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方海权《处世嘉言集》节选

方海权:深信因果的重要性

常生惭愧心,常生忏悔心。善于观察自身之不足。

世间之君子,人们会想到君子坦荡荡,心胸宽广,能容忍。 超脱世间之君子,更是能容人,作人天之师表。

信因果者,小人会变君子,不信因果者,君子遇逆境再为君子难哉。

不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酒毒无度,就以具足仁、义、礼、智、信。

故,君子之法,从五戒入,始于十善。

立德在先,立善为本。爱众宽敬,慈和济心。——摘自《处世嘉言集》书籍

====

方海权:能入于佛门是多么的幸运

离别的痛切,在纯洁的眼神中更能表达悲伤情怀,令人随之痛惜万分。

古来多少生离死别,能否唤醒我等对轮回生死的极大厌离。

如果人生没有离别,没有痛苦,没有贫穷,只有永恒的幸福,心灵是多么的安宁。

倘若无数的痛楚使之心灵寂寞,无助,更加无奈的是,茫茫人海中竞无一人能解其心,那就更痛苦了。

幸得有福,遇明师和善知识,明悟伤者之心,作其知音,指其道路,安其心悦。

当幸入于佛门,认真修行,勤修楞严,念佛不离口,清净自心。早求同生极乐世界。再多的离别,再多的酸苦以不成问题。

纯洁的心灵,本应具有无限欢悦的。——摘自《处世嘉言集》书籍

====

方海权:佛化家庭带来什么利益

修学佛法,家庭和谐,即易进道。居家之人修学,若悉合家共护佛教正法,同心同德,同学佛法,即易成道。

当明以何为修学,必先清净正心,身心柔软,奉献家人及大家,言语温存,关怀妻儿丈夫父母公婆。

出家学道,易于清净无染。居家学道,称为火中莲花,也即是在烦恼中修行是难成就的。若家人相敬如宾,以为同修,共同精进,共相互帮,也可早证菩提,成就圣果,化火焰为清凉。

因此一人学佛,须劝家人共同学佛,以奉献心,以爱惜心,以柔慈感化之。

如此,纵是火中莲花,也能化为清凉莲花。火焰或清凉在于一念之间。

——摘自《处世嘉言集》书籍

====

方海权:两位法师的微妙对话

宽容,慈悲。体恤众生之痛,体谅大众之苦。

法师甲说:“吾教所有弟子,都必须做到吾之所讲,不容错失。”

法师乙说:“未能完全做到又如何。”

法师甲说:“也要做到。”

法师乙说:“吾教弟子皆先观其根,察其难,明其优,而后施教。”

法师甲说:“弟子未能做到汝之所教又如何。”

法师乙说:“菩萨法以宽容慈悲为根本。吾会以身言教,使其明悟。当知佛法须是觉悟,并非强迫。当其明白师之所教得益无穷,自会受教欢喜信受行之。”

法师甲点头称赞。——摘自《处世嘉言集》书籍

====

方海权:吃素三年,念佛三年大改变

黄戍先生吃素三年,念阿弥陀佛三年,念时心专意切,常观想阿弥陀佛加持其身,念后顿觉遍身清凉。

教人也都谆谆导向良善,一心念佛。自身更是好学勤勉,常亲近善知识教,无功高我慢心。

三年过后,发了大财,觉得不可思议。

一日,至善知识明心师傅道场。

问曰:“何故三年之修,感有如是现报之妙。”

师曰:“其因一心在道,虽不曾求,德丰福自大哉。”。

黄戍闻后,欢喜无限,精进不间。——摘自《处世嘉言集》书籍

====

方海权:不要生攀缘心舍近求远,福报就在目前

唐朝韶州无尽藏禅师悟道诗曰:

终日寻春春不见,

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禅师之诗,道出很多心外求法,身具摩尼宝珠不知不觉,反向外求利而不得也。

有一邱女,羡高轻低,舍父母亲朋,独到远城谋就,千里之外别城谋生。定居之后,随觉虽有职,而终日苦累,父母亲属远而不能照顾。独自一人独木难撑。

后回父母探亲。看亲人,探友人。见亲戚们安居乐业,共相欢聚常乐。顿觉原本生活多么美好,只身出外远求能得之美好生活,却是原来自己就已经具足。悔之当初错想。

众切切回光返照,大梅已熟。美好前程在你身边,不要衣袋具有财富切不知,而到处求乞。——摘自《处世嘉言集》书籍

====

方海权:几种富贵

世间富贵,出世间富贵。 外在富贵,自性富贵。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性,自性具足万法,自性本地风光,自性具足荣华富贵。何在世间区区有漏富贵。

有漏富贵,多少人勤苦追求,都难得到。因心外求法,自是难得。若能求得,得福消福。福尽须再造福,再续前缘。如是辗转,只因有漏。

佛之富贵,无漏功德,证得永久常住。

佛之富贵,至何境界,以得证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万德庄严,福慧圆满。只因明心见性,究竟涅槃。此富贵,度一切苦厄,作众生暗夜之明灯。

无漏富贵,才是我等所要求也。——摘自《处世嘉言集》书籍

====

方海权:原来静坐目的是为这些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中说: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闲,独善其身弃舍众生?

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获得实智慧以度一切。

小婉常见友人终日禅坐,发问曰:终日禅坐,善自身。何不广行善事,善众人功大。

禅友答曰:非不想度众,静坐修行非独具益己。实修实证后,再度众生不迟也。

婉悟。知其心。

诸菩萨教我等,福修智慧修,也切不忘习定。

历代祖师,广度无量众生,何一不是禅定力深,心归一处。明心见性从何而来,自是一心不乱心身寂静。——摘自《处世嘉言集》书籍

====

方海权:如何学会感情的控制

平静的心是一种舒适轻安,以不炽热故。

有修养之人,多一点微笑,语言会轻一些,礼貌会好点,心身会柔和点。没有迫窄的感觉。

平和心需要常有,气度大而安祥。

控制情绪是一种功夫,感情用事就易失态,因起心动念执于我见,就会没有智慧去辨明是非。

须是语少常寂,常勤省自我短处。别人好丑,何勤你劳。

见人恭敬,称呼男女老幼也心恭敬,以破轻慢。

有此之因,现生常得平和吉祥,众人扶惜厚福。未来之世,智益万千。——摘自《处世嘉言集》书籍

====

方海权:世尊何故将布施放在第一位

佛说六度,第一为布施度。佛说四摄法,第一为布施摄。

世尊何故将布施放在第一位,此是入门基础。重在于法,不在于财。

而用心良苦,教众能舍,在于见证求法者之肯切,见其根机,可以施教。

故初始为布施度,终为智慧度。布施终之目的是为求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菩萨了悟自心,本无生灭,慈心垂视六道众生,枉受沉沦,无有出期,广发同体大悲,常用三乘,导归本源。

入门之舍,勤于布施,以先破悭吝贪执,实也为破见思二惑,无明烦恼之惑,极妙哉。——摘自《处世嘉言集》书籍

发布: admin 分类: 方海权 评论: 0 浏览: 18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