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永海法师《杂阿含经》节选

五蕴譬喻

《杂阿含经》四二经:

一时,佛陀在中印度阿陀国恒河边行化。佛陀看到恒河的水暴涨,有感而发,向诸比丘们讲说五蕴譬喻 :「恒河水暴涨,贤明的人应当谛观分别构成我人身心的五种元素 (色、受、想、行、识)是无所有、无牢、无实、无有坚固的。因五蕴是因缘和合所生的假法,没有实在的自性。

譬如四大和合而有的『色』,就如同水流形成的泡沫,没有坚实性。我们对于世间苦乐的感『受』,也像是大雨水泡,刹那破灭,没有坚实。『想』譬如阳焰,在烈日炽盛的时候,不论看到什么东西都是幻影,譬如那海市蜃楼。如果有人求坚固材,执持利斧,进入山林,看见大芭蕉树,庸直俊拔,就以为是很好的材料,而砍伐其根,斩截其峰,但是在叶叶剥落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坚实,所以贤明的人应当谛观思惟分别,各种心思作用的『行』,如同芭蕉的心,空无一物。好像魔术师在四衢。变幻象、马、车乘等,贤明智慧的人应该谛观,我人的心『识』就是那个擅于变化多端的魔术师。

因此,比丘应当谛观思惟分别构成我人身心的五元素(色、受、想、行、识)无所有、无、无实、无有坚固。不论是过去、未来还是现在,是内、是外、是粗、是细,是远、是近,譬如病、痈、刺,无常、苦、空、无我。因五蕴是因缘和合所生的假法,没有实在的自性。」

佛陀又说 :「如果对五蕴不知、不明、不离,心不解脱,就不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怖畏。观色(五蕴等)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对五蕴生起厌离、离欲、灭尽,就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得到解脱,见法涅槃。」

启示:

尸罗比丘尼在大树下禅坐,魔罗波旬心生邪念,化作一个容貌端正的少年,来到尸罗比丘尼的座前,想要来挠乱她的修行。魔罗说道 :「众生是如何生起啊? 谁是当中的主宰者呢? 众生要往哪里去啊? 你在这里坐禅究竟是图个什么啊?」

尸罗比丘尼在禅定中正念思惟 :「这个人是谁? 是人? 非人? 奸狡人? 竟然敢来恐怖我! 当她正念观照时,觉悟心即刻生起,她知道这是魔罗波旬前来捣乱。

于是她大声对魔罗说 :「你说有众生,这是魔罗的见解,我认为只有空阴聚,没有所谓的众生。譬如车轴、辐、辕、舆等众多材料组合起来,才有所谓的一辆车子; 构成我人身心的五阴,「色」身由地、水、火、风四大所形成; 「色」(身)与「名」(空)和合而生「识」,色身与外境六尘接触生成「受、想、行」。色、受、想、行、识,本来就不是单独存在的五种元素,由于因缘积聚,才假名为众生。

人从出生就注定会有痛苦,住世的老、病、死都是苦,若能舍一切爱苦,就能离一切暗冥。我已证悟清净的寂灭,安住在漏尽解脱之中,并知道你是个恶魔,专门挠乱修行的人,你应该要自我消灭!」

魔罗波旬听到这一席话,内心十分忧戚,不久,即消失无踪。

所以这里譬喻五蕴「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事」真是非常贴切。

良医四德

《杂阿含经》三八八经:

佛陀居住在波罗倷国鹿野苑的时候,告诉比丘们:“有四德成就,名为大医王,何等为四?一、善知病:善知道众生种种病况;二、善知病源:良医善知众生生病是因风而起,或是痰而起,还是众冷而起,或现事而起、或时节而起;三、善知对症下药:良医知道那些病应该要涂药,那些病要烟熏或是灌鼻、取汉、呕吐;四、善知病已:一个好的医师善于治疗种种的病,使病根究竟断除,不再发生相同的病症。

