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索达吉堪布答问中国大学生01

问:既然诸法是空性,我们何必执著于幸福?

索达吉堪布:确实一切法是空性,证悟了这种境界,就不必执著幸福,因为你已获得最究竟的幸福,如同获得博士学位的人,肯定已掌握了小学知识。但如果没到这个境界,就必须执著幸福。

万法皆空是就实相而言的,追求幸福是就现相而言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打个比方,以物理学家的眼光观察瓶子,它是由原子等组成,但物理学家不会以此认为瓶子不存在,更不会否认瓶子能盛水。同样,学佛的人也不能以实相来否定现相。

永嘉玄觉禅师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六趣众生的苦乐就像做梦,但没有从轮回的迷梦中醒来之前,一切感受是无欺存在的。只有完全证达了万法皆空,才不需要追求幸福、逃避痛苦。

——上海交通大学问答

问:我也是一名藏族人,来自邻近的中国地质大学。我一般很少吃鱼肉、鸟肉,因为它们都是生命。但我有时会无意中把这些肉吃进嘴里;有时候明知是鱼肉,还是吃了。请问,这种过失有多大?

索达吉堪布答:吃别的动物肉,跟吃鱼肉、虾肉应该也差不多。只不过在习惯中,藏地很多人吃牛羊肉比较多,吃鱼肉、狗肉比较少。但现在藏地的一些年轻人,也有人认为“不会吃鱼虾,是不成功的标志”,这是一种愚痴的表现。 曾有一个格言说:“吃肉就是吃生命。”确实是这样。尤其是生活在海边的人,为了吃一顿饭,可能要杀害无数生命,从因果的角度来讲,这是非常可怕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也没办法阻止。

问:我来自江苏经贸学院。和上师一样,我也喜欢看书,很好学,但怎么才能坚持下去呢?

索达吉堪布答:一个人好学,可能跟前世也有关。不爱看书的人一看书就困,学生时代还好,进入社会以后干脆就不看了。我有个同学说,他已经二十多年没看过一本书了。“是不是压力太大?”我问他。“是啊,没时间,也没兴趣。”他无奈地说。

所以,生活会把我们困住。除非你把看书当作享受,繁忙之余的一种休息,而且时时有所收获,否则,可能就很难坚持“好学”了。

我看佛书尤其是密宗的书,每每乐此不疲,偶尔涉猎世间学问也会有所心得,甚至兴趣盎然。我想可能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就是当我对于想要深入的思想,一旦了解了它的功德,进而有些把握或通达的时候,再苦再累也愿意坚持。

问:我是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学生。您说最喜欢做的有两件事,一是看书,一是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尽量帮助有缘的人。请问,什么样的人算是有缘人?和有缘人相对的,是不是无缘之人,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怎么样帮助?

索达吉堪布答:有缘和无缘,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人都可能是有缘之人。

判断有缘和无缘的关键是,自己的言行能否让对方获得利益。比如说,我今天的演讲,虽然可能讲得不好,但如果对某个人的智慧增长,能起一点助缘的作用,那么他就是有缘人。

而有些人,虽然知道有这个讲座,却没有来参加;或者,虽然来参加了,但对我说的内容不感兴趣,那么,尽管我心里想帮助他,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得到利益,因此是无缘之人。

如果我们想帮助他人,就应该发一颗好心、发一颗广大的心,只要是众生,都应作为自己帮助的对象。当然,假如自己已经努力了,但由于因缘不成熟,对他人起不到作用,那么自己也应该随缘,没有必要痛苦。

问:老师好。我四次进藏,三次是骑自行车走阿里线。那里有一座冈仁波切。当地人说,它被印度教、藏传佛教等都奉为神山,转一圈可以洗清一生的罪责。我转了两圈。但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可信?

索达吉堪布答:转神山有很大功德,特别是冈仁波切,我也很想去朝拜。在许多上师的传记中记载,作为修行的一部分,他们就常常转绕冈仁波切,还有匝日神山、湖心山等,这些地方加持力很大。

至于当地人的说法,如果是了义的,确有其事,那么只要你的心清净,也像大德们一样完全具足了相关的对治力,就一定可以清净。即使做不到这么圆满——毕竟每个人的业力不同、修行力量也不同,但清净相当一部分罪业是没问题的。

问:我是贵州大学的学生,平时看佛经或您的著作时,很愉悦也很欣喜,但真正碰到一些事时,比如生病或人际关系的问题,就想不通看不进书。我应该如何改进呢?

