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居家教育第一善本《弟子规》详解-泛爱众

【泛爱众】

【杨淑芬老师】“泛”就是广泛,很普遍的意思;“爱”就是慈悲,有爱心。这个“众”,我们此地讲的是众人;除了人之外,你还能扩展到动物、植物,这个世界就更为美好了。请看下一条课文,第二十五条: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白话解】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周泳杉老师】这是「先明总则」,就是『泛爱众』,它先把总原则给我们点出来,什么总原则?『凡是人,皆须爱』。这个「凡」重要,凡是人,他没有括号说哪一族人例外,哪一族人被我排除在外,没有,只要是人他都爱,所以叫「普爱」,它有普遍性,它没有排他性。『天同覆,地同载』,说明的是什么?「平等」。这个天跟地它覆盖的地方,它没有说哪一族人,我看你很讨厌,我不覆盖你,没有,它平等覆盖。地也是一样,没有说哪一族人,你干脆在虚空好了,这个土地不让你站,也没有,平等。所以这两句话非常要紧,这是什么?这是用心不同。怎么说用心不同?其实「泛爱众」跟「入则孝」在事相上没有差异,差异在哪里?用心不同。在事相上都是「事诸父,如事父」,都是这个样子,都是「入则孝」那个恭敬,可是用心拓展了。「入则孝」是对父母,对有血缘的父母。「泛爱众」则用心不一样,拓展到什么?人,凡是人,拓展到人,人的身上,这是什么?这就是第一节课跟大家说到的三教九流图上面的这几句话,「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

这个儒教明伦,纲常是正,说到底就是人,「凡是人,皆须爱」。他进阶到这里,他的用心拓展到这里,只要是人他都爱,这个伦常就正了,明伦,那个伦就明出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叫伦,伦常,人际关系就叫伦,明伦。再进一步,再扩大用心,把对人的爱再扩展到一切的动物、一切的植物、一切的矿物,就是第一句话,佛教见性,他见到性了。你看用心不同。可是我们要了解到,如果没有这样一步一步的次第来提升我们,我们能一步到位吗?很难,很不容易,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末学觉得我们这三教真的是一体。什么一体?教化有它的延续性,有它的一体性,有它的兼容性,都是一体的。这个教材编得太妙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这样上来。所以用心不同,你看凡是人皆须爱,还是人,它是停留在这个人的基础上。而人的基础都没有了,你说你可能延续到其它的动物上吗?可能延续到植物上吗,甚至矿物?不可能,做不到,这都做不到。所以从事相上,入则孝已经很纯熟,人与人之间事相的相处,在「入则孝」已经纯熟了,他的根怎么样?扎得够深了。等到一个人他渐渐成长之后,再教他把心量拓开,把他的用心转化一下,所以变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泛爱众就出来了。它不是入道的阶梯吗?它是的。它确实是入道的一个必经的转化,用心要转化,扩展出去。最后目标是什么?扩展到尽虚空遍法界,见性。当然这是有阶梯的。

【杨淑芬老师】我们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仰头同看一个天,俯首共踏一个地,所以人应该要彼此的珍惜。尤其最近科技的发达,交通的便捷,人与人之间往来互动更为频繁,地球就快要成为地球村了。所以人与人之间更应该和睦共处,族群与族群当中也应该相互的包容,相互的尊重。不要认为我这个民族比较优越,我的家庭也比较富有,就有那种侵略别人之心,轻忽别人的心态。人为什么会有争斗,就是彼此不能包容,彼此不往来,彼此不相尊重,才会引起这样的争端。假使人人都能互相的包容,从个人开始做起,家庭一定幸福美满,社会也会一片祥和。

我们如果能爱护一切动物,爱护一切花草树木,我们每天早上起来,看到天空的云彩,我们会感觉大地非常的美。我们再看这么漂亮的花草树木,我们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看到花长得这么漂亮,我们内心也都会觉得非常的喜悦。我们再看看动物,天空飞的,我们听到鸟儿在唱歌,我们听到植物上面的虫鸣,我们是不是也会觉得很安心,很宽慰?所以在此地,如果我们能把爱心扩展到动物,也能爱惜一切动物,爱惜世间的一切植物,爱惜这些花、这些树,人间一定会更美好。人看到这么好的环境,生活也会更为完美,更为幸福。我们再看下一条,第二十六条: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白话解】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高超。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

【杨淑芬老师】一个人为什么会受到别人的推崇与尊重?就是那一个人品德涵养都很好,他足以服众人,大家看到他的言行,他的举止,就会从内心不由自主的敬仰他、尊敬他。为什么?因为他有德行,他有涵养。所以这一条也告诉我们,一个修养很高的人,他的名声、他的威望自然相对的提升。这种从内心发出来的敬仰之心,不假外力,不是说他用权势来希望大家能服从他,敬仰他。

‘人所重,非貌高’[ydy:‘重’即尊重,‘貌’是说‘表面’的意思]。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值得尊重,不是他长得好看,也不是他有权势,他有地位,不是的。那种仰慕是假的,真正从内心仰慕是不容易的[ydy:我们见到许多高官、明星,受人追捧,显赫一时,当他们黑暗的一面暴露在公众面前时,立即受到众人的唾骂]。就好比颜回赞叹孔老夫子,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你看老师他非常的高昂,为什么?他的内涵、他的品德、他的修养都是那么高,那么雄伟。为什么雄伟?因为他的德行、他的威严会让我们不自觉的景仰他。所以此地也提到了,一个人要受到别人的尊重,一定要从内心做起,你才有办法以德服众。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白话解】有才能的人,处理事情的能力卓越,声望自然不凡,然而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

【杨淑芬老师】一个人有才德、有才学,有真正的学问,这些才德随着你学问的提升增高,你的声望也会随着你的内涵而提升。为什么?世间人都很希望拥有良好的老师,你有这样的才学,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敬重。这个学问不是知识,知识的话,我们一看就明了。学问是有真实的实学,这些实学散发出来,你的言行、你的举止都会很令人敬仰的。所以这里讲人之所以能服众,不是他讲话大声,也不是用权势能压迫的,而是自自然然你有那样的真才实学,有那样的道德涵养,你才有办法令所有的众人推崇于你,敬仰于你。

所以此地也告诉我们,人要好学。尤其领导人物或者老师,要不断的提升才有办法作育英才,你才有办法在团体当中领导众人。自己千万不能偏颇,行为方面更要谨慎;不能谨慎,不能廉洁,那你就没有办法领众,更不可能有办法服众。不能服众,这个团体随时都有瓦解的可能。所以这里再再告诉我们,我们的品德要光明正大,才能赢得众人的服从。我们再看第二十七条: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白话解】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

