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居家教育第一善本《弟子规》详解-信

【信】

【周泳杉老师】这个「信」在《弟子规》里面相当重要,为什么说重要?因为口为祸福之门,这是一个层次,另一个层次,更深了,李夫子在这个「信」篇特别用大概超过一半的篇幅来告诉我们,信不仅仅是言语,因为言为心声,言语是心的声音。为什么言语会谨慎?因为内心明白,因为内心觉悟。大家就知道了,根源在哪里?在我们自性的觉迷。人为什么说话伤害人?为什么说话颠三倒四?因为内心迷惑颠倒,智慧不开。所以这个信在这里就分成两个层次,「善言养德」和「信道修德」。这个脉络很重要,一个是由外而内,你看言语是展现在外的,言语谨慎自然道德就修养,我们由迷入觉就走这一条路线,这个是从枝末上下手。从根本上下手,我们叫直截了当,叫做信道修德,直接就从根本下手。就像把一棵毒树砍掉,不是从叶子开始摘,不是的,直断其根,从根本上去,这个是信道修德。它分成这两个层次,我们先讲浅显的,容易明白的。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白话解】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注:复者实践也,约定的事情要合乎义理才能实践。)

【周泳杉老师】从「凡出言,信为先」到「知未的,勿轻传」这四个段落,这四段话讲的就是四种言语的态度,守住这四种言语的态度我们称它为信。大家注意,这个「信」是一个会意字,旁边一个「人」,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言」,我们讲人言为信。用现在的白话文来讲,叫做人话,信是什么?这个人讲的是人话。换句话说,如果违背了这四条,这个人讲的是不是人话?不是人话,很多人讲「这个人不讲人话」,那这个人讲什么话?讲鬼话,鬼话连篇。他既然讲鬼话,那他能算人吗?所以你看信这一个字,一看到这个字我们就提起高度的警觉,为什么?因为我们还想当人,不要不把自己当人看,那确实对自己是很大的侮辱。所以要守住这四条。

这四种言语的过失都伤害我们的德行,严重伤害我们的德行。所谓「祸从口出」,为什么口会出祸?口不但会出祸,而且会挑起战争、争端,为什么?因为犯这四种过失。没有这四种过失这个口讲出来的话,我们说口吐莲花,他吐出来的就是莲花,为什么?远离这四种过失。所以大家就知道,这四种过失严重,十分的严重。怎么把这四种过失降低?寡言,总之一句话,从寡言下手。当然我们下面讲到「信道修德」,那个是更深层次的,从我们内心的起心动念就把虚妄的那一念给止住,这个是更深层次的,但如果我们要修养这四条的时候,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少说话,甚至于可以采取止语。在修行的道场我们可以发一个牌子挂在身上,「止语」,就学止语,这个有莫大的好处。

第一条戒妄语,『信为先』,不是骗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戒妄语,他不愿意说骗人的话,不愿意说这个话。司马温公曾经说到,他说他一生没有什么超过别人的,如果说他一生有什么过人之处,只有一条,没有愧对自己,就是他尽这一生所做的任何事情,没有不可以对别人说的,他没有辜负过任何人。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他的学生刘安世请教司马光先生,我们人一生修养德行要从哪里开始做起?司马温公就告诉他,从不妄语开始做,从不妄语这一条开始守,一个人的德行就开始慢慢增长,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条。

【杨淑芬老师】讲到信,我们看“信”这个字,人、言构成信,人讲话一定要真实,不真实就不信。讲话也要注重你有没有真诚,没有真诚,没有诚意,我们晓得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频繁的、最容易沟通的就是言语,最容易表达的就是言语,言语如果不能建立在互信这种基础上面,人与人的交往就可以说是非常的虚伪、非常的虚假。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从小我们要教育自己家里的子弟有诚信、讲诚实,从小做人就要懂得诚实;在家里不能诚实,到外面就有可能做出欺诈行为来。

所以这里讲到‘凡出言,信为先’。凡是讲话,我们首先一定要注意到,你讲出来的是不是真话。在《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什么意思?就是说以前的人,对于自己的言语非常的重视,每一次要讲话之前,他都会三思,思考看看这句话可不可以讲、该不该讲,讲了之后我有没有办法做到。所以每一次讲话,就很怕自己没有办法做到。“耻躬之不逮”,这个“耻”,就是会认为自己讲出来的话,做不到是一个很大的耻辱。这里又讲到,讲话首先要建立在信用上面。

再来告诉我们,‘诈与妄,奚可焉’。这个“诈”就是欺骗,“妄”就是不真实的语言,不诚实、不老实的语言。“奚可焉”,“奚”是怎么可以的意思,怎么可以做?“可焉”,可以做。讲话已经要很老实了,那么这些欺骗别人,讲不真实的话,怎么可以做?不真实就是谎话,说谎话。

这里也要特别提出一点,有很多家长非常相信自己的小孩,自己的子弟,小小年纪肯定不会说谎话。在过去,父母可以这样认为,很有道理,很正确。可是我们晓得,现在环境大不如前,有一些孩子他很聪明,他从电视上、从电影里头学到了很多绝活,欺骗的绝活。老师有时也会被学生欺骗,譬如说作业,回到家里跟母亲说作业放在学校,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去到学校以后,就骗老师说昨天家里有事情,所以作业来不及写;昨天因为家里有重要人物来,所以我们就陪他吃饭,做什么什么,谎话一大堆。所以我们在家里,我们也要看,子女他的言语,你只要看着他的眸子,如果有讲谎话,我们从他的神情当中,就可以晓得孩子有诈骗的行为。

所以这个“诈跟妄”,从小我们就要告诫自己的子弟,千万不可以说谎话,一发觉,一定要马上处理。处理管教的方式,前面讲“父母责,须顺承”。你要看孩子他有没有接纳你,有没有接受你的教诲,从你跟他的对答当中,你就可以清楚,可以了解。如果你看到孩子的眼神是瞪着你,这个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就要再稍为调适一下。如果你在教小孩,你发觉孩子的眼神,他没有忏悔,没有悔改,心里怀恨会表现在颜面上,我们也要特别注意,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观察孩子的习性,有的吃软不吃硬,有的是一定要吃硬不吃软。所以我们在教导孩子的时候,没有一定标准,你要善于观察小孩。我们再往下看: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白话解】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

【周泳杉老师】第二条『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个告诉我们,说话不在多,话不在多,在什么?在于利益听话的人,在利益交谈的对方,在利益他,不在多。再来下面,「惟其是,勿佞巧」,告诉我们什么呢?要就事论事,不追求话说得多么的动听,多么的美妙,不在这里,换句话说,就是真诚,不是耍嘴皮子,不是讲求言语的美丽、言辞的丰富,不是这个,不是的。所以这里「戒绮语」,这个绮是什么?其实这个绮,我们知道这个布,比较贵重的布它绣的这个花边都很漂亮,那个花边就是这个绮,这个绮就是花边,就是那个很好的布料的花边。所以绮语就是指的花言巧语,就是我们孔老夫子说的巧言,巧言利口,指的就是这个,把话说得天花乱坠。那问题来了,话说得天花乱坠好不好?不一定,为什么?其实如果这个人他是讲利益众生的言语,那绮语也没有关系。可是往往讲绮语的人不是这个存心,佞巧的人不是这个存心,他是什么存心?他是采取欺骗或者是蒙蔽,或者是要操控别人的这个动机,都有这些动机存在,想要骗取别人的称赞还有名利,都有这些动机。换句话说,我们学这一句话一定还是要从根本里面去学,再问我们自己,有没有欺骗别人的动机,从这里学。如果我们是一片真诚,那么还要注重我们的什么?修辞,为什么?希望别人在听我们这一片真诚之语的时候也不要产生误解,这就不是绮语了。所以这一条很重要。但是我们现在社会上很容易犯这一条,怎么说?我们打开电视,很多综艺节目就犯了这一条,这个我们要远离。

