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证严法师讲故事合集

比丘与毒蛇

佛陀在世时,有一段时间住在竹兰园精舍,比丘们则散居在山洞或树下,各自用功修行。

有一天,一位拘那罗那先比丘,在山岩下一个洞窟里打坐时,忽然听到声音,睁开眼睛,赫然看到一条毒蛇!

拘那罗那先本能地挥手要拨开那条毒蛇,而毒蛇也本能地转头咬了拘那罗那先的手,而且正好咬在血脉上!

拘那罗那先很紧张,赶紧喊叫洞外的舍利弗。舍利弗听到声音,立刻进去探望,拘那罗那先说:「我被剧毒的蛇咬了,而且咬到血脉,大概有生命危险。」

舍利弗把拘那罗那先扶到外面,安慰他说:「我们的身体只是四大假合之物,因缘会合即成此人生,因缘散坏就解脱而去,你要看透彻,把心安定下来。」

拘那罗那先一向很有修持,虽然一时心慌,但很快就回复安详的心境;渐渐地毒气扩散而昏迷,不久就断气了。

舍利弗办妥拘那罗那先的后事后,回去向佛陀报告。佛陀听了很悲伤地说:「毒蛇爬到面前,只要不去伤害牠,牠就不会随便咬人;如果拘那罗那先有较深的定力,就不会有挥手的动作。」

「人生要互爱互助,对于物类也应一视同仁;只要透彻了解『慈悲喜舍』的意义,就能具足定力,即使危机来临也不会心慌意乱。」

修行的目标,即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众生具足大慈悲心。当然这需要时时刻刻多用心啊!

本文摘自:《慈济月刊》353期

献花求道的修行者

一位外道修行者,买了一束花供养佛陀,致以最高的尊敬之意。他来到佛陀面前,长跪、礼拜、献花。佛陀未接下花束,先问他有何要求?修行者回答,自己不求什么,唯请佛陀指点修行之道。

放下欲求 心无烦恼

佛陀微笑请他放下花束,然后默然不语。 修行者虔诚合十,再度请求佛陀示道,佛陀只要他把手放下,依旧缄默;修行者又表明求道之心,佛陀则告诉他要放下心中所求。 修行者恍然大悟,得知自己因有所求而满心烦恼,而佛陀要他不只放下有形之物,还要放下心灵的负担。

摘自:《证严上人衲履足迹》2008年夏之卷

泥土的比喻

佛陀有一段时间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他用指甲挖了一些土,然后问弟子说:「我指甲上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弟子回答说:「世尊啊!您指甲上的土很少,怎能和大地的土比较呢?」

佛陀说「对啊!具足慈悲的众生就像我指甲上的土这么少;而慈悲心尚未被启发的众生,就如大地的土那样多。」

佛陀又说:「诸比丘,我们的责任还很重,要教化的众生还很多!大家要发大慈悲心,教育普天下的众生,让他们都能开启心门,爱护一切众生!」

在慈济世界中,有很多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充满爱与慈悲的人,但是普天下尚未开启慈悲、仍过着迷茫人生的众生,还是多得难以计算,就像佛陀指甲上的土和大地的土一样。所以,大家要发愿生生世世力行菩萨道,开启众生的大爱,永不退转!

本文摘自:《慈济月刊》349期

佛陀的影子

有一个猎人追捕鸟儿,小鸟惊慌飞逃,逃到佛陀所带领的僧团中,起初牠躲在舍利弗尊者的影子里,却无法安稳,又再飞到佛陀的影子里,立即恢复平静安定。

舍利弗请教佛陀,为什么鸟儿的反应会有如此差别?佛陀微笑回答,虽然舍利弗智慧第一,累生累世修行戒杀,已无杀业,然而「杀」的念头仍未完全平息,这么微末的心念,鸟儿也感应得到;而佛陀不只戒杀,连「杀」的念头都没有了,其心明净,毫无污染,鸟儿就能安心栖息。

从这个故事可以知道,不只是粗相的戒,即使是微细的恶念都不能有。修行就是修习气。所以,习气能尽快改除,自然心念就能「禅寂」,无为无欲而轻安自在。

进入慈济前,难免都会犯戒,那就是凡夫;现在既发心立愿,就要守戒,粗相要守,细相要修,于人间菩萨招生,能招募更多有福之人,让福气冲淡灾难。请大家一定要时时戒慎虔诚,再聚福缘;戒慎虔诚就是智慧,要聚福缘就要多结好缘,于慈济菩萨道上福慧双修。

摘自:《证严上人衲履足迹》2008夏之卷

付出是本分

有一位农夫在耕田的时候,挖到一块玉石,他开心地把这块玉石送去给宰相;而宰相却坚持不收。

农夫说:「我无意中得到这样的宝物,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贵重的宝物,请您一定要收下。」

宰相回答他说:「你把玉石当作宝物,而我把『不收受别人的馈赠』当作宝物;请你把玉石带回去,让你拥有你的宝物,也让我拥有我的宝物。」

这则故事有很深的意涵,有人把金银财宝视为宝、有人把名位权力视为宝、有人把不忮不求视为宝,究竟有何才是真正的宝?就要看一个人的人生观、智慧与涵养而定了。

人生在世,并不是为了求取名声,而是要守住人格道德情操;人的本分就是应该要付,出以平常心,努力为人群、为社会付出,无论是「得」或「不得」,都是一样的。做就对了!

摘自:《慈济道侣》372期

黄帝问道于牧童

《庄子》书中有一篇黄帝问路的故事──黄帝与六位贤士到襄阳城外的具茨山,要探访一位修道的隐士大隗,却在山里迷了路,那时,正好遇到一位牧马的童子。

他们就问牧童:「具茨山要往哪里走?我们要找一位大隗的住处。」

牧童回答:「你们现在的地方就是具茨山了。我认识他,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牧童就教他们怎么走、怎样通过山路。

黄帝听了很佩服这个孩子,就跟牧童说:「问路,你很清楚;问人,你也这么清楚。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一个国家的政治该如何治理,才能真正天下太平?」

牧童说:「那还不简单!就像养马一样。你看,一群马里面若有一只『害群之马』,就会使整群马乱起来,只要把害群之马赶走,那这群马就能顺着本性良能成长了。」黄帝和六位贤人听完牧童的指点,赶紧下马礼拜称他为老师。

虽然有人平时自贵为贤达,但有时却不及一个孩童天真、无邪的本性。

或谓学佛「方便有多门」!其实学佛目标只有一个,若能认清目标,再学什么都算是多余的了。把烦恼和复杂的心态去除,回归纯真、无污染、简单的本性,就是学佛;清净本性,即是学佛的目标。

本文摘自:《慈济道侣》263期

普天三无

明理者要有宽大的度量,来容纳世间的人事,不可得理不饶人! 人人皆有佛性,也有相异的习性。此乃众生之习气染浊所致。 处处「理直气壮」,好胜、争赢,则过于刚强,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若能不执着于自己的理上,时时为对方着想,则「理直气和」,自然能以柔和善顺来引导他人。 「普天之下,无我不爱的人!」 「普天之下,无我不能相信的人!」 「普天之下,无我不能原谅的人!」 愿与诸君共勉: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本文摘自:《慈济月刊》 271 期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