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周泳杉:居家教育第一善本《弟子规》详解-入则孝

弟 子 规

清朝·李毓秀

根据朱熹《童蒙须知》改编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恶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出 则 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泛 爱 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任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 力 学 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命自我作 福自我求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于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弟子规》详解

杨淑芬老师 周泳杉老师 宣讲

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这个《小学》是《三字经》中“唯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的《小学》,专门教导做人做事,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和做人首要以“孝”为本。但这本书距离我们有数百年,内容当中有些用词与现在社会状况差距较大,所以清朝李毓秀重新以《小学》中的重点为基础,编写出《训蒙文》,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编成1080个字的《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净心居士】初读《弟子规》,会觉得它很浅,读懂之后才知道它很深,其中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此篇讲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人父母者不可不读!为人师者不可不读!欲求家庭和睦、事业成功、人生幸福者不可不读!

【周泳杉老师】在上个世纪,大概70年代的时候,日本有一位学者叫做池田大作,他和英国的历史哲学家汤因比教授有一段对话,后来这一段对话被记录成一本书,叫做《展望21世纪》。在这本书里面,英国的这个著名的历史哲学家讲到,人类要解决21世纪的社会问题一定要使用大乘佛法和孔孟学说。这是英国的历史哲学家,他在上一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预告有这样一个发展的趋势。我们也承认确实这位历史哲学家他对于社会走向的脉动观察得非常入微,才有可能讲出这样的一句话来。十年过后,在巴黎总共有七十几位诺贝尔奖的得主,他们一起在巴黎也发表了一个共同宣言,这个宣言大同小异,不过措辞更为强烈。他是这样说的,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一定要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孟的智慧。

这两次的发言相差了将近10年,在这10年的过程当中,从70年代,就是我们大概民国六十几年的时候,一直到民国七十几年,社会的改变很大,所以在十年之后的宣言措辞就更为急迫、更为强烈。换句话说,这些科学家们在从事科学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意识到人类过度的物质开发,已经造成了自然的破坏、心性的泯灭和人际关系的沉沦。正好这三者是我们儒释道三家所共同教化的一个内涵可以来做弥补的。对于人性的泯灭,佛教见性,告诉我们明心见性,把人固有的良知唤醒。对于大自然的破坏,道教保命,由道家对自然的尊重、对自然的顺从,顺应自然,顺天应人,这样的一个学术思想来挽救。对人际关系的冷漠、对人与人关系的这个破坏,正好由儒家的明伦来把它明白的彰显出来。这三个教育确实是在21世纪物质极大化的现代,应该要被重新认识、重新阐发出来的三种教育思想。

我们今天为什么选择《弟子规》?因为《弟子规》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家规的集大成。换句话说,今天要讲儒家的学术思想。我们中国有一部伟大的大部头的百科全书,叫《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它的分量非常非常的大,这是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一本百科全书,它汇集了中国自古以来的所有学术思想,分为经、史、子、集四种,而且造了四座楼房把它供起来。因为部头太大,皇帝自己要学习,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学习,所以从当中摘录了最精华的部分,汇集成《四库荟要》,放在宫廷里供皇帝学习、御览。这么大的分量,据说一个人从出生,出生的那一天就能阅读,他一天花十个小时的时间在阅读,阅读一百年都阅读不完。所以我们今天讲儒家的思想,我们没有办法把《四库荟要》、《四库全书》搬出来学习,因为穷我们一生的精力也无法学完。怎么办?简化,这是个了不起的学问。我们看到一棵大树有几片树叶?讲老实话,我们不晓得,与其一片一片的去算这个树叶,不如掌握它的根本。所以《四库全书》是枝叶花果,而《弟子规》就是根本,它的主干是四书五经。我们就了解到这就是中国文化了不起的地方,它展开可以是一个《四库全书》,浓缩就是1080个字的《弟子规》。我们今天为什么讲《弟子规》?因为我们只有12个小时的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掌握儒家学术思想的精华,就从《弟子规》下手。我们老祖宗非常的有智慧,因为他在这么样广阔的学术思想当中,把这么样精华的东西浓缩成1080个字,然后作为每个家庭家规的依据、参考。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讲五千年,实际上这是保守的说法,保守的,很多人认为好像儒家的学术是从孔子才开始的,其实不然。孔老夫子说他自己是「述而不作」,他叙述,但是他没有创作。他老人家的叙述来自于哪里?上可追溯到三皇,乃至于五帝、夏商周三代这些圣王的待人处事接物的原理原则,他把它集大成。所以后代给孔老夫子的这个封号叫做「大成至圣先师」,这个大成讲的就是集大成,这个集叫汇集。汇集,他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看法,他完全是汇集三皇五帝的学术思想,我们就肯定了儒家的学术思想超过五千年,这是我们很保守的估计。纲领在《弟子规》,就在这1080个字里面。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学习这1080个字,就掌握了我们五千年学术思想的精髓。如果我们把《四库全书》跟《弟子规》摆在天平的两端一秤,我们可以发现它的重量是相等的。因此,在今天开始的时候,我们简略的介绍了一下什么是《弟子规》,它的时代意义是什么,它的价值在哪里。

【杨淑芬老师】大家好!在还没有讲《弟子规》之前,我想我们先应该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什么观念?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动乱,许多的传统文化都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叹,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生茫茫,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我们再看世界的动态,我们也可以从最近这种局势的发展,深深感受到世界的灾难一天比一天严重,许多有志之士也莫不为这样的时代潮流担心。我们也深信,如果再不好好挽救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恐怕真的岌岌可危了。

我们都知道,人一生出来,与我们最接近的就是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才能孕育优秀的下一代。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社会的动乱,可以说源于家庭不健全。我们如何来改善这样的社会,应该从教育着手,而教育最根本的基础点,就建立在家庭当中。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才有可能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所以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来讲《弟子规》?也就是这个原由。

《弟子规》,它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每一个人能了解你应当如何做人,不但你个人的修身会得到进步,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满,子孙也都可以兴旺,都可以得到这些良好优秀的孝子贤孙。

所以在古时候,他们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从小就了解应该如何把小孩教好。为什么他们这么重视?因为小孩一生出来,他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很纯洁。在这个时候你好好的教他,你教他善,他就是善;你教他恶,他就变成恶。你教他读书,他就会琅琅上口;你教他跟兄弟姊妹友爱,他会友爱。你讲故事给他听,他能牢牢的记住。所以如果错过小孩这一段学习的宝贵时段,就非常的可惜。

我们也看到很多家长他们忧心忡忡,觉得自己的子女很难教,不晓得如何教起;也很担心社会里头有那么多的诱惑,即使在家里好好教,都恐怕抵挡不住外头的诱惑。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每一个做家长的,他都有省悟之心。什么是省悟之心?就是有那种忧患意识,教自己的子女从家里、从根本做起。每一个做家长的,他们能如此做,更进一步,做家长的也学习《弟子规》,你就可以以身作则做很好的示范,让子女来效法,这样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所以,人一生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做人;不会做人,这一生也休想有很好的成就。做人最主要的根本,从孝悌来入门,今天就开始为大家讲解《弟子规》。请看课本:

【弟子规】

【杨淑芬老师】这三个字,我们可以很清楚的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学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广泛来讲,弟子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理所当然就是学生。无论老少,大家都应该来学学看什么叫《弟子规》?“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一本书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请看课文: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白话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圣贤的经典。

【周泳杉老师】这一篇『总叙』就是《弟子规》全文第一个段落,也就是说,这是《弟子规》的著述者李毓秀夫子——我们前清的一位大儒,他著述《弟子规》的由来。我们非常佩服古人这样的一个心境,为什么?一样的道理,述而不作,没有自己的想法,他的汇集都是来自于古圣先贤的智慧,不是自己的想法。所以它第一句话,「总叙」,标明了整篇文章的来源。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师承,师承哪里。这个是有学问的人。我们要晓得,古人懂礼,我们请教别人的师承,这是一种礼的做法,而对方也懂礼,他会把他的师承告诉我们,在这里,李毓秀夫子就把他的师承给标出来了。师承哪里?我们孔老夫子的《论语》。这一篇《弟子规》就是由《论语.学而篇》的第六章,这一章书衍生出来的。「学而篇」的第六章就是我们刚刚念的那几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就从这几句话当中,去详细的把中国家规叙述出来,所以他不是自己创作的,他是述而不作。他第一句话讲『弟子规,圣人训』,非常的明白,这是圣人的教训,不是某某人讲的,某某人讲的不一定可靠。我们就可以看到,一般的贤人他不妄创作,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我们现在的人有一点点的发明创作,就要把它申请专利,有没有?后面还要写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个心量太小。