「话说多,不如少」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一个人寡言很重要。《易经》里面告诉我们,「吉人之辞寡」,吉人,就是那个吉祥的吉,这个人很吉祥,什么意思?这个人事业成功、家庭美满、身体健康,这个人吉祥。吉祥的人他的特征是什么?寡言,吉人之辞寡,他的词汇、他的言语很少。「躁人之辞多」,浮躁的人他表现出来的就是什么?言语很多,一刻都静不下来,东家长、西家短。我们从他的言语当中就观察到他的内心是什么状态?浮躁不安,像炽盛的猛火一样烧个不停,这个从他的言语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古人说「人平不语,水平不流」。水到了平地的时候它就不流动,水会流动一定是这个地不平。换句话说,人为什么会想讲话?心不平,不平则鸣。可是心不平,末学告诉大家,对自己伤害很大。中国人的学问修养,修养什么?心平气和,修养这个,这是中国的学问,我们要牢牢的记住这个核心。《中庸》里面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个是修行的纲领。换句话说,七情,一般人放纵七情是走迷惑颠倒的路线,修道人他七情要把它做什么?做调和。中节,什么叫做中节?就是七情五欲发出来的时候不过度,最好不发,但是要发要能够知道中节,中什么节?礼节,中礼节,节度,有节度。修养到了某一个阶段的时候,展现出来的就是心平气和,那就是「话说多,不如少」。

【杨淑芬老师】这里指出人不要有太多话,太多话往往是惹祸的根源,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都晓得话传来传去,讲来说去,到最后都变质了。我们深深感受到讲话当中,彼此之间都有可能当场就听错;听错之后,它所延伸出来的问题可能会更大。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经常受困于流言,或者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到最后都惹出很大的麻烦。所以我们深深了解,话讲多了容易出毛病,我们就要特别注意。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今天读到《弟子规》了,一定要切戒之,一定要戒除自己这种毛病,话多说无益。

如果要说话,‘惟其是,勿佞巧’。“惟其是”,就是说我们讲话要把握一个纲领,凡是无意义的话,我们不要讲;有意义的话,可以彼此互相勉励。真实之话,我们可以多说;鼓励的话,彼此修身养性可以互相提携的言语,朋友之间可以多说无妨。讲好的话,讲真实的话,讲善良的话,这些都很好。“勿佞巧”,佞就是不真实,偏颇;巧是巧辩,讲一些不应该讲的话语,这些都是不好的。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白话解】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周泳杉老师】这个是戒恶口,话不能够粗暴,我们现在讲的言语暴力,不可以,不要从言语当中去伤害别人,从言语当中想占对方的便宜,这个都伤害自己的德行,伤德了。

【杨淑芬老师】‘奸巧语’,奸巧也是不真实之话。有时候我们总会感觉自己没有做错,为什么会有很多流言?这些流言大部分都是有人破坏,讲了一些很难听的话,相当不好。有一句话提到“利刀割体痕易合”,就是被刀子割到,伤痕很容易愈合;“恶语伤人恨难消”,如果你用不好的言语去伤害别人,往往让他一生都觉得非常痛苦,很遗憾。所以这种坏话会使人怀恨在心,往往他也会伺机报复。我们也要特别注意,为人父母的如果经常在子弟面前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这个子弟将来也会养成看到什么他也会不平则鸣。我们晓得,不平则鸣也很容易得罪别人。

‘秽污词’,就是不好的言语,粗鲁的言语。有人骂人会讲一些脏话,甚至帮别人封一个不好听、不文雅的绰号,这些都相当不好。尤其同学之间,小朋友当中,都很容易犯这种毛病。什么毛病?随便取绰号来取笑别人,这些都是属于“秽污词”,孩子千万不可以有这样的习气毛病。如果在家里,父母发觉自己的子弟经常口出恶言,也要很谨慎小心的来教导他。一定要告诉他:你不喜欢别人讲你不好,不喜欢听别人骂你;同理,你也不可以用这样的言词来加与别人。

‘市井气,切戒之’。“市井气”,就是指前面的这些,可以说是一般人,市井小民。这里“凡出言”到“奸巧语,秽污词”,可以说是一般人经常会犯的毛病,所以“切戒之”,应该要切实的改正过来。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学《弟子规》也就是改造自己,让自己更好。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白话解】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谣言止于智者,不要被谣言所利用。)

【周泳杉老师】这个是戒两舌。什么叫两舌?不是说这个舌头有两个,不是的,两舌的意思就是挑拨离间,在甲这儿讲一种话,在乙那儿又讲另外一种话。目的在哪里?目的是让甲跟乙两个人的感情受到影响,分裂他们的情感,中伤他们的情感,这个是两舌,挑拨离间。大家要了解到,这个现象也经常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存在。

【杨淑芬老师】这一条相当相当的重要。何以说?我们都晓得人与人相处,最难的就是贵在相知。与人相处当中,最为遗憾的,就是朋友之间,听到谣言之后,朋友引起误会。所以与人相处当中,难免就会有纠纷,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追根究底,可以说是从口舌是非开始的。一开始的时候,往往每一个人都没有注意到。为什么?我们看到事情之后,内心就会起了分别、起了执着,于是就会把话讲出来。讲了之后,这些话往往还会再散播出去,就好像往池塘里丢石头,你丢了,噗通一下,一个小小的漩涡,慢慢慢慢就扩散到整个池塘。所以人与人之间,我们在言语方面,一定要特别谨慎小心。

古人在此告诉我们,‘见未真,勿轻言’。就是你看到事情,你看到的不是很真实,不是很明确,你不可以妄加揣测。妄加揣摩,然后轻易的把话传开;传开之后,话愈传愈离谱。有时候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一个人的声誉,让这个人非常难过。‘知未的,勿轻传’。“未的”就是不是很明了,真相不是大白;这个“的”就是清楚明了。“勿轻传”,传就是把这件事情传开出来。所以这二句话,“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相当相当的重要。

深信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痛苦的经验,就是被这些毁谤的谣言所困扰着。即使明明自己没有做这样的事情,但是总是会听到很多谣言,把你传得很难听;没有这样的事实,也被捏造成有这样的情形。所以人与人之间往往疏于言语,只要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朋友之间的误会,家庭当中的误解。误解之后,一定会争吵;争吵之后,严重的会引起斗殴。

所以言语上,我们一定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即使你看到的是真实的,你所明白的是事情的真相,也不可以轻易的讲出来。我们一定要有智慧,讲话之前一定要想一想,这句话讲了之后,它有没有后遗症?会不会毁谤对方?会不会影响整个民心?所以无论事情大小,我们都要特别谨慎小心,千万不可以为所欲为,看到什么讲什么。看到别人好像不对,但是也不分青红皂白就讲出去,讲出去伤害了对方,对自己也很不好。

对这样的言语,我们也要知道,凡是讲是非者一定是是非人,我们也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语。为什么?小者,这些言语影响一个团体的和谐;大者,影响整个国家,让人心惶惶,都不对。尤其现在舆论媒体传播非常的快,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影响整个民生生计,这是属于比较大件的;小,则会影响个人的声誉。所以我们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很谨慎很小心,即使我们看到的是正确的,所了解也是正确的,我们肯定也要想一想,它到底有没有利害关系?会不会影响别人?会不会破坏人的声誉?会不会破坏整个团结和谐?都要谨慎小心。

这一条最值得借鉴警惕的,我想应该是大人,一定会有很深的感触,在这一生当中,我们难免也会受到流言的困扰。除了与人相处,这个言语要特别的谨慎小心外,如果是为人师表,你对这个内容不是很清楚,不是很了解;做学问,对于这个学问里头有所怀疑,你不是很清楚,也不可以轻易的传授。因为你轻易传授,会误导学生,误导弟子。所以在我们知见不是很清楚,我们的看法不是很明了的时候,我们做为师长的,对于教导子弟或是学生,这一点也应该要谨慎小心,要实事求是才对。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一条:

【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

【白话解】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允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自己进退两难。

【周泳杉老师】这是「困窘弊」。我们不要把自己陷入了一个困境,什么困境?答应了人家却做不到的困境,不要陷到这个困境。所以在答应别人之前,一定要衡量自己能不能确实做到。如果衡量不了,不要预先答应。我们在《论语》里面看到这样的一个教诲,孔老夫子一个著名的学生叫子路,子路他有个特性,「子路无宿诺」,宿是宿舍的宿,诺是承诺的诺。什么叫做无宿诺?宿诺,雪庐老人采取的批注,宿就是预先的意思,子路没有事先答应人的习惯,无宿诺。他不事先答应人,他先怎么样?他做到了再说,这是子路的习惯。他不是说我事先答应你了我再来做,不是的,他是先做了再说。这个我们要学。这也是我们老教授一直在讲的,他说做到了再说这是圣人,说了他一定做得到这叫贤人,而说了之后做不到这叫骗人。大家就清楚了,子路为什么无宿诺?他不想骗人。你看第一个,「困窘弊」。

