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居家教育第一善本《弟子规》详解-出则弟

【出则弟】

【杨淑芬老师】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白话解】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周泳杉老师】这是总纲领,所谓的悌道跟孝道,其实是类似而延伸的一种态度。我们刚刚说到,孝道在古代它的定义,叫善事父母,用我们现在话来讲,就是父子之间的爱。悌道是善事兄长,也就是说兄弟之间的爱,这是爱的教育。『兄道友,弟道恭』,这就是爱的具体表现;『兄弟睦,孝在中』,这就是孝的延伸,孝道的延伸就是悌道。我们看到古人在这方面都做得非常的圆满,我们在前面提到,有一个孝子叫王祥,王祥侍奉他的后母非常的尽心尽力。而王祥有一个弟弟,是后母所生的,叫王览,王览天性淳厚,跟大舜的异母弟完全不一样,他是非常的淳厚。他每次看到母亲在凌虐哥哥的时候,他总是过去帮助他的哥哥,譬如说母亲虐待王祥去做一些劳役,弟弟就跟哥哥一起做。甚至于有一次,后母想用毒酒把王祥给毒死,王览知道了,就过去抢那一杯毒酒喝,结果后母就把那个毒酒给打翻,因为她爱自己的孩子。王览这样的表现,都在给他的母亲劝谏,你看「亲有过,谏使更」,在劝谏他的母亲,一次一次的用他跟哥哥一起受罚,来劝谏他的母亲。怎么劝谏?我是你的亲生儿子,你爱我,可是有没有想到,我的哥哥也是人家生的?也是娘生的对吧?只不过他的母亲现在已经过世了。你懂得这么爱我,难道就不懂得怎么去爱这个哥哥吗?在劝谏他的母亲,但是没有任何激烈的争辩,还是顺从他的母亲。

后来王祥娶了媳妇,王览也娶了媳妇,后母还是没有改变,她除了虐待王祥,还虐待王祥的妻子,每次就叫王祥的妻子去做一些苦差事。可是很难得的是,王览的妻子跟着她的大嫂一起受罚,很难得!夫妻同心,这在历史上都很难见到这样的例子。最后你看连王览的妻子,都是跟着一起受虐、一起受罚,后母难道是铁石心肠做的吗?不是,后来这个后母终于被感化。而大家要晓得,王祥的孝心,固然我们非常的钦佩,可是王览的悌道,对这个哥哥的爱护,更让我们觉得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大贤,是大贤人!足以当我们的榜样。后来确实王祥的官做到了太保的地位,三公的地位这是王祥。因为什么?他是大孝,他的后福无穷。可是王览他的后福更大,他不但孝顺父母,而且友爱兄弟。甚至于为了哥哥,他可以去抢那一杯毒酒,为哥哥丧命他都甘心,而且要让他的母亲觉悟。所以王览,你看他的福分确实深厚。据历史的记载,他九代公卿,就是他的子孙九代都是做大官的。大家知道这个著名的王羲之,好像是他的五世孙。大家知道王羲之也是当官的,王右军也是当官的。历代簪缨甚盛,都是公卿不绝,这是从他的孝道跟悌道来的,这说明「兄弟睦,孝在中」。

【杨淑芬老师】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 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白话解】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言语为福祸之门。孔门四科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可见言语之重要。)

【周泳杉老师】『财物轻,怨何生』,这是轻财;『言语忍,忿自泯。』,这是息争。这两条如果能够守住,兄弟之间必然能够团结。我们看到李毓秀夫子为什么提这两条?不是说兄弟之间,悌道的障碍就是这两条,不是的。而是告诉我们这两条最主要,而这两条能够化解掉,几乎兄弟之间的问题就能解决大半,其它的都是小问题。而我们看到『财物轻,怨何生』,古人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个人叫严凤,他非常友爱他的兄长,严凤在朝廷里面当官,当到了很高的位置,后来告老还乡。因为他在朝廷里面的官位很崇高,所以到了乡里面,所有人都对他很尊敬,如泰山北斗。这是朝廷里面做大官退休回来的,乡里的士绅,每个人都很尊敬他。他的哥哥因为能力不是很强,所以一直就住在严凤的家,吃穿一切的用度都是严凤供应他的,就养了这个哥哥。结果严凤告老还乡之后,有一次宴请宾客,就把乡里面的族人找来,还有亲戚朋友找来,宴请宾客,严凤就跟着哥哥一桌一桌敬酒。大家要晓得,严凤虽然是当大官的,回到家里面还是以哥哥为主。不是说自己多么了不起,我在朝廷里面当大官,哥哥还是我养的,所以自己做主人到处去敬酒,把哥哥晾在一边,他不是这个样子。他请哥哥在前面敬酒,他自己在后面陪着哥哥敬酒。