索达吉堪布答:你学的只是理论,如果不实修,在遇到生病或不愉快的事时,很难处之泰然。不要说你,在学院学了很久的人,也不一定能对治。当我疾病缠绕极度疼痛时,也很难转为道用,心里也感到很惭愧。但假如有一定的修行境界,则所有的身苦和心苦都会烟消云散。

虽然如此,学佛和不学佛,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当你真正明白痛苦是净除业障的扫帚、是无常、空性的道理时,面对痛苦,你会迥然不同。此时,你会以善巧的智慧来抉择它的本性,并将它视为修心的良机。

问:我是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学生。人生在世,许多因素迫使我们去追求名利,这是否与佛法的生活观矛盾?

索达吉堪布答:佛教的生活观有两种。对米拉日巴那样的利根者来说,由于内心有超凡脱俗的境界,已经彻底看破世间,所以任何物质都不需要。如果是一般人,生活就应不堕两边,不能过于富贵,也不必过于贫穷。

身处尘世,追逐名利是正常的。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只要不是太过分,在自身福报允许的范围内过日子,佛教对此没有意见。

但如果始终不满足,无止境地追名逐利,就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许多贪官就是如此,起先他们也是正常人,然而在欲望驱使下,最终走上了违法乱纪的不归路。

问:有世间经历后出家和从小就出家,这两种人在开悟方面有区别吗?

索达吉堪布:对开悟来说,从小出家还是半路出家不重要,关键要看自己的信心和精进。如果精进和信心不足,即使从小出家,也不一定开悟;若具足了这二者,即使很晚出家,也能迅速开悟。

问:出世间快乐与世间快乐有何区别?怎样才能获得出世间快乐?

堪布:世间快乐源自感官享受,出世间快乐超越了感官享受。

获得出世间快乐,首先要生起出离心,了知轮回是痛苦的;之后生起度化一切众生的菩提心;最后证悟万法皆空。若如此,就能获得无法言表的大安乐。

自古以来,无数高僧大德证得了这种境界。只要具足信心和精进,我相信人人都能得到。

——上海交通大学问答

问:我是外国语学院2012级的学生。地藏菩萨有一句名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对我们的人生有何启迪?

索达吉堪布答:地藏菩萨誓愿宏深,他曾发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虽然地狱没有空尽之时,众生也没有度尽的那一天,这样发愿依然是有意义的,它体现了菩萨的无尽悲心。

和地藏菩萨一样,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也发过殊胜的大愿。我们应该向这些佛菩萨学习,不要认为他们的发愿太广大了,自己根本无法做到。心是万法的根本,只要我们打开心量,经常如是发愿,奇迹一定会出现。相反,如果心量狭隘,整天想的是工作、家庭、爱情,将来的成就肯定不会广大。

释迦牟尼佛教下有八大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除盖障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弥勒菩萨。如果经常祈祷八大菩萨,念诵他们的名号或者心咒,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尤其遇到危险时,只要虔诚祈祷他们,会立即得到救护。

问:我是香港教育学院的研究生。请问,如果人生是一场梦,那我们是活在自己的梦中,还是活在别人的梦中,或者说整个世界本来就是一场大梦呢?

索达吉堪布答:你们喜欢说“如果”人生是一场梦,但站在我的角度,这并不是“如果”,而是“绝对”是一场梦。

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我们现在正在做梦;二是这个世界就像《黑客帝国》中所说,本来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种观点,根本找不到理由推翻,毕竟这个世界若是真实的,就不可能衍生出万事万物,那电话、网络等也不可能出现了。

所以,我们确实是在做梦。宋朝的王安石也说:“死生如觉梦,此理甚明白。”他说生死本来是一场梦,这个道理再明白不过了。当然,有些人通过长期的思维和观察,对此才能真正有所体会,或者像个别人,感情上遇到了危机,才愿意正视人生如梦的真相,知道有些事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因此,这个问题,你们还需要去深入思索,它并不是有些人想的那么简单。

问:现今这个繁忙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很大,特别像香港这样一个国际化都市,竞争非常激烈,怎样才能平衡各方面的压力,获得幸福感呢?