【杨淑芬老师】这里也讲到与人接触的时候,我们都晓得人要有爱心,要有包容之心。在团体里头,我们有时候要借重别人的帮忙,才有办法把事情做得圆满。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相帮助一定是很好的美德。此地讲‘事非宜’,“非宜”就是不妥,不是很恰当,这个事情不是很好的事情。我们在答应之前,一定要想想看,这个事情你帮助他是对还是错?我们要建立在这个智慧之上。一定要明白,你这样做是对的,是真的帮助他,还是在助他为虐?这个都要很清楚。譬如说你明知道这个人他好赌,他现在赌光了,再跟你借钱,你再把钱借给他,就很明显,你这是助纣为虐。你不是在帮助他,你是更进一步的在陷害他。

所以,我们面对别人有求于我们的时候,我们要衡量这一件事情它的对错,千万不可以变成帮凶。我们知道有一些小朋友,他到书局去看书,一些比较大的大哥哥、大姊姊对他讲:我这一本书先寄在你这里。等一下忘记这是在书局,小朋友走出去以后,就被误以为是小偷。所以这种事,我们没有经验没有关系;但是我们一旦明了之后,在某些关键的时候,我们不要答应得太快。这里是讲‘勿轻诺’,“轻诺”就是轻易的承诺,轻易的答应。所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也要小心,免得招惹灾难到头。

‘茍轻诺,进退错’。如果我们没有明辨是非,我们不晓得,轻易的答应之后,“进退错”,进就是做,退就是不做,都错。为什么?我们讲话首先要有信用,没有信用,我们又会觉得面子挂不住。所以这一条,它告诉我,在与人应对进退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

拒绝也是一种艺术,很高的学问。如果你没有办法达到,你要婉转,讲得让对方觉得你不是很严峻的拒绝他,也要让他下得了台。千万不要口气非常的强硬,这样也不好。

在佛门里头有一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有时候我们与人方便,别人却变成随便。因为我们帮助了他,却反而造成反效果;有时我们一直同情他,你帮助他以后,反而让他更进一步造作罪孽。所以我们在帮助别人做事的时候,在答应之前,我们要详细的问问看,他究竟想干什么,不要先答应之后再后悔,那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这里也特别的告诉我们,我想很多人对于财物的借贷,往往都会有痛苦的经验。当好朋友或者亲人向你开口,向你借贷,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要三思而行,一定要建立在智慧上。如果他是一时有困难,他的确是真的遭遇到困难,我们义不容辞,一定要雪中送炭,一定要帮助他。如果我们看到这件事情,它的影响,它有后遗症,它的危害很大,我们千万要适可而止,不能帮。肯定不看人情,一定要严加拒绝,免得造成日后的遗憾。我们再看下一段: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白话解】讲话时要口齿清晰,咬字应该清楚,慢慢讲,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

【周泳杉老师】这是「疏误弊」。虽然我们把前面四条都守住了,可是如果我们说话咬文嚼字不清楚,含糊笼统,也会不小心犯了前面的四种过失。这不是故意的,但是它的发生都是来自于咬字不清。尤其我们现在辞不达意的很多,或者说在电话里面交代得含糊笼统,因为电话没有看到人,没有表情,所以很容易误解了对方的意思,这是疏误。『凡道字,重且舒』,培养我们的子弟,教导我们的子弟,一定要让他训练这一条,讲话要缓,告诉我们的子弟咬字要清楚,交代事情要交代清楚,而且要注意用敬语。什么是敬语?请、谢谢、对不起,还有称呼对方要称「您」,不能称「你」,称您,诸如此类的敬语要常挂在嘴上。

【杨淑芬老师】这里也提到讲话的时候,‘凡道字,重且舒’,“道”是讲话的意思,这个“重”,一定要把重点讲出来,“舒”就是要流畅。不可以讲了一大堆,不晓得交代的事情为何,这样就等于白讲。同时也让对方没法明了你所交代的究竟是什么事。末学过去曾服务于公职,如果长官从远地打电话回来,交代一些重要的事情,我都会再复述一次,让长官明白我所听到的是不是真实。为什么?从电话当中,有时候我们会听错。言语当中有很多的字发音是一样的,如果不是很仔细,有时候我们也会会错意,这都是不可预料的。所以讲话一定要清楚明白,让对方听懂,他的感觉是完完全全的清楚明了。

Ydy:要懂得换位思考,要区分不同的对象,要思考自己说的话别人是否听得懂。

‘勿急疾,勿模糊’,讲话不可以太急躁。有时候很急,漏掉关键的一句话,或者一两个很关键的字,就有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我们在言语上面,一定要把握住一个要领,当你在交代或者传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吐字清不清楚。讲得不清楚,让对方做错是我们害他,不能责怪对方。讲得不明白,交代得不清楚,往往会有很大的后遗症出来,可能所做的全部都错误。

所以在言词当中,我们讲话要清晰、要明白。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你说话的声音速度太快的话,对方没有办法吸收,没有办法听清楚。尤其老师也要很注意。记得小时候上数学课,老师的乡音非常重,往往到很重要的几何数学时,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因为不明了老师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所以在此地我们也呼吁,凡是为人师表者,你在讲话、在授课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到音声速度的快慢。太快学生听不懂,太慢可能人家要打瞌睡。所以这种音声的传达,一定要把握住重点。而且这个“舒”就是要流畅,把你的言语要表达清楚,免得让人没办法理解你所说为何物。

有的人讲话速度非常快,像连珠炮一样,从电话当中,我们也都有这样的经验,滴滴答答讲完,讲完我们也忘了他刚刚讲的是什么。所以碰到这种情形,我们接电话的人,一定要缓和下来,反复再问他。如果讲话时很快,这个语音有模糊的地方,我们也要特别谨慎小心。如果你没有把握,对方可能听不懂你的话语,我们也要告知他说:我这样讲你听得懂吗?如果不懂请你提出来。因为有时候人一急,或者一兴奋,很多话他有时候会漏掉,或者讲得太快,都会让人觉得你词不达意,这样就很不好。接下来我们再看下一段: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白话解】遇到他人来说是非,听听就算了,要有智慧判断,不要受影响,不要介入是非,事不关己不必多管。

【周泳杉老师】这是「生事弊」。就是虽然我自己不讲,可是别人讲,我为了不受他的影响,最好是不要参与,就是连听我都不要听,我就离场、离席就好了。别人在讲东家长、西家短闲话的时候,我们就默默的离开就好,或者是我们借故离开现场,这样就好,这都能够做到的。为什么?防止后来很多的事端生起来,我们被牵扯在内。牵扯在内有什么不好?我们读书人,一定要爱惜自己的名誉,这个名誉不是为自己爱惜的,是为所有士林、所有士子保护自己的羽毛;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所有的读书人。所以我们尽量的避嫌,避嫌是为了让对方不怀疑,是为了这个。我们做到这个之后,我们言语的过失就少了。

【杨淑芬老师】这里讲到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什么话都不谈,只是讲一些是非人我。此地也特别告诉我们,当你听到或者是看到人家一堆三五成群在讲一些不好听的话,在讲别人是非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插进去,不要再去讲,把这个是非扩散。有时候,我们听到别人刚好讲的是我们的亲人,或者是我们的好朋友,都会觉得很难过。不听其它不好听的话,不听闲言是非,不仅可以让我们耳根清净,而且心也会很安定。

再者,如果没有是非人我的困扰,我们这一生也会过得特别的快乐。为什么?流言的困扰往往很令人难过,甚至会难过一辈子。尤其伤害很深的言语,往往都是因为大家爱说话,传来传去,传到最后变了质,等你听到的时候,都已经不堪入耳,这个时候反而内心会很难过。所以当人家在讲话的时候,不关自己,千万“莫闲管”,千万不要去管他。不要闲着没事,电话拿起来就找朋友聊天。有时候就在你聊天当中,不经意的一句话,朋友把你的话再传出去,这个是非就扩散出来了。