我们都知道,敬酒难免要配一些酒菜,所以他就在后面准备一双筷子递给他的哥哥,哥哥在喝酒的时候,递筷子给哥哥夹菜。没有想到敬酒敬到一半的时候,因为他的筷子递得太慢了,这个哥哥回头没有拿到筷子,一下子脾气就来了,当着所有客人的面打了严凤一巴掌。我们要知道,严凤是告老还乡的士绅,在乡里面名声还有各方面的这种知名度都很高,很多人都很尊敬他。可是他的哥哥居然当着所有客人的面,毫不留情的打了他一巴掌。一般的人受不受得了?一般人肯定受不了,不要说他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就是没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就是一个乞丐,他还觉得要面子对吧?但是严凤一丝一毫的不悦之情都没有,照常的陪着他的哥哥敬酒,好像就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而且那一天晚上因为哥哥喝多了,严凤扶哥哥到寝室里面睡觉,安寝之后他自己才去睡。而且他哥哥还没醒来之前,隔天他就已经醒来了,还到哥哥的床前问候,就像昨天那一巴掌的事情,完全没有发生过一样,他是这么样爱护他的哥哥。我们看到他的修养怎么样?功夫到家了,那个忍辱的功夫到家了。我们真能肯定过去的读书人,他那种修身的功夫,那种心平气和的功夫到家,处处都提得起来。这是我们的学处,我们研究经文都在这个地方下功夫,我们就功不唐捐。

因为他的悌道出了名,他们那个家乡有一对兄弟,叫做施左跟施右,他们也是年老了,年老了之后,这两个兄弟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他们都是做官的,也都是告老还乡的。可是居然这两个人为了分家产起了冲突,两个兄弟起了冲突,你看都是读书人。就想到什么?想到了严凤。弟弟有一次,可能在一个渡船里面遇到严凤,就是两个人在渡船的时候,两个人正好搭同一艘船,看到严凤,因为严凤是一个乡绅,大家都很尊敬他,去跟他打招呼,然后就谈到这件事情。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施右很激动,就说他的哥哥侵占他的土地,抢他的田地,很抱怨。说完了之后,你看一般人抱怨完了,他想要得到的答案是什么?认同感!没想到他看到严凤神情非常的凝重,就问他说,「您老怎么回事?这其实是我们家的纷争,为什么您老这么样的凝重?」没问还好,一问严凤的眼泪就掉下来,他说「你有所不知,你看我这一生最担心的,就是我的哥哥非常的懦弱,我的哥哥年纪这么大了,他还这么的懦弱,我一辈子操心的就是这个事情。我的哥哥,如果能像你的哥哥那样跟你争财产,我不知道有多高兴。他如果能跟我争财产,我还巴不得把我所有的财产都给他,那表示什么?表示他很有能力,他还会来跟我争。可是你看我唯一担心的,就是我的哥哥这么的懦弱。」

说完了之后痛哭流涕。结果施右一听到这个话,你看都是读书人,他怎么样?他有良知,他们两个人在船上就哭起来了。这个施右回去之后,就跟他的哥哥跪下来忏悔,就把严凤的这一番话跟哥哥讲,就说你看我们还是当过官的,愧对圣贤书。施左听到了这样的话,两个兄弟就一起手牵着手,到了严凤家去跟他叩谢,两个兄弟后来变成了乡里面非常要好的一对兄弟,而且不分家了,相保如初,友爱终身。你看「财物轻,怨何生」,那个怨从哪里来的?如果把财物看得轻一点,哪里有怨?再来,两个人不分家,这个家道怎么样?更加的兴旺,一加一大于二。一分家,你看两个人虽然分了,可是那个团结的力量大幅度的削弱,家族的兴衰就在那一念之间。

下面『言语忍,忿自泯』,你看兄弟之间的纷争,有时候都是来自于很琐碎的小事。什么意思?争一口气,赌气,都是很小的小事,争到最后都变成了行同陌路,变成了仇人、仇敌,比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那个怨恨还要深刻。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读书人叫做陈世恩,陈世恩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个哥哥,下面有个弟弟不务正业,哥哥还好,哥哥也是一个士绅。弟弟不务正业,喜欢跟不良少年一起交游,所以天天很晚才回家,有时候喝得酩酊大醉回家。一回到家,哥哥总是责备这个弟弟,用很粗暴的言语责备这个弟弟,久而久之,我们就知道结怨了,你看言语不能忍,整个家庭就结怨。其实讲老实话,我们对于成年人,真的不要用责备的态度,因为你说他坏,他会说:好,我坏,我就坏给你看,我就更坏。那个对立一形成于事无补。于是陈世恩就劝他的哥哥,他说这样子再骂下去也没有用,倒不如换一种方式。他跟哥哥说以后弟弟回来的时候,你就在房间不要出来,让我来劝一阵子,看看有没有效果。没有效果你再来骂。结果陈世恩每一次就在家里等他的弟弟,不管到多晚,都等到他回家。

