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黄柏霖《太上感应篇汇编》节选221~250

为塾师尽心尽力,子孙皆一榜进士

宋朝的邓至在当私塾老师的时候,善于教导扶助学生,有关劝人尽孝悌的话从不间断,待人以诚恳,教导子弟的工作则尽心尽力。宋神宗的时候,邓至的长子邓绾当上翰林学士的职位,次子邓绩和两位孙子都考中进士,大家都说这是邓至待人诚实,训导人以孝悌的福报。如果小孩子生在温饱富贵的家庭中,他的气质可以在早晚之间变化。然而有些人骄傲放纵成性,容易受到迷惑懒惰的人,只有靠当老师的人,在方便情况下加以劝导,使他能因此而开悟,大家一起勉励吧。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奴婢为财埋蛊害人,死者托梦县令申冤

唐朝时王屋县衙的主簿公孙绰,他到任官职时就暴毙死亡。有一天托梦给县令说,我心中有寃,请求长官替我申冤洗刷。我的命还不致于该死,我是被我的奴婢埋蛊邪术所害,以利他们来盗取我家的财产。我家住在河阴,长官如果能暗中选派健壮的部下,持着搜索票前往捉拿,一定可以一网成擒。在我家住宅大堂屋檐,从东边算起第七个瓦垅下,埋有用梧桐木雕刻的我的雕像,上面钉满钉子,由于时间已久了,所以已经变质了。

第二天县令果然派了几位强健的兵卒,拿着公文书,并写一封给河阴县令的书信,前往捕捉、拘捕奴婢。并且在大堂的屋檐下搜查,果然在他所讲的第七个瓦垅下,确实找到一个像人形状的,一尺多的长木头,上面钉满钉子,木头已经渐渐变成肉了,敲击它还哑然有声。公孙绰家中所有的粟麦,粟麦都已经被盗卖一空了。于是县令将这件事向知府申报,将所有的奴婢都处以极刑。

自古以来会使用妖术来害人的,大多数出于妇女婢妾所为。她们希望借着这种方法,来巩固自己的权势,永远得到宠爱,这实在是比贪图利益的心更严重。所以今天我们应该要从正身齐家做起,对于出入门户的人要多加谨慎,不要让巫师邪教得以随意出入往来,这才是杜绝祸患的方法、杜绝祸源的方法。至于当官的人,也应该严厉认真去执行搜查缉捕这类犯罪者的命令,以断绝他们的害人的行动,这种功德也非小啊。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听父责向友认错,感动友念父之心

明朝鹅湖费宏和他一位同年好友下棋,互相争胜利的时候,开玩笑的打他一巴掌。他的同年好友心中很不高兴,费宏心中非常懊悔,每天前往他家中请罪,但好友始终不出来见面。费宏的父亲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非常生气,封了一条竹板,派人把他送到京城去,命令费宏自我责打。费宏拿着父亲所写的书信和竹板,到同年好友家中自己责打三次,同年好友才开门出来相见,并抱头大哭。费宏说,罪过是我自己引起的,你为什么要哭呢?同年好友说,你做错事,还有父亲督促责备你,我现在想求我父亲督促责备我,也得不到啊。于是两人和好如初,跟原来一样。由此可见,父亲虽然已经死了,还能遇到事情,有这样哀痛感伤的情况,那么父亲在世的时候,绝不忍心去抵触父亲。由此处可见,然而父亲还健在的时候,当然是不会太长久,应该要好好把握时机去孝顺,以免到时候感到伤痛。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阴险狠毒毒死果树,神明责骂心腹痛死

住在桃源的茹云衢,个性阴险狠毒,和邻居感情不好,暗中将邻居所种的果树,用毒药全部杀死。有一天茹云衢从外面回来,恍惚间看到很微弱的灯火,许多兵卒拿着兵器将他绑到树林中。有一位神明责骂他说,草木也是上天所赐的生命,你怎么可以因对人愤怒而转移来杀害树木呢?这大多是因为你的五脏之气不平顺的关系。于是就命令兵卒剖开他的肚子,取出他的肺和肝。茹云衢被此景惊醒了,因而罹患心腹疼痛而死。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事奉师傅傲慢无礼,福禄名位皆被削除