所以我们没事的时候应该多读书,或者学一些才艺,学种菜,学烹饪,学中国传统的书艺,学画画,都很好。千万不要把我们的宝贵时间,浪费在彼此的闲聊当中,不但造口业,也对自己很不好。为什么?我们前面提到“祸从口出”,我们要深深的警惕自己,言语一定要特别小心。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二十一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白话解】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周泳杉老师】从这里讲「信道修德」。信道修德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善言养德。它有次第,我们言语能够时时刻刻照顾别人,能够从言语时时刻刻关怀别人,口吐莲花,能够时时刻刻讲利益大众的言语,提起大众的正念,鼓励大众的善行,这个就是在言语上面修养道德,养德;养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内化了,内化了之后,信道修德,就是这一条,信道修德。信道修德我们有四个段落,分成四个段落,第一个段落修德,修养道德。我们常常讲修行修行,修正错误的行为,所以修养道德什么意思?就把不合乎道的这些心行把它修正过来,让它合乎道,合乎道这个德叫做明德,不合乎道的德叫做昏德,而人智慧开发与否关键就在这里。人为什么有智慧?因为他念念觉悟,他每一个念头都顺应性德,顺应这个。换句话说,什么是性德?我们中国人提出八条,叫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就是顺应,这是从自性明德当中显出来的行为,这个叫德。所以修德就是将不符合这八条的转过来符合这八条,转念重要。修行的方法,怎么修?此地讲:「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这一条是修养道德的总原则。换句话说,修养道德从哪里入手?从「不见世间过」入手。为什么这个人不见世间过?因为他见自己过;换句话说,为什么这个人见别人的过失?因为他不见自己过。中间有没有侥幸的?有没有中间的?没有。有没有既见别人过又见自己过的?没有。见别人过的时候,自己必然是傲慢的,傲慢才能见世间过,自己谦卑怎么会见世间过!谦卑是自卑而尊人,对方都是圣人、都是贤人,只有我一个人是凡人。见一切人都是圣贤,唯我自己是一个凡人,那他怎么会去见世间过?他怎么会去东家长、西家短?

所以圣人告诉我们,「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这个「必」字重要,这是我们要注意的。如果评论别人评论得一针见血,假如说这个人的评论十分的精辟,那个「工」,我们绘画有一种画叫工笔画,工笔画就是画得很仔细;评论人评论到骨髓里面去了,很透彻,这个人好不好?不好,为什么?察己必疏,他观察自己的能力必然是不够的,必然是稀疏的、不够的。那我们就起高度的警觉了,我们要不要走这样的路?我们不要走这样的路。所以修养道德的总原则,这两条就非常的清楚,『见人善,即思齐』,「但当法贤」,「但」就是唯一的,唯一的态度就是看到别人好的我就学,我一定学;『纵去远,以渐跻』,「跻」就是程度,渐渐的我就会赶上他那个程度。

【杨淑芬老师】前面第二十条告诉我们,言语特别的重要,要谨慎小心,它攸关一个人的声誉,攸关一个人一生立身处世的信用问题。这一条,它就告诉我们要扩充我们的心量。‘见人善,即思齐’。当你看到别人有善行,有好事,行好事,我们应该不吝于赞美,不应该鄙视他,更不应该有嫉妒的这种心态。我们说“见贤思齐”,就是告诉我们要有这样的心胸,要提升自己。看到别人好的善良的一面,应该要想一想,“即”就是马上,马上反观自己,想一想他这样做很好,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才对。这个“齐”,就是希望也能达成像他这样的水平,达到这样好的境界。

‘纵去远,以渐跻’。即使我们做不到,能力没有办法像他这样做到,我们也要慢慢的学习,慢慢扩充自己的心量。“以渐跻”,希望渐渐的也能达到他的境界,像他这样的目标。

为什么要这样勉励自己?我想人都希望自己的境界、生活都会逐渐的提升。这里就鼓励我们见贤思齐。有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子女表现不错,往往都吝于鼓励,我想我们也应该要修正自己的一些观念。为什么?我们想想,我们大人在外面工作,如果我们表现得不错,主管或者长官对我们的奖励,我们也会感到非常的安慰,非常的高兴,觉得我付出、我所努力有了代价。

当小孩表现得不错,我们也要适时的奖励他。所以经常在课堂上,学生如果表现得不错,我通常都会赞美他:不错,要再接再励。我经常奖励学生的就是卡片。卡片里头,写了一些历史上的名言,或者鼓励他的话,我希望他能做得更好,他能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曾经有一个小朋友得了不少的奖卡。他的母亲说,他的儿子自从得到这些奖卡之后,他都默默的把它保存起来,每天晚上他会一再的看这些鼓励的字眼。这些鼓励的话对他的功课、对他的为人,母亲观察之后说有很大的效益。

所以为人父母的,当你看到美好的句子,或者鼓励人的这些励志的言语,也可以随时把它摘录下来,适时的鼓励自己的小孩。做老师的也不吝鼓励自己的学生,用好的言语,说不定他一辈子受用不尽,他可以得力于这一句话,一生精进不懈,这都有可能。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白话解】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周泳杉老师】见到过失了,谁的过失?我的过失,「唯一自反」。末学告诉大家,这两条只要守住,一生圆满道德。这个不是只有儒经是这样讲的,佛经都这样讲。你看佛法,佛教的大经《华严经》,最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怎样成佛的,如何一生成佛?他守这两条。信道修德,修方的总原则,李毓秀夫子说出来了。一切英雄所见大略相同,差不多,西方圣人讲的跟东方圣人讲的一模一样,没有差别。

修行要成就,就守这两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没守住这两条,修行一生,不要说一生,千劫都不可能成就。吃亏在哪里?清净心破坏了,计较别人的过失,清净心破坏了。所以别人有没有过失,我知不知道?我根本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他是不是表演给我看的?有可能!末学告诉大家,太多这种状况。末学学《论语》就发觉到,古人有做正面的表演,也有做负面的表演,末学真的看到,谁?宰予。他是孔门十哲,言语的圣哲、贤哲,可是「宰予昼寝」,你看这么样的贤人,早上在睡觉。孔老夫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老师骂了,我们能不能骂?我们要是骂了,我们就造业,我们不能骂。为什么不能骂?你看,人家在表演,人家做什么表演?负面的表演,他看到当时很多的师兄弟懈怠,可是老师没有教育的机会点,没有,没有教育机会点,怎么办?自己做错误的示范,引发老师的什么?责备,然后提起所有师兄弟的警觉心。了不起!末学觉得这是了不起,他毁誉不放在心上,他没有看到自己将来会被人家骂,他没看到这个,他只看到什么?要提起别人的正念。

你看,后来宰子又问了孔子什么问题?「三年之丧」有没有?他说三年之丧太久了,问孔子。我们看到《论语》这个记载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提起这种疑惑?孔门十哲居然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提?故意提的!他跟孔子说,三年之丧太久了。孔子说,你觉得太久了,可是你在小时候,父母给你抱三年,你才能免父母之怀,你用三年为父母守丧,这个心你都没有吗?你心安吗?宰予说我心安。故意的!老师听到宰予说心安,心安那你就去做吧。宰予走出去,老师便骂宰予不仁。结果这么一骂,末学告诉大家,真的,从汉朝独尊儒术之后,到清朝末年就没有人丧期短过三年。末学告诉大家,这个功德是谁的功德?宰予的功德。他不问这个问题,他不让老师这么一骂,不让圣人这么一骂,这个社会风气还能变好吗?我们就知道,这个人怎么样?这个人不是凡人!你说他有过失,我们才有过失,我们就骂错了。所以「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你看对方有错,他真错了吗?他是不是另外一个宰子来示现给我看的?我根本不知道,我根本没有办法确定,最保险的是什么?我就把他当成是表演给我看的,那就对了。所有的人都是圣人,你们都是老师,只有我一个是学生,只有我一个人应该改过,那就对了。末学看到这两条真的觉得,你看圣人的话学一条就有一条的受用,信道修德,他把方法告诉我们,就这两条。

【杨淑芬老师】当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有不对的时候,“恶”就是有过失、有不对、有不法的情形,‘即内省’,立即自我反省,自己是不是也像他这样,犯这样的过失。

所以孔老夫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人,不是真的三个人,而是指: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善人,一个是恶人。善跟恶都可以成为我们很好的借鉴,也就是我们很好的老师;看到好的我们向他学习,看到不好的我们要警惕自己,不能跟他一样的犯错。当我们看到别人做错事的时候,第一个不是骂人家,不是批评别人,而是要赶快的反躬自省,想想自己是不是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有则改,无加警’。如果我们也同样的犯这样的过失,这样的错误,就要赶快及时改正。“无加警”,没有的话也要自己勉励自己,警惕自己,不要做这样不好的事情。