弟弟回到家的时候,陈世恩不但没有责备这个弟弟,反而百般的慰问弟弟:「喝酒喝多了,肚子会不会饿,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胃不会那么伤,哥哥去帮你煮一碗面,帮你煮点东西,热点东西。」这样子天天在等弟弟,这个弟弟有一天回来的时候,就在他的哥哥面前跪下去,就跟哥哥说,「哥哥,你这一段时间以来,弟弟不是说不知道你的苦心,而是我的面子拉不下来,所以还是放纵堕落。但是看到哥哥您这样子对我,我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不好意思再这样子堕落下去。」你看浪子回头了,所以救了这个弟弟。「言语忍,忿自泯」,一个家庭为什么吵吵闹闹的?都是来自于言语不能够忍!我们常常这么想:你一定要照我说的来做,我才会高兴;你不照我说的做,我就愤怒。其实那不是真正的为对方着想,也不是真正的想为对方好,而是对方不顺我的心,不顺我的意,我就愤怒,我就对立。事实上你说谁没有修养?是自己没有修养,不是对方的过失。

在《德育故事》里面,记载着一个故事,叫「少娣化嫂」。这个女子姓崔,崔少娣,讲的是妯娌之间的关系。一般妯娌的关系不好,为什么?也是来自于言语不能忍,还有财物不能轻。崔少娣不然,她还没嫁到那个家之前,因为那个家有五个兄弟,这五个兄弟前面四个兄弟都已经成家了,还是住在一起,可是这四个兄弟,妯娌之间相处的关系很不好。整个乡里都已经出名了,四个妯娌之间经常为了小事在那边纷争。所以还没有嫁过去之前,家里的人就很担心她,因为过去的婚姻都是媒妁之言,有时候很早就已经订了,以前人守信用,即使知道他们那个家不安宁,四个嫂嫂很厉害,可是这个婚约能不能中止掉?不能中止掉,因为过去是很讲信用的。可是大家很担心,说少娣将来嫁过去之后会不会吃亏?这四个嫂嫂这么厉害,会不会被欺压?少娣一点都不担心,很轻松,就安慰她的这些亲戚,她说「人不是铁石心肠,只要我真诚的对待她们,她们都会真诚的回报给我。」她很有信心!

结果她嫁过去之后,果不其然,这四个嫂嫂真的很厉害,可是崔少娣抱着一个吃亏到底的心,你看一个人愿意吃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得倒他。人所有的灾难,所有的困难,都来自于我不愿意吃亏,我为什么要吃亏?殊不知古人有一句话,大意是我不认识什么是君子,但看事事愿意吃亏的便是;我不认识什么叫小人,但看事事都要占便宜的就是。君子跟小人从哪里分辨?从吃亏,还有占便宜当中去分辨。讲老实话,吃亏者难道真的吃亏了吗?吃亏就是占便宜。所以少娣进到这个家里面,事奉这四位嫂嫂执礼甚恭,非常的有礼,而且所有不好的这些差事,她都揽在身上做。我们现在人不愿意去干的事情,扫厕所、挑水、劈柴,统统她都去做。人家问她为什么都是你做?她说:因为我是最小的媳妇,我不做谁做?在这个家庭,我是资格最浅的,所以就应该我去做,没有计较。所有的妯娌看到这个状况,久而久之,做一天人家觉得是应该的,做一个月人家也觉得是应该的,做一年你看惭愧心就生起来,怎么每次都她做?所有的人都起惭愧心,她这个做法就是教育,她教育的效果就形成。

后来少娣在家里面渐渐得到了四位嫂嫂的信任跟尊重,因为她是真诚的。有一次少娣抱她嫂嫂的孩子,这个孩子尿在少娣的身上,嫂嫂一看到孩子尿了,赶快去把孩子给抱过来,让少娣去换衣服,少娣说:不要,你不要过来,这样会把孩子给惊吓到。那种关怀就像是在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把嫂嫂的孩子当成自己孩子一样在关爱,人家父母看在眼里怎么样?很温馨。所以感化了她的嫂子。她完全没有说我这个衣服被尿湿了,面有难色,一点都没有。所以后来这四个嫂子很感慨的,非常感慨,因为所有搬弄是非的事情,到了少娣这里就没有了。你看东家长西家短,四个嫂子,每个人到了少娣面前讲,大嫂怎么样,二嫂怎么样,三嫂怎么样,所有的话到了少娣这里,都没有再传出去,完全不搬弄是非,谣言止于智者。少娣的仆人,只要一去传其它嫂子的坏话,少娣就严厉的处罚他们,不准他们去传别人的谣言。久而久之,所有的人来跟她告状,来跟她搬弄是非,「言语忍,忿自泯」,她统统都没有一句添油加醋。后来这四个嫂嫂自己很惭愧,就讲「五婶大贤(五婶大贤人),我等非人(我们四个都不是人)。」你看惭愧我等非人。所以大家就晓得,人不能够感化别人,都是自己真诚心不够所致。我们从少娣的故事里面了解到确实「言语忍,忿自泯」。

【杨淑芬老师】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从小他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都会有很大的祸害。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为了争田产,兄弟姊妹彼此不能和睦相处,可以说是反目成仇。在现今的社会里头,我们可以见到非常多,为了争家产告到法院去,这些都是很不应该的。如果父母当时晓得留下财产会起了这么大的纷争,一定不愿意留这么多财产让子女争吵。