【周泳杉老师】从这里开始做,这是下手处。第一条,『己有能,勿自私』,就是「布施」。什么是布施?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服务,就是全心全意的服务。人生的目的在哪里?人生的目的就是在为大众服务,这就是他的下手处。什么东西可以服务?我们很容易想到财富可以服务,我可以拿金钱来服务,我可以拿体力来服务,我可以拿我的智慧经验来服务,我也可以拿我的言语关怀来服务,这服务的面向就很多,方方面面都能服务,但是什么叫真的服务?他不要求回报,完全的不要求回报,这是真正的服务。只有一个念头,这个是我应该做的,就怕做得不够。所以「己有能,勿自私」,这就是修道第一个下手处。

其实末学告诉大家,不管我们付出的有多少,最重要的是把那个用心给转过来,本来是为自己的用心,转变成是为别人,百分之百的为别人。这就是「泛爱众」,用心要怎么转,从这里下手来学。所以关键点不在于我们布施什么东西,关键点在用心,这个重要,学那个用心。

现代的教育都往脑在发展,没往心发展。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现在的孩子脑力很发达,可是怎么样?不会用心,他没有办法用心去领悟。他的脑子很发达,逻辑推演能力很强,可是感受力很弱,这也是我们担心的事情。所以这个教育要教布施,布施绝不是在攀比,大家要注意不是在攀比。末学跟大家举个例子,有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回去跟爸爸要二十块钱,这是中国大陆的例子,中国大陆有一种纸币的面额就是二十块的,爸爸就拿了一个面额二十块的给他。孩子就说「爸爸,我要两张十块的。」爸爸说「那不是一样吗?」他说「不一样,爸爸,不一样。」「哪里不一样?」「我这两张十块的我要分两次送到教务处,做什么?拾金不昧。」就是我可以送两次十块的,我就有两次拾金不昧的记录,就能记两次嘉奖。大家要晓得,这个事情好还是不好?你看这么小就会骗人,这个钱不是他去捡的,而是他跟他爸爸要的。换句话说,他是拿钱去买荣誉。可是他的父亲居然跟他说,「你好聪明。」这大家就知道了,我们现在是在增加脑力,没有在增加我们的感受力、我们的领悟力,我们的用心没有在增加这个。所以教育的引导重要,非常的重要。布施不是攀比,不是,而是强调用心,真能用心,一文可消千劫之罪,这是真的。所以进修的第一步是布施,当然我们初学,从比较容易布施的开始下手,但是这一条一定要做,无论如何一定要做,做了才能转变我们的命运。

『人所能,勿轻訾』,这个『訾』是毁谤的意思,人家有能力,你不要毁谤他,要怎么样?要赞叹他、要称赞他。一方面降伏自己的傲慢跟嫉妒的习气,一方面鼓励别人做得更好,随喜他的功德。这是第二步,「谦赞」,自己谦虚,赞叹别人。这个儒家跟佛法都讲到,不可以自赞毁他,不能说自己,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不能吹牛,不能够说自己多厉害,这个不可以。但是我们又很担心,为什么?现在竞选大家晓得,竞选你不说自己好怎么行?这个风气,确实我们现在学儒,觉得很困难,很难下手,不容易下手。而别人,我们要赞叹别人,赞叹他什么?赞叹他与八德相应的这些德行。与性德相应的德行,我们要赞叹他,不应吝于赞叹,为什么?因为我们赞叹了人家,人家会做得更好。而他做跟我做一不一样?一样,这个态度非常的重要。所谓「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这个态度重要。古人都有这个态度,为什么?心量很大。

这是有历史记载的,有一次楚国的人掉了一把弓,很好的弓掉了,人家就问他你掉了这把弓,心疼不疼?他说不会,为什么?因为楚人失弓,楚人得弓。我掉了这把弓箭没关系,楚国人捡去了一样,一家人对吧!我的弓跟楚国人的弓那不是一样吗?孔老夫子听到了很赞叹,他老人家就讲了,「不如讲楚人失弓,天下人得弓」,你看这个心量又扩大了。所以「见人之得,如己之得」,你们家幸福美满,跟我家幸福美满一样;你们家和睦相处,跟我们家和睦相处一样。我希望你们家也和睦相处对吧!态度非常的重要,「人所能,勿轻訾」,不要轻视他,不要毁谤他,这个心态就能让我们的用心转变。你看拓开心量,都在转我们那颗自私自利的心,把它转过来,这个转化是关键。为什么?没有这个转化,就停留在「入则孝」那个基础里面,这个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真正的孝道也不可能圆满。所以要经过这个转化,这是第二步,这是第二种方法。

【杨淑芬老师】这里也提到人不能吝财。财有两种含义,一个是自己的才能,一个是钱财。当我们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吝于布施。如果你有智慧,你有能力,应该帮助一些没有能力的人,希望他们也能在这一生愈来愈好,能帮助别人解危,能帮助别人解决社会上的困扰也好,财物上的施舍也很好。总而言之,这里告诉我们,你有能力,不管是什么样的能力,只要是好的,我们都不要吝啬,适时的帮助别人。

今天社会上已经很少有善人、很少有人愿意主动的帮助别人,我们读到《弟子规》之后,衡量自己,如果你真的是有才学、有才德之人,应该站出来为这个社会多做一点事情,这样才能挽救社会颓败之风。

‘人所能,勿轻訾’,这个“訾”就是轻视、鄙视。有些人看到别人好的一面,不愿意赞叹,也不愿意成人之美,反而会落落的批评,有什么了不起,我也行。有道是“文人相轻,同行相忌”。很多人都因为面子问题,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往往没有办法赞叹;不但不能赞叹,反而还要批评两句,这个也是人的通病。我们读到这一条也要很谨慎的想一想,如果有的话,及时的改正,我们会过得更好。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白话解】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

【周泳杉老师】这个在培养什么?平等,平等心。富跟贫这都是什么?都是境界。故跟新这也是境界,对待这些境界平等一如,这是转化用心的另外一种练习,我们要做这个练习,否则我们没办法平等。前面讲的普爱跟平等,这个用心靠什么转?靠这个。如果我们对待境界,我们的心是散乱的、我们的心是浮动的,一点定功都没有,我们就受影响,动心了,动心不可能普爱、不可能平等,一定是私爱、一定是偏爱,一定的。所以要学这个,这是第三种方法。

【杨淑芬老师】这个‘勿’就是不可以,‘谄富’就是去巴结富有之人,或者有权势之人。‘勿骄贫’,也不要骄傲,贫贱也不要难过。这里告诉我们,当我们生活好一点,我们不要笑贫,不要轻视这些贫穷没落之人;我们如果贫穷,处于贫穷,我们也不要去巴结有权势之人,没有必要,人生活在世间应当坦荡荡。这里也告诉我们,要有志气,要有气节,有道是素富贵,素贫穷,素富贵安于富贵,素贫穷也安于贫穷当中。