人很难看到自己的过失,可是却很容易看到别人的过失。所以看别人的造作,看到别人不管是善还是恶,可以说他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每天我们都看到世间的种种,就像镜子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如何帮助别人?如何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有很多人说我的能力很微浅,我没有办法做到。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世间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得很清楚,心里也很明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自身做得好,影响所及,你的家人也会向你学习,也会向你效法;扩充到整个社会,你影响的就是你的团体。人人能如此,社会风气也会因为大家的努力而得到改善。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白话解】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

【周泳杉老师】我们志道有没有真切,真的还是假的,从哪里看?从德学、才艺看,从这个看。如果我们是道心很坚固的,他会不会去赶时髦?不会。你看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路穿着很破烂的衣服,跟穿得很高级的、名牌的人站在一起,子路一点都不觉得羞愧。为什么?人家心不在那里!人家的心在道上,他看重的不是表面的这些东西,他看重的是道德。所以『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他只是在德学才艺上砥砺自己,加强自己。德学才艺不如人家才觉得惭愧!「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他觉得惭愧,道心非常的真切。

【杨淑芬老师】这里讲到如何扩充自己的德行,‘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这个“德学”,我们所谓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也是八德。所以好的这种德行,不但自己要能学习,要能效法;同时,如果感觉自己在这些方面有欠缺,应该要勉励自己,好好加强。最简单的就是从孝悌开始。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做儿女的在家里要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做学生的在学校明白自己学业一定要认真,像这样也是德学的一种。因为你能尽自己的力量,达成应尽的责任,这个就是德学。

“才艺”如果不如人,应该‘当自砺’。这个才艺我们都晓得,现今的人很重视子女学有才艺。因为有才华的人,他在社会上往往比较吃香。如果你能一门深入,就变成某种才艺的专家。我们看到别人很有才华,他的才艺非常的高超,我们不能只是羡慕,我们都晓得成功的背后,往往是很多的血汗所堆积成的。所以我们在才德方面、学艺方面输给别人,这个所谓“输”,并不是你一定要跟他竞争。而是你觉得别人为什么可以做得那么好,学得那么好,我们应该要想一想,我是不是不够努力?所以才做得不好,才学得不好,成绩才会一落千丈。

我们说“好学近乎智”。很好学的话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一辈子不好学,我们没有能力,不但立身处世很困难,就是连照顾自己吃饭的能力都没有。所以从小对于家里的子弟,我们一定要告诉他,从小就要努力好好的学习。尤其在德行方面,做父母的更要加以谨慎的教导。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白话解】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论语·颜回 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君子忧道不忧贫)

【周泳杉老师】这也是勘验!你看这个人「心不暇欲」。不暇,什么是不暇?没空!他的心没空搞五欲六尘,他没有空。所以他不会把注意力放在我要穿什么样的衣服,我要穿什么样的鞋子,我要开什么样的车子,他不会把心放在这里。问题来了,大家要会听,不要走出去,穿名牌的,那都是假的;开好车的,那都是假的,错了,那也错了。我们要了解到很多人,你说穿名牌为谁穿的?为对方穿的,这是对的,这就对了。为什么?接引众生。有没有这样的需要?有。末学告诉大家,雪庐老人在世的时候告诉我们,他说他在家里都穿得很破烂,可是他出去的时候一定穿得很阔绰,为什么?尊重对方。出去的时候老人家都有一套衣服,专门穿出去的,在家里就把它收藏起来。为什么?让别人看起来很舒服、很整齐,整整齐齐的,「衣贵洁,不贵华」,他就留了一套衣服专门穿出去的。那我们就晓得为什么?恭敬对方,对了,这就对了。所以这些都是心法,不是说看外表怎么样,因为外表我们根本看不出来,根本不知道,你根本不能从外表去衡量,为什么?因为他的心境我们看不到,真是看不到。所以「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真的看不出来。

末学告诉大家,看走眼的往往都有,很容易看走眼,末学举一个例子给大家听。颜渊颜子因为有一次跟着老师「在陈绝粮」,在陈国遭遇到两国的军队给他包围了,怕孔老夫子到了楚国去,让楚国强大起来,所以就不让他走。包围了多久?七天,七天七夜没有饭吃。受得了吗?挺得住吗?这个是功夫。很多人看了不相信,末学相信,为什么相信?我们有个朋友断食断了九天,没事,他只喝白开水。断食断了九天,没事,我们亲眼看到的。所以我们从历史上记载,我们相信七天,孔老夫子弦歌不绝,唱歌,乐天知命。结果弟子好不容易去找到一小袋的米,要给这么多的师兄弟吃,所以不够,煮粥,叫谁去煮?颜子就去煮粥。煮粥的时候,因为当时他们待的地方很破烂,这个破烂的场所,他就在厨房里面煮粥,没有人看到。结果上面这个茅草房,我们知道水蒸汽上去的时候,茅草屋的这个土壤本来是干干的,现在湿湿的,就掉下来了,有一块就掉在粥里面了。怎么办?你看,一粒老鼠屎搅坏了一锅粥。颜子德行很好,他知道,如果不迅速处理,这一锅粥就全毁了,所以立刻用锅铲把污染的这一块捞起来。捞起来之后怎么样?你把它丢了,可惜!好几天没吃饭了,所以他怎么样?顺口就把它喝进去,自己怎么样?吃亏,吃那个最不好的、污染的粥。

结果就那么巧,厨房的那一端,正好子贡走过去,结果从窗户的那个缝就看到了颜回喝粥。不得了,见未真!他马上跑去老师那边跟老师讲,他说「仁人廉士,穷改节乎?」他说一个德行好的人,好得不得了的人,在他最困窘的时候,他也改节吗?子贡很会问话。子贡一问,孔子知不知道?孔子知道,他知道这个人来问这个话,意在言外。他就跟子贡说,会改节的怎么能称得上是贤人、怎么能称得上是节士?不可能,那个不行,不是的。接着追问,你有什么话就讲。子贡说,我看到有人偷粥喝。孔子就知道,煮粥的人是谁?颜回。孔子有没有轻信谗言?大家要知道谗言之厉害,如果我们听到有人在那种情况之下偷粥喝,会怎么样?一定是气昏了、气炸了,马上夺门而出,跑到厨房就说,颜回你有没有偷喝粥?你太让我失望了。孔子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不叫孔子了。

末学告诉大家,孔子不疾不徐,他说好吧,师兄弟们跟我一起,我们去探个究竟,所有师兄弟都去。他一看到颜渊的时候怎么问?他问说,昨天晚上我梦见了我们的祖先,大概是因为我们快要突围了,我梦到祖先之后,我们就化到了这么多的米,我们可以饱食一餐。我们要感恩我们的祖先,所以等一下颜回把粥煮好之后,我们先祭祀祖先。颜回一听到这个话就禀报夫子,他说夫子,这锅粥不能再祭祖先。为什么,为什么不能祭祖先?颜渊说我喝过了。为什么你喝过了?因为刚才屋顶有一块灰尘掉到锅里,我怕浪费粥可惜,所以就把它舀起来顺口喝下去了。这么一说,子贡在旁边怎么样?十分惭愧,人家不是偷喝粥,人家还是出于一片至诚。

再来,孔子如果没有对颜子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不可能这样问,一定会直接问有没有偷喝粥?一定是这么问的。如果孔子这么一问,我们猜颜子会怎么回答?末学告诉大家,颜子会说有,我偷喝了粥,他必然承认。为什么?贤人绝对没有一个念头想让对方难堪,他一定知道有人去告密,他一定主动承受所有的罪过,他不会让别人觉得惭愧。所以你看问话重不重要?重要!末学告诉大家,如果孔子不这么问,就成为千古悬案,没有办法破案,这个案子永远没办法破,没办法水落石出。你看圣贤那个心跟心的相应,末学感到十分的佩服,他们没有误解,他们真正达到了和合的那种程度。这些态度,没有学圣人的经典,我们怎么学得到?所以这里你看,他的内心当中根本就没有放在欲望上面,他能做到心不暇欲,实学勘验。