所以弟子在家里,身为父母的也要告诫他要节俭,有道是“勤俭持家家业盛”。如果不能勤俭,物质、钱财看得非常重,很重视物质的享受,将来如果面对财产的纷争,彼此的怨恨都会从此而产生。所以能轻财物,我们把物质看得很轻,你能看得很轻,你就有布施的心,会把你多余的财产、多余的财物分散与人,同时也可以减少许多的怨恨,很多的纷争都是由于钱财太多所引起的。

除了钱财外,‘言语忍,忿自泯’。为父母的在家里也要特别关心你的小孩,他们的互相对谈当中,是不是言语很粗鲁?是不是讲话非常的急,会伤人?这些从小我们就要告诫孩子,做父母的更要以身作则。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的家庭夫妻不合,经常口角的也很多。小孩看到父母是这样的情形,他在心目当中,他也会起了这种观念,就是父母也会吵,我跟别人吵,当然也是理所当然的。

过去曾经有一个朋友,她告诉我,有一次她跟她的先生吵架,吵得很凶,一时也没有注意五岁的儿子就在旁边。后来两个人吵得很凶的时候,突然听到儿子在一旁拍手大叫:爸爸加油!妈妈加油!结果两个正打得起劲、吵得很凶的夫妻,突然看到儿子的这一幕,吓一跳,赶快停止。从此夫妻不再吵架,即使有口角也一定不在子女的面前出现。可见为人父母的,我们在家里的言行举止态度,讲话的语气,都要特别的注意小心。

因为孩子很小,他不能明辨是非,他在家里学习的对象就是父母。所以父母在讲话的时候也要戒,戒什么?言语也要能忍,能忍的话,夫妻就会好言相向;不能忍的话,夫妻的话语针锋相对,孩子就会向你学习。如果孩子从小看到父母讲话都是很大声、很冲,那可见孩子小小的心灵也会向你学习。长大之后,他的这种耐心肯定也不够,讲话也会很粗鲁、粗鄙,为人所讨厌。

所以从小,我们懂得言语能控制。“忿自泯”,这个忿就是生气。我们都晓得人与人在谈吐当中,我们都希望对方讲话能很好听。自己讲话也要特别注意。你讲话很急、很紧张,又很大声,对别人来讲,可能会误以为你在骂他,你在凶他,很多误会也会因此而产生。产生之后,大家内心起了不愉快,很多愤怒就会因此起来。所以,我们在谈吐当中,应该要特别注意。

人与人之间,我们也要替对方想一想。当别人很忙的时候,我们去问他,可能他的言语会很快很急,我们也不要误以为他就是在骂我,他就是在凶我。能彼此互相的体让,就可以减少很多言语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还有争吵。我们看完第八条,请再看第九条: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白话解】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周泳杉老师】这是总纲领里面,我们就举出这两条,「伯友仲恭」,还有「长幼有序」,只要抓住这两个纲领,我们就能够把悌道圆满。我们看到《三字经》里面告诉我们,「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你看『长者先,幼者后』,这个古人一般家庭教育都是知道的。雪庐老人编的一本书,叫《常礼举要》,里面就讲到很多这样的观念,他告诉我们,「一个为人子者,坐不中席,行不中道」,在家里他就养成这样的一个行为,家里面总是有个位置是空在那里的,那是什么?那是给长辈坐的;而有客人来的时候,是给客人坐的。一般未成年的孩子,在家里是没有座位的,客人来的时候他要站在边边的,做什么?服务长辈,他没有座位。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养成的就是谦卑,他不是傲慢,他不会长养傲慢的气息。所以「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是扎一个孩子谦卑、谦虚的人生态度。你看坐不中席,他不会大喇喇的坐在那个最尊贵的位置;行不中道,就是中间这个位置,他不会走这个位置。所以过去我们进庙的门都是走两边的边门,这是恭敬。大家都知道这样的道理,不会去触犯这样的礼节,为什么?谦卑。有这个态度之后,下面这些态度就很容易形成。

【杨淑芬老师】前面是讲对钱财,还有言语,如何与自己的兄弟姊妹相处。你能与自己的兄弟姊妹好好的相处,你将来在外面也同时可以跟你的朋友好好的相处。除此之外,我们的饮食也非常的重要,我们的日常生活规范,也是特别的要注意。这里举到了饮食,应该怎么样才符合礼节?坐的姿势,还有走路的礼节,又应该如何?

