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海贤老和尚的故事

目录

序1 赞净土超胜 (印光大师)

序2 来佛三圣永思集 (上净下空老法师)

1 出家前

2 出家

3 孝亲

4 奉侍师长

5 早年在桐柏山

6 结庐共修

7 母亲往生

8 做了生产队长

9 降伏大牛

10 老和尚和一条蟒蛇

11 老和尚救狼

12 来佛古寺

13 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14 啥都叫人伺侯 那就退坡了

15 能受苦才能了苦

16 乐善好施

17 择菜不丢青 胜似诵藏经

18 供养阿罗汉

19 老和尚的智慧

20 唐太宗惜福

21 持戒精严

22 忍者自安

23 温和厚道

24 谦虚恭敬

25 我没学过什么东西 光念阿弥陀佛

26 老德和尚的故事

27 干活儿不耽误念佛

28 心里有佛 咋干都不累

29 念佛法门

30 净土宗的修学方法

31 老和尚念佛的境界

32 拜佛要拜出自性

33 好好念佛

34 老和尚和他的弟子们

35 对晚辈的提携教诫

36 化肥袋隔雨

37 清淡之中有微妙

38 戒定慧的生活

39 老佛爷让我在世间表法

40 助念不牢靠

41 预知时至

42 最后的嘱咐

43 九十二年 善始善终

44 往生瑞相

45 葬于来佛寺

46 海贤和尚的表法

47 最后的表法

48 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附录 肉身菩萨海庆法师

2 出家

海贤和尚一九二〇年,海贤和尚二十岁,在位于河南、湖北交接处的桐柏山太白顶云台禅寺,从传戒老和尚出家。传戒老和尚为他剃度,赐法名曰海贤,字性诚。二十三岁时,赴湖北荣宝寺受具足戒。

云台禅寺为中国禅宗临济宗白云系的祖庭,有“中原的布达拉宫”之称。临济宗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其宗风单刀直入,机锋峻烈,使人忽然省悟为其特色,故颇受武人、俗士所好,将士、政客等亦多参此宗禅法。至清代,临济宗即以禅风自由而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

海贤和尚的剃度师传戒和尚,河南唐县(河南古县名)白丘人,曾依止当时堪称禅门硕德的直性禅师(字真空),后追随直性禅师至北京弥勒院,侍奉左右,并任堂主之职。解放后回到桐柏山,率徒结茅开荒,培植药材,亲役医务。

作为临济宗白云系的一位大德,传戒和尚并没有教授海贤参禅打坐,也没有教他讲经说法,唯传“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嘱其一直念去。师之教诫,海贤和尚一生奉行。

出家后,海贤和尚先后在桐柏山上的普化寺、云台禅寺、塔院寺常住,一九七六年“文革”结束后,多位居士迎请他到位于山下的社旗县来佛寺主持正法,大约在一九八一年,海贤老和尚常住来佛寺,直到二〇一三年往生。

3 孝亲

海贤和尚孩童时即以孝行闻名乡里,他很小就开始辛勤劳作以贴补家用。他在桐柏山出家时,正值民国初年,军阀割据,局势动荡。海贤和尚的母亲黄氏夫人和小儿子相依为命,度日艰难。海贤和尚很孝顺,他在山上开荒种地、挖草药换粮食,然后步行一百多里将粮食背回老家供养母亲,如此九年没有中断。

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海贤和尚二十二岁的小弟弟不幸去世了。这时,他的母亲年事已高,身边无人侍奉,这令海贤和尚颇为挂心。为了方便照顾,海贤和尚便把母亲接到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上的桃花洞奉养,老人家在山上住了二十七年,直到她往生的前一年,才在海贤和尚的陪伴下,下山回了老家。

依据佛制,出家必要禀告父母。如果有兄弟、子侄可以托付,才可以向父母提出出家的请求,父母同意才可以出家,否则不许剃落。出家之后,假使兄弟身故,父母没有了倚靠,也得要减其衣钵之资,以奉养二亲。所以历史上才有长芦宗赜养母之美谈。

《净土圣贤录》中记载,宋朝的宗赜禅师,幼年丧父,由母亲陈氏抚养成人,长大后,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出家,深明禅理要义,后住长芦寺,接母亲住于方丈东室,劝母亲念佛求生净土,七年后,其母念佛而逝。

海贤和尚的母亲在山上住了七年后,二十四年前被抓壮丁当了兵的大哥终于回来了,他找到了海贤和尚。兄弟二人离别多年,可刚重逢不久,大哥便因突发脑溢血死在了海贤和尚的怀里。因当时条件太艰苦,海贤和尚没有能力将大哥送回老家,只好将他草草安葬在了桐柏山上。

一九五六年,海贤和尚八十六岁的母亲提出要回老家,海贤和尚便随她一同返乡,他在老家陪伴并照顾母亲直到第二年母亲往生。

海贤和尚是孝子,即使已经一百多岁了,每年的清明节或是农历十月初一,他仍然不忘祭祖。每到这时,无论是在哪个寺院或是念佛堂,他总会念叨著:“我得赶紧回去,十月初一马上到了,我得再回老家上坟祭祖,还要到桐柏山的寺院再去祭拜我的师父。”

中国古人提倡孝道,一年两次祭祖。中国古时候的教育是先教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落实仁义礼智信,也就是先学做人,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才算得上是个有道德的人,然后再学做事。

大乘佛法也提倡孝道。“净业三福”出自《观无量寿佛经》,是学佛人的最高指导原则,“三福”里的第一福共四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由此可知,孝亲尊师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海贤和尚真正落实“孝敬”二根,为他一生成就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奉侍师长

佛说,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诲之恩。 若能供养恭敬,不仅是报答其恩,还会自然获福,是名报恩福田。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为世俗本来存在的孝悌忠信等善法,同时又是念佛往生极乐净土者所修之净业。

海贤和尚的师父传戒公曾在桐柏山依止直性禅师(真空上人),后来,直性禅师移居北京的弥勒院(清朝末年,弥勒院为广济寺在京城的几个下院之一)。 传戒公为报老师的法乳之恩,追随直性禅师至北京弥勒院,侍奉左右,并任堂主之职。 海贤和尚曾告诉弟子印志法师,他的师父在北京广济寺修行,十二年没有出过禅堂。 解放后,禅堂停香,传戒公才回到桐柏山结茅开荒,率徒辛勤耕作,并培植药材,亲事医务。

海贤和尚说,传戒公他们几个人割荒草,如果有人生病了,传戒公就随便抓一把给他,不管什么病都能治——捏草为药。 这是不是草的力量? 不是,草是个引子,实际上是念力。 他有这功夫说明他的心不但是清净的,而且是平等的。 一念不生,这颗心清净了,清净心是最吉祥的心;再高一层,如果于一切法不再执著、不再分别,那就是平等心。

中国自隋唐以来到清朝中叶,佛法鼎盛,每一宗里都有高僧大德出现,明心见性的人真有。 海贤和尚明心见性了,他的师父传戒和尚也是个明心见性的人,他 能看出这个徒弟是法器,这是他的功夫。 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他的禀赋,也就是我们讲的天性。 传戒和尚知道这个人虽然没念过书,是个非常穷苦的孩子,但是本性很好,真诚、老实、听话、真干,凡是这样的人都会有成就,只要道路指示正确了,他真能成功。

海贤和尚的师父能观机,他应机施教——对什么人教什么法。 如果这个人有觉悟,知道这个世界苦,希望离苦,也听说极乐世界乐,愿求往生,这是上根人,上根人就劝他念佛入门;中根人止观入门;下根人礼忏入门。海贤和尚的师父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 海贤真的就欢喜接受。 他没有背师叛道,守住老师的教诲,一句“阿弥陀佛”从早到晚不中断,一句接著一句,一生没有改变。 明心见性之后什么都知道,但是不说。 如果有人问他,他笑而不答,不承认也不否认。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毁掉了传戒和尚的墓塔,可是发现墓穴空空,没有见到骨灰。 传戒和尚有先见之明,把骨灰藏在了塔下,所以没有被发现。 后来,海贤和尚在墓穴下面的一块青石板下找到了师父的骨灰,他受尽磨难,才令师父的骨灰得以保存下来。

直至一九九一年,海贤和尚才亲率弟子们,在桐柏山桃花洞旁建塔,将师父的骨灰重新安葬。 每年祭祀时节,海贤和尚必去祭拜师父的灵塔。

海贤和尚的师公、传戒法师的师父直性禅师(真空上人),在清末民初堪称是禅门硕德,道德清高。 晚年应北方诸弟子祈请,移居北京弥勒院,海内禅客,闻名而至者如云飞雾涌,弥勒院不日即成丛林,与南方的高旻寺和金山寺遥相呼应,当时禅客皆知“南有高旻、金山,北有弥勒禅院”。 一九五二年,真空上人入定十四天后,端坐而寂,世寿八十。 荼毘后,得红白舍利一百二十余粒。

一九五四年,真空上人的弟子们步行到北京,迎请并护送真空上人的灵骨回桐柏山塔院寺安葬。 曾与海贤和尚一起在桐柏山结庐共修的海墨法师、海圆法师还有海贤和尚本人,都加入了此次护送的行列。