索达吉堪布:按照佛教的观点,最好要学会知足少欲。若能如此,寂天论师[1]说了,这种远离贪欲、自由自在的快乐,就连帝释天王也很难享受到。

现在这个世界,很多人整天奔波忙碌,并不是真的缺少什么,而是为了面子、为了名利。每个人都不择手段地占有很多,以至于社会上的大部分资源,最后只流入极少数的富人手里,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浪费。

其实,一个人有了权力、有了财富的话,应该用于回馈社会,让更多的人共同分享。若能有这样一颗心,自己的压力肯定会减少,幸福感也会与日俱增,整个社会才能真正体现出一种和谐。

《香港理工大学问答》

[1]《入行论》云:“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十一)问:我是个初二的学生,信佛也有两三年了。但最近我上了中学,是基督教办的,我跟同学说自己信佛,就会遭到歧视。请问,我应该如何面对?

索达吉堪布答:你的问题很好,也很实际!处在基督教的学校里,可能是有些人不理解你,但也可能是你自己的心理作用。

一个人无论信什么教,哪怕外境的违缘再大,信仰也最好不要轻易改变。听说在香港这边,有佛教的老师到基督教的学校讲课,也有基督教的老师到佛教的学校讲课,彼此之间还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不排斥的。

本来,学宗教的人在社会这个庞大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而且许多宗教中,都有慈悲的一面,所以,我想你在那里应该不会有特别大的困难,或许是你的心理作用。当然,假如有些人的行为比较过分,那采取一些措施来调解,也是有必要的。

总的来讲,宗教之间发生冲突,宗教徒之间互相排斥,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有理智的人应该不会这样做。

问:我本科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即将入学英国华威大学。每一宗教都有自己的慈善行为,也都提倡爱人、助人,这些“爱”有什么区别?

索达吉堪布答:在我们佛教里,“爱”有三个层次:

最高的爱,是爱所有众生,并且是舍弃自己、付出一切来爱,这是大乘佛教的理念;中等的爱,在关注自己从轮回中超越的同时,也帮助一部分众生获得解脱,这是小乘的理念;下等的爱,一般只在意人天善法,不伤害众生,就如人间佛教所提倡的理念。

和这三种爱相比,儒教里虽然讲仁爱、讲泛爱众,但一般只是在人类的层面上,而且只限于今生,不涉及来世;基督教虽然讲来世,比如天堂、地狱,但他们关爱的也是人类,对动物或其他有情就不怎么关注了。这样从爱的深度广度上分析,大多数爱的理念,都有些类似于佛教的人天教义。

所以,我个人认为,佛教的爱要宽泛得多。你们可以从学者角度,公平、正直地分析一下。

问:我是电气学院的学生。既然佛教认为诸法皆空,父母妻儿自然也是空的了,释迦牟尼佛为何还要出家修道?

索达吉堪布答:诸法皆空是就实相而言的,在现相层面父母妻儿依然存在,因此,如果想专心修道,还是要远离家庭的羁绊。

这其实是一个对世界多层次看法的问题。不仅佛教,科学界也有类似情况。比如物理学家会认为,在微观层面上,茶杯实际上是许许多多的基本粒子,但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否认宏观层面茶杯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佛陀离开父母出家修行,这不是没有孝心,世尊成佛后,首先回国度化了父母。黄檗禅师说过,出家方为大孝。

另外,佛陀出家也是大悲心的体现。如果世尊没有出家修道,就不会有后来的大彻大悟,更谈不上度化我等芸芸众生了。

问:我是广州外语学院国贸专业毕业的,现在搞出口贸易。一个朋友这样为我解释显宗跟密宗的区别:“修行佛法的目的,好比把瓶子里的气体释放出来,让它与外面的空气接触。为达到这一目的,显宗修法有点像用个东西去磨瓶子,慢慢磨穿了,气体才能出来;密宗是用锤子敲,一敲就解决了。”是不是这个意思?