下面我们看到,成人的次第,末学刚刚没讲,《弟子规》到底讲什么?就是把人伦关系搞清楚,成就一个人的人格,它的目的在这里。而成就一个人必须讲求什么?讲求次第。所以他根据孔老夫子的《论语》,他讲『首孝弟,次谨信』,这个「首」跟「次」重要,这两个字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成就一个人不在于给他学习多少知识,不在于灌输他多少的技能,不在这个。首先成败就看哪里?首先成败看教育的先后次第。换句话说,没有依照次第,这个教化不能够成就。《大学》里面讲的「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论语》里面也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道怎么生?务本。把根本找到了,道就生出来,问题在于有没有按照次第。我们刚刚说到整个世界现在濒临一个非常严重的危机,这是因为人类没有爱护这个地球所造成的。而我们想,现在的教育普不普及?十分普及。这在一般人的心目当中,几千年的教育从来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学校没有这么多,学生的人数没有这么多。但是为什么教出来的学生不懂得爱护地球?不懂得爱护自然?不懂得关怀其它的族群?为什么?这很显然的,我们认为教育出了问题。而它出了问题,不是在教育的内容出了问题,是在它的教育次第出了问题,它没有知所先后,次第出了问题。

现在的教育先教什么?先教知识技能,忽略了什么?忽略了品格。过去有一位教育专家他告诉我们,他很语重心长的讲:现在的教育什么都有了,就是缺德,缺少道德,就是缺德的教育。我们想一想有道理,我们的教育经费比五十年前增加了好几倍,我们教师的素质比起几十年前也是大幅度的提升,各种软硬件设备也都非常的健全。可是我们想一想,我们的孩子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品格比较好,还是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品格比较好?如果答案是他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品格比较好,那我们要请问的是这十几年的义务教育给了他什么?他怎么会愈学品格愈差?

我们要想想看,古人那不一样,你看范仲淹夫子,他从年轻到他成年,他是怎么样?天天德日进,过日少,天天增长道德。他从穷秀才在破庙里面读书,我们知道的「?粥糊口」,所谓?【?zhān 稠粥】粥就是把粥煮得很干,分成三等份,一餐就吃一等份。从这种?粥糊【糊hú 稠粥】口到他最后出将入相,我们可以看到,他一天一天在成长,这是什么?这是教育的成果,他拿出成绩单了。最后,他过世的时候,我们都读到「义田记」,里面讲到,「先生」,这个先生指的是范公,范文正公。这是他的一个族人帮他写的传记,里面讲到「先生忠义满朝廷」,他的忠、他的义在整个朝廷里面没有人不知道。为什么?都受过他直接或间接的提拔。「事业满边隅」,他的事业,连边疆地区都受他事业的恩泽,因为他出将入相。「功名满天下」,他的功名天下人都得到恩泽。可是他说「公殁之日」,文正公他过世的那一天,「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他的家人没有钱帮他办理丧事,买不起棺材!「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只有施舍穷人,救活族人的这个道义留给了他的孩子。你看这叫成人,他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力量?因为他讲求「首孝弟,次谨信」的次第,他讲求这个次第,所以他成人,他成就了一代的完人。而一代的完人就一个,天下怎么样?受惠,苍生受益。我们想想看这个力量有多大。

所以我们肯定什么?肯定国家的兴衰、团体的兴衰关键在人才;而人才之有无,关键在道术;道术之存否,关键在教化,这我们很肯定,非常肯定。所以「首孝弟,次谨信」让我们真正明白了教育必须遵守次第;而遵守了次第之后,我们发现了什么?我们就发现事半功倍。

有一句谚语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孝道是百行之首。这个百不是数字,而是一个概念,这个百行说明的就是我们一切的行为,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待人处事接物,都包括在百行当中。而一个人待人处事接物一切行为的根本,那就是孝行,所以为什么讲「首孝弟」,道理在这里。因此一切教育的根本在哪里?在孝道。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没有先教孝道,而一下手就是知识、就是技能,这个教育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后遗症。就是我们刚刚说的,我们投入这么多的经费,提升了这么多教师的素质,还有我们软硬件的设备之后,我们收不到教育的成果,完全收不到。它的问题在这个地方,「首孝弟」就点出来,这个首字就点出来,一个字把所有的问题说明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再来「次谨信」,这是讲我们行为跟思想的指导原则。换句话说,行为要谨,言语要信,而行谨言信的根本在哪里?还是孝道。我们用个很简单的话来跟大家说明,大家就能够清楚,我们经常教孩子,你要爱这个社会,现在在教环保,你要爱这个地球,你要爱惜资源。为什么不成功?为什么教了这么多的道理,人还是爱不起来?因为我们忽略了「首孝弟」。一个人如果连他的父母都不爱,他能够爱国家吗?他能够爱地球吗?如果一个人连他的父母他都不爱了,他都不要了,说他能够爱这个地球,能够提倡环保,这是句没有根据的话,没有根。所以这句话会变成什么?会变成空话,会变成长养我们虚伪的口号。这个话讲得愈多,我们的内心愈虚伪,追求的虚荣心就愈高涨。所以为什么会有叛逆的思想出现?因为叛逆来自于他自己厌恶这些虚伪的口号。怎么解决?还是从「首孝弟」开始力行。所以这里讲基础,「首孝弟,次谨信」。到这里就结束了吗?不是的,这还没有成就一个人,这只是把基础给扎下去,往上要提升,所以叫「泛爱众」,还要扩充泛爱众。

换句话说,要把爱父母的那颗心,拿来爱一切年长的长者,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还是什么?还是指人的范围,爱自己的族群,也爱其它的族群;爱自己的宗教,也爱其它的宗教。大家怎么样?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泛爱众这还是讲人。这个“众”只是讲人吗?不是的,它拓展到我们能感知到的一切生命现象,所有的动物、所有的植物都包含在这里面。这个时候他有根本了,他能爱他的父母,他自然能爱他的亲人,自然能爱他的朋友,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他自然而然能够推而广之的去爱护一切的动物、一切的植物。末学真的愿意相信,以这样的一个次第来推广,我们不用教环保,不用教他,为什么?他自然爱。你不用教他爱国,为什么?因为他一定爱,他爱他这个家族,他一定爱他这个国族。这是很多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为什么世界四大古文明统统都不见了,只有一个中华文化还存在?这个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欧洲有一批学者,就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来做研究。他们后来的研究报告是这样子说的,他说中国的历史,虽然经过两次的亡国,元朝跟清朝亡国了,外族统治,可是它的文化没有断掉。可能是因为中国人重视家庭的结果,重视家庭,他家族的力量太庞大了。

前一阵子一个节气叫清明,清明的节气,我相信在座的长辈跟学长们都会去扫墓。而扫墓的时候,如果我们留意墓碑上,墓碑的最上方,两边大概都会写两个字。末学祖先的墓碑上面写的那两个字是“银同”,银色的银,相同的同。银同它指的是什么?它指的是我们祖先来的地方,叫做饮水思源,我们祖先来的地方就是银同。其它的有世安、有鲁南很多很多,这个叫不忘本,这就是孝道,这就是慎终追远。你看他爱这个家族,他能不爱这个国族吗?为什么他爱这个家族,必然爱这个国族?因为覆巢之下无完卵。你看这个鸟巢翻覆了,里面的卵还会完整吗?不会完整了。所以国家都亡了还会有家庭吗?不会的。我们华人不管他迁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末学在印度尼西亚、在马来西亚都看到很多的宗祠,为什么?不忘本,他没有忘掉这个根本。这样的一个根本才能让他爱这个地球,才能让他爱这个世界。末学告诉大家,真的,我们现在的教育为什么收不到效果?失根了,他没有这个根。因此我们这里讲到进阶,那就是“泛爱众”,他是进阶要把它扩充出去。