我们讲世事无常,人环境的好坏,可以说风水轮流转。今天你看到甲非常的得意,焉知十年之后,甲可能落魄难堪都说不定。所以人要珍惜现今所有的环境,当你有地位、有权势的时候,千万不要仗势欺人;我们贫穷的时候也要有志气,一定要发愤图强,不要有那种自卑的感觉,一定要努力向上。你能努力,自然能改造自己的生活,自然能改造自己的命运。

‘勿厌故,勿喜新’,这一条就更重要了。人追求美好的,都是一般人的习性,看到好的就想要,我也希望能拥有。如果有这样的心态,我们的欲望就永无止境。所以有一句话说,“喜新厌旧”,这可以说自古以来,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毛病。对物品来讲,如果不能珍惜,不能爱护一切的物品,追求物欲就会愈来愈深,这样对我们人生也是很不好的。为什么?因为无止尽的欲望会带给你很大的痛苦,当你入不敷出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办?已经养成这么奢靡的习惯,要回头都相当的难。为人父母的,要告诫自己的子弟,要爱惜一切的物品。尤其年轻人,最喜欢追求时尚,流行什么就追逐什么,这个也是相当不好的毛病。子弟有这样的情形,做父母的一定要教育。当然最主要的,父母本身就不能有喜新厌旧这种心态,这个非常要不得。

除了物品之外,与人相处也更要注意不能喜新厌旧。现在有很多家庭为什么会破碎,都是源于家庭父母当中,有一方有外遇,所以把原本幸福的家庭就这样给搞破碎了。抛弃子女,抛弃妻子,弃妻弃子不应该,弃夫弃子也同样的不应该。为什么?家庭的建立很难得,家庭的幸福更是难得,我们不可能把这么幸福美好的家庭,葬送于自己一时的喜新厌旧,一时的贪欲。当一个人被抛弃,不是他一个人而已,还有他的家庭、他的父母、他的子女,伤了多少人的心。想一想子女在这么小,他就失去了亲情,可能没有父亲,可能没有母亲,这也是天下最悲哀的一件事情。在失去家庭的温暖之后,长大如果在外面为非作歹,父母的过失就更大了。我们看看今天的社会,有很多青少年在外游荡,胡作非为,不晓得回头。探究他背后,都是有一个身世凄凉的家庭背景,原来都是得不到亲情的照护,从小疏于管教。在家庭失去温暖之下,子女肯定没有办法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家庭是一切社会安定的关键所在,为人父母的要珍惜好不容易建立的家庭,我们不要轻易的让这个幸福的家庭破碎。

夫妻当中含有极重的情义,什么情义?想想看,婚前两情相悦,才有可能结合成为一个家庭,结为夫妇。婚后彼此互相努力,建立这个家庭,买了房子,安置好一个幸福的窝,彼此都有恩德,这个叫恩义,夫妻之中这个恩义我们不能忘记。还有一个,夫妻里头还有信义,婚前彼此信誓旦旦,山盟海誓,想想过去的这些誓言,如今摇身一变统统忘记了,夫妻之间的三义都不见了,情义、恩义、信义都不讲了。所以,我们看到现在有这么多的家庭破碎,我们看了实在是非常的难过,尤其无辜的下一代更是可怜。所以为人父母的,我们要想一想,我们所作所为是不是影响重大。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倾向,自己要反省一下,想一想它的危害、它的影响有多深。

所以,当我们读到‘勿厌故,勿喜新’的时候,自己也要反躬自省,在物质上面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毛病?在与人相处,在感情方面,我们是不是也有喜新厌故的这种心态?这是非常要不得的,一定要及时回头,悬崖勒马,一切还是来得及挽救的。我们再看下面: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白话解】对于正在忙碌的人,不要去打扰他,当别人心情不好,身心欠安的时候,不要闲言闲语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

【周泳杉老师】这是慈悲,用我们现在话讲就是对人要关怀,要照顾,这里讲的都是原理原则,不是只有这条,这条是大原则。你看『人不闲,勿事搅』,为什么?因为我关怀他,我知道他现在正在忙,我不能去打扰他。现在他可能在吃饭,吃饭时间到,我不能打手机给他,为什么?怕他消化不良对吧!他现在是吃饭时间,我最好不要在这个时候登门拜访,为什么?人家在吃饭,怕打扰人家吃饭。人家在办公的时候,上班时间尽量不要去打扰人家,譬如说公务人员在上班时间,我们又去打扰人家,那他上班的时间就被我们打扰。你看心里真的有对方,关怀对方、照顾对方,这是平等、普爱的基础,学习就从这里学起。如果连这个敏感度我们都没有,那确实我们很难做到「泛爱众」,很难!

再来,『人不安,勿话扰』,人家在那里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确实观察到了之后,先不去打扰他,让他可以静一静。这都是原理原则,有了这个原理原则,他就可以拓展开来,在任何的环境之下,我们都把别人放在心里,慢慢的我们那颗心柔软了,这是培养柔软心才能「泛爱众」。

【杨淑芬老师】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我们会忽略很大的一点,经常只是想着自己,不能替对方着想。譬如说我们要找人讲话,要找人帮忙,我们如果没有注意对方是不是有空,然后就请人帮忙,就跟别人讲话,往往对方碍于这个情面,不好意思跟你讲。所以,在此末学也深深感受到,从以前服务于公职,或者后来从事教职,也经常有这样的困扰。对方不知道你很忙,虽然看到你手上很多工作,但是他依然喋喋不休,他就要找你讲话,明明我们在思考,但是没有办法。碰到这样的人,怎么办?心里只有默默的希望他能看到我这么忙,赶快的离开。有时候,我们正在思考的时候,正在做事很忙的时候,又接到电话,这个电话偏偏对方又跟你讲了很久,有时候不好意思跟他拒绝,往往也会带给自己无限的困扰。

所以,每一次我讲到‘人不闲,勿事搅’的时候,我会特别的告诉学生,当你看到别人很忙,你千万不要再去忙上加忙,不要再找他的麻烦。“勿事搅”,就是不要再麻烦他做其它的事情,不要让别人更忙。同时,我也告诫所有的小朋友,当你要打电话给亲人、给朋友,也要特别注意看看时间,是不是吃饭的时间已经到了,或者人家在休息的时候,我们也要想到,不要在这个时候打电话给别人。即使你要打电话,也要问一下:请问你现在有空吗?不要拿起电话来,就拼命讲个不停。人有时候是很忙的,但是碍于情面,又不能直接的跟你拒绝。

所以在电话当中,我们也要建立一个新的观念。我们打电话给别人,除了问候之外,如果要长谈,要细讲,要聊长一点,希望也能问一下对方有没有空闲。过去的学生,他们知道我都有这样的习惯,所以他们打电话来,通常都会先问:请问老师有空吗?如果他的问题比较长,我都会另外安排时间,请他什么时候再打来,方便的话就那个时间打来,这样才不会互相的影响,所以这个也是很重要的礼节。希望每一个人在读到这一条的时候,明白一件事:当别人很忙的时候,我们不要再去找他的麻烦。

