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印光大师《文钞》节选

如何得金刚经的真实利益?

请金刚经注者,唯欲解义也,金刚经之义,非至诚受持读诵,纵令解了文义,亦如云雾遮日,莫见真相。奈世人只知解义为贵,不知真益在恭敬专精受持中也。(三编卷一复罗铿端居士书一)

尔我世外人,何须贺节贺岁。阳历过年,何亦送片相贺,岂非无事生事?即尧历过年,亦不须贺。此世谛人情之俗套,如有因缘,随便提句亦可。特为贺岁数千里转致一片,则不如息心省事为妙矣。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永嘉某居士书七”

饮食交际,如何对待?

素食不洁之菜馆,吃素人当永断此种饮食交际。彼若或请,直以不清洁辞之,亦免既受人请亦不能不请人之冤枉糜费。彼以无理之礼请,不去,有何对不起?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念佛居士书(即正编文钞之永嘉某居士)”

待客以素,是名大敬。以杀生敬客,殊失敬意。而世俗习惯,反以为敬,大可哀怜。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周善昌居士书四”

所有求皈依者,均于单子上书名寄回,以人多亦不各说所以。但祈与彼等说,务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定念佛求生西方,方可不愧为佛弟子。

现今水灾无处不有,或无此灾,又有彼灾,总因人心过于下劣所致。我等佛弟子,当以矫正时弊为务,切不可随顺潮流,则便陷溺无有底极矣。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王寿彭居士书二”

世间一切外道,仗此二法遍布天下,莫之能灭

世间愚人,每好自立门户,窃取三教之语言,立一秘密不许为人说之道。由其秘也,人莫知其内容,故皆如苍蝇之逐臭而投之。由其未授道前须发咒也,故致愚人死也不敢违背。世间一切外道,仗此二法遍布天下,莫之能灭。使彼等无此二法,则无一外道能存立世间也。汝等幸出迷途,归于正道,当敦伦尽分,恪遵佛法。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拜竹居士书五”

欲兴净土法门,须具内护、外护

有最胜之地,方可宏最胜之道。建非常之事,必须待非常之人。欲兴净土法门,须具内外二护。内护者,真善知识,提倡开导,领众行道之谓。外护者,正信居士,防御外侮,供给资粮之谓。二者皆具,则法道自可大兴,人民悉皆被化。况亲入道场之大众,焉有不得真实利益者哉。

印光大师:“杭州弥陀寺净土道场重订修持规则募集资粮缘起疏”

当戒杀吃素

汝母能吃素否?切勿以血肉奉亲为尽孝。割他人之股以行孝是名大逆,况杀命乎?自己亦应戒杀吃素。若谓在商场中诸凡不便,此系口腹之心未忘。若不图美味,则青菜咸莱一二种,彼岂不许汝办?

所言妄语,不得一概。若无关紧要,则尚无大过。若有关系,致人误事,则断断不可。重者既不行,轻者又何为而特行乎?故知名之曰妄,完全是从妄心中发出故也。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杨慎予居士书”

不可于早晚课诵礼佛时,将印光之名列于佛前而礼之

汝太不洞事,何可于早晚课诵礼佛时,将印光之名列于佛前而礼之。何不知尊卑圣凡,一至于此。勿道印光是一无知无识之业力凡夫,即古德有佛示生、有菩萨示生者,仍然不能按本地而列。以既现身为僧,定须列于佛菩萨之后,方为本、迹两顾之道。

汝若心感于光,或可于功课通毕,心中默想,顶礼一拜,则于人情天理均可无违。若汝此种安顿,不但汝罪过得不了,亦令光随汝得罪,则汝非恭维光,乃毒害光也。汝能志诚念佛、自利利人,即不拜光,亦何所欠?(廿一年七月十四日)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宁德晋居士书九”

我数十年来,不喜零吃东西

汝真不知世务,数千里远寄食物,彼此费事费钱,究竟有何所益?只拆此包,亦须好久,点心盒与点心通压破碎。光数十年来,不喜零吃东西,凡有送我之藕粉葛粉,一次皆未曾冲过,通令大家吃之,以后万勿以此种事扰我。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宁德晋居士书三”

手书六元邮票,(交弘化社)俱收到。汝之性喜络索,已过之不要紧之事,又何须再说?即如前欲寄月饼,以邮局不寄包裹,又一说再说,此种废话说之做么?我已令汝不可再寄食品,汝尚如此。春间寄来者完全粉碎,秋初又欲寄,岂非自扰扰人?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宁德晋居士书七”

经济艰难,当从简朴,不可硬撑架子

经济艰难,当从简朴,不可硬撑架子。南洋之行,且祈取消。自民十七,南洋商家多半破产。有往南洋募缘者均不敷川资。南洋以橡皮胶为第一出产,英政府把持不许贱卖,每担卖一百六十多元。十七年受某国人骗,谓若不贱卖,再过两年,吾国树大,则无人买汝之货矣。遂偷卖。一家卖而全市卖,不到一月,大商家倒数十家,现在更贱得不堪。光一弟子将此情景说与光。故云南云栖寺虚云和尚之徒修圆,以云栖寺亏空,欲往南洋化缘,光劝勿去,不听。后由云南汇款去,方得回国。南洋所化,尚不足供川资耳。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周伯遒居士书廿三”