乘如实之道而来,堪为人天供养、成就正等正觉得佛陀,成就四德,医疗一切众生疾病,正是大医王。佛陀成就的四德是:此是苦圣谛如实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此是苦灭道圣谛如实知。

诸比丘!世间的良医对疾病的根本对治不一定能如实掌握,对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根本对治不一定能了知;而佛陀为大医王,对疾病的根本对治如实了知,对对老、病、死、忧、悲、恼苦的根本对治能如实了知。”

启示:

苦是世间众生的病;病源于烦恼业集;对治烦恼疾病的方法是道;疾病痊愈是寂灭。佛为大医王,四圣谛是良药,我们要遵照医王的教导,按时服药,才能离苦得乐。

勿散心杂话

《杂阿含经》四一○经:

有一天,比丘们集聚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精舍的斋内闲论聊天,他们从国家政事开端讨论一直讲到最近村落发生盗贼的事,托钵乞食的事,谁人衣服好坏,男女性别等世间种种的杂事闲话。

当时佛陀在禅定中,以天耳听到比丘们的散心杂话时,就从座位站起来走到斋堂。佛陀询问比丘们聚集斋堂,究竟在讨论些什么事? 比丘们不敢欺瞒佛陀,一一据实禀告。

佛陀于是向比丘们劝勉开示 :「比丘! 你们不要讨论那些对你们解脱烦恼没有帮助的事。如果真想论说,应多多研究世间真实苦的实相、苦集烦恼的实相、苦灭寂静的真理、趣向解脱修道的真理。论说四圣谛对你们才有意义、才有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不知四圣谛者沉沦生死,其深险甚于深岩; 不知四圣谛而导致老病死忧悲恼苦,其苦甚于大热地狱。于四圣谛如实知者,譬如登殿堂,由初阶拾级而上,渐次修学无间,这才是一个聪明的智慧人。因此,你们应当精勤方便,起增上欲,如实修学四圣谛法门。」

启示:

学道的人不能安住身心,最大的过失就是「掉举」,比如心思妄想杂念,身体游走攀,口舌谈说议论,这些行为使修行者不能得角。尤其是议论是非好坏,评断时事政局,不但于己无益,有些时候,因逞口舌之能,说些不当说的话,还会招致杀身之祸,我们学道者不能不慎。

人身难得

《杂阿含经》四○五经:

佛陀在猕猴池畔的重阁讲堂,对比丘们说 :「譬如大地都变成了海洋,有一只瞎了眼的乌龟,每过一百年才从龟壳里伸出它的头。大海中有一根漂浮的木头,只有一个小洞口,这根木头在海浪中随风四处漂流。当瞎了眼的乌龟一百年后从龟壳里伸出头时,能够碰上这根浮木的洞口吗?」

阿难回答 :「佛陀! 不能,这种机缘是很小的。因为这只瞎了眼的乌龟如果在大海的东面,浮木则可能随漂流到大海的西面、南面、北面,也有可能环绕在盲龟的四周而不得相遇。」

佛陀告诉阿难 :「瞎了眼的乌龟与浮木即使是向不同的方向漂流,还是有机会可以相遇的 ; 而世间上愚昧无知的凡夫,如果流转在天、人、畜牲、饿鬼、地狱五趣当中,想要再恢复人身,比那瞎了眼的乌龟遇到浮木还要困难。因为愚痴的众生不遵行正义,不遵行道法,不行善事、所言所行都不真实,互相残杀,弱肉强食,造下无数的恶业。

所以,比丘! 如果你们对四圣谛不理解,就应该要努力修行,追求上进,断除烦恼,不要被无明烦恼阻断了解脱的道路。」

启示:

佛经说 :「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众生因贪痴而招感三界六道的轮回,恰如车轮的回转,永无停止,比盲龟穿木孔的机率还要渺茫。所以,我们既得人身,怎能不好好把握此生,做一些有利于人间的事呢!