明朝的汪会道生来聪明过人,书本只要过目就能背诵,八岁能写文章。然而事奉师傅,却是非常傲慢无礼,稍有不如意,就在老师的背后怒骂老师。有一天独自坐在书房,忽然打个呵欠,从口中跳出一个鬼,指着他说,你本来可以考上状元,由于你怀恨怒骂师傅,上帝已经将你的福禄和名位削除,我也从现在开始离开你,话说完就不见了。随即汪会道回头看以前所读过的书,竟然没有一个字认识了。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新枝既起,旧本为枯,菽水承欢,何能报答

明朝颜茂猷说,现代的人不孝顺父母亲,只是不肯摸着良心想一想,只要想到你的身体是从哪里来的?父母将来要往哪里去?树木的新枝生起,旧木根本当然会枯萎。我们只用极为平常的饮食来奉养父母,使他们欢喜,怎么能够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于万一呢?「菽水承欢,何能报答」,就是说我们哪怕是很贫穷,我们所供养的食物也要很恭敬来奉养父母,使父母欢喜。用这样的供养,怎么能够报答父母亲养育之恩于万一呢?如能常常这样想,孝心自然就会成长。又说,现在的人不尊敬兄长,也是自己不肯反心自问的原因。只要想想看,在这茫茫的天地间,我从出生到现在有多少时间了。在渺渺的人海中,我们同胞又有几个人,在小时候互相成长救助,到老的时候互相扶持,能想到这些情景,情感自然就会诚挚起来了。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一念仁心不伤树,善感天心除此树

陈栻请了一位地理师,来看祖坟的风水,发现祖坟前面有一棵大树,乃是别人家的坟墓旁边所种植的树长过来的。地理师认为这棵树遮蔽了天心,一定要除去,才有希望考中科甲。因而劝说陈栻,要买?鱼刺来暗中毒害此树,这棵树。陈公不愿意这样做。他说,我们彼此间都要图个吉利,何况这棵茂盛的大树呢?我怎么忍心去杀害它呢?结果不到一年,老天替他把这棵树拔掉,为什么?因为他善有善感。我们讲说善有善感,恶有恶报。你把它拔掉,你也得罪隔壁这些,别人家坟墓的这些鬼道众生,结果他不忍心拔掉。不到一年,忽然一阵大风将这棵树拔掉了。『天心』是地理风水上的名词。使得天心没有被遮掩,而豁然开朗。他的儿子陈煃连连考中,考试都考中,当了御史的官职。这个是经文里面,『用药杀树』,他不把这棵树拔掉,这种慈悲心得到好的果报。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强夺他人财产,因果巧报丢功名

明朝的时候在南都,今天的南京市,有一位王生,他生性贪婪鄙陋。他的同宗,同族的宗伯,同宗的伯父过世,没有小孩、没有子嗣,但已经有继承人了。王生暗中觊觎他这个同宗伯父的家中财富,就用强迫的方法想去夺取它。在官府打了好几年的官司,审问的官员主持公道,对王生稍加制止,结果就受到王生侮辱毁谤不停。当年王生参加秋试时,审问官,阅卷官刚好进入考场当主考。这个审问官,就当时审问案子这个审问官,刚好是进入考场当主考官。本来已经将王生的卷子录取为第一名,等到拆开考卷一看,原来是那个强夺他的同宗伯父的,继承财产的那个王生,于是就将考卷丢在地上,不录取了。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二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陶朱公有智慧,赚钱三聚三散

所以财富从哪里来?从布施中来的。所以老法师在讲经常常讲到,中国人喜欢拜财神,但是都拜错了,他拜关公。他说,真正的财神是范蠡,陶朱公。陶朱公就是范蠡,范蠡是帮越王句践复国的,他打败吴王夫差,恢复了国家,范蠡是第一功臣。但是范蠡跟越王句践共事很久,了解越王句践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所以等到复国以后,范蠡就离开越王句践,改名叫陶朱公,做生意去了,带着他的太太西施。这个人很了不起,把他的太太,为了国家送给吴王夫差,最后灭掉吴国。所以他离开越王句践的时候,就带着西施去隐居起来,然后去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大家都称他叫陶朱公。