所以一个修道人必然是过的什么生活?物质生活享受最低的生活,够用就好,再有多余可以布施出去。这是原宪问孔子的,因为孔子在当鲁国司寇的时候,他的学生都出来做官,为什么?帮助老师。孔子给他的俸禄,原宪觉得太多了。孔子说你觉得多是吧?「与尔邻里乡党」,你可以布施出去,你可以给你的邻居。他们就是这个态度,心根本不在五欲六尘上面。换句话说,我们就了解到,现在修道困难!为什么?因为现在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在社会的发展,有一种说法就是刺激经济、刺激消费。怎么刺激?重包装。它为什么这么包装?引诱我们上当,把我们道心给破坏了,这个确实也很严重。

【杨淑芬老师】品德才学非常的重要,看到别人做得很好,我们要向他学习,向他效法。可是如果在物质享受方面,不要看到别人穿得好,吃得好,生活水准很高,然后拼命向他追求学习,这个是不对的。因为物质享受,这种欲望是无底洞。人唯有降低自己的欲望,生活才会更快乐。一杯清茶,看看书,或者听听音乐,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的惬意,所以人要懂得知足。这里提到衣服、饮食,实际上这里所讲的应该是指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是只在衣服饮食。还有行的方面,我们也要注意。曾经有家长向我反映,他的孩子说:爸爸,你不用去学校接我了,因为你开的那个烂车让我很丢脸,人家别的同学家开的都是名牌轿车,你不用来接我了。结果这个父母听了非常的难过,从这一点我们也要高度警觉。为什么?小小的年纪他就懂得追求物质的享受,长大之后,他这个欲望怎么能填满?欲望可以说无止尽。

‘勿生戚’。这个“戚”就是觉得难为情,觉得脸上挂不住,很难过。物质享受比别人差会起这种羡慕难过之心,这些都不对。所以从小孩子吃得好,穿得好,给他非常的安适,不见得是好的一面,反而有助长他膨胀欲望的嫌疑。为什么?我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们如何让孩子有勤俭的观念,从小我们就要培养他,不可以让他过得相当的舒服。这个所谓相当舒服,就是给他都是最好的。给他都是最好的,他将来长大,万一环境没有这么好,影响所及,都有可能变成作奸犯科。所以在这一方面,做父母的一定要很注意。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白话解】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失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疏远退却了。

【周泳杉老师】「道业辅翼」,我们修道不能没有辅助,谁来辅助我们?要交好朋友。好的朋友跟坏的朋友为什么会来到我们身边?因为我们的态度感来的。如果朋友告诉我们、劝谏我们,我们一下子脸就变了、就翻脸了,这个时候感来的一定是坏朋友,他一定是来拍我们马屁的,一定是来逢迎我们、谄媚我们的,这个大家注意,真的是这样。

【杨淑芬老师】这里又提到了人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彼此见面,我们都希望对方能讲好话,我们也讲好话回应对方。可是我们难免也会听到,有人会直接讲我们的过失。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诚如这一条所说的,你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不好的;当别人专门讲你不好的,你会很生气。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好的朋友会渐渐的远离你。

“闻”,就是你听到,“过”就是直接讲你不对的地方,你听到很生气;你听到人家赞誉你,赞美你,你很高兴。这样就‘损友来,益友却’。因为你喜欢听好听的,这就会引来很多专门讲好话给你听的,你永远看不到你的过失,损友会渐渐的接近你。“益友却”,好的朋友也会逐渐的疏远于你。人会讲别人的过失,如果没有达到一个高度,往往他不轻易来跟你讲你哪里不对。如果他讲你不对,你很生气,他下一次肯定不会再讲。为什么?他怕跟你结怨。

我们都晓得交朋友非常的重要,如果朋友相聚在一起,几乎都是在吃喝玩乐,都是在享受,只知道这些,这会有损我们的品德。为什么?每天只往欲望里头贪求,这是造业的现象,也是灾难来临的征兆,我们不能不小心。

此地讲到损友跟益友,它的标准在哪里?在你的心量。你有这样的心量,你就会广结善友;你没有那样的心量,所有的好朋友都会远离而去,不好的朋友,他就会接近于你。因为你只想听你爱听的,你不想听真话,人家就用虚伪的话来欺骗你。最后,你潦倒,你祸害来临,你都不晓得。所以,朋友当中的交往,我们也要谨慎小心。孔夫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友也有三类,“友便辟,友便佞,友善柔”。专门讲好听的话,专门找你去吃喝玩乐,专门讲一些虚假的话,用这些话来欺骗你、诱惑你、蛊惑你,这些都属于损友。所以,结交朋友非常的重要。

人一生当中,朋友也是五伦之一。朋友,他在我们人生的历程当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有时候我们受到委屈,有挫折,往往第一个想要倾吐的,不是父母,也不是长辈,往往就是比较亲的朋友,相处共事比较好的朋友,我们往往会跟他切磋探讨。所以好的朋友,他讲信义,他会真正的帮助你,规范你,让你在危难的时候有所依靠。

所以,我们选择朋友也要特别的小心。为人父母的,从小也要告诫小孩。像有的父母,他不了解自己子女在外面交友的情形,等到接到警察通知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的子女在外面干了坏事。而有一些贤明的家长,他也会去了解孩子的朋友是哪些人,往往也会邀请他们到家里来观察。如果像这样的话,可以说相当的保险。为什么?我们知道他的朋友是好还是不好,做父母的也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机会教育,告诉子女哪一类的是好朋友,哪一类不可以结交、应该要疏远的。所以,此地也讲了一个标准,好朋友我们要接纳他的规劝;不好的朋友,我们记得要远离他。我们再看: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白话解】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做得不够好,继续努力;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

【周泳杉老师】好朋友为什么来?『闻誉恐,闻过欣』,好朋友就来了。末学告诉大家,过去人交朋友,唯一的目的就是挑自己的毛病,这是真的,有经典记载的。而朋友之间有一个什么义务?责善,就是责备的责、善良的善,责善。责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挑毛病。亲人之间不挑毛病,亲人之间互相关怀,挑毛病的这个义务交给谁?交给朋友。所以你看多重要,这一条十分的要紧。如果没有朋友在道业上挑我们的毛病,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习气太重,根本不知不觉,就像一个人不照镜子,他根本没办法发现自己脸上有没有灰尘、有没有脏东西一样。这一条「道业辅翼」,放在这里非常的有道理,这是信道修德的关键辅助。

为什么『直谅士』会『渐相亲』?因为我们能够确实的接受别人给我们的批评。他说好听的,他说难听的,我都能接受,这就是个人的修养。而且接受批评的人位置愈高,影响力就愈大。影响力愈大,成就就愈高。《孝经》里面谈到「诸侯章」,第一句话就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为什么是这个话?因为这是诸侯会犯的第一个过失。今天讲诸侯是指领导,在上位的领导。天子是什么?天子是天下的共主。现在没有,现在全世界这么多的国家,这些都是诸侯,这么多的企业家他是诸侯。而这些带头的领导最容易犯的过失是“骄”。为什么?他的地位很高。人主会犯的过失是这一个,所以「诸侯章」提出「在上不骄」,它是把那个位置上最容易犯的过失提出来。

第二个会犯的过失是什么?奢侈,因为他拥有那么多的财富跟地位,他容易犯的就是奢侈,所以「诸侯章」就讲这两个毛病。其中骄傲这个毛病摆在第一位。换句话说,在上位者骄,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劝谏他听不进去,劝谏听不进去就听什么?听谗言。而当一个人不好劝谏只好谗言的时候,我们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面的人喜欢的,下面的人可热闹了,大家都在为他准备。所以领导人没有私人的好恶,这是高度的修养。为什么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是没有道理,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他没有这样的定力,他怎么能够抵抗那么多的诱惑?所以第一条「在上不骄」讲的就是这个,接受别人的劝谏,别人才敢跟我们讲真话,才能从对方的言语当中明了施政的得失。所以要谦虚到什么程度?我们看唐太宗就知道了,求谏。别人不敢劝谏,不敢劝怎么办?求别人劝。