信根深浅

《杂阿含经》八九一经 白话:

有一天,大迦叶从东园鹿子母讲堂来到只园精舍。佛陀说 :「我常为诸比丘教诫说法,你也应当像我一样,为诸比丘教诫说法啊!」

大迦叶很无奈的说 :「今日僧团的比丘,实在很难教化,如果我为他们说法,一定会有某些比丘不欢喜。」

佛陀问 :「你是根据什么而这样说呢?」

大迦叶说 :「佛陀! 如果比丘对善法没有信敬心、没有惭愧、智慧,听我讲说佛法之后,不久就会离开教团。若人有贪欲、恚、睡眠、掉悔、疑惑,或性格傲暴、忿恨失念、心性不定、缺乏智慧,听我说法之后也会离开。所以,佛陀! 那些没有善根的人,不能心住善法,怎么能进步呢? 只有对善法有信敬心、惭愧、智慧、不贪、不、不痴,身行谦恭、定心正念的人听闻佛法,才能使善法日夜增长,永不退减。」

「是的。迦叶! 你说的很对!」佛陀微笑默然。

启示:

就像装满其他饮料的杯子,怎么有可能再倒进清净的法水? 所以中国禅宗祖师磨练学人的方法就是「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只有让习气消磨一分,法身才能增加一分。重要的是要先用忏悔的法水,洗去累劫的无明,才能增加信心。

利钝根机

《杂阿含经》九一四经:

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告诉弟子们 :「人的根机利钝不同,就好像世间的四种马。

第一种人,是听说乡里中有人疾病困苦,乃至舍报往生,就生起警惕,正心思惟。这好比是第一种马,看到皮鞭的影子,就知道要赶快向前跑。

第二种人,是听说乡里中有人疾病困苦,乃至舍报往生,并没有什么感觉,直到亲眼看见邻居疾病困苦,舍报往生,才生起警惕心,开始思惟法义理。这好比第二种马,必须皮鞭触及鬃毛,才知道赶快往前跑。

第三种人,是听说乡里中有人疾病困苦,乃至舍报往生,也没有什么感觉,直到看见自己的亲人、老师、朋友疾病困苦,甚至舍报往生,才生起警惕心,开始思稚佛法义理。这好比第三种马,要等到皮鞭触及肌肤,感到疼痛了,才知道要赶快往前跑。

第四种人,是听到、看到乡人、亲友、师长疾病困苦,甚至舍报往生时,都没有什么感觉,直到自己面对无常,体会疾病困苦,或者面临死亡的时候,才开始生起恐惧而思惟法义。这好比是第四种马,要铁锥刺身,痛彻心肺,才会牵着车,赶快往前跑。

启示:

人的根机有利有钝。利根的人不必听人讲说什么,他自己披阅经典就能悟道,所以称为随法行人。钝根的人理解力迟屯,并不能自己披阅经教,而是要依靠他人讲说劝解才能悟道,所以又称作随信行人。不论是何种根器的人,只要精进用功,持之以恒,一定都能修行成就。

命终去向

《杂阿含经》九二二经:

上了年纪的迦毗罗卫国国主摩诃男,慢慢地担忧起自己百年后老死的问题。有一天,他来到尼拘律园中拜见佛陀,请教有关临命终时的问题。

摩诃男问 :「佛陀! 我所领导的迦毗罗卫国,安稳丰乐,人民昌盛。每当我进出王宫,都有许多大臣仆从跟随,有时张狂的大象、斗狠的狂人也会随从在后。我实在有点怕,每天和这些人、事、物纠缠,如果在临命终时,忘了念佛、念法、念僧,不知将会投生到哪里去?」

佛陀告诉摩诃男 :「这个你不必担忧,你命终之后,不会投生恶道。譬如砍截大树,大树会顺下、顺势,朝较重的地方落下。你平时修习念佛、念法、念僧,纵使命终,身体被大火炙烧,或是被抛弃冢间,风吹日晒,乃至化为尘末,心识久远以来为正信所薰习,为持戒、布施、多闻、智慧所薰习,神识会向上升,会向安乐处,会往生天道。」