但是范蠡,陶朱公很有智慧。老法师说,陶朱公过去生中,应该财布施很多,所以他做生意没有几年就发大财。发财以后他又把钱散掉,全部布施,然后又从小生意慢慢又做起,没有几年又发了,三聚三散,这是真聪明。发财自己不享受,去帮助社会上贫苦的人,帮助需要的人,这是商人的榜样。所以赚钱的目的为什么?为众生,为助人。所以企业家做生意做什么?为众生,为服务,为众生服务。所以商人的楷模就是陶朱公,所以大家尊他为财神爷是很有道理的。他就教人家说,你发财以他做榜样,他是菩萨商人,商人要学陶朱公。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二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为孝母上天预借一锭银

宋朝的衞国公赵雄,在未显达的时候非常贫穷,母亲还健在,却无法供给他母亲度日,夫妻相对哭泣。隔天在扫地的时候,捡到一锭银子,有二十五两重,才得以稍微维持生活。后来当到宰相了,依照惯例,朝廷要给他一百锭银子,但到手的时候少了一锭,只有九十九锭。正准备去问管钱的官员时,当晚就梦见神明说了,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时候,你已经借用一锭的银子了。喔,这个实在是因果不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了凡四训》里面讲的。他已经先借用一锭,他捡到那一锭就是他命里的福分。由此可见,命中注定有钱财,但时运还没有到的时候,还是不能以人力去取得,何况是本来命中就注定没有,强取得来的有用吗?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二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念旧不忘本,养自己厚道

老法师说,「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这是大恶。注解里面说得很好,「小而衣服器用,大而朋情亲谊」。古人常说,朋友是老的好,我们也不能说是新交的朋友就不好,但是交新朋友,把以前老朋友疏远了,这是错了。这是社会大众看到你寡恩,所谓薄情寡义,人家会这样批评。

老和尚说,人不能够忘本,人要常常念旧。像我来讲,我就很喜欢用过的东西,使用过的东西,我比较喜欢用旧东西。我穿唐装,我常常穿的就是那一件,已经七、八年,快十年了,还是喜欢穿那一件蓝色唐装。我冬天录像的时候,穿的那件蓝色唐装,是我已经穿了十年了。所以老和尚说,人要常常念旧,人不能够忘本。从这个地方看到你的心地厚道老成,在社会上真正得到帮助的,实在讲,老朋友交情深,念念不忘故交,培养自己的厚道。所以老和尚如果来台湾,到华藏卫视,他小学同学、国中同学都会来找他,这是念念不忘故交。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八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殿上虎刘安世劝谏

『刘器之』就是刘安世,北宋大臣,字器之,他是跟司马光学,官当到左谏议大夫。在《宋史》里面有记载「刘器之」,他当官,「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这白话的意思是说,这个刘器之刘安世,他要是上朝廷奏言,上奏皇帝的时候,「正色立朝」,就是很端正的威仪来扶持公道,总是能够公道,就是他能够行为言语都能够合乎中道、合乎公道。

有时候当皇帝的面,当场力争,皇帝可能会生气了,「盛怒」。他就「执简」,就是古代当官都会拿那个简,就站在那边不动。等到皇帝稍微怒气消了,他继续走上前,又继续跟皇帝说了,「复前抗辞」。旁边的人在远远地看着,已经吓得满身都流汗了,流出惊悚的汗了。所以当时人称刘器之刘安世是「殿上虎」,像大殿里面的老虎一样。每一个人都怕他,「一时无不敬慑」。刘安世他的威仪,「仪状魁硕」,他长得很魁梧。音吐钟,音如钟声,音如洪钟。「家居未尝有惰容」,他在家庭生活里面,很少他对客人会怠慢。「久坐身不倾倚」,他坐久了,他身体不会歪到一边去。「作字不草书」,写字不写草书。「不好声色货利」,他不喜欢这些风花雪月的场所,他也不喜欢钱财。「其忠孝正直」,他为人做事忠孝正直。都是以司马光做表法,「皆则象司马光」,他学司马光。年纪大了,群贤凋衰略尽,他年纪慢慢老了以后,旁边这些贤人、这些大臣都慢慢都凋谢了、衰零了。大家更加敬重他,当时的人称他叫元城先生,这是刘器之,刘安世。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二八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催眠证明六道轮回真实不虚

