常会讲这样一句话,叫“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还有一句话,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若将这两句话综合起来,便是指导我们如何修行的一个实践法门。我们都在讲要持戒,这肯定是没错的,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两位根本老师,一位是以本师教主释迦佛为精神导师,即“以佛为师”;另一位就是在佛陀入灭之后,我们要“以正法、律为师”,通俗地讲,就是“以戒为师”。如何做到“以戒为师”呢?就是按佛陀为我们制定的戒律摄念行事。当然,戒的种类不同,这就存在一个戒相差别的问题。比如说,四众弟子之间所持的戒相肯定是有差异的,否则就会乱了秩序。当然,这种差异也是相对而言,比如说居士信士,如果一心精勤修持,一生独身茹素,按比丘戒的标准要求自己,也是令人尊崇之举。就是说,在持戒方面,讲究“就高不就低”,例如一位比丘,如果把自己降低到一个优婆塞的持戒标准,那就很有问题。然而我们所处的地球千差万别,在戒律的开遮方面也有一些方便。然而有时或许会“方便”过了头。比如说我在凤凰博......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三)~B 二、善生经

二、善生经

说法地点:王舍城的饶虾蟆林

参加人员:善生居士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善生遵其父遗言,而恭敬、供养、礼拜东西南北和上下六方。佛陀见之,为他而说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言之四业,以及其原因,和欲、恚、怖、痴等四事.并指示六非道、六灾患、四不亲而似亲、四种善亲等法,最后教他在圣法与律当中,礼拜六方的意义。

关于《善生经》,在《长阿含经》第十一卷中,也有一部《善生经》,其内容与此部《善生经》可谓基本一致。在此不再重述。

附录:

《漫说长阿含·善生经》——

二、善生经

说法地点:罗阅祇耆阇崛山中,后移至王舍城内。

参加人员:长者善生

经中大意:此经为长者之子善生而开导之经,叙述善生长者依父遗嘱,而向六方礼拜。其行动乃落入于形式上的举动,于是佛陀为教导其归入于正途,而说大方礼的意义与内容。首先说明四结业、四处,及六损财业,其次为说四想及四事,四亲及四事,六方及五事。善生听佛启导后乃皈依三宝而为优婆塞。

(一)经中名相分解大纲

佛陀教导善生行真正六方礼的内容主要有以下这些术语:

1、四结业:①杀;②盗;③淫;④妄语(结为结缚,烦恼异名;业为身口意之善恶的行动)。

2、四处:欲、恚、怖、痴。

3、六损财业:①耽湎酒;②博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七)~A 《长寿王本起经》

漫说《长阿含》(十七)

(卷十七)

《长寿王本起经》

说法地点:拘舍弥(乔赏弥)、护寺林

参加人员:阿那律等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看见拘舍弥比丘们之斗诤事,而教诫之以忍辱行。说唯有忍,始能止静。佛陀并说长寿王与长生童子行彻底忍辱之行之事。又提及佛至护寺林,转往般那蔓阇寺林中,为阿那律等三尊者讲说疑患,乃至不观察色恶等十一患就是失定、光明之因,必须修习三定,乃至广无量定,精勤修道品,始能得证阿罗汉。

这部《长寿王本起经》,读起来有些吃力,一是它的篇幅比较长——似乎可以收集《长阿含》里面去,而且在经文的下半部分,其理论性较强,如果将它们一一弄懂,需要动些脑筋。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读了全经后,不禁在思索一个问题:这部经典的中心思想,就是“忍辱”二字,提倡非暴力,这也是整个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佛经通过昔时长寿王以及长生童子的一些故事,从而说明忍辱是完全可以战胜武装暴力的。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延续,那么在经文的后半部分,就涉及到所谓修行中的“十一患”的问题。这个“十一患”,与前面所提倡的“忍辱”理念,二者是何种关系呢?这是我必须要思考的内容。我个人觉得,如果按照经典的思路,泛泛而谈,只是费点笔墨和时间......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H 十三、尽智经

十三、尽智经

说法地点:拘楼国的剑摩瑟昙拘楼的都邑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如实知见四圣谛如真,便能得漏尽。而尽智乃以解脱为习,乃至不悔乃以护戒为习;护戒又以护根为习。像如是的正念正智、正思惟、信、观法忍、翫诵法、受持法、观法义、耳界、闻善法、往诸、奉事善知识等,展转为习。

这部《尽智经》,实际上也是与上面的几部经有些类似,即通过层层分析,然后找出障碍我们修行道路的各种因素。佛陀首先告诉弟子们:“有知有见者,便得漏尽。”这里的“有知有见”,简称为“有知见”。所谓知见,就是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虑,而确立起的真知灼见。这里的知见,与我们佛教中所讲的“智慧”,有所不同。智慧是证得圣果后而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心识,它是一种般若状态下的无分别智;而此处的知见,则是尚在求证的道路上所运用的一些分辨思惟,它肯定是有分别心的。但是有时我们会看到“入佛知见”这几个字,说明佛也有“知见”。这里需要说明,佛的知见与凡夫的知见完全是两回事,我们需要清楚一点,就是佛的“知见”,与“智慧”、“般若”,其意思是相同的。

当我们尚处于“有漏”之时,我们需要知见。此时我们对各种现象和各种道理都不能做到心神领......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十)~F 八、恭敬经(上)九、恭敬经(下)

八、恭敬经(上)

九、恭敬经(下)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恭敬,以及善观,能具威仪、具学法、具戒定慧(或相似表述),乃至得证涅槃。

这部《恭敬经》的上、下两部分除了极个别的字句稍有差异外,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它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就一个,那就是“比丘当行恭敬及善观,敬重诸梵行人”。这里的“善观”,就是指认真地、仔细地、究竟地、理性地以及正确地观察。观察什么?观察的对象当然是“诸梵行人”。那么对“诸梵行人”为什么要观察呢?因为通过观察,我们才会深入地学习人家,向修行人看齐。在这里,我个人以为,对于诸修梵行的人,首先应当恭敬,谦虚好学,甘做小学生,不能生起丝毫的怠慢之心,然后再进行善观。就好像大学里的学生跟着导师后面做研究生,一开始时总要有一个虚心求教的阶段,对导师是恭敬有加;在恭敬虚心的基础上,再看看导师是怎么做研究的,按照导师所教给的方法,老老实实做学问。如果当学生的一开始就对导师很不恭敬,出言不逊,自以为导师没水平,甚至连自己都不如,那么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善观”了。因此佛陀在这里教导弟子们,学佛要有个过程,很多时候需要一个导师带着,这样才不至于走弯路,出偏差。比如说坐禅,有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