海贤和尚不但于师父、师公充分落实尊师重道之德行,还在艰辛的岁月,独力奉养过五位年迈的长老。 一九四八年初,一伙地痞冒充军队到云台寺、普化寺和保安寺等处抢劫,并且逼迫僧尼离开寺院。 年轻的僧人纷纷散去,只有五位年老体弱的僧人无力下山,海贤和尚便把他们都接到塔院寺照顾。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寺院没有香火供养,几乎是海贤和尚一个人终日辛勤劳作,直到他们一个个往生。 这期间,老和尚还要照顾年老的母亲,他白天种地、挖草药,晚上拜佛,常常会拜得头晕眼花的! 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辛劳著。

佛说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其中孝是以父母为代表,敬是以老师为代表,要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所谓的尊师重道。 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我们的慧命(智慧)得自于老师,一个人一生要想有所建树,这两个恩人不能忘记。

孝亲、敬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 我们用植物做比喻,本就是主干,是从根生出来的,主干上有支干,从支干再分支条,再有枝叶花果,这些都是从一个根本发生的。

圣贤教育、大乘佛法,其根基都是孝亲尊师,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大乘佛法是同一个根本。 海贤老和尚每年的清明节和十月初一,必要回老家上坟祭祖、祭拜老师,这一个是孝亲,一个是尊师。 “孝敬”这两个字,海贤和尚给世人做了榜样。

5 早年在桐柏山

海贤和尚从二十岁出家到八十一岁到来佛寺长住前,一直住在桐柏山上。那时由于山道崎岖,寺院偏远,人迹罕至,所以寺院很少有居士和百姓的供养,生活全靠自己种地劳作。

海贤和尚非常勤快,干什么活儿都不惜力,挑水、洗菜、做饭、洗碗、刷锅,样样抢著做,他尽量不让师兄弟们插手,心里总想著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修习。寺院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包括厕所,海贤和尚都整理、打扫得干干净净,让人置身其中,觉得清爽愉悦;师兄弟们的衣物、寺院的各种佛具、饰品和法器,他也会及时清洗整理,使之不沾泥污。当时,海贤的师父传戒法师常对弟子们说:“海贤是在实际生活中修佛啊,这最难得!”

海贤和尚不但尽心尽力打理寺院内的上上下下,地里的农活儿他也是尽量多做。在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二年间,海贤和尚曾与宗门高僧海墨法师、海圆法师、体光法师一起在桐柏山塔院寺结庐共修。当时,塔院寺给大家都分了地,让大家耕种,海贤和尚一人把其他三人的地全包了。海贤和尚回忆道:“东刺沟分了三个人的地——体光的、海墨的、海圆的。他三个人的荒那了,俺一个人挖起来的。”

演强法师称赞海贤和尚是一代高僧大德。他认识老和尚的时候,老和尚已经六七十岁了,但是身体还很壮实。演强法师说:“贤公每天都到山上劳动。”

这位人称“铁脚僧”的演强法师出家的因缘很奇特。出家前的一个晚上,他梦到观音菩萨对他说:“是时候了,准备启程吧!”就这样,他在桐柏山出了家。

那时条件很艰苦,没有东西吃,所以演强法师总是不能定下心来修行,他恋著红尘、恋著家,直到有一天,他在桃花洞遇到了海贤和尚。演强法师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海贤和尚那一次对他的帮助。“他老人家送给我一些松膏、一斤红糖和四十斤芋头种。我回去把芋头种上,到秋季就大丰收了,那芋头长得真是喜人!从那时起,我才开始定下心来修行。”

海贤和尚那时的生活并不富裕,演强法师一提起海贤和尚当时的生活,就会热泪盈框,他说:“那时候,生活苦啊!”海贤和尚那时在山上是开荒种地。他把荒地开垦出来后,种上红薯、种上芋头,这就是他们的主食。如果有修行人到山上去了,他还会再送给人家一些。自己不够吃了,就去挖草药,卖了再换回点儿粮食。到了秋天,他便在山上摘栗子,晒干了储存起来。

那个时候,海贤和尚除了开荒种地,还在荒山上栽树。他或是亲自培育树苗,或是到林场里挖桐树根,再栽到山上。演强法师不无感慨地说:“桐柏山上经贤公亲手栽种的树,那真叫不计其数!我刚上山的时候,还跟著他一起栽过很多树哪。”

海贤和尚出家后,经历了军阀割据、八年抗日战争、三年内战以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动乱不安的岁月。在那样艰难的日子里,海贤和尚共开垦了十四片荒山,土地上百亩;供养僧众、居士成千上万;荒山上种的树,参与修筑当地的桥梁、河道、房舍更是不计其数。“文革”前后,海贤和尚还经常和当地人一起出去修桥补路,常常一去就是几个月。

和演强法师一样,海贤和尚的徒弟印志法师每当提到他的师父时,总是感慨万分。一次,他用他那简短而又生动的表达,给旁人形容他的师父是多么地勤劳时,感慨地说:“老和尚那种勤劳——实在是没法形容!”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海贤和尚活一天就干一天,他很敬业,认认真真,一点儿也不偷懒。他曾经对演强法师说过:“文度众生武修行啊!你想成佛你不出力、不劳动、不流汗,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呢?”

农禅是中国古代禅宗寺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开垦荒地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唐朝时代留下来的风气。荷兰著名汉学家许理和(ErikZürcher,1928—2008)说,佛教在中国并不是一种思想模式或体系,而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高度纪律化的行为方式。这一点在禅宗僧侣那里得到集中体现。

海贤和尚是“农净”并重。他白天劳动,晚上念佛。演强法师形容海贤和尚那时的生活,说:“当时我是最清楚的。(他)白天干活儿,那——累得人头晕眼花呀!晚上还整夜地念佛、拜佛。”

海贤和尚示现了现前这个时代最好的修行方法,他一边工作(他的工作是种地),一边一句佛号念到底。

6 结庐共修

在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二年间,海贤和尚曾与宗门高僧海墨法师、海圆法师和体光法师一起,在桐柏山塔院寺结庐共修。

海贤和尚每每提及这段往事,总是极力赞叹三位法师的修持功夫。二〇一二年的一天,海贤和尚往生前的四个月,应南阳居士们的要求,讲起当年结庐共修的往事,他说:“海圆在北京佛牙塔,海墨死到西灵山寺土洞里,到今年他死了有四十多年了。海墨会说,那讲经——啥经都会讲。”

海墨法师(一八九六—一九六八),字大黑,长海贤和尚四岁,海贤和尚习惯称他“大黑老和尚”。海墨法师俗家姓方,祖上是南阳巨富,早年父母双亡,由祖母养大。曾是黄埔军校的学员,还在日本士官学校学习过,做过国民党三十军参谋长。最初不信佛,曾将一座寺院改为学校,一次在朋友家借宿,信手取《楞严经》阅览,顿觉有悟,于是忏悔前非,将寺院修复后归还。不久即投清凉寺,礼传杰公(海贤和尚的师伯,当时禅门有“南虚云,北传杰”之誉)出家。终日随众,服砍伐担耕之役,毫无富室、官僚习气。海墨法师喜研经教,擅长演说。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海墨法师的祖母去世。法师搭建草屋于墓傍,为祖母读诵大乘经典,守孝三年,超度已故的祖母。二〇〇八年秋,海贤和尚对人讲起此事时,满含热泪地赞叹道:“大黑老和尚的孝心,那真是感天动地呀!我估计他应该是在守墓念佛的三年中就开悟了。”

一九六四年,海墨法师住止河南洛阳宜阳县灵山寺,从此摒弃万缘,于寺后掘出一个土洞,自号“大黑窟”,居洞内精进念佛。曾两度感得弥陀放光,预示往生之期。一九六八年农历九月二十三日,海墨法师告别众弟子,往生西方。享寿七十二岁。

海墨法师与海贤和尚的关系非常好。海贤和尚生前曾说起许多海墨法师的事迹,他还清晰地记得大黑老和尚爱吃煎饼。

建国初期,海墨法师还在来佛寺住过两三年。那时候海墨法师整天被大家缠著要他讲故事。他盘腿坐在院子里的石板上,大家围著他,听他讲古代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一次,大家正在听他讲故事,听到寺院墙外有动静,有人说:“是不是有客人来了?”大黑老和尚说:“不用管他,是个剃头匠从这路过。”大家跑出山门一看,还真是个剃头匠!所以都对老和尚佩服得五体投地。

海圆法师(一九〇四—二〇〇〇)俗家姓章,河南省唐河县大河屯乡章楼村人。自幼受其姑母影响,很小就立定了弘传佛法的志向。十三岁(一九一九年)礼太白顶云台寺传再和尚剃度出家,十六岁至武汉归元寺受具足戒。海圆法师为临济宗第十一代传人。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春,海圆法师四十岁,下桐柏山到北京参学,曾在弥勒院和广济寺常住,一去五十余年,再未归来。

海圆法师才智超群,一生持诵《楞严经》,禅净双修。一九七九年,中国佛教协会委派海圆法师到位于北京西山八大处的灵光寺守护佛牙舍利塔,他一守就是二十一年。海圆法师来到灵光寺时已七十五岁。那时“文革”刚刚结束,八大处游人不多,冬季人更少,整个西山八面空旷,寥无人迹。饭要自己烧,菜要自己种,吃水要从远处挑,孤身一人守塔,其艰苦可想而知。他那时的状况可从他当时写的一首名为《早课》的诗文中窥见一斑。

月是禅灯星为伴,佛牙塔旁坐蒲团,

灵台深处菩提住,高颂《楞严》震三千。

在海圆法师的主持下,恢复了寺院并对外开放,让世人得以瞻仰这世界上仅存的两颗之一的佛牙舍利。

二〇〇〇年二月一日,德高望重的海圆法师安详示寂,享年九十六岁。荼毘(火化)后烧出舍利近两千颗。如今,海圆法师的塑像就设立在灵光寺,前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提到海圆法师,海贤和尚是极力地赞叹:“海圆修行,那不是一般的精进啊!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经常会忘记吃饭、忘记睡觉!”