‘人不安,勿话扰’。我们看到一个人生病,或者他的心情不好,我们也不要再去找他讲话。这个“话扰”就是再去找他讲话。有很多人非常有爱心,听到某人生病了,住院了,就赶紧去看他。我们晓得,病人他在生病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保存他的体力,而且他非常微弱,正是需要休息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一个接一个去探望他,这样只有叨扰他。等他好了之后,我们再去看他都不晚。

也有一些小朋友,他们会跟我抱怨哥哥姊姊经常欺负他。我就问他:为什么你会被欺负?是不是哥哥姊姊在做功课,你去吵他,你要他陪你玩?他说:是。我说:你这样做就犯了《弟子规》「人不闲,勿事搅」这一条。你看到哥哥姊姊正在用功读书,你去吵他,要他陪你玩,你就是不对的。如果你能看到哥哥姊姊他很忙,然后你不去吵他,你就是好弟弟。你可以跟哥哥姊姊讲:等你功课忙完了再陪我好不好?千万不可以吵他。孩子在听到这样的讲解之后,往后吵架的机会就降低了,因为他也懂得替哥哥姊姊着想,功课为要。当他功课做完了以后,做哥哥做姊姊的再陪弟弟玩,这样才对。而不是看到哥哥姊姊一回来,就抓着他不放,要他陪你玩。

人与人交往贵在能知心,也贵在能替对方设想。我们要善于观察我们周遭的人、事、物,不要经常的去叨扰别人。你要叨扰别人,要请别人帮忙,也要看看对方有没有空闲。要找人讲话,也要想一想这个话该不该讲?有没有必要讲?看到别人没有心思陪你讲话,要及时克制自己,不要认为这件事情很高兴很快乐,一定要急着跟朋友分享;一定要看状况,这样才好,同时也不会给别人造成很大的困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白话解】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

【周泳杉老师】这也是对自己,培养一颗清净心而说的。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别人有短我们去揭,别人有私我们去说,这个人心里不干净、不清净。我们前面说到的,专门盯着别人的过失在看,这个人观察自己的能力就降低。君子应该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己责备要深一点,对别人要能够谅解,我们要能体谅别人、要宽恕别人。『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这是专门对培养自己的清净心而说,而心愈清净我们就愈平等,就能平等。换句话说,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平等?心不清净见人过失。明朝,文征明这个人他个性就不喜欢听人的过失,所以人家在讲过失的时候,他总是百般的方便把这个谈话给转掉。当然意思就是说不让人家难受,把他那个话给他转掉,使不得言,让他没有办法再继续讲别人的坏话。

再如,汉朝的马伏波将军,他曾经对他的侄子讲,我希望你们闻人有过,如闻父母之名。听到人家有过失,听到人家有一条过失,就像听到父母的名字一样。听到父母的名字,什么意思?我们前面讲「称尊长,勿呼名」,不能叫父母的名讳,所以他说「耳可得闻,口不得而言」。这可以听,但是不能讲,为什么?你不能把人家嘴巴塞住,叫他不要讲对吧!可是你听了之后听如不听,你不能讲,这是马伏波将军讲的。

再如,龟山的杨先生,杨龟山先生对过失比马伏波将军更深一层,他说口固不得言,就是嘴巴固然不能讲别人的过失,耳朵最好也不要听,为什么?落印象了!你知道那个人有过失,以后看到那个人心里总是觉得怪怪的,人很难不落印象。换句话说,人很难平等,知道他有那个过失的时候,就很难对他不另眼相看。有个前辈说古人在外界捏造一些歌谣,非为不当作,不但不应该去做这些说人家过失的歌谣,而且也不应该去听,为什么?徒损心术,让自己的清净心被破坏,长浮华的风气。这就将「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扩大到一切的绮语不要听。为什么?都会影响我们的清净心。这是摆在最后这一条,表示这一条重要,这一条对我们修道的,就转化我们用心,开拓我们心量,非常重要的提醒,不见世间过,非常重要的提醒。这句是「进修」。

【杨淑芬老师】人跟人相处当中,互相看到对方的不是,互相见到彼此的缺点,这是很经常的事情。我们看到别人有缺陷、有短处,‘切莫揭’。这个“切”就是真实的,很真切的,一定要切记;“莫”就是不可以;“揭”就是把人家缺点讲开、传开。我想每一个人,他都有弱点,他都有缺点,这些缺点跟弱点也是最不愿意让人知道的。当我们知道对方有缺点,我们不要像传声筒一样,到处去讲别人的这些短处,非常要不得。你会讲别人,同时也要记住,别人也会讲你;你怎样讲别人,别人也会以牙还牙对待你。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人要有包容别人的心量。看到别人有短处、有毛病,不要去传,这是很不好的一件事,可以说是相当缺德的。

‘人有私,切莫说’。这个“私”就是隐私,也是不可以说,一定不可以说,“切莫说”。有一些朋友,他过去曾经遭遇到一些痛苦之事。当我们知道他有这样一段不为人知,不愿意人家知道的这种隐痛,我们晓得了,也应该替他保密,不可以去讲,讲了以后他的伤害会更深。除了这个隐私之外,有一些事情不应该让当事人晓得的,我们也不应该去传述。举一个例子来讲,有一个医生,他看到有个病人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可以说在数日子了,生命快到尽头了。所以,他就跟这个病人说:你可以回去了。这个病人的年纪也不小了,当医生跟他说:老伯,你可以回家了,以后你不用住院了。他的含意是说:你过世了以后,你永远就不会到医院来了。这位老伯就这样回家了。因为医生的这一句话,给这个病人产生很大的信心,他说永远都不用来看病了,不用再住院了,所以这位老伯非常的高兴。

事隔一两年之后,这个病患觉得自己病好了,他想再回来复诊看看。这个医生看到这个老伯,就非常的惊讶地问:老伯,您怎么又来了?这个老伯讲:我来看你,因为你以前说我已经好了,可以回家了。回家之后,我就非常的高兴,对自己很有信心,就这样慢慢的调养。经过两年之后,我认为应该再来医院检查,看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何。这个医生就告诉所有医学系的同学,他说医生的一句话,往往可以让病人燃起生命的希望。因为他没有把真相告知这个病人,所以病人也不晓得自己的病这么严重。由此可知,很多的病都是因为心理作祟被吓死了,不是真正病死的。所以当别人有隐私,不应该让他知道的时候,我们也要替他保密。

还有一个医生,他也讲到类似这样的故事。他就讲有甲乙两个病患,诊病单开错了,甲是胃炎,乙是胃癌,两个单子正好弄反了,结果真正得胃炎的人转换成胃癌,很快就病死了;真正患胃癌的人他看到自己不是癌症,原来只是胃小小的发炎而已,一直活得很好。