老和尚说,在近代我们也看到外国,在中国也有,就是所谓的催眠。透过催眠里面去了解过去生的一些信息,知道一个人在过去生中,看到很多人在催眠的状态之下,他前世还是得人身。你仔细观察现在被催眠这个人,他是一个很普通的百姓,没有什么大善,也没有什么大恶,所以他基本上可以保持住,生生世世都得人身。但是如果他是大善跟大恶呢?就变了。大善到天道去,不是人道。大恶到三途去,也不是人道。大善大恶就产生很大的变化。如果你是没有什么大善大恶,又有五戒十善,基本上可以保住人身,也就是保持在人间了。

美国的魏斯,催眠家魏斯的报告。他是一个世界很有名的催眠大师,曾经有一个人被他催眠,好像回到八十几世,回到三千多年前,那时候住在山洞里面、岩洞里面,每一世,每一世都说出来。曾经有一次在澳洲,也开一个催眠的会议,有一个人被催眠出来,他这一世是中国人,但是他前世是美国人,所以当时他用英文讲出来的时候,把旁边的人都吓死了,他怎么会讲英文?他不会讲英文,怎么讲英文?后来旁边催眠的人,跟被催眠的人跟他对话说,需不需要派一个英文翻译?他说,不用,我会讲。为什么?这些英文的种子都在他的阿赖耶里面。所以老和尚说,这个绝对不是编故事,也不是骗人。说明什么?说明六道轮回是真有,确实有因果报应这个事情。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六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六道轮回冤冤相报,要结法缘和清净缘

所以凡夫迷失了自性就变成凡夫,在六道轮回里面,六道是真可怜,他生生世世出不去。在这里面最麻烦的事情是什么?是冤冤相报。拼命的在造什么?在造恩恩怨怨。报恩、报怨、讨债、还债都是你自己造出来的。

所以我们跟人家结缘,要结法缘,要结清净缘。结善缘不是不好,结善缘是一个前方便,但结善缘也不行,他还是会搞报恩跟还债,也是麻烦。所以我现在都比较清楚,欸,不跟你结恶缘,但是也不得罪你,但我跟你结好缘以后,还要跟你结清净法缘。你如果跟他结好缘,还会在恩恩爱爱里面,也是麻烦,恩恩爱爱也会冤冤相报,因为善也会变成恶,那恶也会变成善。所以众生,六道众生都在搞这些东西,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纠缠穷年累劫都没有办法化解。怎么样才可以化解?你觉悟就化解了。永嘉大师不是说吗?「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我很喜欢朗诵这句话,这个法语,六道里面就有恩恩怨怨,觉悟以后,「觉后空空无大千」。所以这个地方说,穷年累劫都没有办法化解,你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开悟,一个是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如果你不往生极乐世界,你不开悟,一世比一世复杂,在滚雪球,真是没完没了。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六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制造黑心斗秤,父子伤残丧命

四川人黎永政善于制造斗秤等量器,要求轻重增减,只要有人叫他做,给他加倍的钱,他没有不做的。那些不顾天理道义的小人,往往去请求他制造。这件事被司察的神明纠察,并上奏天庭,使得黎永政和他两个儿子都眼瞎,五根指头都伤残,手关节都残废,最后死去了。唉,代替人制造不合规格的量器受到如此的报应,这是惩罚的根本道理。凡是人间一切营生的人,谁不想养活自身、养活家庭呢?因而导致去触犯天怒,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如果能完全了解到此案例,猛然悔改,那就万幸了。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七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卖假药人终逃不过因果报应

明朝张安国在抚州当知县时,市面上有很多贩卖假药,于是他张贴榜文告诫民众,南朝的陶隐居陶弘景先生,唐朝的孙真人孙思邈先生,他们都是因为著作《本草经集注》、《千金要方》之类的书籍,救济了很多人,积了很多阴德,所以后来名列仙班。从此以后行医卖药,诚心救人,获得福报的人很多。姑且不论过去方册所记载的,就如同今天的这个时候,这种应验的事情也很多。有些人只是卖真药而已,便可以积蓄巨万的财富、家产。有的人本身过着安乐的日子,享有高寿。有些是子孙中榜当官,光耀门户。这种报应就「如影随形」,一点差错也没有。又曾亲眼见到卖假药的人,最初可能积蓄一些家产,自己以为得计,却不知道冥冥之中,自家应得的财禄都被削减克除掉了。有些人本身多遭受横祸,有些人的子孙,不合理的出现倾家荡产,遭致天火,遭致回禄之火烧毁,或者是被天雷震死的都有。