海圆法师给海贤和尚写了几十年的信,海贤和尚每次收到信后都会找王春生居士念给他听。“文革”后,正是因为海圆法师在来信中告诉了海贤和尚有关宗教政策的走向,来佛寺才得以及时重建。

体光法师(一九二四—二〇〇五)俗家姓袁,河南项城人。字印玄,临济正宗五十二世,海贤和尚习惯称他“印玄”。体光法师十四岁只身入河南省唐河县黑龙镇的发山,在普化寺海山法师座下披剃出家。他根性非凡,曾亲近过虚云老和尚、圆瑛法师、来果禅师等大德高僧,深得虚云老和尚嘉许,被公认是得虚云老和尚心印者。二〇〇五年一月二十四日,体光法师端坐入灭。

体光法师一生坚持以戒为师,农禅并重,过午不食,终年一领破衲衣,即使是在“文革”期间,出家人纷纷被迫改穿俗衣的年代,体光法师仍旧是一身破衲衣。常言:“出家要持戒坐禅,遵守祖制清规。”生前曾任江西省佛教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庐山东林寺首座等职。

据体光法师年谱记载,体光法师十九岁赴湖北武汉宝通寺受具足戒之后,敬赴灵岩山参拜印光大师舍利,并在道场常住数年。随后,体光法师投云门寺追随虚云老和尚习定参禅,亲历了“云门事变”。当体光法师去探望虚云老和尚伤势之时,老和尚赠偈一首,催促他马上离开,偈曰:

这个阿师迥不同,灰头土脸遍刹尘。

镬汤炉炭常游戏,披毛戴角随转轮。

臭气熏天人难近,三界内外觅无踪。

若问行年经几许,非色非空非古今。

那时的体光法师年仅二十七岁。体光法师离开云门寺之后,回到桐柏山塔院寺住了将近两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也曾多次回桐柏山探望当年的道友。海贤和尚曾讲过“文革”时期红卫兵批斗体光法师的一段往事。

“红卫兵让印玄站在长板凳上,脖子里挂了一个小磨盘。谁知道印玄人家会功夫!在板凳上扎著马步纹丝不动。有个红卫兵用脚去踢板凳,结果怎么踢也踢不动,他就叫来好多人一起踢,板凳倒了,红卫兵也跟著倒下一大片,再看印玄,还是扎著马步稳稳当当站在地上。这些红卫兵吓坏了,再也不敢斗他了。”

体光法师住云居山真如寺三十余年,后应江西信众邀请,一九九〇年起,住持青原山净居禅寺。据传,净居寺内的很多古木已经枯死,体光法师移锡青原山后,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兴复祖师道场,枯木竟然重吐新绿,恢复了生机。体光法师住持净居寺祖庭十五载,他兴丛林,立教规,继承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传统,光复祖师道场,直至圆寂。

德高望重的本焕老和尚赞叹体光法师说:“体光禅师,少时出家,童贞入道。执持禁戒,饱参实学。中兴青原祖庭,续演百丈家风。安单接众,道风远播,度众无数。实乃僧人之楷模也!”

体光法师圆寂之前,曾嘱咐江西的弟子门人,在塔院寺当年四人共修之地建塔留念。体光法师圆寂后,体光法师的门人谨遵老和尚遗命,派人至来佛寺拜见海贤老和尚,禀明欲将体光法师的指甲和头发建塔供奉之事。海贤老和尚欢喜赞叹,遂亲赴塔院寺为其选址。体光法师的高足演嗣法师说:“我们选了好几个地方,都有些不尽人意。也许是得老和尚加持吧,结果又选到老和尚当年住茅棚的这个地方了。大家都很满意。”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体光法师舍利塔于塔院寺落成。海贤和尚与这三位同参道友在山上结庐共修,自己的心就安住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之中,他不打闲岔,心是定的。

各人根性不相同,师父所传也不相同,所以,四个人的修学内容自然不一样,有修禅的、修净土的、有学教的,他们不是一个宗派、不是一个法门,但是能够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彼此只有赞叹,没有毁谤,没有批评、争论,没有门户之见,是个名符其实的六和僧团。

7 母亲往生

一九五六年,海贤和尚的母亲八十六岁。她在山上住了二十七个年头后,一天,突然提出要回老家居住。她对海贤和尚说:“你能叫我死在这山顶上?”听母亲这样说,海贤和尚只好随她的愿,陪著母亲一同下山回到唐河县草寺村的老家。

家已经不在了。回到村里,海贤和尚先将母亲安顿在一位老邻居家住下,自己便去找村长帮忙。经村支部同意,海贤和尚把生产队菜地里的三间草屋收拾出来,和母亲一起搬了进去。

老和尚往生的前一年,几位南阳的居士对老和尚做了一次访谈,老和尚平静地给大家讲述了这段往事。

“菜园里有三间屋……咱哪有房子?是生产队的。我腾了腾,腾了三间,俺住在那,得种菜呀。”

居士没听明白,非常吃惊地问:“她还能种菜?”

老和尚提高了点儿声音答道:“那我还好好的嘛!能做啊!俺种菜。”

他的母亲从小吃素,所以二人下山时,海贤和尚还特意拎了只锅。他说:“咱能吃人家的饭?不许开斋破戒。”老和尚清楚地记得,他和母亲是农历八月二十日从山上下来的,过了年,也就是一九五七年七月初五,母亲往生了。

老人家在往生的前一天,自己包了饺子吃,并让海贤和尚给他的姐姐和一个堂妹捎信儿,要她们第二天一定回来。她还交待海贤和尚帮她把床搬到屋外,她要在外面睡。她对老和尚说:“娃儿呀,我到外头去睡吧。”

老和尚问道:“你睡外头干啥?外头蚊子多。”

老人家脸一歪,说道:“你能明儿叫我死到这屋里?”

海贤和尚赶快答应:“中!中!”他将软床抬出屋,放在了大门口。

第二天,海贤老和尚的姐姐和堂妹都来了,老人家还给大家做了饭。

老人家指著她俩带来的白糖和罐头,说:“拿回来了,能不让我吃?”她吃完罐头,连罐头里的汤水也喝掉了,然后告诉大家说:“我喝了水了,今儿晌午就不吃饭了。”

午饭后,她去了厕所大小便。回来以后,又躺了会儿,然后她对海贤和尚说:“娃儿呀,我起来坐会儿,中吧?”

海贤和尚说:“你还不如躺那呢。”

“中啊!躺那一会儿,中啊!”说完便又躺下了。

她将脸转过去,侧身躺著。她就安详地躺著,然后长出了一口气,往生了。老和尚说到这,左手向上比划了一下:“没受著罪呀!”

海贤老和尚的母亲,一位在家居士,跟老和尚一样,没读过书,不识字,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一辈子。她八十七岁往生,预知时至,没有病苦,自行化他。

她在离开老家多年后,突然提出要回老家,实际上是要回老家往生,老家还有她的女儿和侄女,她回去是做给女儿、侄女看的,让她们看看,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让人走得这么潇洒自在。所以在她往生前,她把女儿、侄女召集到一起,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团聚。她的女儿,也就是海贤老和尚的姐姐目睹了母亲往生的不可思议,所以在母亲往生后不久就带著儿子一起上桐柏山出家了。

念佛人,生知道从哪里来,死知道到哪里去,快快乐乐地,没有一丝毫的忧虑,没有一丝毫的恐惧。在这个世界度化众生的任务告一段落,自己功德圆满,预知时至,不要人助念,说走就走了,自在往生。

释迦牟尼佛说,人在世间有生、老、病、死之苦。这四种苦一般人是很不容易避免的,世间什么样的宝都不能解除生老病死之苦,要想免除这四种苦,这一句“阿弥陀佛”管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宝。海贤老和尚、他的母亲黄老夫人还有他的师弟海庆法师,三个人都是只有生之苦,没有老、病、死苦,这是示现给我们看,我们若是没有看懂,或是疏忽了,将来难免要遭受这些苦。