切勿虚张声势,言皈依者数十万

无锡报,语过虚张,皈依者,当云近万,何可云数十万。即真有数十万,亦宜云数万,以免小人疑忌之祸。古人有若无,实若虚之涵养,何可竟忘,而反事虚张声势耶。以后切勿如此。光尚未至县(陕西郃阳),何由入泮。不入泮与入泮,总无二样。然一真一妄,徒令人惭惶无地,又何益乎。光不久人世,一旦死去,万不可如此妄传,致人疑诮。光于父母师长,不作一字之记载者,恐陷入今人妄誉之漩涡,而招人异议也。但期不辱其亲,即为荣亲之事。况学佛之人,岂可同市井小儿,备祈有名位者颂赞,以为荣幸乎。

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上)》:“复袁德常居士书(四)”

于学问见地操持德业,省庵之后有彻悟禅师

适接来书,不胜惭惶。印光以随行粥饭僧,迫不得已,搬出许多残羹馊饭以塞责。其气味酸臭,形质腐败,渎人法眼。而蔚如喜其有益饿者,为之传布。阁下纵亦欲引饿者饱餐王膳,先以此种接其气息,则已甚属垂青过盼,何得以省庵之后推为第一?使光能为省庵提鞋,当不至搬弄出此种过话,况曰文章夺过乎哉?拟人必于其伦,阁下爱光虽深,其如自己失言何?须知省庵之后有大高人,其过与否不敢以凡情妄断。当在比肩齐驱之列,绝无稍逊其学问、见地、操持、德业者,彻悟禅师也。莲宗十祖,毫无惭德。光尚不敢谓为后裔,况曰同列乎哉?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丁福保居士书一”

教育子女,莫使作伪、矜张、好胜好名

念如已剃发,受戒固为正理,何必又待?但须审其本心,及察其平日对境之感想,果能具足清操,便当成就僧相。如或虽近此种气象,难具百折不回之真切铁心,则还是从夫为嘉。念光亦然。汝于某报中,载念如、念光二人之论,光绝不以为然。即使实是九岁童女所说,不登报有何所损?倘代为作,则成欺世欺人而令作伪。即彼自作,或致自矜自恃,遂成我慢。此等皆汝不知临症下药之实案。汝既不以光为无知,光不妨以无知为有知而与汝言之。汝绝不知教小人之法则,故有此举。使汝知者,断不登报。显荫之天姿极聪明,自己本好胜好名,谛法师不能下抑彼矜张之药,至于短命而死。汝于念光亦然。

节选自印光法师:“复唐大圆居士书

小儿如何祸消福至

窃[1]谓父母爱子,无所不至[2],唯[3]疾病患难,更为婴心[4]。

小儿甫[5]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即令[6]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必能祸消于未萌,福臻于不知。而关煞[7]病苦等险难,可以无虑矣。

稍知人事,即教以忠恕仁慈、戒杀放生,及三世因果之明显事迹,俾习以成性,在儿时不敢残暴微细虫蚁,长而断不至作奸作恶,为父母祖先之辱。(正编复永嘉某君士书)(《天下太平之根本》,印光大师著,欣猒编)

注:

[1]窃:谦辞,指自己。

[2]无所不至:犹言无微不至。极言其周到。

[3]唯:用于句首,无实义。

[4]婴心:犹关心;挂心。

[5]甫:刚刚,才。

[6]即令:即使。

[7]关煞:旧时星命家用语。谓命中注定的灾难。

凡有大病,于医治时,兼令念佛

原文:汝嫂可谓女中丈夫,五年中作许多功课。当即乘此功德,往生西方。虽云少亡,不名短折。以能念佛往生,则必定证无量寿,大为德门之光。非可以世间俗情而为论断也。祈劝令兄,亦须于念佛一法注意。凡有大病,非医能疗者。于医治时,兼令念佛。仗佛力故,必有奇效。于己于人,均有利益。

参考译文:你嫂嫂可说是女中丈夫,五年中,作了许多功课。应当乘此功德,往生西方。虽然说是年少而亡,也不名短命。因为能够念佛往生,就必定证得无量寿,是有德之家的荣耀。不是可以用世间尘俗凡情来论断的。请劝导你哥哥,也必须注重念佛法门。凡是生了大病,不是医生能够治疗好的。在医治的时候,又令他念佛。仗佛慈力的缘故,必定有奇效。

吃时虽好,试思还时之苦,当不能下咽矣

汝年已六十五,戒受过两次,尚未吃素。是只知肉之味美,而不知肉之祸烈。吃时虽好,试思还时之苦,当不能下咽矣。今当勿再吃荤,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摘自《印光法师文钞》•复郑琴樵居士书

【按】这段摘自大师给郑琴樵居士的回信。郑居士是福州人,在鼓山涌泉寺放生园落成时曾放生一群鹅。此番因为生病,他感到缺乏往生的信心。印祖回信开导,只要信愿念佛,必定可以往生;同时批评郑居士受过两次戒了,还未能吃素。俗话说吃它半斤还它八两。在轮回中,今世你吃它,来世它吃你。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吃肉时试着思想偿还的痛苦,就不太能下咽了。不但不要再吃荤,而且要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只要不生西方,都有堕落被吃的可能。

《印光法师话素食护生》(余池明/注释)

佛弟子可以拜神仙吗?