这是因为会买药的人,大多是因为家里有生病的人,急切的想要治病,所以将这些钱到处去求好药。这些孝顺的子孙不顾花多少钱,只是为了希望能够一服见效,却没有想到,却被卖假药的人赚了钱,服了假药把命给耽误了,不但对病没有什么帮助,反而导致身体损伤。平常的时候杀一只飞禽走兽都还要遭受因果报应,何况是万物之中,人命最为重大,无辜受害,他那些痛苦是无穷尽的,是无穷的,可以不以此为戒吗?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七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贩卖假银,被雷震死

清圣祖康熙庚戌年,有一位姓顾的福建人住在江阴,暗中贩卖假银,带到市场,没有人能辨认出来。但不可以超过十天,超过了就会回复本质。有某甲用六两金子换了二十两假银到阊门买纱缎,在乘船回家的路上,晚上经过华荡的时候,狂风大作,船只翻覆,一点东西也没有留下来。某甲还好能游泳而免于灭顶,赤裸着身体回家。顾某也是在当天被雷震死,用来造假银的火炉和铁锤都被雷击得粉碎。

哎呀,真傻呀,顾某因使用奸术被上天诛灭,在道理上是罪有应得。某甲却以一念之贪,突然失去本有的六两金子,而且衣服、行李不知道还价值多少钱呢?生意做到这样子可说是亏本,虽然他没有丧命在波浪中,但也是很危险了,这不知道理的小人可怜到这种地步。我有一句话要提醒大家,我做生意是为了求生存,我要生存,他人就不用生存吗?我想要养家活口,他人就不想要养家活口吗?况且那些欺心逆天的人,报应是很明显的,最后没有不遭遇本身死亡又害家灭口的报应的,这大概不是做生意人的本意吧。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七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城隍庙前发誓诅咒,夜见城隍遭受刑罚

明神宗万历年初,西华的里役王着,他和缴纳税赋的人,为了积欠的税金起争执,王着就向当地的城隍庙发誓。晚上住在扬善寺,忽然听到喝叫声,王着就起床前往探视,看到一位当官的人,站立在火把下,头包布巾,身穿红衣,有很多侍卫护拥着。官员就大声命令,两位持刀的壮士操着刀朝向王着,王着拿起桌上的墨砚朝壮士打去,但王着竟然被刀刺中,嘴巴、脸颊都流血了。寺中的僧人都被惊醒了,却看不到一个人,才知道是当地的城隍爷。隔天早上,王着穿着囚服,前往城隍庙谢罪,看到庙中的神像,俨然像梦中的官员,右边操刀的侍卫,身上还有墨汁的痕迹。王着口上的疮口、王着口上的刀伤经过一个月以后才平复,但刀的疤痕依然存在。

要知道事理本来就有是非曲直,道理若是直的,也就是你道理是对的,社会的舆论也难以泯灭,日子久了以后,人家自然就会明白了,何必那么辛苦呢?自寻烦恼去跟人家计较呢?如果道理不正确,如果你道理不对、不正,你就应该要自己反省,自感歉疚,怎么敢对神明来怨尤于他人呢?何况凡间的事情,只要依理安分行事就是了,如果一经诅咒,那么鬼神就会厌恶你,而且会遭受天谴,可不引为警戒吗?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八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程珦夫人,治家有法,教子有方,二子颐颢俱成大儒

宋朝程珦的夫人侯氏,为人谦顺,柔和可亲,虽然是很小的事情,必定禀告丈夫后才去做。治理家务很有条理,从不鞭打奴婢。她的儿子有时诃责奴婢,她一定告诫说,身分虽然有贵贱之分,但一样都是人。程珦在发脾气的时候,一定好言相劝,让他释怀。只是儿子有过失的时候就不帮他们掩饰,常说,儿子的不肖大都是出于母亲掩饰他的过失,使得父亲不知道而造成的。后来他两个儿子程颐、程颢,都成为当代的大学问家,地位显贵,而且死后都配享在孔庙受祭祀的尊荣。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O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轻视丈夫,死化为蟒

杜企为人懦弱,他的太太张氏平时很轻视他,晚年身体更加多病,张氏连看都不看他一眼。不知道何故,张氏却比杜企先死,在入殓的时候棺木裂开,张氏化成一条大蟒蛇,径自向树林中奔去。唉,丈夫是太太的天,所以侮慢丈夫就等于侮慢上天,上天可以侮慢吗?请做为人妻的,做为人妻子的人自己要好好想一想。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孟光贤德配梁鸿,举案齐眉敬如宾