启示: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免除不了的生命历程,死往何处去,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佛陀教示,人死了之后,会随个人的业力,而有不同的归宿。有的可以升天成圣,有的转世做人,死后究竟轮回在五趣六道的哪一处? 这完全要看自己平生所作的善恶业报如何了。所谓「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人死后所依凭的业力有三种 :

一、随重业受生。

二、随习惯受生。

三、随意念受生。

所以修习善业,培养好习惯,时时存善念,都能使人临终时,去向光明的地方。

莫以貌取人

《杂阿含经》1051经:

佛弟子当中以拔提比丘的容貌最为难看丑陋,向来都为诸比丘轻视怠慢。有一天四众弟子围绕在祗园讲堂,准备恭敬聆听佛陀的说法,当大众看到拔提比丘走进讲堂的时候,顿时生起轻慢心,纷纷窃窃私语:“这是哪里来的比丘,长得这么难看?”

佛陀立刻觉察比丘们的心念,他不急不徐的说道:“你们各位因看到形貌不扬的拔提比丘走进来,就生起轻慢心吗?

你们不可以有这样的心态!拔提比丘已经断除诸结有漏烦恼,成就比丘应有的戒行威仪,并且已经证得智慧。所以,比丘!你们不要以貌取人,只有成就佛陀的人才有能力衡量他人。”同时,佛陀还要诸比丘们向拔提比丘问讯作礼。比丘们无不讶然,恭敬肃然的敛心正住。

于是佛陀借此机会教育诸比丘,说:“所有的飞鸟集走兽,无不畏惧狮子。因为狮子有勇猛力,故称为百兽之王。有些人的相貌虽然丑陋,但是有智慧,就能得到解脱,否则光有硕大的身躯却愚痴无明,又有什么用呢?因此,我们应该善用此身,精进修持,摧伏魔军,断诸烦恼,达到涅磐解脱的境地。

启示:

以貌取人,是一般人衡量他人贵贱高低的第一印象,但是这种很不客观的妄见,常常使人失去先见之明。

中国《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曾说过:“君子虽有盛德,容貌看似愚夫。”意思是说,有贤德的君子虽然有出众的才能,但他能韬光养晦,让你乍看之下与愚夫没有什么两样。这时候就要看我们是否具有慧眼,得以认识真正贤能的人了。

利养之害

《杂阿含经》一○五二经:

阿阇世王受到提婆达多的神通幻术所诱惑,每天派遣官兵送五百桶美食供养他和他的党羽。不久,提婆达多等人便生起慢的心,并且计划脱离佛陀的僧团,另外再成立一个组织。

佛陀听到弟子们向他报告这件事情,很平静的说 :「提婆达多已经无可救药了。你看! 芭蕉和竹、芦结了果实之后,就会败亡,驴子一旦怀孕,也会死去。人也是如此,人一旦贪着利养,就会自行腐败,离苦难也就不远了。提婆达多再不反悔,自以为乐,就要长夜受大苦难,你们千万不要和他一样贪着利养。」

果然,没有多久提婆达多和他的党羽个个都因为贪着利养,心生慢,口出恶言,身行恶事,而受到陷入地狱或身发恶疮而死的现世报。

启示:

恭敬、利养,都是出家修道的障碍,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就一再告诫,贪求名声远闻与利养资生之具,会增长贪、嗔、痴三毒与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烦恼。

名闻利养是修道者的障碍,是修行人不能证得无上正觉的陷阱。过去的祖师也曾开示僧团大众要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遵、利和同均,这六和敬的思想,就是在破除对名闻利养的执取。

当代高僧星云大师,在「怎样做个佛光人」的信条里,开示佛光人 :「不私收徒众、不私蓄金钱、不私建道场、不私交信者、不私自募缘、不私自请托、不私置产业、不私造饮食。」借此保护僧团的大众。

何谓比丘?