最后我们看到「而亲仁」,还有「有余力,则学文」,为什么这里又提出来要亲仁?末学告诉大家,这叫师承。前面我们讲到「首孝弟,次谨信」,这么好的道理谁来教?没有老师,谁能教这个道理?后面这一段标明师承,老师。所以中国文化的两大支柱,我们在这里统统看到了,「首孝弟」,你看讲孝道,第一个讲孝道,「而亲仁」讲师道,所以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而这两个支柱成就一个人,你看成就人不容易,要有什么?至少要有两股力量,第一股力量来自于家庭,我们叫夫妻配合;第二股力量来自于学校,我们叫亲师配合。「总序」把这个都讲完,完全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老师教学生什么?教学生孝顺父母,而父母教子弟尊敬老师,配合起来教。我们现在人因为忽略这样的一个教育,所以不知道怎么教孝。而有些家长上过《弟子规》的课之后,回去他也知道孝道的好处,可是怎么样?很为难。为什么为难?因为三口之家、四口之家,他的难处在哪里?有位妈妈回去,确实这个孩子因为他还没上学,那怎么教孝?妈妈就告诉这个孩子,她说「孩子(那孩子还很小),你长大要孝顺妈妈。」这个孩子告诉妈妈,「妈妈,我为什么要孝顺你?」所以为难,要叫父母教孩子孝顺父母,这个话父母讲不出口,讲不出来,这个确实不好教。如果有亲师配合就不一样,你看老师教导孩子孝顺父母,好教。再来,在家庭里面夫妻配合,怎么教?过去不是说只有三代同堂,过去有五代同堂,末学还看到有七代同堂的。

在历史里面记载有一个九代同堂的,这在唐朝,张公艺九世同居,你看九代同堂。唐高宗就是因为知道有这么一户人家,专门亲自到他家去拜访,我们讲临幸,帝王临幸张府。他就问张公艺这个家长,他说「九世同居这在历史上没有见过,你是如何做你们的家教?你们的家风如何维持?」张公艺就向皇帝要了一张宣纸,于是乎就在这个宣纸上写了一百个忍字,「忍」,呈给了皇帝。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说皇帝看了之后,眼泪都流下来,太感人了。皇帝看到这一百个忍字,你要晓得,它为什么感人?皇帝深有感受,他没有感受他怎么会有共鸣?深有感受,这相忍为国,相忍为家。你看夫妻配合就是一个忍字,它能够维系那么大的家族。所以怎么教孝那就简单了,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讲要有演员,什么演员?爸爸孝顺爷爷奶奶,孩子就懂得怎么孝顺父母。现在为什么难教?因为没有演员,三口之家没有爷爷奶奶,你说父母怎么教孩子孝顺?没办法教了。所以我们这个时代,末学跟大家建议,我们将来要盖房子,要设计三代同堂的现代化建筑物,要设计,为什么?教孝好教。

下面「有余力,则学文」,指的是什么?经典。有老师还要有什么?教材,还要有教具,学文。为什么叫余力学文?它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不是孝悌、谨信做完了之后,有空再来读书,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余力是告诉我们什么?学文要找到根本。学文的根本在哪里?在孝悌、谨信这就对了。换句话说,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志在圣贤,读书志在明理。读书不是为了将来要有多少薪水,不是这个,这不是它的目标,不是它的方向。读书是在把孝悌、谨信做到圆满;换句话说,没有读书,孝悌、谨信就不容易做圆满。虽然有心要做,可是怎么样?做不圆满。为什么?不明道理。你说要做到孝顺,不读经书如何真正做到孝顺?都是什么?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来孝顺父母。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认为什么是孝顺父母?很多人会说,我每个月给我父母薪水。给我父母两千块那就孝顺,那是我们自己理解的孝顺,那是真孝顺吗?未必,未必是真的孝顺。他为什么不懂什么叫孝顺?没有学文。所以学文的目的在哪里?圆满孝行、圆满悌道,圆满行谨言信的目标,要圆满它,必须从学习圣人的经典开始做起。所以根本在哪里?根本在孝悌谨信。而读书只是什么?工具,只是手段而已。所以它讲「余力学文」是这个意思,告诉我们学必须要找到根本,无本之学不可取,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看到整个「总序」,把整篇文章的脉络、整篇文章的宗旨,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杨淑芬老师】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总纲领。看到总纲领,我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它的内容所讲解的是什么。所以,“总叙”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的纲领有哪几项。

《弟子规》这一本书,可以说完全融入儒家经典的精华。从“学而篇”里头所摘录的一章叫“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一章所摘录出来,也就是儒家教导所有学生、弟子,应该要如何尽到一个人的本分。后头展开来看,完完全全都是教我们如何落实。我们明白《弟子规》的纲领之后,我们也要深入它的义理所在,能完全明了它的内容义理所在,我们才有办法去落实。

请看第一条:弟子规,圣人训。我们刚刚提到《弟子规》就是从《论语·学而篇》所摘录出来的,完完全全都是儒家它的经典重要所在。此地讲的‘圣人训’,我们狭义的来讲,可以说就是孔老夫子;广义来讲,我们都晓得凡是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只要他们有好的典范,他们有立教于后世的,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我们都可以称为训诲、训勉。所以我们此地所讲的,它是有范围的,所指的圣人是指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夫子他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

首先,最重要的我们要明了要从‘孝弟’着手。我们都晓得,我们的身体是来自父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们既然已经深深的明白,我们是从父母那里所来,我们就应该要知恩报恩。能知恩报恩,这个孝心才会生得起来。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孝,从它的造字由来,是一个“老”字,再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父母,背负年纪大的父母。它告诉我们一个意义,就是代代相传。我们要代代相传,我们就要效法父母,我们就要照顾父母,我们就要孝顺父母。能孝顺父母,我们才能禀承父母的志节、父母的志向。父母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也应该好好去落实,这样才能代代相传。而不是我们现在当今人所感慨的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一代不如一代就不叫代代相传,就一代比一代差了。我们能代代相传,是表示我们能接受父母的教诲,我们能承传父母所留给我们的一些德教,我们再传下去。

“弟”,此地的“弟”应该读成“悌”,在古字它是相通的,通我们现在竖心旁的“悌”。我们看一个“心”,再一个弟弟的“弟”,我们就晓得,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什么意思?就是做哥哥的他知道懂得照顾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他的哥哥,也要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爱。

“友”,古人的造字就是两只手叠在一起。我们都晓得,兄弟姊妹都是从父母而出。在父母,视所有的兄弟姊妹完全都是一样的,就好像一棵树木一样,都是同气连枝。子女是枝干,父母就像树。所以为人子女的,不但要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而且在兄弟姊妹当中,还要彼此友爱,相互的照顾。我们想一想谁跟我们最亲?在家庭里头,父母之外,就是兄弟姊妹。兄弟姊妹不亲,又亲谁?

所以圣人告诉我们,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先懂得“孝”;要行孝,要行悌。这两样你都完全明白,你能做到了,再就要懂得如何修身养性。修身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谓“修身”,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不对的种种的言行举止。所以接下来圣人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一切的造作都要谨慎。简单的讲就是要有礼节,要知道制止自己不对的行为,要了解我们做任何一切事情都要合乎礼。什么叫合乎礼?就是你内心当中,要存恭敬之心。

我们想到现在的人谁都不服谁,谁都高喊自由的社会里头,人因为有这样错误的观念,自由就是为所欲为,所以社会才会这么纷乱,家庭才会不合。家里的成员才几个人,往往没有办法和睦共处,所以家庭不幸福,在社会怎么会安定?人与人相处怎么会不纷争?所以懂得约束自己,懂得礼貌,懂得一切都有恭敬心,我们在立身处世方面,就可以得到和谐。人人都能如此,社会哪有不安定的情形!