这我们从《贞观政要》看到,他求别人劝,别人还敢劝吗?别人还是不敢劝。因为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玩真的还是玩假的。结果他说好,你们不劝是吧?好,可以,那么劝的人我赏,重重有赏。还是没人敢劝,后来就有一个比较小的官,可能他比较大胆,反正就豁出去了,官也比较小,他就劝了,而他劝的东西并不是很主要的。结果唐太宗就赏他,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就赏了他一栋别墅。所有的朝廷官员这才真正相信,劝谏这个皇帝是安全的。可是讲老实话,还是不敢放开来劝,还是不敢。这是真的,人之常情。你看领导人如果没有把自己摆到那么低的位置,他根本看不到他的危机。我们要知道古人,皇帝参与政治治理国家叫什么?叫听政。注意,听,听政,靠什么?就靠这双耳朵。天下这么大,他哪有可能一一去探访民情?他只能用听政。问题来了,如果他不把自己放到那么低的地位,他看得到事实的真相吗?根本看不到,很容易就被小人给蒙蔽了。这给我们很大的警醒。你看「道业辅翼」,其实不只有道业,事业也是这个。

【杨淑芬老师】当我们听到有人赞美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怀有恐惧之感。为什么?当一个人听到别人赞美的时候,他会很高兴,有时候那种骄慢的态度就会因而生起。‘闻过欣’。听到人家讲你不好,你会觉得很欣慰,因为我做错事情有人肯给我指出,这是非常难得的。就好像唐太宗跟魏征一样,唐太宗他有宽广的心量,接纳魏征给他规劝一些不是的地方。

“直谅士”就是好的朋友、正直的朋友,他会渐渐的与你接近。我们都晓得,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错,你能听到别人指出你的过失,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感激他。为什么?他没有让你罪上加罪,恶上加恶。尤其做错一件事情,你认为没有人发觉,你下一次再犯,你这些罪恶就一直往下堕落。如果第一次做错就有人来告诉你,你应该要庆幸,因为你无心的过失,别人肯这样的帮你,让你能及时的制止,不再继续造作恶业下去。所以我们对于肯讲我们过失的人,要抱着感恩的心,一定要感激他,不要气他。有很多小朋友做错事情,听到别人讲他,他就很难过地跑来跟我讲。我听了以后,给他分析说:是你的错,别人愿意讲出你的不对、你的不是,你应该觉得高兴。为什么?因为你将来会变得很好很好。孩子听到以后,觉得很安慰。

这里我们也要提出一点,当我们要讲对方不是的时候,我们的言语、我们的容貌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对方觉得你是在骂他。也要分清时间场合,如果在公共场所当中,你让那一个人下不了台,直接指责他,或者指出他过失所在,不给对方面子,这也是很不好的。当我们看到好朋友有过失,我们也要让他有台阶下,让他觉得这样不会难为情。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规过于室”。要规劝别人,尽量在单独的场所,让他能缓和自己的心情,同时也不要让他太难堪,这也是相当重要的。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白话解】无心之过称为错,若是明知故犯,有意犯错便是罪恶。

【周泳杉老师】这就是修行的宗旨。修行到底在修什么?改过而已!所以信道修行最终的目的就是明明德。而这个明德人人本具,个个都有。为什么显不出来?为什么不受用?就是被过失给掩盖了。所以,信道修行,信什么?信「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本性本善为什么现在不善?不是本性的问题。「性相近,习相远」,那是习性的问题,习性给遮盖住了。所以要把本性本善彰显出来,就要对治习气,修行的下手处就是对治习气。修行的成就也在于有这个功夫可以克服习气,最后的成就就是把烦恼习气统统都给断掉,我们叫恢复本能。

很多人问我们中国文化的教育在教什么?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四书的教育。《大学》是方法,《中庸》是理论,《论语》、《孟子》是表演。四书的教育到底在教什么?如果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跟大家说明,那就是开发潜能。潜能每一个人都有,可是用到的很少,为什么少?因为被障碍住了,没开发出来。所以要把它开发出来,怎么开发?改过而已。改过,改谁的过失?改自己的过失。「性相近,习相远」,所以我们就知道「苟不教,性乃迁」。教育就是从这里兴起的。知道没有教育,本性本善就会被习性给障碍住。为什么办教育?办教育的目的还是开发潜能,潜能是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从外面来的不可靠,非常的不可靠;本能是本有的,所以它需要开发。这是教育的兴起。再来,怎么教?「教之道,贵以专」,怎么专?还是改过,断恶修善,改过。事实上到了最后,善也不要了。至善,有善就有恶,它是相对的,有善一定有恶,所以最后怎么样?不思恶,不思善,是这个,这叫至善,止于至善,改过。所以这个“过”,讲老实话是什么?就是念头,善念、恶念都是,但是它有次第,什么次第?断恶修善这是第一步,转恶为善这是第一步,为什么?因为恶离得最远。第一步断恶修善,转恶为善。第二步转迷为悟,从念头上去觉悟。再来,转凡成圣,连念头都没有了。这在孔子的《论语》里面都讲到了。孔子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都讲到了。这个我们有兴趣可以再深入《论语》去研究,它就这三个次第。

「过恶辨析」,我们先看第一条。先让我们知道什么是过,什么是恶,明白的分辨之后,我们才有下手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不是故意的犯,这叫过失;明知故犯,这叫恶。所以过跟恶我们要了解,一般人都是无心之过比较多。像我们现在是非善恶这是第一个要分辨的,我们了解、懂得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个很重要,要先明白这一条。而总原则是什么?凡是为自己的就是恶,为别人的就是善,这是总原则。这个了解之后再进一步的去察觉无心非,无心非就太多了。起心动念很多的过失我们自己不清楚,甚至于没有修道的人,自己起什么念头他都不知道。而我们现在虽然学习,可是我们对念头的生灭还是很粗,认识的还是很粗糙,因为不精细,不是很精细,自己的念头生灭不精细。

而圣凡的区别,我们讲「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在一念。狂者克念作圣,圣者罔念作狂。就是一念能不能把它克己复礼,把它克制住。而克不克制得住,要先观察到我们的起心动念,如果我们对起心动念都不了解,怎么谈到克制?第一个步骤是观心为要,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才能谈得上克制,所以这个无心非,我们要通过学习去了解我们的无心非,了解得愈彻底,我们下手处就愈明显。这就是《大学》里面讲的「格物致知」,讲的就是这个,《大学》教我们修行。怎么明明德?格物致知,什么是格物?依照汉儒的解释,这是雪庐老人从汉儒的解释把它摘录出来,汉儒郑康成的解释,格是来的意思,物是念头,什么是格物?念头来了,念头来了知不知道?一般人不知道。一般人念头生生灭灭浑然不知,毫没有警觉。一生浑浑噩噩,不是修道人他不晓得,修道人的基本要求,格物,念头来了清清楚楚,这是修道人。

下一步致知,什么叫致知?念头来了一下子就知道,所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是致知。他清清楚楚、他明明白白,一知道就不迷惑,所以他能够念念省修,这个叫德,这叫明德。他明白,他不迷惑,这个德的古字是一个「直」加一个「心」,直心为德。什么是直心?这个道是没有形相的,寂然不动的,一动就是德。动而没有离开道,顺着这个道这叫直心,心还正直,这叫德,这叫明德。明德是指他清清楚楚,那叫明德。而不清楚?叫昏德。心一动偏离了道,那个叫凶德。凶德就是我们现在平常人的作用,那就是凶德。一起心动念就想到自己,自私自利,我的利益、我的权利、我的名誉。一起心动念就想到这些,就想要伤害别人,损人利己。事实上损人不会利己,为什么?因为这是凶德起作用。他又不懂得省修的时候怎么办?就一错到底,一迷到底,就是我们现在的状况。知道的人怎么样?他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他觉得很快,转念很快,一转,偏了他就把它转回来,叫明德,这个德就明了,它的作用就正常,表现出来是什么?人能弘道。他就能弘道,他叫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什么都是道,触境皆道,他有这个能力。这是改过,他的致知就是改过。

格物,他知道物来了,他知道念头来了,致知:他改过,下一刻他就改过。什么是诚意?真正改过了谓之诚。什么是正心?诚意保得住叫正心,他那个诚意保得住,这就是圣人。凡人有没有诚意的时候?有,什么时候?一刹那,片刻,就像闪电闪一下子,在黑夜当中闪一下子,他保持不了,可他确实有那个诚意,那一刻他意诚了,可是下一刻昏德又来了,又昏了,这个就是要学习了。所以改过讲到了深处,改的就是这个过失,念头,起心动念,就是这个东西。但是这个不是我们一般初学的人下手的地方。初学从哪里下手?就从断恶修善开始。这就很清楚了,凡是有害于别人的,凡是损人的这个念头我们以后都不要,把它转过来,利益众生,舍己为人,吃亏,吃亏就是占便宜,从这里开始下手。我们今天结束之后,明天开始有《十善业道经》,从《十善业道经》开始下手,从十善下手。