这里讲到‘长者先,幼者后’。如果我们跟长辈在一起走路,一定要先礼让长辈。长辈走在前面,做晚辈的应该走在后面。如果我们没有礼让,不懂得尊卑次序,也不晓得这个次第怎样,这样就是没有礼节。我们想一想,年纪大的人或者尊长,他们走路行动比较缓慢,我们走在后面,同时也可以照顾他们。你能礼让长者,长者也会很欢心。

有一天我们也都会老。如果我们看到现代这一辈能敬老尊贤,等到我们老的时候,我们的下一代,他也会尊敬我们。所以从小要告诫自己的子女,不管是对自己的亲人也好,将来在外头也一样,面对老者,我们应该要礼让。懂得礼让,这是很好的美德,做晚辈的一定要注意到。

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孩子有尊敬长辈的习惯,在家里我们一定要教导他,不是孩子小,他就最大。可我们现在的环境恰恰相反,往往孩子在家里是当王,吃饭抢第一,做什么完全都抢第一,从来没有教导他应该如何尊敬长辈。所以,我们也看到现在很多令人叹息的现象,年轻人不懂得敬老。所以这个没有办法怪谁,只怪我们环境潮流,前面一代他没有受到这样的礼教,所以传下来之后,当然我们也见不到这样敬老的情形。接下来我们看: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白话解】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可以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

【周泳杉老师】大家了解到,确实现在的孩子有没有谦虚的态度?其实我们看到很少有谦虚的态度,都是非常的无礼,很傲慢。但是大家要知道这对孩子一生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坏事,真的是坏事。末学在职场上待过,职场上最受欢迎的人是哪种人?我们通常讲超级的销售人员,最受欢迎的销售人员,那种人都是极为谦卑的人,都是处处想到客户的人,处处为客户着想,处处谦卑,处处自卑而尊人,这种人在职场上最受欢迎。可是大家要了解到,这个态度哪里形成的?是不是说大学毕业他就懂了?大学毕业他突然懂得谦卑了?没有这回事。很多的父母说这个没关系,这是小事,长大他就知道了。长大会知道吗?有时候我们不明白道理,我们把这些小的细节给轻忽了,都以为这是小事,这不是小事。大家要知道现在的孩子,『长呼人,即代叫』,没有这样的习惯。末学听到一个朋友说,他们的员工到了客户家去做维修(他们是卖炉子的),门进去后问孩子他爸爸在吗?这个孩子理都不理,还继续看他的电视,态度非常的傲慢。见到这个父亲,父亲痛苦万分,家长痛苦万分,为什么?孩子叫不动。大家要了解这是结果,孩子傲慢,孩子冷漠,孩子不懂得人情世故,这是结果,它的原因在哪里?都是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些在小时候没有扎他这个根。你看「长者先,幼者后」,我们小时候,跟长辈同一桌吃饭,我们这个菜夹起来是先夹给孩子,还是先夹给我们的父母?长者先,幼者后,这个菜夹错了,那个傲慢的根源就种下去,无理的态度就种下去。所以《弟子规》是很好的教材,因为它教导我们怎么样做,能够避免将来的恶果。

所以这一条,末学定为「代劳」,一般古人都有这个态度。《唐史》里面有一个李绩,李绩本来叫徐世绩,因为他的功劳很大,所以唐太宗赐姓李,赐他国姓。又因为唐太宗的名字有个“世”,所以他避讳,他把他那个“世”去掉,后来他就叫李绩。这个李绩他的官做到很大,他七十几岁的时候到他的姊姊家,姊姊都八十几岁了,还帮他的姊姊煮粥,熬粥。因为他的胡须很长,在搧火的时候,一不小心把他的胡须给烧了,他就赶快去救火,胡须给烧了。姊姊看到弟弟这个样子,你看都七老八十,她说「你何苦?我年纪这么大了,你的年纪也这么大了,而且我们家的社会地位这么高,仆人这么的多,你又何苦帮我煮粥?然后这么一大把的胡须被烧了。」李绩告诉他的姊姊,他说「正因为我年纪大了,我们姊弟两个人,还有多少机会能够这样子相处?我这个做弟弟的还有多少机会能够帮你代劳,能够帮你煮粥?」你看姐弟之间的情谊,所以这个「代劳」,李绩他做到了。

【杨淑芬老师】这里也提到,当父母呼唤儿女,或者当长辈叫唤子女或者家里的成员,我们听到,如果这个人不在旁边,应该要赶紧的代替父母去转达。“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即代叫’,“即”就是很快,要赶快的去代为找来。如果找不到的话,‘人不在,己即到’,如果找不到父母所要找的人,你就要赶快来回应,跟父母跟长辈报告说此人不在,应该要把转达的情形,再向父母转达。好比我们在一个团体里头,如果主管叫我们代为找人,我们现在可以透过电话,我们可以直接叫唤他来,也可以透过种种的无线电传呼就可以转达到。

我们晓得过去,往往一户家宅很大,有前厅还有后院,可能旁边还有书房,往往父母要找人、要叫人,可能要走一些路,才有办法找到那个人。所以,以前如果听到长辈在呼唤,一定随时回应。即使你在工作,你在吃饭,也一定赶快小步的跑到尊长的前面,问问看有什么吩咐。由此,我们也可以延伸出来一个道理,就是长者所交代我们、交办的,对于人的传达、传呼,我们都要立即去做,而且要把做完的情形向长者报告。请看第十条: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白话解】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周泳杉老师】『称尊长,勿呼名』,连父亲、母亲的名讳都不敢说出来,尊敬到这个地步。这不是我们讲的繁文缛节,这是长养孩子的恭敬心,这是成就孩子事业,成就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这是教育。