你的修身做好了之后,还要再更进一步提升人生的境界。这个时候我们要培养爱心,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泛爱众”,孟子说到人皆有恻隐之心。《三字经》一开端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他完完全全都有善良的本性。为什么会有不善之人?原来都是因为后天环境的习染才造成的。所以当我们懂得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之后,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去帮助、去爱一切大众。有道是“施比受更有福”。当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财物。如果有多余的,我们应该要及时行善,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人。为什么?能解救别人、帮助别人,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乐事。所以,自古以来有说“行善最乐”;也告诉我们要有那一种爱心,没有爱心肯定没有办法力行善事的。

有这样的心情,有这样开阔的胸襟之后,我们还要不断的再接再厉,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要找好老师,找良好的善知识。

“而亲仁”,善知识我们只要能遇到,我们应该不要放弃,好好的跟他学习。我们都知道,有德有修之人,他的一切造作、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足以为后人典范。所以当我们碰到良师益友,千万不要失去,一定要好好的珍惜、学习。在当今,我们如果找不到良师益友,圣贤的典籍可以说是陪伴我们一生最好的良师了!除此之外:“有余力,则学文”。

我们所应该做的,所应该了解的,你都可以做到。前面所提到的这些,你都能注意到,你都能做到,还有多余的时间,我们也不要让时间空过,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个时间,好好的来充实自己。

“学文”,它有多种含义,学艺文也是学文的一种。如果你在社会上工作是很专业的,你还要再进一步的提升,或者说在你学术范围里头,还要更进一步去加强、去深入。如果你是个退休之人,我们也可以展开古籍,圣贤的典籍呈现在我们面前,就仿佛是老师一样,它教诲我们如何向圣人学习。如果是家庭主妇,把家里的事情完完全全做好之后,我们也可以翻阅古人的书籍,或者良好的典籍,都可以帮助我们提升。

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康熙皇帝他教诫他的子孙,他就提到人应该以劳,劳动的劳,勤劳的劳,人应当以劳为福。如果人以逸,逸就是享受,就是安乐,如果以逸为一生的重点,以逸来讲,就会有灾祸。

所以,我们知道圣贤他如此的教导我们,我们也应当要深思一下,我们是不是每天都在空过时间?从《弟子规》里头,我们了解,总纲领所教导我们的五项要领,都是很值得我们重新来省思。过去我们没有读到《弟子规》,我们不明白;现在我们有机会读到,我们应该重新改造自己,生命也会因此而过得非常的有意义。接下来我们看:

【入则孝】

【净心居士】末学在整理《弟子规》各种讲解时,发现在“入则孝”这一部分,各位大德老师的讲解只谈到如何尽孝,讲得很圆满。但都没有讲到为什么要尽孝,也就是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是什么,末学想在这方面阐述一下,以让天下儿女稍稍能懂得父母对我们的深恩。父母恩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末学的体会是对子女无私、无微、无怨、无求、无尽的爱。无私者,倾其所有,毫无保留。无微者,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无怨者,子女忤逆,痴心不改。无求者,不计得失,不求回报。无尽者,终其一生,奉献一生。

父爱如山,沉重而深沉,这份爱给我们保护,给我们坚持的力量。母爱如水,温柔而婉转。父爱总在我们遇到坎坷想要半途而废的时候,给我们坚持下去的力量。母爱总在我们忧郁烦恼时,缓缓滋润我们的心田,为我们打开心锁。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早晨出门时,妈妈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说:“出门小心点,靠边走,骑车慢点。”无数个早晨,这声音总会回荡在耳畔。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无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每当生病时,父母总是陪伴在身边,询问病情,安慰着你。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当完成一天的学习回到家中时,妈妈早已准备好饭菜。这饭菜虽不很华美,但却让你疲惫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

这点滴的小事中,蕴含着父母深深的爱,它伴随着我们成长。失败时,给我们鼓励;气馁时,给我们动力;伤心时,给我们安慰,它充满我们的生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曾几何时,这爱被我们忽视,被我们习惯,以为是理所当然。甚至有时父母的叮咛被我们视为唠叨,父母的关心,让我们觉得多余。父母的爱在我们这里变得不值一提。因此,有人说:“父母爱的付出,就如同石沉大海。”难道我们忍心让这世间最美好的爱就这样黯然消失,难道我们就真要这样无动于衷吗?看看下面这些伟大父母的悲壮故事吧!

真实故事一:六旬老汉因患病不愿拖累家人离家出走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64岁的姜留根因害怕患病拖累家人,2012年2月23日上午自大新乡姜少业村的家中出走。姜留根在2012年春节前出现左侧上下肢无知觉的症状,去县医院检查后,发现患有脑血管堵塞。为了不给孩子添累赘,姜留根选择了离家出走,手机、身份证都没带,仅带了1000多元钱。

真实故事二:5年前捐肾救女今又想献肾给儿,56岁父亲舍身救子

江西省万年县青云镇方家湾村农民方延德,膝下两儿一女,夫妻和睦,尽管生活辛苦劳碌,但他还是很知足。然而厄运却接二连三地降临到这个家庭,5年间连遭重创:2006年12月,女儿方美萍患上了可怕的尿毒症,作为父亲的他毫不犹豫献出了一个肾,让女儿活了下来;2010年,小儿子方汉峰又被确诊为尿毒症。在等了一年多也没等到肾源后,方延德多次向医院请求,他要将剩下的一颗肾给小儿子。虽然他知道,没有肾就意味着死亡,但他愿意拿自己的命换儿子的命。

真实故事三:父亲累死在儿子进大学的第一天

2005年9月9日,是武汉科技学院新生开学的第一天。这天上午,当该院环境艺术专业2005级3班班主任樊老师给新同学点名时,发现一名叫韩海粟的同学竟然缺勤了,连他的室友也不知道去向!下午上课时,樊老师终于在教室门口碰上了韩海粟,她正想发火,却发现韩海粟脸上挂着泪痕。樊老师一怔,忙问他怎么回事。韩海粟强忍着眼泪,哽咽着告诉老师,他的爸爸去世了!

父亲在儿子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去世了,樊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昨天,她还看见韩海粟的爸爸韩建凡扛着大包小包送儿子来学校,替儿子排队交学费,挂蚊帐,怎么今天说去就去了呢?通过韩海粟的哭诉,她听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悲情父爱故事。

1985年11月12日,韩海粟出生在湖北省襄樊市一个工人家庭。家境相当贫寒,全家挤住在母亲赵燕一所在棉纺厂分配的一间只有10多个平方米的单位宿舍里,他的家族有遗传性哮喘病史,父亲韩建凡深受其害,长期被哮喘病折磨,自己出生两个月后,就被证实患上了哮喘病。

1999年秋天,韩建凡和妻子先后下了岗。由于他年龄大了,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托了很多关系,求爷爷告奶奶地才在棉纺厂找到了一份搬运工作。此后,文弱的韩建凡搬起了笨重的箱子。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将车上装满货物的箱子卸下,在搬到车间里,每个箱子大约有50公斤重,从货车停靠处到车间要走6分钟。韩建凡一天下来就要装卸一两吨的货物,来来回回要不停地走10多公里的路。这样的工作量,对一个身体健壮的棒小伙子来说,也会吃不消,而韩建凡却在这里一干就是6年!6年来,他搬运的货物少说也有5000吨。如果这些货物堆起来,会像小山一样高!

由于工作强度太大,韩建凡咳得更厉害了。1999年12月的一天,工友见他咳得满头大汗,小腿不停地打颤,背上的货物摇摇欲坠,都关切地劝他歇一歇,可韩建凡连说没事。谁知他才走几步路,就感到眼前一阵天旋地转,一口鲜血从喉咙中喷出,箱子重重地压在他的身上。韩建凡惨叫一声,昏倒在地。工友们见状,赶紧七手八脚地把他送进医院抢救。这一次,韩建凡在病床上躺了整整两个月,才捡回一条命。可这次医药费就花了2000多元,韩建凡心疼得要命,他恨死了自己不争气的身体!

病情刚一好转,韩建凡就赶紧找到棉纺厂的领导,缠着要求重返岗位。可领导却对他打拱作楫说:"老韩,算我求求你了!你上次那一发病,搞得我们上上下下都心惊肉跳,我们担不起工伤事故这个责任啊!韩建凡急了,拉着那个领导说:我们可以签个协议,我出了任何事都与厂里无关!领导拗不过他,只好照办。韩建凡与厂方签了生死状后,这才重新做起了搬运工。

2005年6月7日,韩海粟迎来了高考。高考成绩出来,韩海粟被武汉科技学院环境艺术专业录取了。当韩海粟把通知书带回家的那天,韩建凡激动得脸色通红。他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小子,你终于考上大学啦!老爸终于供出头了!”