后汉梁鸿娶孟氏女孟光为妻,刚入梁鸿家门的时候,孟光珠光宝气,装饰入时。过了七天,梁鸿不答理她,不答理孟光。于是孟光就知道丈夫的意思,就椎起发髻换穿布衣,和以前一样做家事。梁鸿很高兴的就说了,这才是真正梁鸿的妻子。于是夫妻一同隐居到霸陵山,霸陵山在今天的陕西省长安市东。后来为了避难到吴地,吴是江苏省苏州市,古代是简称,古代就称吴。寄居在皐伯通府上的厢房,梁鸿受雇去做舂米的工作,每次回到家中,妻子为他准备餐饮、饮食端去给他的时候,妻子不敢在梁鸿面前仰视,并将餐具碗筷恭敬的端上,与眉相齐。皐伯通说了,这个当佣工的人,能够使妻子尊敬到这种地步,『非凡人』,都不是等闲之辈,于是就请他们夫妻一起搬到臯伯通家里住下。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张湛矜严好礼,动止有则

『张湛』是东汉光武帝时的大司徒,大司徒是三公之一,总理万机。「张湛」是「扶风平陵人」,就今天的咸阳市。他当官以前非常地遵守礼仪,「动止有则」,他一举一动都很有规则。西汉末年,他担任两千石的官,「两千石」就是当时当官的薪水。后来他担任左冯翊,跟太守一样的职务。在这个县里面,他制定礼仪,「设条教,政化大行」,后来告老归家。

他回到他家乡的时候,他看见平陵县县门,就下车走路。当时平陵县的主簿(地方官)就对他说「明府位尊德重,不宜自轻」,「明府」就是对郡守的尊称,就是张湛。他说,你的地位很崇高有德行,不应该自轻。张湛回答说,「父母之国,所宜尽礼,何谓轻哉?」「父母之国,所宜尽礼」就是说,因为他是到县门就下车了嘛,他的意思就是说,做为一个地方的父母官,每一个地方都要注意礼节,就「父母之国,所宜尽礼」,怎么可以叫做自轻呢?当时刘秀如果临朝,就是主持朝政的时候,如果他有怠惰失礼的地方,张湛都会谏其过失,就会纠正皇帝的过失。所以这个张湛他果然是「动止有则」,很遵守礼节,所以他叫『矜严好礼,居处必敬。』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四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无恭敬心,一事无成

第二点,我们知道恭敬是性德,世间法、出世间法圣贤教人都要把这个当做第一堂课,由此可知它的重要性。儒家教学,我们翻开《礼记》第一句,「《曲礼》曰:『毋不敬。』」《礼记》第一句话就教你说,不能不恭敬,「毋不敬」就是不要有这种不敬的行为,不要有这个不敬的行为。所以对人,对师长、对父母,对亲戚朋友,对任何一个人,对无情物也是一样,「毋不敬」。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从哪里做起?从恭敬中做起,你要没有恭敬心,你什么都不能成就。我们常讲对人要恭敬、对事要恭敬,对物也要恭敬,这是对事物。

人要是把恭敬心疏忽了,不但道业没有指望,世间事业也一事无成。所以老法师说,你看看凡是有成就的人,不要说是佛法里的修行人,就是世间法里面,他们事业做得很好,很有成就的,你注意看那些事业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人、对事、对物都很恭敬。他们都很尊敬人,都很敬人,所以人就会为他尽忠,会为他负责办事。如果你常摆一副高高在上,居上位的那个架子,对底下总是用命令的方式、用呵斥的方式,这个人的福报决定不长久。为什么?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大家怕你,畏惧你,不能不服从你,这是为了讨生活。一旦你的权势一衰的时候,不会有人再理你了,尤其现代的这个社会,道义没有了,所以这是自取失败。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六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堕胎婴灵真实存在,诵经前日梦到堕胎婴灵