民国初年一代大德印光祖师,他对格物有另外一个说法。老人家讲「革除物欲」,有没有讲错?没有讲错。跟郑玄郑夫子讲的一不一样?一样。可是郑夫子讲的不容易体会,印祖老人家讲的容易体会,容易下手。革除物欲,我们不知道物欲怎么革除,首先要认识什么是物欲,然后开始革除。你看他从粗的那个念头开始革起,愈革愈细,那就入道了。你看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可以把郑夫子讲的那么复杂的东西用一句话三言两语的,就能够让大多数的人体会到,了不起!这真的叫深入浅出,我们做学问就要学这个,我们十分佩服;不是说我往深里面去钻,讲到人家都听不懂,证明自己很厉害,这个不是仁者所为,深入浅出。当然这需要学问的积累才能发挥得出来,这个我们要学习。所以「结示学宗」,学问最重要的宗旨,学习最后的目标就是明明德,明明德怎么做?改过,就是改过而已,改过迁善。

【杨淑芬老师】这一条也非常的重要。何以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首先要了解,怎样的过失称为“错”?怎样不对的事情,我们称为“恶”?这里最大的分别在于你的心,在于你的起心动念。此地讲‘无心非’,你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去做的,这些称为错误、过失。“无心非”,非就是错。不对的事情,不对的言语,或者不对的造作,我们称为错,是无心的;有心去造作,我们就称为恶。这里它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每一个人,我们想一想,这一生都有过失,都有过错。如果无心所犯的,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存着感激之心,及时的改正自己错误的言语,错误的思想。如果你有心去做,故意去为非作歹,那就相当的不好。这是有意造作恶业,他的结果灾难肯定会到来。有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一个人心地要纯善;没有纯善,我们也要向善人学习。即使我们今天知道自己有过失,你能改正过来,可以说这是好人一个。我们也不要执着于自己曾经犯了过失,就非常的难过,难过到终日没有办法原谅自己,这样也是错误的。所以,此地讲到: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白话解】知错能改,是勇者的行为,错误自然慢慢的减少消失,如果为了面子,死不认错,还要去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子曰: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又曰:知耻近乎勇。)

【周泳杉老师】『过能改,归于无』,你看这个话讲得多好,过改了就没有了,担心的是什么?过而不改,是为过矣。担心的就是不改,所以他能改就没有了。譬如千年暗室,这一个房间里一千年没有灯光照了很暗,一灯才照,遍室光明,黑暗俱除,就是这个道理,「过能改,归于无」就是这个道理。

『倘掩饰,增一辜』就是告诉我们,明知故犯又加重一条罪过,这一条罪过是什么罪过?不真诚的罪过。我们这一生所吃的亏就在不真诚,这个亏吃得太大了。曾巩,大家都知道是唐宋八大家,他跟王安石的交情很好,两个人私交很好。有一次宋神宗问曾巩:子固,安石为人如何?曾巩对曰:安石的为人,安石的文学行义不减杨雄。跟汉朝那个杨雄差不多,不相上下,他的文学,还有他的做人处事的这个义行跟杨雄不相上下。但是因为他很吝啬,所以不及杨雄。宋神宗很奇怪,追问:安石轻富贵,为什么你说他吝啬?曾巩就讲,臣所谓吝者不是说他对财物很吝啬,而是说安石勇于有为而吝于改过。大家就晓得,这个评语把一个人一生的成败点出来了。你看王安石的学问,他各方面的才能都很高,可是为什么后来历史对他评价居然是负面的,为什么?吝于改过。知道自己有过失,可是爱面子,顾着面子,我是宰相,我变法虽然有错,如果我改了那不是很没面子?不可以这个样子,这是意气之争,虽然很有风骨,可是那个风骨用错地方了,用来跟人家争,党争党祸。你看把整个宋朝的世风,世风那么样鼎盛的一个朝代,最后消磨在意气之争上面。思来真是可惜,如果那个时候有一个人能够愿意说「对不起,我错了」,局势就不一样。

就像廉颇跟蔺相如,有没有?你看这两个大人物,廉颇批评蔺相如,但是蔺相如没放在心上,狭路相逢还绕道走,自己吃亏,不愿意伤害廉将军。结果廉颇知道了之后,你看他有没有面子问题?没有面子问题,他怎么样?负荆请罪。为什么?相忍为国。当时的这个赵国,强秦在旁边虎视眈眈,赵国为什么可以稳定?就是这两位,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将军,一文一武,坐镇赵国,这个强秦才不敢侵略,所以两个人怎么样?把自己的面子放下,全部都放下,结果国家就得到安定。我们看这些历史就了解到,确实我们不能为一己私利在那里争执,要为大局着想,相忍为国。

当然这是指改过的部分,就修道来讲,他把面子拿掉,道业就上去了。这也是末学看印祖的《文钞》学到的。有一位念佛人写信给印祖,代他的祖母问个问题,老人家的答复是这样的:你的祖母太好面子,好虚名,这个对念佛不利,他说好虚名者必不注重实益,这句话讲透了。一个人好表面的名声,他一定不会往实质的实学去下功夫,换句话说,所学的是什么?记问之学,不是实学,没有实学的功夫很难受益。所以我们就知道我们实学的功夫怎么受到障碍?名利障碍,希望人家表扬,希望人家称赞,因为这个心给障碍住了。所以这里「去障明德」,我们特别提出来,改什么过失?改好名闻利养的过失,改好自私自利的过失,改好贪瞋痴慢的过失,改好是非人我的过失,改这个它就很明确。最后结论的地方,把我们学习的宗旨目标点出来。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唯有改过而已。所以我们平常修学重要的功夫在哪里?改习气,改自己的毛病。怎么样证明有功夫?习气一天比一天淡了,我们知道它不是一下子拔除,但是它淡了,我们这就学对了。习气没有任何的改变,而且还愈来愈重,那学错了。即使我们这个儒学学得很好,那叫记问之学,没有办法受益。所以在信篇的后半段,末学觉得这一段非常的要紧,很要紧。而有了这一半段在做基础,这个人讲出来的话一定是信的,为什么?因为是性德的流露,它是自性的流露。我们没有流露之前,我们拿圣人的言教来遵循。虽然不是我自己证得的,可是是圣人的言教,也是自性的流露。我们学要学得像,没有十分像我们也学个七、八分,那也受益、也非常的受益。

【杨淑芬老师】这里讲到有过失不要怕,只要你能改过,不再犯,这个过就永远不再造作;不再造作,这些过失就等于没有了。因为你能忏悔自己过去的不对,你能及时的改正过来。像孔老夫子就非常赞叹颜回,他说颜回是一个不贰过之人。什么叫不贰过?就是同样的过失不再犯,知道自己有过失,肯定不再造像以前这样的过失,不再重复,不再重蹈覆辙。

‘倘掩饰,增一辜’。如果你有过失,你有过错,你再故意去掩饰,有这样的心态就不对。“增一辜”,就是再增一条罪。增了哪一条罪?谎言之罪。 因为人很怕人家指证他有过失,也很怕改过向善,这是一般人的通病。过去的人,往昔之人,他们对自己的过失,他们很在意。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行为有过失,我们要及时改正,不要怕改。有道是“知耻近乎勇”,知道过失不是一件耻辱,知道过失能及时改正向善,就代表我们是不断往上追求之人,我们不是往下堕落之人。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条,对于自己无心的过失,一定要及时改正过来;有意的犯错更应该避免,更不应该有这种心态,故意去害人,做出一些不当的事情,都是相当不好。

人一生最难得的就是能清清白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uò 惭愧]于地,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所以此地也勉励我们,有过失不要怕,要能及时的改过。同时我们看到别人有过失,我们也要怀着宽恕的心情来对待,尤其是别人无心的过错。千万不要恶上加恶,把别人逼到没有地方伸展,这也是很不对的。所以,除了勉励自己有过失及时改正之外,同时我们也要懂得“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个哲理。

我们看过了第二十四条之后,接下来我们要扩展我们的心胸。怎样扩展?就是要有慈悲,要有爱心,要怀着这样的爱心来对待一切众人。所以,此地接下来讲的就是:

发布: admin 分类: 弟子规 评论: 0 浏览: 1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