最初的欣喜劲过后,9000元学杂费像一个天大的坎,横在一家人面前。那段时间,韩建凡早出晚归,向周围所有能借的人借钱。当韩海粟看到平日生性耿直的父亲哈着腰,陪着笑跟人借钱时,他心酸极了……好在半个月后,他的学费终于凑齐了。

2005年9月8日一大早,韩建凡用自己那扛过几千吨货物的肩膀,扛起了儿子的大学行囊,领着儿子上路了。当晚,父子俩睡在一张床上,有着说不完的话。因为韩建凡第二天就要回家了,他对儿子千叮咛万嘱咐,一直聊到深夜才入睡。然而,凌晨3点左右的时候,韩海粟突然被父亲急促的咳踹声惊醒。他赶紧打开灯,顿时被眼前的情景吓呆了:只见父亲呼吸急促,脸色青紫,嘴唇不停地抽动,但发不出任何声音,一只手指着自己,似乎想说些什么。韩海粟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父亲送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然而抢救没过多久,医生就出来说,韩建凡已经脑死亡……

中南医院呼吸内科一位参加抢救的主治医师事后不敢相信地说,由于常年患哮踹,加之体力劳动强度过大,患者整个肺部有一半已经坏死,他能坚持活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医学奇迹了。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父亲的生命走到今天?韩海粟知道:父亲是为了儿子的前程啊!

真实故事四:母亲护儿殒命

2008年5月12日14:5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这是建国以来发生的震级最高的地震。在抢险救援中,抢救人员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看到一位母亲奇怪的死亡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2009年10月6日上午,家住在贵州省正安县和溪镇马安村石桥组的母亲岳宗琴带着小儿子梦飞和6岁的女儿小雪到地里摘红苕叶,准备背回家喂猪。小梦飞和6岁的姐姐小雪在田坎上玩耍时被马蜂围堵,母亲岳宗琴为了保护他们,毅然张开双臂,全身卧下成弓字形,用身体掩护孩子。后来,姐姐小雪由于受伤过重,6日晚就永远闭上了眼睛。7日早上,母亲岳宗琴也永远地离开了。唯有小梦飞活了下来,被转来重庆市儿童医院治疗。

真实故事五:母亲隐瞒癌症挣钱救患病儿子最终身亡

这是一个感天动地的真实故事,一位母亲为救患病儿子隐瞒癌症干重活,儿子得救了,自己却不幸离世。2009年2月,重庆市奉节县长鹏中学初三学生马开军,因误饮大量浓硫酸烧坏了食道和胃,命悬一线。母亲李大绪在打工救子的路上又被查出患了胃癌。为了攒钱给儿子手术,她隐瞒了自己的病情。结果,2011年7月,儿子手术成功迎来生命重生,可母亲却再也支撑不住了,重庆市大坪医院专家打开她的腹腔时,发现由于耽误了治疗,她的病已到了癌症晚期。李大绪得知自己是胃癌晚期后十分冷静,她认为在医院继续治疗是“浪费钱”,坚决要求回家。丈夫马天文和儿子马开军坚决不同意李大绪出院,可李大绪竟以绝食相威胁。无奈,他们只得将她接回家。弥留之际,李大绪最牵挂的还是儿子的健康和学业。

父母恩深似海,说之不尽,赞之不尽。而末学文笔粗鄙,不知从何说起。在这里,末学通过忆念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根据自己对小孩的抚养心路历程,写一些朴实的东西,以此引导各位读者随作观想。

一、生身之恩。怀胎十月,不甚其苦,忌讳很多,如履薄冰。诸如身体变形,行动不便,腹部受压,燥热难耐,忌穿忌食,怕生病等。

1、怀孕期间,无论母亲平时多么爱美爱打扮,由于身体严重变形,此时什么都顾不上了,穿大号衣服,走路小心谨慎,唯恐碰到腹中的孩子,造成先天缺陷。在妊娠中后期,许多孕妇会出现手、脚浮肿现象,疼痛难忍。

2、随着孩子在腹中一日日长大,分量越来越大,晚上只能侧身睡觉,翻身实在不易。如果孩子胎位不正,母亲还必须反复折腾,想尽办法包括做各种操来矫正。

3、饮食也有很多忌讳。如忌冷饮,忌海鲜,忌苦瓜、木瓜、芦荟、咖啡、杏仁等。

4、害怕生病。病后用药十分谨慎,唯恐影响腹中胎儿的正常发育。

5、生产时有生命危险,无异于鬼门关里走一遭。因此说小孩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

二、养育之恩,包括抚养之恩和教育之恩。不嫌小孩尿布脏和臭,能忍受小孩对自己身心的折磨,子女的病痛往往让父母心碎,恨不得取而代之,为治好小孩的病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花再多的钱也在所不惜,只要有好吃的都会首先想到子女。

1、吃娘奶是就是吸母亲的血。在《天下父母》这个节目中翟俊杰大导演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现场拿出一个装有红色液体的小瓶子,他就问主持人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他告诉主持人这是他太太的母乳。翟俊杰导演有两个孩子,他当年把从太太身上取下来的母乳放在了三个小瓶子里封好,准备在他的孩子结婚时送给他们一人一瓶,他和妻子也保留一瓶,放在箱子里二十几年从来没有动过。当他的孩子结婚时,他打开箱子发现曾经那白色的乳液已经变成了红色的血液。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喝着母亲的血长大的,一本古书上说;从怀孕开始,一直到断奶那天,一个人要吸取母亲1407斤的血液,这样的恩德要怎么还呢?

2、屎尿等污秽之物,见之叫人作呕,或许几天都吃不下饭,可又有哪位父母会嫌自己小孩的粪便脏呢,拉到床上的,衣服上的,身上的,尿布上的,地上的等等都得自己亲手去冲去洗,而且还毫无怨言!帮孩子把屎把尿,擦屁股,倒尿盆更是多得不可胜数。末学帮女儿洗尿布一度手都搓破皮。

3、鼻涕也算脏不可言吧,清鼻涕、绿鼻涕多想一会就让人难受了,何况把别人的鼻涕弄到自己的嘴里!只有父母不嫌不厌不避不惧!末学女儿小的时候感冒过几次,又不懂得丢鼻涕,严重时两个鼻孔都不能通气,只能用口去呼吸,大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恨不能取而代之,唯一能帮她减轻痛苦的就是吸空里边的鼻涕,末学和她的母亲、爷爷、奶奶、姑姑都帮她吸过,吸得最多的是她的母亲了!

4、女儿不爱吃青菜,再加上爱吃零食,内热是经常的事,有时一连几天“只进不出”,拉不出大便,妻子便用开塞露帮助女儿拉,不得已还用手去抠。这时女儿并不领情,还大哭大闹呢!

5、末学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有一次为了筹集学费,父母碾了百来斤大米准备拿到集市上去卖。第二天早晨很早,他们没有吃任何东西,担着米走了几十里路到达圩镇。由于当时米价很低,父母在集市上等了几个小时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买主,最后,又空着肚子把米扛回了家。

6、父亲是个油漆工,每年除了春节和农忙在家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打工的。不过父亲每次回来都能带点好吃的东西给我们,我们听说父亲要回家都很高兴,父亲一到家,我们就急着“检查”他的随身行礼,末学记得父亲除了带一些水果,还带过襄樊一个工地的馒头…

7、在武汉上大学期间,有一次父亲送学费给末学,他不是亲自送过来的,而是让武汉一位亲戚的儿子送到末学的寝室的!后来末学才知道,父亲之所以不愿意亲自送过去,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穿得太差,不想让末学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8、末学读书那时,农民工在外打工不容易。不但工难找,有时候做了工,到年底还拿不到工钱。父母为了供末学上学,规模养过鸽子、猪,种过桃树,养过水瓜。父亲很多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亲戚办喜事随礼是件相当头疼的事,末学记得父亲的一个外甥女出嫁,全家只花了几十元送了一个收音机;还有一个外甥结婚,仅送了100元。按我们当地的习俗,做舅舅的这么点表示实在是很寒酸的!父亲常说,不可打肿脸充胖子,还有很多地方要用钱。

……

父母的爱,我们已经接受得太多。孝顺父母不是一句“爸爸、妈妈,我爱您”或者送一朵康乃馨那么简单的事,末学也不知道怎么劝大家去孝顺父母,就用在一所老人安养院墙上发现的一篇文章共勉吧!