《杂阿含经》一一五七经 白话:

有一天清晨,佛陀着衣持钵,由只树给孤独园进入舍卫城乞食。当时,有个年老的婆罗门也摄杖持钵,家家行乞。这个婆罗门远远地就看见佛陀,他心里想 :『佛陀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也摄杖持钵,家家乞食,我和佛陀都是比丘。』

当佛陀走近婆罗门的时候,佛陀就以偈语劝说 :「所谓比丘,不是剃除须发,也并非沿街托钵就是比丘 ; 不能远离世俗,受持在家法也不能算是比丘。不执着功德,不造作恶业,秉持中道的行持,对于任何事情,内心无所畏惧,才能算是比丘。」

婆罗门听了佛陀的开示,当下就体会佛陀的意思,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启示:

在佛门中,不是剃除须发,披上袈裟就是比丘。比丘,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的男子,有乞士、破烦恼、怖魔的意义。(赞僧偈)云 :「有德僧人作道场,坚持斋戒讽经章,诚心礼佛多功德,了生脱死获吉祥。」

饭食观想

《杂阿含经》1208经 白话翻译:

有一天深夜,通体光明,容色绝妙的天子,来到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天子在佛前顶礼之后,请问佛陀:“比丘离群独居在山窟、林树下的寂静处,一心修行清静戒行,他们过着简单清贫的头陀生活,而且一天当中只吃一餐,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的身相庄严,容貌颜色鲜明呢?”

佛陀回答:“因为他们不愁念过去,不求索未来,在饭食的当下正念正知。因为他们在吃饭的时候筹量而食,做观想的心地功夫,所以他们的容貌颜色鲜泽,精神饱满。

假如他们对未来尚未发生的事,著心驰想,对过去已发生的事,心生忧悔,就譬如那新生的茅苇,剪下来于日中曝晒,不久就会被愚痴的火自我煎熬焦干。”

天子听了佛陀的开示,非常欢喜,感到每次见到佛陀,都有一种喜获涅磐的觉受,让他远离一切的惊怖,超脱世间的恩爱。

启示:

《佛医经》记载:“食有五过: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四者不能讽诵经典;五者多着世间。”所以,饭食观想,不仅是修行,或者只在佛堂恭敬礼拜。修行在饭食间,在行住坐卧间,在日用生活当中。

人中第一

《杂阿含经》一二一八经 白话:

有一天,容色美妙的天子,在清晨乍现鱼肚白光的时候,来到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拜望佛陀,他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全身放大光明,遍照祗园。

天子请问佛陀 :「什么是人的基本拥有? 什么是人的第一伴侣? 要以什么养活生命? 众生以什么为依靠?」

佛陀回答说 :「人的第一需要就是土地和房屋; 最重要的伴侣就是贤慧的妻子; 饭食是生活离不开的资养; 业力则是众生永久的依靠。」

天子听了佛陀的开示,非常的欢喜,感到每次见到佛陀,都有一种喜获涅槃的觉受,让他远离一切惊怖,超脱世间的恩爱。

启示:

所有花卉当中以牡丹花最美丽; 鸟雀当中以孔雀下最为炫丽; 人类最忠实的动物是狗。而人以什么为第一呢?