我们这个汐止这边有一栋远东ABC工业大楼,那个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认识我。有一次就请我去那边诵《地藏经》超度,我以为是中元普度为大楼祈福,他是大楼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我以为诵《地藏经》是要祈福,他请我带莲友去诵《地藏经》,这大概是在十几年前真实的故事。我还没有去诵《地藏经》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家作梦,梦到我看到一个房间里面,两边都是那种仓库的像层板一样,我们一般比如说,卖汽车材料的都会有一层一层的层板,上面都摆那些物料。那我就梦见两边的层板都堆着婴孩的尸体,就是堕胎婴灵的尸体,像叠罗汉一样,一层一层一层的,梦中先看到了。诶,这看完以后,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因为我也不晓得这个地方梦中我没看过。

结果第二天到远东ABC工业大楼去诵《地藏经》超度的时候,要诵《地藏经》前先洒净,洒净洒洒洒到那个一楼是妇产科诊所。我洒完以后就问那个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那个莲友说,欸,这家妇产科有没有做堕胎啊?他说,有啦,黄师兄,就是很多才请你来啦。我说,那你怎么没有跟我讲呢?我说,昨天晚上我就已经作梦了,人家这些小朋友都知道我们要来了。所以堕胎是堕不得的。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七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同诵佛经,燃香心不同,果报相去远

宋朝周开山常诵《华严经》,又有一僧人能诵《金刚经》,二人同时暴毙而死。冥王先请周开山诵《华严经》,非常礼敬他,接着延请这位僧人诵《金刚经》,心中不怎么尊敬。当诵经完毕后,冥王就说了,你们两位因诵经的功德都可以延长寿命二十四年,持诵《华严经》的人更应当受敬重,将来不必再到我这里了。当时诵《金刚经》的僧人心中感到十分惭愧,因而问周开山的住处,希望能前往拜访。

两人醒来之后,这位僧人立即前往潞州,今天山西省长治县,访问到周开山,问他其中的原因。周开山说,我每次要诵经之前,必定换穿干净的衣服,用香水来洒扫佛堂净室,然后再取石中火,或是以钻木取火来点香,以庄严肃穆的心来祈祝心愿,开口有如面对佛说话,从来不敢怠慢疏忽。如果没有这种净火,绝对不敢用其他的火来点燃香。诵《金刚经》的僧人感谢说,我真的是有罪过啊,我每次诵经,经常用灶火来点燃香,就这一件事情来说,我的不净之心已经够多了。要知道烧香是为了表达我的尊敬心,必定要用清洁,要干净才可以焚烧,万一灶中烧有秽柴,就是不干净的木柴,再用灶火来点香,尊敬的心反而变成猥亵的心了,所以太上老君才禁止我们灶火烧香。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四九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父子射猎,报堕地狱

在《法苑珠林·渔猎篇第七十三》篇,卷六十四,记载一事,唐朝汾州孝义县有一个人叫刘摩儿,他八月二十七日生病死掉了,后来他儿子也死掉了。他们父子平生的行为都非常地「险诐」,就是阴险邪僻。刚好他们北边有个邻居叫祁陇威,因为砍柴被车辗死了,经过几日以后又回魂了,在阴间有见到刘摩儿父子,「在镬汤中,须臾之间,皮肉俱尽」,看不到人形,只看到白骨,然后经过良久以后再恢复本形。祁陇威就问他怎么回事呢?他说我是射猎故受此罪,平常好打猎。那就问他的儿子说了,你父亲现在在哪里呢?他说,我父亲罪重不能够见,如果你还回阳间,告诉我家人,赶快为我们修斋祈福。说完就被鬼差又催促带走了。这个就是刘摩儿这个故事,到阴间去,被他们的邻居祁陇威见到,回来报告刘摩儿父子的在恶报受苦的情形。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五〇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一念慈心救乌龟,险难中报恩引路

刘彦回的父亲当湖州刺史时,有人从白银坑来,献上一只大乌龟,并说吃了这乌龟肉可以使寿命延长一千岁。刘父就暗中叫人运送这只大乌龟回原地。等到父亲过世后,刘彦回当房州司士,司士就是掌理爵禄,分官派职这种工作的官职的时候,刘彦回当房州司士官职的时候,忽然山洪暴发,平地积水有数尺之深,全家无路可逃。忽然间有一只大龟引路,所走的地方都是浅处,才得以脱险。当晚梦见一位白衣人说,我就是你父亲送回白银坑的乌龟,乃是前来报恩的。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五〇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发布: admin 分类: 黄柏霖 评论: 0 浏览: 4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