孩子!当你还很小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系鞋带、梳头发、抹鼻涕;这些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令我怀念不已,所以,当我想不起来、接不上话时,请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一下,让我再想一想……极可能最后连要说什么,我也一并忘记。

孩子!你忘记我们练习了好几百回,才学会的第一首儿歌吗?是否还记得每天总要我绞尽脑汁,去回答你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问题吗?所以,当我重复又重复说着老掉牙的故事,哼着我孩提时代的儿歌时,体谅我,让我继续沉醉在这些回忆中吧!切望你,也能陪着我闲话家常吧!

孩子!现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地抖,不要催促我,要对我多一点耐心和温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会有很多的温暖上心头。

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地,就像当年一样,我带着你一步一步地走。

【周泳杉老师】『入则孝』,这是什么?扎根,这是扎根。这是一个人学习的第一步,所以叫「首孝弟」,百行之首。所以末学在这里讲这叫做「发蒙初基」,大家注意这个蒙字,我们就了解到,古代是什么时候开始教孝?启蒙的时候就开始教孝。什么时候启蒙?中国人聪明,中国人有智慧,中国人启蒙是从胎教开始,这是天下太平的根源,胎教开始。中国人在二、三千年前,就开始讲胎教,不像现代的西方文化,现在有人在说胎教,可是他的胎教跟我们古人讲的胎教不一样。古人讲的胎教是什么?我们看历史的记载就知道,文王的母亲在生产之前,她怎么样?她耳不听淫声,目不视恶色,口不出傲言,席不正不坐。什么叫席不正不坐?这要给大家解释,刚刚讲眼睛不看不好的东西,耳朵不听不好的音声,嘴巴不讲不好的言语。座位这个席,古人是席地而坐,所以席要摆得正正方方的,为什么?因为这有关心术,我们在后面会讲到「字不敬,心先病」,这有关心术正不正。

古代有一个人叫黔娄,黔娄家里非常的贫穷,穷到什么地步?穷到他过世的时候,因为过世,我们知道人过世要把他入殓,小殓要用白布把他盖起来。结果他们家仅有一张被子,被单很短,因为家里很穷,短到什么程度?盖了人的头部,脚就露出来;把脚盖住的时候,头就露出来,这伤脑筋。那怎么办?怎么盖?结果吊祭里面有个朋友他很聪明,他说这个四方形的被子,两个角落对角线最长,他就建议黔娄的妻子,他说你干脆这样子把它斜盖,用对角线就能够盖住。黔娄的妻子怎么回答?她说「我的先生在世的时候,他是个正人君子,他在世那么正直,死后怎能斜盖?那是不可以的。我的先生宁愿他露出一段,都不愿意斜盖。」这告诉我们什么?席不正不坐是心术问题。

如果一个人在「发蒙初基」,没有好好的把他保护,把他思想保护起来,将来长大了好不好教育?不好教育。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他的习惯如果好,他一生幸福美满,因为习惯成自然;他的习惯如果差,他的一生十分痛苦。不是只有他痛苦,我们要记住,这一条河流源远流长,他活多久,在他身边的人就痛苦多久。末学告诉大家,这是真的。我们很多的朋友在监狱里面,从事教育工作,我们经常听很多朋友跟我们讲,他很感慨,为什么感慨?因为这些到监狱里面去的人,大多数来自于一个没有正常功能的家庭。不健全的家庭功能,造就了不健全的人。然后把他关起来之后,他很难怎么样?很难转化。为什么?已经形成习惯。所以很多人跟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都相当的感慨,他说如果我们这个社会,不拿钱来办教育的话,不把这些经费拿来做童蒙养正教育,我们就要把这些钱拿来盖监狱。我们不在教育的前端,把孩子的思想纯净纯善的保护起来,我们就必须在监狱里面,非常痛苦的来做末端的教育。末学告诉大家,我们现在的教育真的忽略了这一点,就是把孩子纯净纯善的那一分思想给保护起来。

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统计,美国的学生上高中之后,他看电视的时间,已经超过他在学校上课所有时数的总和。我们要问,谁在教育他?谁在教育美国的下一代?电视。而电视教什么?末学告诉大家四个字:杀盗淫妄,就教这四个,我们感到忧心忡忡。现在不是只有电视在教,现在还加入一个更可怕的利器,那就是网络,网络也在教。大家想想看,我们的孩子,现在下一代很多人上网的时间,一天真的已经都快超过他在学校的时间,不相上下。现在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网络成瘾」,我们知道毒品会成瘾,网络也会成瘾。而网络成瘾的状况现在非常的普遍,年龄层一直在下降。以前是成年人网络成瘾,接着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在我们听到高中生网络成瘾,再来最近有报导中学初中生、还有小学生都网络成瘾。有一个中学生,他的父亲为了戒除他的网瘾采取一个手段,什么手段?没有办法,孩子饭也不吃、觉也不睡,整天就盯在网络前面。饭一定要把它放到计算机旁边,他才肯吃,又怕他饿了,又怕他冷了,没有办法离开屏幕,怎么办?断电,把家里的电断了。还是不行,没办法,家里还是要有电,一来电的时候他又去上网。那个父亲没有办法,怎么办?最后把计算机拿去丢掉。结果出事了,今天刚丢计算机,明天这个孩子就跳楼自杀,留下一份遗嘱,上面写着「爸爸,你不让我上网,我就死给你看。」各位长辈,各位学长,我们想想童蒙的教育多么的重要!

中国的教育哲学,《礼记·学记》告诉我们,它说「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的预,就是一个人的坏习惯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就赶快把它禁止。等到他形成这个坏习惯,「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等到他发作了再去禁止他怎么样?禁止不了。因此我们从这里看到童蒙教育的重要之后,我们才承认,原来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原点,而孝道的教育又是所有教育的核心。

教育不是单靠言教,而是靠身教。换句话说,《弟子规》不是仅仅给孩子读的。我们看「弟子」,好像是小孩子才要学习的,其实不是的,其实我们都是圣人的弟子。小孩怎么学《弟子规》?因为我们知道,童蒙的时候,他的智慧还没有开显,这个时候他的学习完全是靠模仿。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叫教育?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上行下效。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模仿,它就是模仿。用科学的语言来讲叫做遗传。我们总觉得基因会遗传,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情绪会不会遗传?会遗传。脾气会不会遗传?会遗传。这个就是教育。所以,《弟子规》是父母表演给孩子看的,这就是教育,它叫身教。而在孩子智慧还没有开发之前,他就模仿对的事情,就形成了对的习惯,对他日后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就我们早上说的,就像一条河流,它的源头是清澈的,将来它流到了中下游的时候,它能够嘉惠的人群就相当的广泛,无法计算。这是童蒙养正的重要。而第一点就要表演孝道给孩子来学习。

李毓秀夫子在写《弟子规》的时候,他老人家学问道德都已经成就了,所引用的都是圣贤人的言教和脉络,自然它会吻合圣人的意旨。所以我们从「入则孝」通篇来看,正好跟《孝经》的五种孝行吻合。在《孝经》里面谈到,我们已经写在这个白板上,「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五条缺了一条,侍奉父母的这一个孝道就不圆满。所以,这五条在我们谈「入则孝」的时候是一条都不能够缺少。

而从「父母呼,应勿缓」到「父母责,须顺承」,这一条是「居则致其敬」,它强调的是一个恭敬的那个“敬”字。这一条是总纲领,换句话说,有了这一条,下面这四条才能够趋近于圆满。这一条有了缺失,下面的四条就做不成功了。从「冬则温,夏则凊」就开始谈到「养则致其乐」。可是「养则致其乐」它又分成四个脉络,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还有养父母之慧。所以这个养,它的范围相当的广泛,包括了有形以及无形的点点滴滴。因此在「冬则温,夏则凊」,这个是强调养身,把父母之身体照顾好。这一条,大家可以看到举得很少,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相对于后面的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这一条是最基本的,把父母的身体照顾好这是最基本的。接下来从「晨则省,昏则定」一直到「身有伤,贻亲忧」,这个是养父母之心,让父母安心,不要让父母操心我们,这个是养父母之心。再来,「德有伤,贻亲羞」开始,到「亲憎我,孝方贤」,这是养父母之志,志向,这是指道德方面的、品格方面的。最后,「亲有过,谏使更」到「号泣随,挞无怨」,这是养父母之慧,成就父母的智慧。接下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是「病则致其忧」。「丧三年」到「丧尽礼」,这是「丧则致其哀」。「祭尽诚」到「事死者,如事生」,这是「祭则致其严」。