海贤和尚那时的条件极其艰苦,寺庙是乡下的小庙,香火很少,全靠自己辛勤耕种维持温饱,所以他为母亲念佛三天后,只得用一口薄板棺材将母亲简单埋葬了。他是孝子,虽是环境所迫,但他依然常常心中不安,他为这件事感到愧疚,觉得对不起母亲。八年后,情形好转了,海贤和尚便想为母亲树碑改葬,没有想到,掘开墓穴,棺材打开,人不见了,里面仅有几颗钉棺材用的大钉。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例子。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自南天竺国(印度古称)来中国传法,圆寂之后,葬在了中国。几个月之后,从西域来了一个人,说他在西域时见到了达摩祖师,还说,达摩祖师当时一只脚穿著草鞋,另外一只脚打著赤脚。这个时间正是达摩祖师下葬之后的几天。大家不相信,他过世了,怎么会跑到西域去了?再把棺材挖出来,打开一看,果然人不见了,棺材里只有一只草鞋。一千多年之后,我们又遇到类似的事情。因此有人说,海贤和尚的母亲是不是菩萨再来?这样说理上讲得通,可事上没证据,我们凡夫俗子,没有神通不敢妄断。

8 做了生产队长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红卫兵到寺院焚毁经书、佛像,批斗僧人,给僧人戴上高帽子拉出去游斗,还逼迫僧人还俗。

印志法师曾问“铁脚僧”演强法师,当年海贤和尚是否被安排到了生产队,演强法师充满敬佩地脱口而出:“下生产队人家就没还俗!”“文革”期间,全国各地的僧人都被要求还俗,那些少数始终不肯的,有些也是吃了不少的苦头。

当时,红卫兵责令寺院僧众一律还俗回原籍,红卫兵对大家说:“山上不要有和尚了。想回家的就回家。”海贤和尚说:“俺没有家,俺不回家。”没有办法,海贤和尚便被安排到桐柏山下的吴家湾参加劳动,他做了生产队长。

虽然是离开寺院下山参加劳动,他始终身著僧服,决不还俗,真的是难能可贵。多年之后,当弟子们向海贤和尚问起当时为什么坚决不肯还俗时,这位没读过书的老人说:“学道当知心是佛,修行应以戒为师。出家再返家,不如不开花。”

当时不许念佛了,海贤和尚就在心里默默地念;不许拜佛,他就在晚上偷偷地拜。他的功夫没有间断。

在生产队劳动期间,由于海贤和尚为人忠厚善良,待人一团和气,大家都愿意亲近他。老和尚俗姓文,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文斋公”,意思是说他是吃素的。在生产队吃大锅饭时,锅里如果有荤腥,他就吃锅边菜。“我老在锅边煨一点儿萝卜菜吃,咱忌咱的口,咱不吃(荤)。”海贤老和尚说,“咱这个'斋公',无论如何不许开斋破戒。”

刘居士曾在对老和尚做的那次访谈中问他:“你一辈子都不喝酒,是不是?”

海贤和尚说:“酒?那年轻时咋不喝酒!”

“年轻时爱喝酒?”

海贤和尚反问道:“年轻时在生产队,你给人家搬家,能不喝酒?”

刘居士非常理解地点头答道:“噢,不喝不中。”

必须的!”旁边一个小伙子插话道。

当地人爱喝酒,那里有个习俗,请客时如果主人喝酒而被请的客人不喝,是不可以的,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刘居士下结论似地顺口又说了句:“多少喝点儿,是吧?”

没想到海贤老和尚一脸笑容地说道:“差不多一斤还不够我喝呢。”

话音一落,在场的众居士禁不住一起开心地大笑起来。

佛教是活泼的。海贤和尚喝酒这叫开缘,这不是破戒。他是为了让大家欢喜,让大家了解佛教。

佛给我们制定的戒律,最根本的有“杀、盗、淫、妄”,这四条本身就是罪。五戒里面最后一条叫做“不饮酒”,饮酒本身没有罪过,所以这一条和前面四条不一样。没有罪,为什么要把它定成重戒呢?因为酒醉之后乱性,会犯前面四重罪。所以“不饮酒”这条戒叫遮戒,是防范、预防的性质。

郑玄是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遍注儒家经典。郑玄三百杯酒喝下去后,小小的礼节都不失,真叫海量。所以李炳南老师当年曾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人人都有郑玄的酒量,释迦牟尼佛“不饮酒”这条戒就可以不要了,这条戒律就没用了。

海贤和尚在生产队的那段时间,依旧是劳动、念佛,念佛、劳动。那个年代是不能念佛的,用海贤和尚的话说:“人家不叫念哪!因为啥?都是'群众',你敢念佛?”

海贤和尚一切恒顺众生。不让念佛,他就在心里默默地念;不许拜佛,他就夜里偷偷地拜。放牛的时候,他把牛赶到山顶上以后,自己就坐在石头上念佛。他的功课每天不中断,形式上减少了一些,但心上没有减,念念都是佛号。

“文革”初期过后,形势稍松了一些,海贤和尚便离开生产队又回到了寺院。

10 老和尚和一条蟒蛇

海贤和尚一生随缘随分,从不令大众起一丝烦恼。他慈心爱物,真诚善待一切众生。他总是将居士们的供养,用作印经书和放生,老和尚一生食素、放生——两件事都是断恶修善。

早年他在桐柏山上,每次开始劳动之前,都要在地上转著圈、一遍又一遍地通知地下的小虫:“锹镐下地,诸虫躲避。若伤性命,即生佛地。”然后再念一阵子佛号才开始耕种。

平日在寺院内外,只要海贤和尚看到有猫狗一类的小动物,他就会分些佛龛上供的水果或食物给它们吃,并嘱咐大家不要打它们,不要伤著它们,他说:“这都是众生,跟咱们人一个样子,都有灵性。”

海贤和尚慈悲,对小动物都是如此地爱护,何况是对人呢!

老和尚在桐柏山塔院寺常住的时候,一次老和尚在山上走路时,看到路边有一条小蟒蛇被一块大石头给压住了,跑不了了,这条小蛇长一米左右,石头是山体滑坡时从山上滚下来的。老和尚把石头掀开,只见那条蛇已经被压得半死不活的了。老和尚怕它再被路人伤到,就把它拖到路边人踩不到的地方。老和尚给它念佛,做了三皈依以后,就走了。

后来这条蟒蛇会定期到塔院寺看望海贤和尚,一年总会去几趟,还会在寺院住上一阵子才离开。

这条蛇愈长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和碗口或大茶杯一样的粗;屋里的房梁大约长四米,它爬在房梁上,身体从梁的一端搭到另一端,头还能搭下来。它总去看老和尚,因为它从小就常去,所以老和尚认识它,知道这是他救过的那条蛇,他也不害怕。这条蟒蛇也不怕老和尚,每次在那玩儿上一阵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走了。常去塔院寺的人都不止一次地见过这条蟒蛇。

一次,有一位孕妇为躲避计划生育部门的检查,跑到塔院寺住了几天。一天她出门了,回来时一推开门就看到那么一条大蛇,吓得当场就晕过去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才醒过来。她不敢再住在寺院,赶紧就离开了。老和尚狠狠地把蟒蛇批评了一顿,告诉它不许出来吓人。蟒蛇很听话,以后再到寺院,就老老实实地盘在房梁上,不再出去乱跑了。

一直到老和尚去来佛寺之后,这条蟒蛇才不再到塔院寺来了。

11 老和尚救狼

海贤老和尚出家九十二年,遇到事情就是一句佛号,没有第二个念头。他遇到过不少障碍和灾难,其中最危险的就是在山上遇到狼的那一次。

二十多年前,一天海贤老和尚去印生法师的香菇棚看他,手里拎著一坨山蜂蜜。印生法师问道:“哪儿来的蜂蜜呀?”老和尚便给他讲了自己的这段奇特遭遇。

这一天,海贤老和尚去解家河办事,经过熊潭沟,在悬崖峭壁的羊肠小道上,迎面站著一只大狼,真是相逢狭路间。老和尚深信因果,所以并不躲避——当然也无处躲避,心想:若是欠命就该还命,把我吃了就还了债了。他口中只管念佛。

谁知道这只狼走到老和尚跟前,咬著他的裤腿,一直把他拉到一个山洞的狼窝里。老和尚一看,原来一只母狼因为难产躺在那里已经死了。老和尚明白了,这只公狼不是要吃他,是叫他救这只母狼。他闭上眼睛,定下心来,开始念佛回向。十多分钟后,母狼醒了过来,还产了一窝小狼崽。公狼对老和尚点头哈腰,磕头表示感谢。

老和尚于是对这只公狼开示道:“你要少作点儿恶,多行点儿善,以后别来畜生道了,成就佛道多好啊!”

老和尚没有分别,他对一切众生都像对佛一样看待;他能够万缘放下,用一颗清净心、平等心行菩萨道,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第二天,老和尚办完事从解家河往回返,又走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发现那只公狼在小道上正等著他呢。公狼拦住老和尚,然后从草窝里衔出一坨山蜂蜜,放到老和尚跟前,然后又开始对他点头哈腰的,再一次表示感谢。

说到这,老和尚叫著印生法师说道:“印生啊!你看看,这野生动物也知道报恩啊!”