曾经在亲朋好友当中聊天,也听到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一个人,他的父亲得肺癌,他们不想让父亲知道他得了癌症。所以当医生诊断证明开给他们的时候,家族就开了一个会议,认为应该让父亲过一个很安详很快乐的晚年,不希望他在医院里头折腾。所以就把这个“癌”字去除掉,把它用立可白涂掉,改成炎,发炎的炎,再去影印,就拿给父亲看:爸爸,你是一般的肺炎,我们回家疗养就可以,吃吃药打打针就可以。

经过几年,两三年,父亲也真的是很快乐。子女知道父亲的病已经相当严重,但是不愿意让父亲在医院里头做很多化学治疗,或者痛苦的这种试验,他们不愿意。父亲在这两三年当中也过得很快乐。有一年过年,他就自己跑去给医生看,因为精神不错。医生就跟他说,你已经癌症末期了。结果来不及了,因为家人没有陪同他,这个父亲知道以后,心情大受影响,隔了几个月就走了。

所以,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我们晓得当有一些隐私,不能让对方知道,我们肯定要替他保密,不要让他知道是在保护他。尤其是这个病情,为人子女的,如果晓得亲戚朋友当中有这样的人,他没有办法接受这样事实的打击,我们一定要替他隐瞒,不要让他晓得。看到别人,或者听到别人有痛苦的隐密,有隐私,我们更不应该去跟别人宣扬,这是非常要不得的,很损阴德的一件事情。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白话解】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

【周泳杉老师】「嘉励良善,哀矜不能」,这就是教育,教化的总则是什么?隐恶扬善。所以这条我们要了解到,确实办教育的人要非常的注意,什么人是在办教育的?末学告诉大家,教育有四种教育,第一个家庭教育、第二个学校教育、第三个社会教育、第四个宗教教育。而这四种教育的总原则就是引人向善,弃恶向善这就是它的总原则。怎么做到?『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我们随便举一条社会教育来说好了,你看媒体、报纸、广播、电视,总原则隐恶扬善,这就是它教育的总原则。换句话说,社会教育怎么达到利益大众的目标?隐恶扬善,就是这个目标,就是这个原则。为什么要隐恶?末学体会是这样子的,就是一个人做错,他不外乎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没有人教他,他的机会比我们还要不好,他没有遇到好的机会,他没有遇到好的老师,他没有遇到好的环境,所以他会犯过失。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怎么样来面对他?我们应该怜悯,不应该落井下石。他不愿意犯错,他犯错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好的机会、缘分,可以让他学到正确的人生态度。这个时候我们再去扬他的恶,那对他是二度伤害。

【杨淑芬老师】这里也告诉我们一定要隐恶扬善,我们把善良的一面多推广,这个社会会更美好。我们能讲人家正面的这些好事,当其他人知道的时候,他们会心生效法之心,就是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把这个善的一面更加的扩散。人人能行善,这个社会不是更好吗?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白话解】张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作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周泳杉老师】天底下真的没有坏人,只有少爱的人,因为他少爱,所以他去伤害别人。我们观察所有去伤害别人的人,就是因为他对爱了解得不够透彻。一旦这个人真的对爱了解得非常透彻,他的内心的爱是满满的,他不会去伤害任何一个人。爱有一个特色:愈给愈多。而且愈给自己愈法喜、愈高兴。所以「扬人恶」确实「即是恶」,为什么?对他造成二度伤害,而其作用是什么?有没有帮助他去改过?没有,他会说:好,你们都瞧不起我,我就坏给你看,他更坏。他那个坏怎么样?我们如果嘲笑他,我们也是帮凶。所以『疾之甚,祸且作』,什么意思?「疾」,我们叫嫉恶如仇,这个疾就是那个意思,这个疾是批评的意思,是得理不饶人。到什么程度?超过,甚就是超过,太超过了。结果狗急跳墙就是「祸且作」,他不但坏给你看,还加倍的更坏。为什么?他已经感受不到爱了,结果所有人都还恨他,还仇视他,这个时候他的仇恨更加重。

我们举一个例子,过去有个流寇叫张献忠,我们现在讲他是个叛贼。他小时候很穷,曾经在路上乞讨,有个妇女不但没有给他钱,还踹他一脚,他对这一脚十分的记恨。后来他起兵造反,每到一个地方看到妇女就砍妇女的脚,「疾之甚,祸且作」。俗语有一句话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都不愿意得罪一个小人,为什么?因为小人记恨,他很会记恨。为什么?没有人教他,没有人给他爱。所以不得罪他,是要将来有机会传递爱给他,是这个道理。不是考虑自己,是考虑对方。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白话解】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

【周泳杉老师】这是教学,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善相劝』,这是教学。他的利益是什么?『德皆建』,劝人的人道德提升了,被劝的人道德也提升了,这叫双赢。有一次有个老师来跟末学讨论,学生跟老师双赢的方法怎么做?末学就想到《礼记‧学记》里面的一段话,哪一段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说这就是双赢,你看教学相长,学的人固然他提升,学然后知不足,他知道自己不足在哪里,可是教的人也获益,教然后知困,教的人也获益了。知不足的人,能自反也,能够自己反求诸己,继续的提升。知困,教的人知困,困难,知道说教不下去了,肚子空空的,然后自强也,继续回去读书。这是什么?双赢。「善相劝,德皆建」,就是这「相长举益」。

可是『过不规,道两亏』,没有教学两个都堕落,这没有办法泛爱众。两个都堕落了,就是「双堕示弊」,没有教学的过失就在这里。

【杨淑芬老师】人与人之间,好朋友当中,我们见到朋友有过失,我们理所当然的都会劝他两句;夫妻之间,我们看到对方有过失,做太太的或者做先生的难免我们也会劝他;看到子女有不对的地方,做父母的肯定也会来教导他。这一条就告诉我们,‘善相劝’,这个“善”要特别的注意。我们都知道规劝别人,可是这个“善”就是你要有善巧方便。

今天为什么很多人不能接纳别人的规劝?有两种原因,我们不能不晓得。第一个,规劝的人,他的态度、他的语气很强势,就好像指责说:你不可以这样,你错了,态度不能圆融。第二个,就是对方他接受你这样严厉的态度,不是很好的口气,他不能服你,他认为你这样讲我,我偏偏不改。所以此地讲“善”,一定要有善巧方便。

我们想一想,跟我们最近的亲人,如果不是父母就是子女,再不然最近的就是夫妻。为什么会吵架?吵架的原因,不外是听了口气很不好,听了很不舒服。为什么会不舒服?就是一方在指责过失的时候,往往态度语气相当的不好,令对方受不了,所以两个人才会吵架。这里就提到人与人之间,如果在规过劝善的时候,要懂得善巧方便,要抓到适当的时机。你如果没有抓好这个时机,这个时间抓得不好,让他很难堪,让他觉得很难为情,就会伤害到他的自尊。