总共这五条,我们看到李毓秀夫子他在编辑「入则孝」的时候就是按照《孝经》的这个脉络来指导我们一条一条怎么样圆满落实孝道的。所以可见得古人的学养都是有本有源,他不是自己杜撰的。我们很佩服李夫子这样的一个眼光,为什么?因为从头到尾,我们如果按照这个脉络去做,一条都不会漏掉。换句话说,我们早上讲的「余力学文」,学文的目的在哪里?学文的目的在圆满孝道。没有学文,我们空凭一个孝心,能不能把孝道做得很圆满?未必。因为我们有心,可是不明理,可能在无形当中亏了孝道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余力学文告诉我们的是,学问的寄托是在于经典。而经典是死的,需要人把它演出来,所以我们要依靠老师。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亲仁就是表师承,而余力学文就是学问的依据,那就是经典。这两者合起来,我们学问就有落实处了,落实在哪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就落实在这里。所以为什么叫余力?告诉我们,学必须要有根本,无本之学不可取。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白话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脱偷懒。

【周泳杉老师】从「父母呼,应勿缓」到「父母责,须顺承」讲的就是居则致其敬,讲的是这个。所以只要我们守住了那一个「敬」字,这几句话它的纲领我们就守住了。为什么『父母呼』我们会应?因为恭敬。所以李夫子在这里只是提出了两条,第一条叫「服勤」,第二条叫「承训」。这两条就是我们讲的孝顺。孝表现在哪里?表现在顺。其实事实上不只包括这两条,只要掌握到恭敬,敬这一条的纲领原则,我们就晓得不只这两条,那太多太多了。什么是敬?居则致其敬,谁敬?儿子要敬,女儿要敬。很多人说,我很恭敬,我非常的恭敬,到底恭敬是什么,它有没有标准?有标准。恭敬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让,无所不让。

在周朝开国之前,有一个故事就是泰伯让国的故事。大家知道,周朝的天下是我们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而这么长的朝代,我们现在研究历史,我们不得不把它拿出来做研究。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朝代这么长的。我们现在来讲,没有一家公司超过八百年的,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不懂得原理原则。周朝的天下八百年是怎么来的?以现在的教育来讲,我们都认为是争来的。可是末学告诉大家,周朝的天下不但不是争来的,它是让来的。所以争不到,让才能够让出长久的天下。

在还没有建国之前,周朝还没建国之前,它是西方的一个小诸侯,一个很小的诸侯。它的始祖叫古公亶父,因为夷狄常常侵略他们的住所来掠夺食物、掠夺财宝,所以古公亶父决定把那个地方,那么肥沃的土地让给夷狄,他自己搬走,搬到比较贫瘠的土地,岐山之下。什么时候搬走?因为怕人民不让他走,他是一个仁君,他们举家半夜迁走,我们就说逃走,像逃走一样逃掉了。他说,作为一个君主,怎么能够让我的子民因为我的地位而失去了父亲,而失去了兄长?他说这个我做不到。所以他逃走了。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人民看到古公亶父逃走了,所有的人民都扶老携幼的跟着他一起走,追上他,大家愿意跟他一起吃苦。到了岐山底下,他们开始建立新的家园。

古公生了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你看这样的一个心行生出来的儿子会差吗?三个都是圣人,老大叫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历。而依照当时储君的规矩,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国君的位子。可是就在这三个孩子都成家之后,季历生了他的长子,这个长子,是第三个孩子的长子,就是我们后来的文王,我们叫姬昌。这个文王一出生,古公去看这个孙子,他不经意的讲出了一句话,他说以后兴我周家的大概就是这个孩子。我们看历史,讲老实话我们要会看。古公亶父怎么知道?这个不容易,一个孩子才刚出生而已,古公亶父他就预言,将来兴我周家的就是这个孩子。古公亶父有没有预言错误?没有,我们看到后来的历史,确实兴周家的就是文王。他怎么知道?我们怎么不知道?你看这就是研究经典的意趣,这叫见地,这叫智慧。学习经典就学这个,这个没办法教,「向上一着,千圣不传」,这没办法教的。

所以谁听到了?这个话泰伯听到了。泰伯就在想,大家能够看到『父母呼,应勿缓』,我们就能够知道泰伯心里在想什么。你看将来兴我周家的就是这个孙子,泰伯在想什么?如果我继承了王位,这个孙子能继位吗?就不行了,继承王位的就是我的长子了,他就不可能继位了。而他不可能继位,周家就不能兴盛。所以父亲的这一句话,听在泰伯的耳里,他听懂了没有?他听懂了。你看父母有没有呼?父母没有呼,泰伯应了,这了不起。你看,古公亶父跟泰伯父子之间这个默契就形成了。什么默契?让国的默契就形成了。父亲没有暗示他,也没有明示他,结果泰伯就知道了。趁着父亲生病的时候,他告诉父亲,我要去采药了,「出必告,返必面」,告诉父亲,我要到江南去采药。父亲答应了,为什么?父子之间有默契,心照不宣,老大就走了。

老大走了,我们要注意,老二难道是书呆子吗?老二想,老大走了,这个王位落在谁身上?那不是落在我身上了吗?老二也决定走,「出必告,返必面」,跟父王禀报,我陪哥哥去采药了。古公亶父点头,去吧。兄弟两个人就去了。老三难道是书呆子吗?老三为什么不走?老三不能走,因为古公就三个孩子,老三要留下来怎么样?侍奉父亲。你看这一招高,没有理由,你老三不能走。老三就被留下来了。老三心里怎么样?老三心里明白,可是有苦难言。

到了古公亶父病危的时候,他就告诉季历,他说把你两个哥哥找回来,找回来做什么?奔丧。大家晓得,父子有默契的,找回来他还是要让国。怎么让?确实发丧了,两个哥哥回来了,回来之后一看,这两个哥哥断发纹身。什么叫断发纹身?江南一带我们叫蛮夷之地,文明没有开发的地方,没有开发的地方我们就叫野蛮之处,他的衣着,他的整个打扮,跟文明的地方不一样。我们中原是什么?把头发束起来,他那边是什么?剪短头发,断发就是剪短头发,他不是把头发束起来,所以披头散发。纹身就是在身体上、在脸上刺些花纹。但是就中原的角度来讲,只有什么人才纹身?罪犯。在五刑当中有一个墨刑,这个就是纹身,在脸上刺字。

结果回来之后,三弟就告诉大哥说,大哥,我一定要让你继位。大哥说我不能再继位了。为什么?因为我断发纹身。那你说你为什么要断发纹身?这不是我愿意的,这是我到了江南一带,发现什么?那里的人需要教化,如果我用一个中原人的打扮,文明人的打扮,他们无法接受,我要现同类身,他们才能接受。就像我们看到新加坡的一个慈善家,许哲女士,她一百多岁了,记者在采访她的时候,她穿的那个衣服破破烂烂的。记者说,你这个衣服怎么这么破?她说我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为什么你穿这么破的衣服?许哲女士就说了,她说我如果不是穿得这么破,被我服务的那些人都是穷人,他们无法接受。我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我穿着高级布料的衣服去服务他们,他们无法接受,这样对他们不敬。你看这就是仁者的思想。泰伯就是本着这个思想,他现同类身,我没有比你更高,在同事的过程当中,把好的、文明的思想,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个孝悌忠信的思想,传播到夷狄这个地方去。所以我一定要断发纹身。