印生法师此刻又是激动,又觉震撼。

他和老和尚开玩笑地说:“师父啊!您老人家一个男同志,没想到这一次还当了回接生婆哪!”老和尚也哈哈地笑起来了。

印生法师认识海贤老和尚的时间长,对老和尚的经历也就自然知道得多些。

他说,早年老和尚住塔院寺的时候,曾有许多野兽前去朝拜。但当时大家看老和尚不会讲经说法,整日里只管劳动,所以对老和尚身边发生的这些事并未往心里去,都忽视了。

海贤和尚在世的时候,没有人尊重他,没有人认真发心向他学习。明明是圣贤应化,大家却都把他当做普通人看待,一直到现在亦如是。

山上的野兽有能力认识善知识,比我们人强。野兽吃人也要看是什么人,如果这个人是好人、善人,它不会害他;对恶人、不善的人,它也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伤害他。这只大狼看得出海贤老和尚有道行,能救母狼。老和尚也真有大慈悲心,能够感动天地鬼神,能够感动这些畜生,这真不是凡人,真正是佛门的大德。

12来佛古寺

来佛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饶良镇安庄村。社旗县城所在地有“中原第一古镇”之称,来佛寺也是一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寺院。据碑文记载,寺院始建于隋唐,重建于一九七六年。目前,寺院占地九亩,其中耕地六亩五分,房舍二十一间。大殿东侧的金刚馆内,有肉身菩萨海庆法师的塑金像,至今已供奉了十多年。

相传在隋唐年间,有羊册镇粮商王居士驾牛车去源潭镇贩粮,途遇三位老人搭车同行。行至深夜,便在路边停车休息。次日黎明,只见三位老人已化为三尊石佛。

信徒们因而便在此处兴建道场,取名曰“来佛寺”,即佛陀化身来此之意。

另一说法是,当时王居士看到路中间的这三尊石佛,每一尊头上都顶著一锭银子。王居士便用这三锭银子,组织村里的信徒把王家祠堂修复改为寺庙,供奉这三尊自己来的佛(三尊石像)。由于寺庙是由王家祠堂改建的,所以当地也有人管这里叫“王堂庙”,后来起名“来佛寺”,一直沿用至今。

“文化大革命”前,寺院建筑气势宏伟,院内有碑石和上千年的松柏,非常庄严,三尊石佛远近闻名。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不少国家领导人和解放军的将领都曾经到寺院参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当时的住持印藏法师曾作为泌阳县(当时社旗县还未成立)佛教代表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召开的会议。

来佛寺发生过一些新鲜事。有一年,大年初一凌晨,许多村民来寺院烧香,忽然从大雄宝殿里飞出一个火球,向东南方飞去。过了一阵子,火球又飞回来,飞到大殿门前便消失了。这件事当地年长的人都知道。

后来又发生一件奇事。释迦牟尼佛石像的手心里钻出一条筷子长短的小蛇,当家师把他放在一个有保暖棉套的铜茶壶里。很多家里有病人的,都叠个纸包向小蛇求药,药挺灵,还真能治好病。没过多久,当家师再打开壶盖时,里面什么也没有了,小蛇离开了。

一九六六年正月初一,村民们看到三尊石佛浑身上下都是湿的,像是出汗了似的。有些老居士用毛巾把“汗”擦干,可紧接著石佛又冒出一身“汗”来,直擦得毛巾能拧出水,村民们把拧出的水用碗接著,就这样,接了一碗又一碗。几个月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这是佛菩萨在向世人示警呢!

红卫兵到了寺院,他们焚烧经书,毁掉佛像,三尊石佛被拉倒砸碎了,寺院里的树木也被砍伐一空,古树甚至被连根挖掉,寺院被毁得片瓦不存,来佛寺变成一片平地。

寺院的法师们都被安排到生产队参加劳动,海庆法师当时就在其中。当地的村民、寺院的老护法居士不无心酸地感叹道:“可不单单是被逼迫干活儿那么简单!那会儿,动不动就被人戴上高帽子拉出去游斗。现在我们看著庆公成就这么殊胜,谁知道他老遭受了多少侮辱打骂呀!”

16 乐善好施

海贤和尚的工作就是农耕,他是个标准的农夫,也是个模范的农夫,他有体力,欢喜干;同时,他能把他念佛的功夫用在工作上,这样,在工作中他不会觉得累,也没有厌烦,而且愈干愈欢喜。 工作以外,在日常的处事、待人、接物上,他在成就圆满的六波 罗蜜。

六波罗蜜也叫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 六波罗蜜是净宗行门的重要功课之一,能帮助修学的人成就往生的功德、积累往生的资粮,还能成就自身的功德——小到家庭的美满、事业的成就,大至社会的安定和平。

具体地说,欢喜布施,能把自己无始劫以来的根本烦恼——悭贪断掉;于世间、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丝毫的贪心,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 对于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不起一个恶念,持戒波罗蜜圆满。 能于顺境不生贪恋,于逆境不生瞋恚,忍辱波罗蜜圆满。 于世间、出世间的善法,勇猛精进,没有退转,精进波罗蜜圆满。

在日常生活当中,护持清净、平等、觉,不 为外境动摇,禅定波罗蜜圆满。 在日常生活当中,确实看到佛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虽是“毕竟空”,却不住“空”,不但看到,还能真正理解,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圆满。

六波罗蜜圆满,这是功夫,功夫都在日用平常中,在处事待人接物上。 离开了生活,还能到哪里修呢!

六波罗蜜中第一波罗蜜就是布施,是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海贤和尚终其一生都在做这样的事情。

他早年在桐柏山上,由于很少有居士和供养,他们的生活全靠自己承担。 海贤和尚那时年轻,寺院上上下下所有的杂务,包括师兄弟们的衣物,海贤和尚都会帮著整理清洗。 他尽量自己做,以便能让师兄弟们有更多的时间修习。

后来,他与海墨法师、海圆法师和体光法师一起结庐共修时,塔院寺分给他们三个人耕种用的地,海贤和尚也帮他们打理。 再后来,他遇到刚出家不久的演强法师,老和尚送他食物、芋头种子,以便让他安心学道。

老和尚送演强法师的那些芋头是自己开荒种的。 山上的荒地是没有主的,海贤和尚把它开出来,种上红薯、芋头,这些就是他当时的主要食物来源。 每当遇到有修行人到了山上,他总要分出来送一些给他们。 如果送了别人,自己不够吃了,他就挖草药用来换粮食吃。

三年困难时期(即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日子更加艰难,老和尚还是尽己所能地布施助人。 那时,他凭藉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还救了很多人的命。

一九八九年夏天,当地遭受了洪涝灾害,粮食短缺。 海贤老和尚自觉自愿地把自己仅有的寺院耕种的一千二百斤小麦,亲自送到国库,并且不收粮食款。 当地的一位居民因此称赞老和尚“思想境界很高”,还说老和尚此举反映了他“爱国爱教、为国分忧、时刻装著众生”的心。

财布施有两种:外财布施和内财布施。 富贵人家有财富,他们做的布施是外财布施。 海贤和尚的财布施里既有内财布施,也有外财布施,外财是他耕种收获的这些粮食,内财是他自己的体力、自己耕种的付出。

一次,已经是一百多岁的老和尚像往常一样,午后没有休息,到寺院外面的玉米地里去转悠。 这片玉米地是寺院的,收成是寺里僧众与挂单居士们的生活补贴。 老和尚走到这片玉米地的东北角时,突然听到玉米地里一阵窸窸窣窣和“咔嚓咔嚓”的声音,他顺著声音向地里望去,只见一位壮年村民正在偷掰玉米穗,他将掰下的玉米穗都装进他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大布袋里。

这时村民也看到老和尚了,他觉得很不好意思,站在那里,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老和尚连忙打著手势,轻轻地安慰他道:“莫著急,你要掰就拣大的掰!”说完就走开了。

海贤老和尚心量大。 他没有要回村民偷走的玉米穗,也没有教训他,而是送给他,还让他再拣大的摘。 他这样做,让这位村民永远存感恩戴德的心,以后再不敢偷了。 后来每当那人再见到老和尚时,眼神里都充满著钦佩和敬仰。

“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海贤老和尚一生没有分别哪个是善人、哪个是恶人,他 对一切人平等看待,没有谁是他不欢喜的,没有一个是他怨恨的人。 他布施恩德,不与人结怨恨,处处替别人著想,不为自己想,总是让人欢喜。 他布施喜悦自己就欢喜,法喜充满。

海贤老和尚一生乐善好施、与人方便,自己的生活却非常节俭,他的弟子印荣法师甚至一度有那么一点儿觉得她的师父太小气了。 他没有贪心,点点滴滴都是为供养大众、供养别人,不为独享。

别人供养他的钱,他用于印经、放生,用于帮助别人建道场,他一生助人修建了十一个道场! 外地的弟子请他去,老和尚在离开时,会把居士的供养全部留在寺院,自己分文不取。 资助当地的学校和道场买树苗,他也特别大方。 而他自己呢? 除了 几件衣服以外,什么都没有。 所以他说,在自己这个小庙,吃的是苦的,穿的是补的。