每一个人都很讲求自己的自尊,都很讲究自己的面子问题。所以一定要记得,当我们在劝勉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对方他接受的程度有多少,一定要衡量,然后再尽我们的力量来帮助他,来规劝他。同时,一个人如果有真诚之心想要规劝别人,我们说“诚于中而形于外”,这个时候你的语气、你的态度一定是非常虔诚,一定能感动对方。如果我们用强势的这种态度来劝勉别人,有时候反而没有办法达到规劝的目的,而且还结了怨仇,还怀恨于你。你这么凶,给他没有面子,给他现场难堪。

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条,不要看到别人有过失,就赶紧去跟别人讲,一定要懂得善巧方便。尤其夫妻之间,夫妻俩人的对话,往往都是家里子弟学习的对象。你能委婉互相尊重,子女在讲话时的语调也会跟父母一样轻声细语。如果父母之间有过失,彼此是用很严厉的这种言语来指责对方就不对。

“德皆建”,就是双方都能树立很好的德行。从历史上,我们前面已经讲到唐太宗跟魏征,像这样的皇帝,开阔的胸襟,能接纳建议大臣对他的规过,可以说相当的难得。贵为皇帝都能如此,我们想一想,我们今天的身分地位,是不是更应该学习他们这么宽宏大量,这么大的胸襟。我们在劝别人,在劝人的时候,自己也要想一想,用怎样的言语,用怎样的态度;如果你能比喻,用譬喻的方式,往往收到的效果更高。

‘过不规,道两亏’,如果你看到他日益在造恶,你见死不救,你不愿意帮助他,就是“道两亏”,两边都有亏损。一个是一直往下堕落,他的道德日益沉沦;另外一个,你眼睁睁的不愿意帮助他,这样也不对。所以“过不规,道两亏”,你没有规劝别人,别人不懂得改正,这样也是有失为人的本分。

在此地也要提出一点,这也是很多家长都纷纷反应的;也就是说,如果父亲在教小孩,他比较严格,做母亲的就在旁边搅局。什么叫搅局?就是爸爸口气比较严,妈妈就在旁边鼓噪说何必这么严格,让小孩有所依恃,让小孩觉得你们大人都没有办法一致,所以他就有恃无恐,这个也很不对。当有人在劝教子女,或者在劝勉别人时候,在旁的人应该要先回避一下,千万不要破坏当时的教诲。因为教导子女,非常忌讳一个严格的在教,一个很宽宏大量的在旁鼓噪,这是很不好的。

记得小时候,邻家有一对相依为命的婆媳,子女也有几个,当时男主人在外工作,只剩下婆媳二人。这户人家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最后我们看到他的子女长大之后,都相当有成就。每当媳妇很严格在教育她自己的小孩的时候,甚至会揍他、打他,做奶奶的会回避到一旁。等孩子被打完,被教训完之后,祖母她会出来牵着孙子说:你刚刚就是因为犯错,犯错母亲打你是要你好,把你打醒,因为你做错事情了,打你一次,你永远记住这样做是错误的,她是要你好,将来不要变成坏人,将来你会成为社会上贤良之人。有这么贤明的奶奶,所以我们看到这户人家他的子女都相当有成就。

所以为人父母的,当你夫妻两个人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应该要协调要同步要一致。做为爷爷奶奶在旁边如果看得心疼,就应该要出去回避一下。当然做父母在严厉教导子女的时候,也要特别谨慎小心。为什么?你打他的时候,也要打安全的部位,不可以打要害,这样反而会有意外,或者意外的灾难发生,那就真的是遗憾终身。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白话解】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

【周泳杉老师】这条是「养廉」。换句话说,我们刚开始服务别人,那种热诚、那种恭敬心、那种关怀,那是初发心非常的勇猛。可是服务到了某一个阶段之后,别人也知道这个人是善人,这个人是好人,于是乎就给你表扬,就给你供养,结果表扬多了、供养多了怎么样?退转了。他退转来自于哪里?贪念起来了。所以怎么保持?第一条养廉,俭以养廉。养廉怎么做?节俭。不管我们帮助的人有多少,不管我们做的事有多少,最终不忘初心,还是过着物质生活最基础的水平,这叫养廉。所以『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付出的不要计较,可是接受社会大众,我们怎么样?我们要知道节制,我们要知道怎么样把它转化掉。才不至于在行善的过程当中,在服务社会大众的过程当中,被这些赞叹、被这些名利给冲昏了脑袋,这样才能真正的泛爱众,大众对我们的信心才能真正的长养起来。所以重要养廉,这是保任要道第一个,一定要过着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享受,不要再追求了。再来别人给的肯定要适时的怎么样?把它转化,这不是我的功劳。为什么不是我的功劳?是我应该要做的。

【杨淑芬老师】这一条也跟我们切身生活,有相当大的关联性。从最接近的日常三餐,吃饭的时候,我也曾经这样问学生:碰到你喜欢吃的菜,会不会一直往自己的碗里装?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小朋友都会说:会。为什么?他想到的只有自己,他觉得今天的菜很好吃。爷爷奶奶也说:好,那你尽量吃。小朋友从小没有人教,他就知道:我只要喜欢,我就可以多拿,我就可以多吃。殊不知,这样给他树立了很不好的习惯,他不懂得我们在取拿之间,我们要观察周遭是不是别人没有用到,别人没有吃到?因为小朋友现在每一家每一户都生得很少,在家里就像宝物一样,所以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从小他要吃的,他要用的,全部都满足他的欲望。

现在我们看到周遭的人,对于取舍方面,往往不懂得人与人之间要讲义。“贵分晓”,就是说你在取与当中,你在拿还有施与的时候,你必须要明白个中的道理。什么道理?取用当中要讲到这个“义”字。为什么要讲义?如果你今天很自私,只有自利,你就不懂得还有别人。我们要晓得,如果你都自私自利,别人也是自私自利,这个社会会变成怎样的社会?一定是你争我夺的社会。所以我们看到现前的社会,我们也晓得这一条很多人不晓得。不晓得从小就要告诫子女,要养成多给与,少取用,少为自己而取用。

所以这里讲到‘与宜多,取宜少’。“与”就是给与,给与别人要多一点,自己占有少一点,自己不要有占有的心。【ydy:反之,如果与少取多,则容易助长贪心,引起争斗,违背性德】当我们看到这条,我们就想到人要有布施的心。我们晓得在社会上,从事一些比较特殊行业的这些人,往往会有很多人巴结,会有很多人送礼,甚至于走后门。当你看到有很多钱财横亘在你前面的时候,这就是考验我们廉洁之心,我们的操守。

所以,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跟小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义跟利而已。讲义的人,他会觉得我取用当中,我是不是得宜?是不是对的?如果不对的话,当然不能取。所以,这里从小我们如何来教育子女?有一个朋友他很善于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对子女的教导,譬如说吃饼干,吃水果。他就讲四个孩子当中,一包里头一个人只能吃两片,不能多。所以小孩从很小,他拿着饼干不是自己拿着一包。跟我们现在看起来,有很多小孩父母给他就是一包,他独享,分给别人不愿意,因为从小就没有这种分享的观念。这个朋友,他从小朋友很小,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教他。