索达吉堪布答:从某种意义理解,可以这么说。因为显宗要求广泛、长期地学习理论,一步一步修;密宗通常是上师用最简单的道理直接讲要义,能领受的人可以顿悟成就。当然,后者必须是特殊根基,有殊胜智慧,否则很难一下子领会。

问:那您看我是学密宗还是显宗好?我想快。

索达吉堪布答:那就学密宗嘛。

问:我是行政管理专业2011级的。您说因为执著爱情,我们才痛苦,放弃执著,痛苦就不存在了。那您对善的追求也是执著,它是否会造成痛苦?您是否应该放弃?

索达吉堪布答:执著有两种:一种会带来痛苦,比如感情、财物,本来不值得追求,可你反而去执著它,就会产生烦恼;另一种不会带来痛苦,比如你追求善法、利益他人,虽然这也是执著,到了最高境界也要舍弃,但暂时来讲,它是需要的。

就像有两种船:一种非常安全,可以载你过河,船到岸上就不用了,但正在过河时,不可缺少;另一种是危船,不仅无法渡你过河,还会带来危险,这种船要远离。

同样,我们的执著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执著暂时可以利用,最后应该放弃,而不好的执著必须放弃。

问:我来自武汉科技大学。我的问题是,有没有所有众生都成佛的那一天?如果有,世界是不是永恒不坏?六道再无众生?谢谢堪布。

索达吉堪布答:《普贤行愿品》中说:乃至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众生的烦恼无尽、诸佛菩萨的悲愿和智慧也无穷无尽。是不是所有众生,都会有成佛的一天?有。那时,六道是不是再无众生?不是的。因为众生是无量无边的。

在座的诸位,会不会全部成佛?会。那六道是不是会空尽?不会。就像虚空,虚空有没有边际?没有。既然没有边际,又怎么会空尽?

有些人问,既然众生不空,文殊菩萨或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是否与之相违?不相违。这是表示菩萨在因地时,具有一种无比殊胜的发心力。而并不是说,菩萨因为发了这样的大愿,就不会成佛。只要二种资粮圆满,菩萨就一定会成佛。

当菩萨说:“普利一切众生界”时,则体现了菩萨因地智慧的一种特点,就是与智慧完全无二无别的大悲之心。并不是说,菩萨就能够利益一切众生。

语言的意义和理解方式是多种的,我们一定要了知这点。

问:我是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也是一名佛教徒,我养了一只狗,狗身上长满了螨虫。如果不治疗,狗肯定要死;给他治疗,很多虫子要死。我不知道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上师答:尽量想一个狗也健康、虫也不死的办法。

当年,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弥勒本尊,3年中,没有得到任何加持;又修了3年,还是没有丝毫觉受。他黯然下山,看见有人在用羽毛擦拭一块巨石,要将巨石磨平。他受到了鼓舞,又回到山上。就这样,前后共修了12年,还是没见到弥勒本尊。他决定离开。

下山的路上,他看见了一条母狗,下身已经糜烂了,却还活着,拖着烂掉的身体,要撕咬他。他对这条狗生起极大的悲心,想把它伤口里的虫拿掉,又害怕伤到这些虫。他闭着眼,准备用自己的舌头,把这些虫取出来。这时,弥勒菩萨赫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无著菩萨并没有见死不救,但同时,他也不想伤害虫子。你可以找医生或其他有经验的人谈谈,也许能找到一个两全之法。作为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佛教徒,要尽量不损害任何一个众生。

问:对我而言,要闻思修就必须面对许多违缘,比如要完成学业、要攻克学位,请问该如何取舍?

索达吉堪布答:对学佛的大学生和老师来说,你们重视闻思修,这一点很难得,但不必为此放弃学业和工作,因为这也是你通过努力辛苦得到的。“佛法不离世间觉”,在你对家庭和社会负起责任的同时,也可以闻思修。

所谓闻思修,就是对佛法的学习、思考和实践,虽然这会占用你的时间,但跟聊天、上网、看电视相比,应该不算什么违缘。学习的时候好好学,只要把你平常散乱的时间用来闻思,也足够获得一定见解,等以后各方面稳定了,再专心学也不迟。

既不放弃学业,也不放弃闻思修,岂不两全其美?学佛虽是长久之计,但眼前你学一点是一点,有很实际的利益。你们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以后要面对的问题不少,工作、婚姻、家庭,到时没个信仰支撑着,要走好这条人生之路,是相当艰难的。

“我们的人生最好有佛法相伴。”这是我今天记下来的一句话,很有远见的认识。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