『对尊长,勿见能』,那就更不用说了,蔡礼旭老师讲过《弟子规》四十集的,很多人都看过,里面蔡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说他一个长辈带着小孙女,到了亲戚家去串门子,因为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很小就学英文。奶奶为了要让孙子在亲戚朋友面前表演,就带她到朋友家考她英文,苹果怎么讲?雨伞怎么讲?桌子怎么讲?孩子对答如流,奶奶只要举什么东西,孩子就能用英文对答如流,“见能”。讲到最后换孙子考奶奶,「奶奶,书本的英文怎么讲?」奶奶说「奶奶怎么知道书本的英文怎么讲?奶奶又没学过英文。」孩子就跟奶奶讲,「奶奶你真是白痴,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你看,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骂六、七十岁的奶奶是白痴。这是教育吗?这一句话听在我们做教育人的心里,我们是多么的沉痛!你看这个孩子不管她有多少级的英文能力,她这一生如果那个傲慢的心没有转过来,那个能力对她来讲,都是一辈子的负担。

所以在这里,我们「善兄举要」举了两条,第一条叫「敬谨」,第二条叫「顺逊」。都是教什么?都是教恭敬,都是教谦卑。而这两条就足以让这个孩子一生成就,奠定最重要的基础。

【杨淑芬老师】这个‘称’就是称谓尊长。我们对于尊长,如何来称呼他?‘勿呼名’,“勿”就是不可以,“呼”就是叫他的名字。呼名,直接叫他的名字。我们要对长者尊敬。有很多父母,他在家里,夫妻之间的应对,往往连名带姓,互相的叫唤。儿女从小听到父亲这样唤母亲,母亲也这样直呼父亲的名字,姓名统统叫出来。所以,难免做儿女的偶尔也会脱口而出。

曾经有一次,我在一个团体里头,看到老师彼此之间互相叫名字。某某名字老师(某某人,然后再加老师这样),不是姓氏加老师,如陈老师。就是把他的名字直接呼出来再加上老师这样。结果学生听了以后,也是直呼老师的名,虽然后面加个老师,但是这样也是不礼貌。为什么?因为老师们做了不良的示范,让孩子也这样直呼老师的姓名,这是不对的。所以成年人在讲话,或者父母在讲话,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如果旁边有子弟在,我们的言语,我们的造作,我们都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让他们落入不好的印象,然后来学习,这样就非常的可惜!

‘对尊长,勿见能’,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如果长辈在场的地方,做为晚辈的,从小父母就要告诫他,不可以在长辈面前好像故意卖弄你的才华,你的才艺。此地的“勿见能”,这个“见”,我们在这里读成“现”,表现的意思,很特别会来表现自己,这是不礼貌的。为什么?因为孩子如果从小有这种情形,他爱现,从小就爱表达,把自己锋芒毕露,将来会隐藏很大的危机。

我们都晓得,社会上往往很有才艺的人、很有才华的人,他很容易遭到嫉妒,有时候我们可以说是他锋芒太露了。所以古人很重视韬光养晦,即使你有才华,也不能在大庭广众当中故意卖弄,这样对自己有很不好的负面作用。所以,从小子弟在家里,做父母的也要特别小心注意,千万不能让子弟学会卖弄自己,这是相当危险的,对将来的前途,对将来立身处世,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再往下看: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白话解】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杨淑芬老师】这里是讲到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长辈、有老师或者有长辈亲戚,我们应该要过去跟他打招呼。这个“疾”是有一点快步走过去,“趋”也是小步的走过去,“揖”就是很恭敬的来向他问候。在以前,由于交通没有那么发达,往来于路上,车辆没有那么多,所以在路上我们行走的时候,往往远远看到有长辈过来,或者有邻人也是长辈,一定会过去问候。我们现在在路上行走,我们可能没有这么的方便,因为时代毕竟不同。

譬如说我们在学校,也曾经问过学生:在学校看到老师或者看到校长,缓缓的从前面过来,会逃避的,请举手?大概有一半。会很大方的跟老师、跟校长问候的,请举手?大概有一半。所以我们也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有很多小朋友他不爱这种社交,他往往会害怕,所以掉头而走。我们想一想,如果两个人,远远的一个已经看到对方,一个故意装作没看到掉头就走,他们之间可能会产生误会,就是你故意不看我。所以‘路遇长,疾趋揖’,从小我们就要养成如何尊敬长者,在路上看到长者,我们应该要懂得问候。

‘长无言,退恭立’。如果长辈没有跟我们讲话,我们就退后一点,礼让长者先过去。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礼节,也有很多人感慨,我们现在都不讲人情。在大都市里头,我们都说水泥森林,跟以前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社会,淳朴的这种景况已经完全没有了。记得小的时候,经常在外面游玩,很多户人家,他们即使家里都没有人,也不用锁门,也不用关门,因为根本就不担心有小偷,左邻右舍也会互相的关心,几乎邻人没有一个不认识的。所以在这种守望相助之下,社会治安非常的好。我们在路上,如果远远看到隔壁的婆婆、伯母过来,我们都会打招呼,她也会叫我们的名字,某某是不是出去,还是怎样?最少都会打个招呼,偶尔还会寒喧几句。