水果如要削皮的,就教他怎么削,削了之后他可以多吃一片。为什么可以多吃?因为他多付出了劳力。所以他说他们家的小孩,从小就养成吃东西一定是均等。对待别人也是一样,不敢多取。如果有剩下,一定是再把它封起来。做父母的也没有比较疼爱哪一个,谁要求多吃一片就给他。当然这些孩子有这么良好的父母教诲,长大也都很有成就。

所以有很多生活的小细节,生活的这种规范,从小父母就要让他建立起正确的观念。我们也晓得,施与愈多,你所得到也愈多。所以古人有句话说:舍得愈多,所得的也愈多,你得福更多。所以,舍得、舍得,舍了就得。为什么?当你在施舍当中,你就跟人家建立了很多善缘。如果将来你有困难,这些朋友肯定也会帮助你,也会回馈于你。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白话解】事情要加到别人身上之前,先要反省问问自己:换作是我,喜欢不喜欢,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

【周泳杉老师】这条讲的是「仁恕」。他为什么保持得住?他有真正的仁爱之心,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是两个圣人的心境。你看人饥己饥是谁?后稷。后稷他教导人民种稻谷,为什么?因为他看到人家饥饿,就像自己饥饿一样。而大禹王为什么治水?他看到人家溺在水里面,就像自己溺在水里面一样,人溺己溺,你看这是仁爱之心,这是恕道。所以人有这个不忍人受难之心,他的慈悲心就保住了,怎么保住?要养自己恕道的心,随时随地的换位思考,随时随地的替别人着想。所以这一条重要,这一条就是孔老夫子学术思想入门的基础。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夫子,他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一言是什么?一言是一个字。譬如说我们讲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有没有?那个言代表字数。老子的《道德经》叫五千言,五千个字,所以一言就是一个字。这不是平常人可以问的问题,子贡才问得出来。再来,子贡也不会随便问,为什么?因为这个问题不是孔老夫子没有人有能力答,这是真的,子贡也不是随便问。孔老夫子跟他讲「其恕乎」,一个字恕,就是恕,这个人一生都可以去做,而且可以圆满证到圣人的这个地位。孔老夫子告诉他恕,就是恕。而孔老夫子自己还做个批注,什么批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老夫子亲自为恕做的批注,这在《论语》里面有记载,就是这一条保任。我们对一切大众的爱怎么保持下去?养自己的恕道,时时刻刻养这个恕道,终身行之者,终身把它行下去就是这个,这重要!

【杨淑芬老师】这一段也是跟我们日常生活很有关系。尤其大人之间的交往,有时候我们也会特别感受到,明明很不想这件事情落到自己的身上,偏偏别人就会丢给你。我想很多大人都普遍有这样的感受。所以这里就告诉我们,‘将加人’,当你不管是言语或者事情要加诸于别人,譬如说你将要批评别人,要说别人不是的时候,‘先问己’,你想一想。想什么?想一想对方,他是不是愿意接受你这样的批评?你这样讲他,他会不会难过?如果你自己是他,你肯定会难过, 。想到这里,就应该赶快停止。

‘己不欲’,当你自己也不愿意别人这样来对我的时候,就要及时的停止。不管事情也好,言语也好,我们都要三思而后行。“将加人,先问己”,平常我们都忽略了。为什么忽略了?因为我们经常没有这种反思的举动,往往看到就讲,往往看到了以后就加诸于别人,让别人痛苦,我们没有感觉。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往往人都会忽略,我讲完就算了,从来不去考虑它的后果是怎样的。所以这里也特别提醒到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每一个人都不希望不好的事情、不好的言语加诸在自己的身上,以同理之心,我们就要想到别人的感受,也不应该这样加诸于别人。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白话解】受人恩惠要时时想著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过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至于别人对我们的恩德,要感念在心常记不忘,常思报答。

相关格言:①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②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③台湾著名散文家林清玄写给朋友的对联,上联:常想一二;下联:不思八九;横批:如意。

【周泳杉老师】这条是「报本」,这一条是保持初发心,非常重要的心境,念恩。念谁的恩?念大众之恩、念老师之恩、念国家之恩、念父母之恩,念这四种恩德。人真的把这四种恩德都放在心上的时候,末学告诉大家,这个人不爱别人他都做不到,他一定爱,而且他普爱,他真能普爱。

【杨淑芬老师】这里就讲到我们人要懂得感恩。能感恩的人,他内心经常会觉得很满足,觉得世间的人对他都很好,他生活的环境也会一片的祥和。为什么?他感激所有的人对他好,他也感激世间种种的环境都是非常美好的。这里也告诉我们,人要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头,不要活在愤愤不平、经常抱怨的世界里头。

“恩欲报”,简单的讲,就是谁对我们有恩,我们一定要有感恩图报之心,一定要报答他,不可以忘恩负义。我们想一想,现代的社会,几乎是忘恩负义的社会,几乎可以说是这样的。当然好人还是很多,可是比例的确是太少了。我们想一想,这一生当中,我们拥有这样的身体,谁给予我们的?父母。如果没有父母从小这样辛苦的把我们养大,我们就没有今天。再想一想,我们能有这么良好的生活条件,每天快快乐乐到学校去读书,谁给予我们的?就是师长。你能明理,谁教导我们的?也是老师。这些学校谁盖的?就是国家。我们再想一想,今天有得吃,有得穿;吃得好,穿得也好,又是谁的功劳?就是很多人一起努力所得到的。

佛法里头讲人有四种恩德必须报答,而且这个恩德对我们非常非常的大。第一个,就是父母之恩;第二个是师长之恩,老师的恩德,启发我们的智慧非常的重要;第三个是国家之恩,今天如果没有国家,没有一切的施政,我们就没有办法生活在安定的社会里头。另外一个就是众生恩,我们今天所享有的一切,都是一切众生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我们想到这里,我们一定要有感恩之心,感恩就要懂得来报答,怎么报答?你能尽心尽力奉养你的父母。你能尽自己的能力,把你的才华把你的才艺贡献给国家社会,也是报国家之恩,报众生之恩,报老师之恩。为什么?老师辛苦的传授我们的智慧,传授我们的知识,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报答老师的恩惠。怎样报答?一定也要再传授下去,一代传承一代。

“怨欲忘”,当你有不平衡,当你受到委屈,当你心中有仇怨,这个时候应该要赶快把它忘记。我们想一想,当我们看到蓝蓝的天空,没有丝毫的云彩,我们会觉得非常的空旷,内心也会觉得非常的开阔。如果你心里有不平衡、有怨恨,你终日在那里痛苦,痛苦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我们何不把这种怨恨快快的去掉。所以这里就告诉我们,心中有不平、有怨恨,应该要早早的把它除掉。这些怨恨就好像浓厚的乌云一样,我们看了也会觉得不舒服。