行道比丘,不拜帝释,汝何得除去比丘二字。以比丘是佛弟子,拜则不宜。非在家学佛,通不许拜。在家人虽通佛法,若世间正神,暂一设拜,亦非不可。若以日夕常同佛一样拜,则亦非宜,是即所谓敬而远之也。至于多生之父母说,亦属强说。多生之父母,遍于六道,汝何不遍拜马牛羊鸡犬豕乎。是以佛令人戒杀放生,以其历劫互生故。令其发慈悲心,以行救援也。(三编卷四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让孩子多做事、多劳动是最好的爱护

「富贵人子弟,多多一事不做,一旦遇祸乱,则必至无以自立。今全去用人,亲自操作,一则习劳,而能和血脉,二则少闲,而消诸妄念,实为爱儿女之根本办法,善何如之。」辑录《印光法师文钞》•复慧龙居士书

【白话直译】

富贵人家的子弟,多数一事不做,一旦遇到了祸乱,则必然导致无法自立。从现在起不再雇人,亲自操作,一则习劳,而能够调和血脉,二则减少闲散,而能够消除妄念,实为爱儿女的根本办法,还有比这更好的吗!

此种人,如来说为可怜悯者

徐某肯提倡净土,甚好。彼上前年以《醒迷录》一本见寄,祈为排印,前年附于《坐花志果》之后。去年腊月,同一川僧来报国,住多日过年,其僧袍子也未带。过年后,光呵斥之曰:“汝为僧,当于岁末年初祝国祝民。汝远出过年,袍子也不带,可知汝成年也无礼诵持念之事。幸同徐居士来,否则报国单也不挂你的。”徐既由支那内学院结伴来,则徐亦是只说空话,不务实行之人。否则何肯相伴,令彼辱及于己乎?此种人,如来说为可怜悯者。

我是粥饭庸僧,何能为人现于梦中乎

至汝之梦,乃汝心所现,与光无涉。光粥饭庸僧,何能为人现于梦中乎。游有方之所疑问,梦中所说,与光信相符,此菩萨示彼,令生正见耳。经云,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山川草木,桥梁道路,人马兵将,无不随机而现。若谓不是菩萨现,定是光现者,然则山川草木,桥梁道路,亦能为人现梦,有是理乎。汝且勿痴认是光,若痴认是光,便成以凡滥圣,则汝与光皆获罪不浅矣。至嘱至嘱。

节选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上)》:“复江有朋居士书”

果往生西方,决不至临终不自念与劝家人念佛

令妻,可谓宿有善根,彼只劝汝念《三圣经》,不劝汝念佛、念观世音,是未知佛法者。使其真知,岂肯于死生莫保之时,以《三圣经》为依归乎?《三圣经》固有大感应,较比念佛、念观音,则何可同日而语乎?彼于临终,亦似久修净业预知时至者。若非饰说,即宿世净业善根成熟所致耳。在狱嘱汝,临终嘱家人,然始终未以念佛为嘱,或者以慈善仁孝生天也。果往生西方,决不至临终不自念,与劝家人念也。现今只好代彼念佛,祈其未往生则往生,已往生则高升品位。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陈逸轩居士书”

致知格物,程、朱所说之致与格,万不可依

手书,备悉。所经历处,均得吉人照应,乃三宝加被之所致。

末后所说道理,甚好。以谦为诚意之诀,乃为上根人说则可。若对上、中、下一切人说,则当以致知格物为契理契机之至论。程、朱所说之“致”与“格”,万不可依。须知此致知与格物,乃希圣希贤之根本。以知见一偏,即不能诚意。而知见之偏,由心中有偏私之人欲。格除此偏私之人欲,知见自得其正。知见正,而意诚、心正、身修矣。真学问,不必在玄妙上显,但令一切人识得下手处,自可欣欣相从。下略。

印光大师:“复慧导居士书(即杨汉公)”

如来三世因果之道能救世

现今人情世道无可救药,除如来三世因果之道,纵有四无碍辩对彼说法,亦属徒然。唯知有因果报应、轮回生死之事,则其心惕惕然,唯恐其有恶因而罹恶果耳。遂于举心动念所作所为不敢肆无忌惮,任意所为,虽在暗室,如临帝天。使如来不开因果之法,则后世之人欲生于天地之间,而能克善厥终者,盖亦鲜矣。而狂者畏其拘束,愚者恐妨己事,从兹不谓之为著相,便谓之为渺茫。阁下遍搜群籍,辑以成书,虽于本分似未诣极,然于人心未死,天理欲复者,大有所益也。(民八 六月十九)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丁福保居士书十八”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