三种布施老和尚都做到了,他常生欢喜心。 对他来说,他现前就生活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此地。 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 在老和尚的心目中,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那个偷他玉米的人也是好人,干的也是好事。

布施能够累积功德,功德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助缘。 如果做布施还贪求回报,功德就变成了福德,福德的果报在三善道,没有离开六道轮回。 这世上许许多多的学佛人,一生所修积的全是福德,不是功德! 他把他做的好事全放在心上,不但放在心上,还常常挂在口上,唯恐别人不知道。 什么样子才能收获功德呢? 如果对自己做过的好事没放在心上,而且似乎忘掉了,福德就变成了功德。

海贤老和尚的布施是功德,他的布施不求回报。 他的心地是那么清净,一尘不染,除了一句佛号外,他的心里什么都没有。恭录自《海贤和尚》

18 供养阿罗汉

一天,一个年轻的居士带著他的两个朋友前去看望海贤老和尚,当时老人家正在寺院的前院挖一个很大的树根,地上已经被他掏了很深的一个大坑,只见他站在坑里,满身满脸都是泥土。 三人见了面就赶紧给老和尚顶礼,老和尚连声阻拦道:“不要拜!不要拜!地上脏得很。”

年轻人和老和尚非常熟,他的两个朋友也曾在千佛寺和老和尚朝夕相处过三个月,所以老和尚看到他们来了,非常欢喜,停下手中的活儿和他们聊了起来。

老人家对年轻人说道:“你们庄上人善根深,学佛人多。”“是呀。我们庄上差不多家家供佛。”

老和尚问道:“你们庄上多年前住过一个老和尚你记不记得?”居士答道:“我那时还很小,但是有印象,因为那法师是我奶奶护持的。后来他去白马寺了。”

老和尚说:“那时候我请他去来佛寺,他不愿意……不知道现在还活著没有。”“听说已经过世了。”“啥时候不在的?”“早都不在了,那都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居士说著,忍不住笑了起来,心想:那位法师若在世,也该有一百多岁了吧,您以为谁都像您老这么长寿啊?

老和尚看著他,不解地问:“你笑啥呢?”居士开玩笑似的对老和尚说:“您老是不是以为那慈禧太后还活著呀?”

老和尚也被他逗得大笑起来,说:“我还没有那么糊涂。——哎呀!我这是业障重啊,想走走不了。眼看著老同修们一个个都走了,就我成老妖精了。”年轻的居士一边搀著老和尚从树坑中出来一边说:“您老歇一会儿,再给我 们讲个故事,好吧?”

老和尚在一块木头上坐下来,指著旁边的几块木头招呼大家也坐。 其中两人说不想坐,老和尚便对他俩说:“不想坐这木头上,屋里有凳子。”然后便笑呵呵地说:“我给你们讲个佛经里头的公案,可好听啦! ”

有一位阿罗汉出去托钵,遇到一个漂亮的女鬼,女鬼说要供养罗汉,就把他请到了家里。 罗汉一看,这女鬼家中珠光宝气,非常气派! 女鬼把供养罗汉的饮食摆在桌子上,请罗汉用餐。 罗汉低下头来,看见桌子的四条腿上拴著四个饿得皮包骨头的饿鬼,觉得非常好奇。 这时,女鬼说道:“请尊者稍等,弟子有紧要事情先出去一下,马上就回来。请您慈悲,千万不要施给他们四个食物!”

女鬼出去了,罗汉自己一边吃一边纳闷:为什么不让施给他们四个食物呢? 四个饿鬼眼巴巴地望著罗汉在那吃,也不敢出声。 罗汉觉得这样太残忍了,他实在忍不住了,就把食物分了一些给这四个饿鬼。 不料想这四个饿鬼把食物吃到嘴里,却一个个痛苦地狂叫起来:一个饿鬼的食物到嘴里就变成了自己的肉,一个饿鬼的食物到嘴里就变成了铁丸,一个饿鬼的食物到嘴里就变成了大便,一个饿鬼的食物到嘴里就变成了脓血。 罗汉见到这样的场面,非常吃惊。

那个漂亮女鬼急急忙忙地从外面跑进屋里,很痛苦地对罗汉说:“我出去之时就曾叮嘱您千万不可施与他们饮食,您为什么不听呢?难道您比我还爱他们吗?他们是我前世的丈夫、儿子、儿媳和丫鬟啊!”

罗汉不解地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女鬼说:“我前世供养过一位阿罗汉,我告诉我的丈夫,希望他随喜功德,谁料他听后反而出言毁谤说:'他为什么吃咱们的东西?怎么不去吃自己的肉? '我很伤心,就又把这件事告诉我的儿子,不料他也出口毁谤说:'他怎么不去吃铁丸呢?'我更加伤心了。那天正好有亲戚送我些食物,却被我的儿媳妇偷吃了,我去问她,她不承认,还说:'吃你的食物还不如吃大便哪!'我回赠亲戚的食物,又被丫鬟在送去的路上偷吃了,我责怪她,她不认错,还说:'吃你的食物还不如吃脓血哪!'

“我心里对他们四人生起了大瞋恨心,于是发了一个愿,愿我来世生活在可以看到他们四人受恶报的地方。所以今生我做了大力鬼王。若不是这个恶愿,单凭我供养阿罗汉的福德,我今生就该生忉利天享受天福。”

老和尚把故事讲完,笑呵呵地问道:“好听不好听?”

年轻的居士听得寒毛直竖。 他转念又想:“这老人家绝对不是糊涂人啊!”

他原来以为老和尚只会劳动、念佛,不一定懂得太深的佛法道理,但是这会儿他真的佩服老和尚了。老和尚看他在发呆,就接著说:“这个故事就是教人说话不要言镵口满,'能吃过天食,不说过天话',说话口满招人恨,犯众人忤。也不要生坏念头,有坏念头吃亏的是自己。”

老和尚说的“言镵口满”是南阳方言里的一句俗语,多是老人们爱用。 “言镵”指言语尖酸刻薄;“口满”指说话狂妄。 “能吃过天食,不说过天话”也是南阳人的俗语,也是教人不能太狂妄。

女鬼说的“随喜”,是指随他人修习善因,喜他人得成善果;也就是说,见他人行善,随之心生欢喜。

释迦牟尼佛当年曾经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让一对夫妇明白了供养布施获报的意义。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城祗园精舍教化的时候,曾接受过一对夫妇供养的一钵饭。 佛陀对他们说:“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种百收万,你们以此一钵饭的布施 功德,将获得无量的福报。”

二人怀疑地问道:“佛陀!我们凡愚的人真的不了解,仅仅一钵饭的布施,能有多大的福报呀?”

佛陀向他们解释道:“你见过尼拘陀树吗?一树茂盛到四五里路之远,每年落下的果实有数万斛之多。当初,尼拘陀树的种子,也只是一粒果实。”

从此,舍卫城的人民,对佛陀及比丘们都更欢喜踊跃地供养布施。

21持戒精严

佛门的戒律非常重要。古大德将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一切经分为戒定慧三学,戒是规矩,守规矩就得禅定。佛教导我们的,没有别的,全是修禅定;离开了禅定就不是佛法。禅定起作用,智慧就开了,每个人与佛一样本具的智慧、德相就现前。所以说:因戒得定,因定开慧。由此可知,智慧才是佛法修学的真正目标。

戒是规矩,人不能没有规矩,规矩是根本。

戒,在儒家讲就是礼节,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四维八德,这些都是做人要具备的基本的德行。中国儒家讲的“礼乐”是规范心行的教学手段:“礼”用来约束我们的身体,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要合礼,礼是行为的标准;“乐”用来调心,调养性情,喜怒哀乐得其中,不要过分。

在佛门里面也不例外,对“礼乐”也非常重视。“戒”就相当于“礼”,“梵呗”就相当于“乐”。如果“礼乐”都失掉了,教学的工具就没有了,教育的功效也就达不到了。

佛在世时,为什么世人对他那么尊敬?即使是现在的人,提起释迦牟尼佛,也依然是非常地恭敬。这是德行的感召,德行就显示在戒学里。佛的行持,不是有意做作的,是自自然然的。

戒律是佛的身,禅是佛的心,教是佛的言语。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用身教、用言教,海贤老和尚教人也是身行言教。

海贤老和尚不认识字,所以心地清净,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他的师父教他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是上上禅,是如来教学的总纲要。师父嘱咐他要一直念下去,这就是给他的戒律,他真的受持,不拐弯,一直念下去。

海贤老和尚一生做的是粗活儿;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道场的八个月,五祖分配给他的工作是舂米破柴,也是粗活儿:他们用的功夫是一样的,都是在修禅定。惠能大师是把心定在不起心、不动念上,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海贤老和尚用的功是一句佛号,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把心定在佛号上。

海贤老和尚十分重视持戒。他常说:“不许开斋破戒。”他的母亲与他在山上住了二十七年后,提出要回老家居住,老和尚便陪同母亲一起返乡。“文革”在生产队劳动期间,老和尚没有办法,只能吃大锅饭里的锅边菜,这次老和尚陪母亲返乡,自己带上了一只锅,因为他和母亲都吃素。他解释说:“咱能吃人家的饭?不许开斋破戒。”