世间有人以夫妻情爱为第一,有人以父母的言教为第一,或有穿上美丽的衣服才是最好,或是能住在窗明几净的舒适房子最重要。有的人则认为饮食美味最重要,也有人只要有一部性能优良的车子,让他觉得很神气才重要。可以说每一个人心中的第一价值各有不同。

人以什么为第一? 因喜好不同,就有许多的差别,而唯一不变的依靠就是业力。人生就好像一串念珠,一颗颗念珠,代表着众生一期一期的生命,就是这个线(业),把所有流转轮回的生灭圈在一起,因为有业力才有我们整个的生命。

入流

《杂阿含经》一三五一经 白话:

佛陀居住在迦兰陀竹园的时候,另一个比丘居住在恒河旁的树林中。

就在比丘经行的时候,恒河附近村落有一妇女,因为被夫家舅姑责备,就默默的走到河岸边,准备投河自尽。良家女面对滔滔恒河,哀伤的说道 :「恒河我今欲,随流徐入海,不复令舅姑,数数见嫌责!」意思是说,恒河是我的怀抱,随着恒河水,我可以随流入解脱的大海,再也不必忍受舅姑等人的挑剔指责。

比丘听到妇女哀叹的偈言,心想 :「我何不也以偈言来规劝她呢?」于是比丘以偈语说道 :「净信我今欲,随彼八圣水,徐流入涅槃,不见魔自在!」意思是劝良家妇女,不要为一时的因缘而想不开,要向往清净的信仰,进入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圣道的支流,才能进入涅槃的圣流。

比丘说完这段话之后,即静默的进入禅定当中。

启示:

天下没有不能解决的事情。自杀是弱者的行为,是对生命意义无知的表现; 自杀不但不能求得解脱,反而「死更不如生」。因为自杀也是杀生,犯了杀业就要受杀生的业报。世间有许多解决问题的管道,譬如奉行八正道,就能解脱烦恼,获得自在

待我断烦恼

《杂阿含经》一三五二经:

有一个比丘在拘萨罗的树林中禅坐。

就在林中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瓜田,当时有个盗贼乘着夜晚时分,准备要来偷摘瓜果,不料,那天晚上的月色分外明亮,盗贼叹气道 :「明月汝莫出,待我断其瓜; 我持瓜去已,任汝现不现。」意思是说,月亮你不要出来,等我偷了这些瓜果,随便月亮你出不出来都没事。

比丘听到竟然也口出偈言,不禁莞尔,同时以偈语勉励自己持戒修身,比丘说 :「恶魔汝莫出,待我断烦恼; 断彼烦恼已,任汝出不出。」意思是说,恼人的欲望恶魔,你不要出来扰乱我的修行,等我精勤持戒,除了所有的烦恼,随你要出来不出来。说完话后,比丘就静默的进入禅定当中。

启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譬喻。三只手盗窃,不希望月亮看到; 比丘修行,不希望烦恼的恶魔来干扰。其实,三只手不窃盗,管它月亮出不出来; 比丘只管打坐,管他烦恼恶魔出不出来。

比丘的希望

《杂阿含经》一三五五经 白话:

有一位比丘,在拘萨罗人间游化,夜晚居住在村落旁的树林里。

有一天,一个贫穷的人踉踉跄跄地走进树林,他思惟着,想要完成一个希望,忽然他以偈语说道:「若得猪一头,美酒满一瓶,盛持瓯一枚,人数数持与; 若得如是者,当复何所忧?」意思是说,如果有猪肉,加上一瓶满满的美酒,而且能够经常的拥有,那么世间的生活,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

这个时候,比丘听到穷人念念有词的偈语,不禁心有所感 : 我也以偈语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希望吧!

于是比丘说道 :「若得佛法僧,比丘善说法; 我不病常闻,不畏众魔怨!」意思是说,如果我能具足佛法僧三宝的信念,能善说佛法,身体健朗,那么我就不用惧怕众魔来扰乱修行了。

启示:

每一个人的希望,根据他的身份、根器,而有不同。穷人只希望拥有一头猪和一瓶美酒,人生也就满足了。然而,得以满愿后,果真满足了吗? 这是个人生大问号。而比丘希望自己信仰深入,能讲说佛法,无所畏惧,这虽然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却是可以达到的事。

「希望」是人生的原动力,有希望才有前途,只是希望有善的希望和恶的希望,因此,果报也必定不同。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