我们想想,现代几乎是完全没有。所以,有的人隔壁住了谁?不晓得。对面住了谁?也不清楚。因为我们现在不懂得尊长,也不懂得邻人应相互的照应,所以彼此当然不认识;不认识,感觉就没有那一份亲切。往昔的人,他为什么会这么亲切?原来他远远只要看到有长辈过来,就会打招呼。打招呼当中,我们就会说:你是某某人的子弟,大家就好像很亲切。即使住在这么一个区域里头,可以说彼此都相互的认识,跟我们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白话解】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才可以离开。

【杨淑芬老师】这里也提到,刚刚所指的是说走路,你看到长者应该要跟他打招呼。此地讲到如果你是骑着马,这里所指的都是以前的社会环境背景。以前的人,即使乘着马车,坐在马车上面,远远看到隔壁的伯伯或者叔叔,他一定会下来跟他打招呼;打过招呼以后,又目送着他远离,所以说‘过犹待,百步余’,即使他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着他远去,直到没有看到为止。差不多有多远?差不多行走有百步多一点这样。

我们今人应该怎样落实‘骑下马,乘下车’?我们如何来对待我们的长辈?今天马车已经没有,所取代的是汽车,我们要懂得对于长者、长辈,他搭乘交通工具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要先礼让他。帮他开门,看他坐好之后,我们再轻轻的把门给关上,让老者坐得很舒服。长辈要下车的时候,做晚辈的一定要先去开门,让他轻轻的很安全的下来。所以虽然时代不一样,我们也要懂得礼让,礼让老者乘车或者下车,我们都要特别的礼让他们。

曾经看到一个老者,他的脚受伤,末学就问他:你的脚何以受伤?他说他搭朋友的车子,脚还没有伸进车子里头,这个朋友司机,他从前面没有看到他的脚还在后面,就把门用力关上,结果脚受伤了,三个月才好。可见我们在这一方面也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对于老者,他如果有乘载交通工具,要特别的谨慎,保护他们的安全为要。送这个老者离开,或者长辈离开,我们也要记得不是只送出门就好了。往往我们看到很多人在机场送别的时候,都看到没有人影了,挥挥手再离开,这个也告诉我们要目送长者安全的离开。看完了第十条,我们接着再往下看十一条: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白话解】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杨淑芬老师】这里也是教导我们在行仪上面,应该重视社交礼节。我们经常参加一些聚会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譬如说有一些人带小孩子到现场,如果小孩没有受到约束,他往往会在会场里头东跑西跑,非常没有礼貌,也没有礼节。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是从小父母没有约束他。当有长者有长辈在场的时候,做儿女的应该要懂得进退应对,统统要了解。

所以此地这一条就告诉我们,长者如果没有坐下来,“幼勿坐”,所有的晚辈统统不能坐下来;这个主人没有坐,所有的客人也不能坐下来。‘长者坐’,长者已经有跟大家讲:大家请坐!晚辈才可以做下来,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礼节。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白话解】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杨淑芬老师】这里也提到在长辈尊长或者长官主管的面前,我们讲话声量要放低一点,要小声一点。有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声量很大,讲起话来许多人都要为之侧目,都会看看他,但是他往往不晓得自己的讲话声音非常的大。所以子弟在家里,做父母的也要告诫,也要注意到他们讲话的声量。家里有客人来,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观摩情形。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也可以让我们的子女出来,测试看看他的礼貌的情形,还有应对的情形,给他这样的机会锻炼。之后,父母如果发觉孩子有哪些过失,或者表现得不妥的地方,一定要当下跟他指导,应该如何做是最好。但是这种做,不是造作,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的在教育他、在引导他。

‘低不闻,却非宜’。如果讲话会紧张,在长辈之前讲话很紧张、很小声,这样也不对。“低不闻”,声量小到对方没有办法听到,这样也不对,也是没有礼貌。“却非宜”,“宜”就是适合,“非宜”就是不适宜。所以讲话,从小我们就要训练孩子落落大方,即使有客人来,有尊长在面前,我们也要指导他,他的行仪也要很自然,很大方。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白话解】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杨淑芬老师】‘进必趋,退必迟’,就好比我们在一起聚会的时候,当会议结束,或者有人要进出,当长辈要进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赶在前面,为长辈开门关门;等他进了以后,再把门关起来。散会要离开的时候,一定礼让长辈先走,做晚辈的跟在后面。