律是行门。学戒律就是学释迦牟尼佛的生活,学习佛的威仪、举止。海贤老和尚能够在他的生活中,为世人示现具足威仪。

二〇一一年一个伏天的下午,已是一百一十一岁的海贤和尚,一个人在热浪滚滚的玉米地里锄草。印志法师心疼师父,在塔林的门楼下面铺了个大号的包装纸盒,算是临时的床铺,然后他把老和尚拉过去,请他休息一会儿。老和尚以吉祥卧的姿势躺下休息。佛陀规定出家众躺下来休息时,必须保持右胁卧,这种卧法也称作吉祥睡。老和尚行住坐卧不失威仪,总是要做到尽善尽美。

海贤老和尚不但自己戒律精严,还时时以戒律教诫他的弟子们。二〇〇九年,那时海贤老和尚住在千佛寺。一次,妙了法师给老和尚送完饭后,自己就蹲在他的旁边,端着碗也吃上了。老和尚看到妙了法师蹲在地上吃饭,表情十分严肃地对他说:“不要蹲在地上吃!出家人一定要守戒,要注意威仪,做人天的好样子,不守戒没有人欢喜。”

老和尚还以戒律勉励大众。戒律不仅仅是指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萨戒,更重要的是同住公约,也就是说,大家在一起生活起居都要有规矩,并且都应当遵守这个规矩。在他的小庙,要能吃苦,还要能持戒,才能与他共住。

二〇一二年仲秋的一天,几位外地来的居士到来佛寺念佛。他们到了寺院,便来给老和尚顶礼,并求老和尚给大家讲几句话。老和尚坐在那里,一边继续劈他的柴,一边说道:“没啥可开示的,好好念佛!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大家听了很欢喜,都鼓起掌来。老和尚加重了语气说:“真没有难事啊!”

随后,老和尚便询问他们都是从哪里来,听大家一一地回答后,老和尚笑着说道:“俺这是小庙,吃的是苦的,穿的是补的。你们来这要能受苦,能受苦才能了苦。你不来,我不怪,来了就要守我戒。走到哪里要守哪里规矩。”

老和尚教人要好好念佛,持戒念佛,他自己的身行还是持戒念佛。

二〇〇五年,已是一百零五岁高龄的海贤老和尚,为了给师弟海庆法师的肉身装饰金身而远赴广州,有位书法家见到老和尚年过百岁却依然身体康健,不需要人照顾,而且思维敏捷,对他很佩服,便向他请教养生之道,老和尚简单地回答他:“持戒念佛。”

持戒念佛是诸佛如来自行化他的总纲领。老和尚持的是什么戒律?三皈、五戒、十善、六度,他守住这些,一生没有触犯,所以他能够得定,能够开悟,能够往生自在。

三皈是佛法教学的总原则、总方向、总目标。

第一、“皈依佛”,觉而不迷。“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佛”是觉,意思是要从一切迷惑颠倒中回过头来依自性觉。所以“皈依佛”绝对不是依靠自心以外的佛,那叫做心外求法。

第二、“皈依法”,正而不邪。法是经典,佛所说的、佛所行的叫正知正见,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从邪知邪见回过头来依正知正见,这叫皈依法。

第三、“皈依僧”,净而不染。“僧”代表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我们从染污中回过头来依清净心。

三皈是皈依三宝。尤其当见到三宝的形相时,要能立刻回光返照归到自性三宝,这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学佛是学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学佛用的方法是戒律、禅定和智慧。佛首先教人要持戒,戒就是五戒和十善。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有身、语、意三方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戒和善有区别:善是善行,没有约束的力量;戒有约束的力量。

三皈、五戒、十善是佛家的基本戒律。再向上提升,就有六度和普贤十愿,这是行门,能成就我们的德行。

海贤老和尚说他的养生之道是“持戒念佛”。持戒是养身,念佛是养心:我们把佛法说的五戒、十善做好了,就是养身,心里只有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好中之好。

五戒也就是中国老祖宗所教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人一生做到这五个字,就会身体健康。心呢?心要清净,念佛能让心清净,能让心专一,除了这句佛号外,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身心清净,自然健康长寿。

海贤老和尚一生没有犯过戒,真做到了持戒念佛。他肯吃苦,能忍受,六度中的忍辱波罗蜜做到家了。一生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与人无争,于世无求。没有人照顾他,他自己照顾自己。

生活虽然艰苦,可是他时时刻刻待人接物都是满面春风、一团欢喜——他那个喜是真的,是从内心里生出来的。在这个世间受尽苦头也能不起心动念,这真叫功夫。

海贤老和尚,真正是持戒精严。他没有着持戒的相,但是他心地清净平等,那就是戒成就。

23 温和厚道

二〇一二年中秋节后,来佛寺这个安静的小庙一下子聚集了来自南阳、洛阳、驻马店、江苏和陕西等地一共十位居士。当时寺院还没有出名,所以平日很少有人到访。印志法师很高兴,就和大家说:“大家从好几个地方聚在来佛寺,也不知是多少生多少劫的缘分。所以我提议大家在一起打个佛七,好不好?”大家一致赞成。

其中有对夫妇还带来了他们五岁的儿子,小孩儿很顽皮。几位居士念佛的时候,老和尚就在寮房里一边穿薏米珠子,一边照看这孩子。经常是老和尚好不容易穿起了一串珠子,却被小孩儿一把抓到地上,珠子滚得满地都是。老和尚一点儿也不动气,一颗颗地捡起来,再重新穿好。

海贤和尚性情温和,一生为人恭谨,没有人见他老人家发过脾气,也不曾见他毁谤、轻视过任何人。海贤和尚一生从不说狂妄的话,非但没有说过,连这样的语气都不曾出现过。所以无论男女老幼、在家出家,亲近海贤和尚的没有不生欢喜心的。

老人家曾多次告诫弟子们:“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贤首国师说待人要“柔和质直”,质直就是真心,对人不用妄心,用真心。柔和是慈悲的表现;对人有爱心,一定就会多为别人著想,少批评别人。批评人很容易与人结冤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结了怨结就很难化解,所以不能不小心谨慎。寺院里,都是把弥勒菩萨(布袋和尚)摆在大门前,让人一进来就看到一个学习的榜样,学他的笑面迎人,学他的一片慈悲。

“素口骂人”指吃长斋的人骂人、对别人不好。海贤和尚一生没有轻视过任何人,没有用不好的态度对待过任何人,他看见谁都是欢欢喜喜的,从他的内心流露出来的是真诚的慈悲。不论是对好人还是对坏人,他都是笑瞇瞇的,在他的心里,没有这个好、那个坏,也没有喜欢这个、讨厌那个,永远是一律平等,所以每个人都喜欢亲近他。他非常随和,对于别人的要求也总是善巧方便地予以满足,令人生起欢喜心。

海贤和尚对待一切人事物没有丝毫恶意。你得罪了他,他不在乎,他不放在心上;你在他面前说了错话、做了错事,他也没有责怪,他明白你为什么会做事不妥当,他会教你,不会怪你。

一位直人快语、热心肠的居士形容自己是那种“头脑简单,说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人。二〇一二年初春,在南阳义乌念佛堂,他第一次见到了老和尚。他虽然明白自己有这些毛病,但那天说话时依旧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老和尚最不喜欢指责、批评别人,这一次老和尚却一见面就告诫他说:“你管好你的嘴,不要乱说话!”

居士听了这话,心里想:老和尚看到我的错误,马上就给我指出来,他真是把我当作他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了。一想到这,不觉心里充满了对老和尚的感激之情。

和老和尚在一起,他感觉自己确实像个孩子,他总喜欢在老和尚面前调皮,总是一遍遍地问老和尚:“您见过阿弥陀佛没有?他给您说过什么话没有?”老和尚每次也都像是逗他似的回答道:“老佛爷不让说呀!”

这位居士一直深深地敬爱著海贤老和尚。老和尚往生后,他仔细地回想与老和尚在一起时的那些细节,似乎老和尚一直没有对他说过什么玄妙的话,只是教他要念佛。他终于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自始至终,老和尚一直在教他要老老实实地好好念佛。

为什么海贤和尚能常常见到极乐世界,常常见到阿弥陀佛?他心里没有杂念,他把这个世间的一切人事物早就放下了,所以他在随缘里得大自在。随缘里面流露出来的是智慧,他没有烦恼。

海贤老和尚一生用真心。他在日常生活当中用真心待人接物。真心是自己本有的真诚心,真心里没有一丝毫的虚伪,没有一丝毫的欺骗——不自欺,也不欺人。

小孩儿刚出生时,完全用真心,所以每个人都曾经用过真心,非常可惜的是,真心被环境染污了,污染之后就再也不能回头,一直用到老死。不用真心就用妄心,妄心念念都是造轮回的因,所以死了以后就在六道里轮回,永远出不来。这是非常悲惨的一件事。

24 谦虚恭敬

海贤老和尚看这个世间什么都好:顺境好,逆境也好;善缘好,恶缘也好,没有一样不好,一切都好。他曾告诉弟子们:“在我眼里,一切都好,没有啥不好的。见啥都说好,见啥都高兴,心里才能经常充满法喜,心里才能清净,才无烦恼,才不生气恨人。没有这好那坏之分,也没有这好吃、那不好吃的,一切都随缘,心里就安心踏实了!”