所以,人活在这一生当中,要懂得调适自己,自己有怨恨的时候,不要把怨恨愈积愈多,就好像存在银行一样,一直生利息,怨恨在心里头愈结愈大,这是很不好的,对自己的身心都有很大的伤害。圣人告诉我们,心里有不平衡、有怨恨,应该早早的把它忘记。

‘报怨短,报恩长’。孝顺父母,那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说我现在想到孝,我才来孝;我没有想到,我就不知道报恩。“报怨短”,人有不舒服的时候,要赶紧把它去除掉;有恩于我们的,我们终生不要忘记,这样才对。我们想一想,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有这么快乐的环境,我们一定要懂得珍惜。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白话解】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并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对待婢女与仆人要有仁慈之心、宽容之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周泳杉老师】这条是「举仆赅余」,什么叫举仆赅余?这条把仆人举出来,这个赅是总括,总括什么?总括一切的人。为什么举仆人?因为仆人的地位比较低。举低的当然就包括高的,都包括了,圆满包括了,举仆赅余。所以这里就讲泛爱众具体的落实是什么?这一条对任何人都要怎么样?都要端、都要宽。对仆做到了,社会地位最低的人你都能慈、都能宽、都能端,那对任何一个人就能做到了,这就是普爱、平等的展现。袁了凡先生他的姑父叫做沈新松,沈先生他是个很有德行的人,袁了凡先生在叙述他的姑父怎么对待仆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记载,他说有一次他的姑父带着这些仆人去赴宴,主人没喝醉,结果仆人都喝醉了,主人就把仆人一个一个送回家去,叫仆人的太太好好的照顾他们,沈先生就把仆人给送回去。古人都很早起对不对?那天早上,这个沈先生就刻意的起得很晚,故意的。太太就问他说你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晚?沈先生就说因为昨天晚上他们都喝醉了,喝醉的人隔天上班一定怎么样?迟到对吧!他一定会比较晚到,头脑不清醒。如果我很早出去,他们看到我会不好意思。所以我要等他们都来上班的时候,我再装着我刚起床的样子出去,仆人看到了就不会不好意思了,他们会觉得主人跟我一样,昨天也喝醉了,心里就没有压力。了凡先生说他的姑父这点很厚道,非常的厚道。

从古人的记载里面,末学还看到一个故事,就是有个盗贼,我们说是小偷,到了一个有德行的读书人家里偷竹笋,偷笋子。这个有德行的读书人看到他来偷笋子,因为他们家笋园要渡过一条小溪,就觉得很心疼,这个人越过小溪,因为当时他去采冬笋,冬天水很冷,觉得很心疼。结果隔天去帮他搭了一座桥,你要来偷也不要涉水,你就从桥过去,那不就好了吗?这个末学真的很感动。末学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末学小时候很调皮,有一次去修道院偷摘番薯,结果被修女逮到,很害怕,那个时候很害怕,可是那个修女居然一点都不生气,而且还帮我们摘。这个给末学太深的印象,你看这些宗教家真的都是非常有爱心,十分有爱心的。这条把这个仆人举出来,就包括一切人,对这些人都这么有爱心,何况是对其它人。

【杨淑芬老师】当你是一个主管,当你领导很多人的时候,做为主管,做为领导人,你应该如何来善待你的部属?我们晓得要以德服众。从最简单的做一个主管、领导人物,应该如何?这里就讲‘身贵端’。你的身体,你的行为举止要端正。这个“婢仆”,古时候都有丫嬛,我们说婢女;仆人有长工。这些长工、丫环我们就统称为婢仆。可是现在我们不用这样的名称,我们都称为部属,或者家里头的佣人。

如何对待他们?“身贵端”,首先做为一个领导人,你的身体,你的言语,你的造作,就要端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做得不端正,底下的人也会向你学习,你不端正,底下的人当然就不端正。所以不管是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团体也好,一家也好,这个主人、带头的,首先都要记得自己威仪一定要端正。如果你很轻浮、很轻率,你就没有办法以身作则,底下的人也没有办法树立好的行为,他们也没有办法建立良好的行为态度。所以在此地,怎样做一个主管?怎样做一个领导人?这里教我们,首先就是要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

‘虽贵端,慈而宽’,虽然你很端正,很严格,但是人不能太苛刻,你做主管的也要懂得体恤下属之人。所以在《论语》里头有一句话,“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也就是说做老板的、做主管的,你对底下的人,你要懂得礼貌,你要以礼来尊敬他。你能体恤他,你能关怀他,你能以礼相待,他就肯定会效忠于你,所以说“臣事君以忠”。因为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切,肯定他就会很卖力的为你工作,他就会忠于他的职守来为你效劳。如果你待他很苛刻,非常的严厉,一点都不慈悲,犯一点小过,你就要很严格的处罚,这样底下的员工不服,将来都有可能给你捅很大的纰漏跟差错,这就得不偿失。

所以古人这样教诫我们,苛刻之人是最无福之人。老板如果没有福报,这个公司就岌岌可危。所以人待人要懂得“慈而宽”,这个慈就是要仁慈,要有仁慈之心、要有宽恕之心来对待下人。我们想想看,他今天会做这样比较卑微的工作,就是他们能力有不足的时候;有不足的时候,我们衡量他们智慧能力都略差一点,我们能同情他在这一方面有一点差,反应或者慢一点,做为主管的我们能洞察他们有这一方面的缺陷,我们应该好好的教育他们。不可以很严格很严厉,犯了一点小错,就很严格的处罚,这个都是很不对的,而且很不慈悲,很不道德。所以做为主管的,你要做一个轻松的主管,要做一个有福的主管,要记得对底下要以礼,要经常关心他们,体恤他们,肯定你的福报会源源不断。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白话解】如果仗势强逼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没有怨言。

【杨淑芬老师】这里就讲到你用权威用势力用钱财来控制他,他们不会服从你,只是表面服从你,因为有利害关系。我肯定现在听你的,是因为我要这一份薪水。但是他心里一定是骑马寻马,一旦有比较好的工作条件,他一定会离开。所以不能用权势、用很严格的条件来令人服从于你,因为它的后遗症是彼此心里都会有反抗,一旦时机成熟,吃亏的是自己,吃亏的是老板。所以这里讲“理服人,方无言”。如果你能让大家服从于你,是用理,用正理,用有道理的这个方式,来令众人服从于你,这样大家都会欢欢喜喜的为你效劳。所以此地特别讲到做为一个主管,当你的制度在建立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到,是不是有讲到道义、仁义?如果太苛刻的话,这些员工恐怕没有办法真心的为公司效劳。要让大众都服你,你就要有公理、有道义存在,这样彼此之间才没有言语的纷争,你的公司、你的团体才有办法和谐。

发布: admin 分类: 弟子规 评论: 0 浏览: 4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