可是我们现代有很多情景是不太相同的,譬如说要先打开每一道每一道的门,即使在散会的时候,要有一个人先替长辈开门,或者按电钮,或者按电梯,在电梯外面先等候。我们要懂得,一定要尊重长辈。如果你能懂得尊重长辈,尊重你的长官,你一定可以获得大家的喜欢。因为人家看你彬彬有礼,温文儒雅,肯定你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问起对,视勿移’。这里就谈到与人对话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我们的视线,应该怎么摆。当长辈跟你讲话的时候,你不能害羞,头低低的,应该眼睛目视着长辈,不能眼睛看别的地方,这个都是不礼貌的。如果你不懂得这样的话,往往会吃了很大的亏。尤其是你有职业,你有经商的经验,我们都晓得,与人对谈的时候往往都是看你的眸子,看你的眼神。眼神正,就表示你这个人为人正直。眼神不对、飘浮,也可以看得出来你内心是轻浮、是不正之人。所以“问起对,视勿移”,这个“对”就是对答,当长辈问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回答,我们的回应,要注意我们的目光不可以随便的飘移,应该要注视着对方,注视着长者。除了对长辈如此,我们跟一般人交往,在谈吐当中,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视勿移”这一点,这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礼仪。看完了第十一条,我们接下来再看第十二条。请看课本: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白话解】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周泳杉老师】这是「敬顺推移」。什么叫敬顺推移?就是把对于家庭里面,我们对兄长的这种敬意推到哪里?扩充到一切的长辈身上。『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那个诸父诸兄就是叔父、伯父,就是堂兄、表兄,就是这个,把它推出去。这还在家族里面,到后面我们会看到,推到哪里去?推到一切人身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到整个家族去,我们就了解到,不是只有对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兄弟是这个样子,不是的,对一切家族的长辈都要是这个样子。

我们在《德育故事》里面看到,有个贤人他叫张士选,张士选因为他的父亲很早就过世,所以他是由他的叔父给养大的,而叔父有七个儿子,很多,七个儿子,张士选就跟这七个堂兄弟一起长大。到了张士选快要成年的时候,这个叔父就开始在想,因为古人都很厚道,他说:你快要成年了,成人了,我对你的照顾也到了一个阶段,这个时候你应该可以自己成家立业,所以我准备把你父亲那一分财产分给你。所以他就把他的财产,譬如说他的财产,我们叫百分之百的财产,这个一百份的财产,他把它分成两半,为什么?这是你爸爸一份,我一份,财产要分成两半,所以这一份给你,这一份就给我七个儿子。张士选说,不可以这样。他说叔父,虽然您跟我的父亲兄弟两个人共同拥有这一份财产,可是因为我是您养大的,这七个兄弟跟我像亲兄弟没有两样,所以你应该把百分之百的财产分成八份,平分成八份,我只得其中的一份就够了,我不能要一半。这不是数学问题,这是什么问题?这是悌道的问题,不是数学问题。所以你看古人争什么?争让,他是在让。结果叔叔怎么样都不同意,他说那我不是占你的便宜了吗?但是士选非常的坚持,后来他的叔叔不得已就同意了,就把财产分成了八份。

结果张士选十七岁的时候,他入京参加考试,应举,到了考试的时候,因为当时的考生都住在同一个饭店里面,我们叫客栈,其中有一个相士,就是看相的人,他看这些考生的面貌,他唯独跟张士选讲,今年的科举你必然会考取。可是很多的朋友都不认同,你又不认识他,你又不知道他的文章写得怎么样,你怎么会知道他会考取?这个相士就讲,文章的好坏不是重点,重点在哪里?这个少年满脸的阴骘纹,他的阴德太厚了,所以必然会中选。考完之后,结果怎么样?果然如这个相士所言。所以我们就了解到张士选这个让产的事情增加了他的阴德,这就是我们敬顺推移的表率。

【杨淑芬老师】我们都晓得,当我们跟群体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工作、或者职业,我们都会与人相处在一起。在团体里头,如果有长辈,不一定他是我们的主管,但是他的年纪比我们还大,如果我们有共事,一起合作,一起工作,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这样的长者?此地告诉我们‘事诸父,如事父’,就是他的年纪像父辈这样的人,我们对待他,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的来敬重他。如果像兄弟姊妹,我们也要爱惜他,珍惜这样的友谊,珍惜这样的因缘,可以相聚在一起工作的因缘,或者相聚在一起学习的这种因缘,我们都要珍惜。怎么相处?‘事诸兄,如事兄’,对待这样年纪的人,就好像家里的兄长一样来尊敬他。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能和睦。一个团体不能和睦,这个团体肯定不能兴旺。同理,家庭不能和睦共处,这个家也不能兴盛。所以与人和睦共处,非常的重要。当然首先我们的出发点,一定要懂得,凡是比我们年长的,我们一定要守住一条,要尊敬他,要尊重他。你能尊敬他,你能尊重他,他会把他所学的他会的,他一定会提携你,教导你。如果你瞧不起他,你认为他没有什么,你有傲慢的这种心态,别人也不会帮助你,也不会提携你。

所以人与人相处,也贵在能谦虚。尤其对长者,长辈他们的经验丰富,虽然或许他们的学识没有做晚辈的来得高,但是他们经验的累积,往往不是做晚辈的他们所能体会了解的。所以在对待年纪如同父辈这样的人,我们也要敬爱他,像父亲这样的,不是用孝顺,而是用那样的心来尊敬像父辈这样的人。如果人人从小都有这一份心,我们可以说这个社会一定是相当的和谐,相当的安定,相当的幸福。看完了第十二条,我们继续再看:

发布: admin 分类: 弟子规 评论: 0 浏览: 1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