他对一切人事物没有分别心、没有执著心;心里清清楚楚,知道一切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哪有不好?又何况《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样说来,就更不能轻视别人,小看别人了。所以,在生活中培养自己谦虚的品德,没有傲慢,对一切人都尊敬,对一切人都欢喜,清净平等心才能现前。

老和尚一生没有毁谤过人,没有批评过人。《无量寿经》中说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海贤老和尚做到了,一生没有说他人的过失,没有看不起谁,对人一律是真诚、恭敬(恭敬里面有谦虚),这是佛的教诲,海贤老和尚的身上统统具足。

中国人讲礼,礼中最重的就是威仪。“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礼记·曲礼》中这几句话,把礼的精神讲绝了。

“毋不敬”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一条“礼敬诸佛”是一个意思,都是第一句话就先讲要一切恭敬,由此可知,世法、出世法的教育,都是以礼敬奠定做人的基础。老和尚见什么都好,见什么都高兴,真的是“毋不敬”!

释迦牟尼佛常说的十善业,包括身业、口业和意业,“毋不敬”是意业,心里存著“孝敬”二字,对人、对事、对物常保著恭敬之心,不敢有丝毫的轻慢。为什么要恭敬?因为整个宇宙和自己是一体。一切法是从自性生,自性是真心,是理体,换句话说,一切法跟自己的关系是一体。

“俨若思”是身业,就好像自己很专心地在思考一个重大的问题,态度很严肃,这是讲身要端庄、庄严。说话要“安定辞”,言语肯定、柔和,这是口业。对待我们的言语,佛经上告诉我们要“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这就是安定辞。

这三条做到了,效果就是“安民哉”,家庭安和,社会安稳,天下太平。这几个字每个人都能做到。

《礼记》上接著说,“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否则便与恭敬心相违。内心如果恭敬,人自然就谦虚,自然能放下欲望。只有与清净心相应了,与道德相应了,孝敬才能落实,才能产生作用。

老和尚往生前的一年,说到当家的话题时,老和尚对一位居士说:“咱不识字,咋去当家?……我现在光念我的佛。”我们这个年代,佛法衰了,居然还有为一个小庙争做住持、争做当家师的,海贤老和尚谦虚,没有拿自己当老大。

恭敬别人的人有福,谦虚的人有福。《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是有吉有凶,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唯独有一卦只有吉没有凶——六爻皆吉,这卦叫谦卦。易学家解读此卦:得此卦者,吉利平安,万事可达;谦虚忍让的人前途大好。

谦卦的卦像是“地山谦”,上面是地;下面是山,山在地下,内高外卑,居高不傲,这是谦的意思。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智高、德高、行高,对一切人、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应是谦虚,是样样不如人。把这个道理用在生活上,我们就会对任何人——包括最愚痴的人、业障深重的人,都谦虚恭敬。

海贤老和尚具足谦虚、恭敬、真诚、清净,这是福德;老实、听话、真干,这是他的善根;他的老师传授他一句佛号,这是缘:人具足这样的善根、福德、因缘,怎么会不成就!

老法师在讲经时说,依他的判断,海贤老和尚二十岁出家后,念上三年,就能得到功夫成片。得到功夫成片,就意味著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肯定见佛,这是净宗学人的目标。如果这时还有寿命,自己不要了,求佛带他到极乐世界,没有问题;如果再多念上三年,他能得事一心不乱;再有个三五年,他可以得到理一心不乱,这是最高的境界了。

所以老法师判断,海贤老和尚所证得的,跟禅宗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应该在同一个阶层,他证得的时间应该是在四十岁上下。证得这个地位,往生到极乐世界,他已经是实报土往生,也就是三辈九品往生里的上辈上生。这是大成就,不可思议!

27 干活儿不耽误念佛

海贤老和尚的工作是种田,是劳动,那些劳动都是他熟透了的,所以他在劳动中不需要思考,只管念佛。

海贤老和尚的弟子印志法师在回忆老和尚时说:“老和尚是边劳动边念佛,很少出声。老和尚一生对一句'阿弥陀佛'圣号是坚定不移、念念不忘的。因为他见人就劝人要好好念佛,他本身不可能不念佛!”

海贤老和尚是怎么修成的?就是这一句佛号。他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无论干什么活儿,他的心里、口里都在念“阿弥陀佛”,无论干什么活儿,他都不耽误自己的修行。他的工作不碍修行,生活不碍修行,待人接物不碍修行,他的修行和工作、生活融成了一片。

老和尚的弟子印荣法师看著师父每天从早忙到晚的,心想,老和尚这个年纪了,不该再让他老人家干这么多活儿了。一天她便对师父说:“杂活儿交给我们干算了,您光念佛就行了。”可老和尚却对她说:“干活儿不耽误念佛呀!”

老和尚无论干什么,他的佛号没有断,九十二年不间断。

海贤老和尚基本上是默念或者金刚持。心里念佛,口里不动叫默念;口动但没有声音,这叫金刚持。

和老和尚相处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无论行住坐卧,他的嘴唇总是在微微地动。一次,一位年轻的法师和老和尚一起在地里刨花生,他看到老和尚摘花生的时候,嘴唇一直在动,就忍不住问道:“师爷,您嘴唇总是一动一动的,在说啥呀?”海贤老和尚答道:“”

每年秋天过后,老和尚就去挖树根,然后劈开、晒干,以备冬天取暖用。有人说,老和尚最拿手的就是念佛劈树根了。树根是最不容易劈的,但是老和尚有耐心,他在斧头上砸一下就念一声“阿弥陀佛”,直至把树根劈成一块块的为止。

海贤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那年,一天在圆明寺,他看到寺院观音殿前的大梧桐树树枝下垂过低,妨碍了往来的信众,就拿著斧头、锯子,爬著梯子到树上修剪树枝。弟子们看到了心想:师父都一百多岁了,还能自己到树上干这活儿,他可真是咱佛门的僧宝啊!可是转念再想想:毕竟也是一百一十二岁的老人了,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老和尚像是看透了他们的心思,笑著说:“没事,没事,我在念著佛呢!”

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夫,只会种地。出家了,不会讲经,出家人的五堂功课也不会,更不会敲法器——他什么都不会,只会念佛,只知道自己天天做苦工,却不妨碍念这句佛号。弘一法师说过:“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不肯念佛,不是愚痴就是狂妄。真正懂得这一句名号的功德、这一句名号的意义,哪有不念的道理!在哪里念?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于一切时、一切处。心里有这句佛号的时候就是道场——阿弥陀佛的大道场,道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是正法道场。

老和尚往生后

老和尚往生后,来佛寺住持印志法师郑重宣布了几件事。

第一、来佛寺为了彻底继承海贤老和尚的家风,以后将不予挂单(即在寺院投宿),也就是说,不论是出家法师还是在家居士,如果有想在来佛寺留宿的,寺院一律不招待。

第二、如有来寺院瞻仰圣迹的,包括海贤老和尚的墓塔和海庆法师的肉身,寺院欢迎,但是不接受金钱供养。寺院希望保持自己的家风,自己耕种以维持自己的道粮。

这是海贤老和尚九十二年劳作不息养成的家风,真正是农净双修。

第三、如有发心刻录光盘或者印送经书,自行制作即可,请不要把钱寄到来佛寺。寺院不大,出家人不多,希望能让在此修行的出家人一心念佛,不为其他事情所累。

最后,来佛寺的道风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不参与其他的争论,“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现在的来佛寺,留众二十人左右,坚持长年佛七,止语念佛。寺庙的在家弟子和出家弟子都发愿以海贤老和尚为榜样,秉承海贤老和尚的道风:一句佛号念到底,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六和道场、百忍家风,勤劳、节俭,将佛法落实在生活、工作和处事待人接物之中。

做针线

老和尚形像地教诫弟子们说:“吃苦的,穿补的;想当和尚,会当婆娘。”

不但老和尚常去的地方,都存有他干活儿用的工具,即使已经是一百一十二岁的高龄,若到哪里去,他仍旧会随身带著针线包、锥子、剪子之类的小工具。他眼睛不花,还能穿针缝衣服。

二〇一二年三月,圆明寺住持印荣法师接老和尚到圆明寺小住。她孝敬了师父一件僧袍,老和尚接受了,试穿一下,衣服有点儿长,于是立即动手自己改衣边。

他坐在院子墙角的一把椅子上,身上穿著这件明亮的新衣袍,拿出随身带的针线,把偏长的衣袍底边卷起一个边,左手拿针,一针一线地改起了袍边。一百一十二岁的老和尚眼不花,即使是做针线活儿,也不用戴眼镜,穿线居然一次成功。

他做针线活儿动作娴熟,活儿还做得讲究:他缝的底边,从里面看,针脚匀称;从外面看,看不到针脚。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居士,在一旁看到,忍不住过来伸手拿起老和尚已经缝好的一段,仔细看了看老和尚的手艺,她只有感慨。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