所以你看这个理由好不好?太好了,找不到破绽。为什么不让人家找到破绽?这就是仁者之心。你看他让国让得一点痕迹都没有。让国,在古公,就是他爸爸的立场上,能不能讲?不能讲。为什么?因为这是祖制,这是祖先的遗制。再来对他的三弟来讲,三弟心里难受。你看,他们都是圣人,平白无故我得到这个天下,难受,他不愿意。这个天下是哥哥的,我怎么能平白无故的拿到手?所以哥哥让弟弟怎么样?心里一点挂碍都没有,让爸爸一点挂碍都没有,孝道。你看他让国让得这么自然,而且历史上一句话都没有记载,为什么一句话都没有记载?讲老实话,这个就是我们的学处,一般我们对人家好,我们要付出,我们总希望别人记住我们,有没有?所以送人家一个礼物,还要跟人家叮咛一下,这是我上次出国专门给你带回来的,人情。可是泰伯让国,历史却一点记载都没有,为什么?他没挂在嘴里,他什么话都没讲,让得一点痕迹都没有,让人家不着痕迹,了不起。在爸爸的心里面,你看没有负担,在弟弟的心里面也没负担。

末学告诉大家,我们读到这些故事,讲老实话,才知道什么叫孝道。我们今天让父母心里有一点点的挂碍,我们都是不敬,那个敬不够。为什么会让父母心里有负担?我们智慧还是不够。你看泰伯这个智慧,还有古公亶父的智慧,你看对这个儿子他有信心,两个怎么样?心心相印,这叫父子关系。我们看看,这个在周朝,可想而知,周朝的开国是这样开国的,你看看难怪它八百年,这个叫家和万事兴,他一家和,你看一国就和了。一家让,一国兴让。可是反过来,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这都是在指导我们如何来经营一个家庭,经营一个团体,这是教育的开始。所以这里我们看到泰伯采药,就能够知道什么叫「父母呼,应勿缓」,我们就了解,什么叫『父母命,行勿懒』,我们就清楚了。所以这个敬意不是挂在嘴边的,而是他能够做到无所不让,没有争执的。所以我们后面「出则弟」会看到一句话叫做「兄弟睦,孝在中」,从泰伯这里我们统统都看到了,他的孝道、他的悌道做到了圆满,非常的圆满。所以这个敬,泰伯无愧于这个敬字。这个是我们的学处。

【杨淑芬老师】从这条开始,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一个好的子女。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末学也曾经指导儿童读经,讲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时候,也会问他们: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都怎么回答?答案就有三个:我在、在这里、干嘛。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干嘛”的最多,几乎占了三分之二。我再问他们:如果在学校老师问你、叫你,有没有人敢回答“干嘛”的?没有一个小孩子举手。他们纷纷说道:我们才不敢,老师!他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可见从小,小朋友在家里,做父母的的确也不注意,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有礼貌。我们晓得,在家里不懂得礼节,不懂得礼貌,出外怎么会有礼节?怎么懂得要尊敬别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应对当中是怎样的情形。

我们再看看现代的社会,几乎已经变成了孩子呼,父母应。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养育子女都非常少,一个两个。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所以一个就是宝贝,从小就惯他。大家宠他,父母宠他,爷爷奶奶宠他,集一身的宠爱。所以从小他就养成骄慢、目中无人的这种态度,等到七、八岁这个时候再来教他,都已经相当困难了。因为他在童年当中,在四、五年当中,从两、三岁到七、八岁,这一段不长的时间、不短的时间,他已经养成骄慢的态度,所以就很难及时的把他教好。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我们也晓得,现在的子女功课很多,父母往往舍不得叫他做事,即使是家事,也都是由父母代劳。像在冬天,末学曾经问过小朋友:会自己叠棉被的,请举手?几乎非常少,微乎其微。为什么?因为从小就是父母帮他叠被子。由此可知,小朋友这么小,几乎一生出来他就在享受,父母从来没有给他学习的机会。所以等到父母要叫他做事,他难免就没有办法服从。怎么以前爸爸妈妈没有叫我做,现在老要我做?所以他难免就会反抗。也有很多家长都纷纷感慨说,孩子真的是叫不动,叫他写功课不写,叫他洗澡也不洗;可是不用叫的,看电视、打游戏样样都行。

我们也晓得,由这一点来看,我们知道从小有很多家长,他就不明白应该如何来教育自己的子弟。也有很多人,他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小孩子很小,他不懂;小孩子很可爱,就让他玩;他很天真,他很漂亮,他很可爱。什么都舍不得,这个不是在帮他,而是在害他。过去的人,从两、三岁会自己吃饭,会走路,就开始教育他。从父母呼唤他,就教他学习要赶快回应;从父母叫他做事,他就要及时的赶快去做。从小就要训练,你没有训练,长大了他不但不会料理自己,而且精神也可以说非常的散漫。我们从很多学生的习惯,他们的习气毛病,也可以略知一二。我们再往下看: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白话解】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周泳杉老师】这条也是讲敬。但是我们要思考,我们这个敬是在表皮上的敬,还是在内心真正的恭敬。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做俞麟,这个俞先生他是文昌社的一个社员,同是这个文昌社的还有一个人叫做王用予,他们都是读书人。读书人过去都会结文昌社,做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乡里面造桥铺路,再教导大家爱惜字纸,就讲这些东西。读书人他明理,他要做社会的榜样,所以过去文昌社很多。这个王用予先生因为他事奉帝君非常的谨慎,怎么样谨慎?我们讲依教奉行,对于帝君的教诲没有打折扣,非常的谨慎。结果有一天,他就梦到帝君来给他托梦,告诉他,你因为德行非常的谨慎,所以来年你在考试的时候一定会高中,来跟他预告。

王用予先生见到帝君托这样的一个梦,他很好奇,他就问,因为他跟这个俞先生交往甚密,两个人交情非常的好,他就问我们同社的这位俞麟,俞先生,他来年成绩如何?帝君就讲,他说这个俞麟因为侍奉父母用腹诽法,这个腹是肚子那个腹,腹部的腹,诽是诽谤的诽,腹诽法,所以他的功名已经被革除了。王用予先生以前没听过什么叫腹诽法,他就很好奇的问帝君什么叫做腹诽?帝君就告诉王先生说,腹诽就是俞先生在侍奉父母的时候,表面上父母教他似敬听,父母责他也顺承,表面上都是非常的服从父母,非常的听父母的话,可是他的肚子里面,腹,他肚子里面有抵触,肚子里面有诽谤,肚子里面不高兴,所以那叫腹诽。所以表面上看起来这个俞先生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孝顺的人,没想到他的敬意怎么样?十分的不足,没有恭敬心。换句话说,他只是做表面功夫,给别人怎么样?称赞他是好人,这个敬不是真的。所以上天已经革去他的功名了。果然这个俞先生终身不第,没有考上科举。从这个故事我们就了解到什么叫做承训,还是在那个敬意,完全的恭敬。所以这一条是总纲领,是一切孝行的总纲领。

下面讲到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统统都是从恭敬发展出来的。所以教导孩子恭敬十分的要紧。我们现在怎么教敬?第一个夫妻配合,第二个亲师配合。你看夫妻怎么配合?夫妻之间互相赞叹,不要争执。因为我们说到,敬的表现就是让。而让,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讲,大家容易明白,叫做心里真的有对方。一个人心里有对方,他展现出来的就是什么?礼让,无所不让。这个礼让,心里真的有别人,真的把对方放在心里面,他一定做到我们孔老夫子说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一定能做到什么?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因为他心里真的有别人,真的把别人放在心里;换句话说,他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就了解到,确实如果从这个标准来看的话,现代教育确实它的方向值得我们去深思。有很多的教育理念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生发出来的,而这样的教育没有办法教恭敬,他心里只有自己的时候,他完全不会想到对方。这个重要。所以夫妻之间能做到完全的把对方放在心里,互相的恭敬,这一点孩子就能学到。

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的现实来思考这个问题。现在确实整个社会的状况,离婚率很高,怎么教敬?可以教。夫妻两个人可能在没有学传统文化之前,有闹纷争而分开的。学了传统文化之后怎么办?怎么教敬?末学遇到这样的个案,末学都建议他们在孩子面前不要数落对方的不是。过去就让它譬如昨日死,明日种种譬如明日生,过去就让它过去了。在孩子的面前还是维护对方的尊严,不要批评对方;换句话说,不要找对方的毛病,要找对方的优点,这就对了。过去的家长了不起,了不起在哪里?你看,爸爸会跟孩子讲,他说孩子,这一生你可以不要孝顺我,可是你不能不孝顺你妈,因为你妈为你付出这个那个。妈妈会跟这孩子讲,孩子,你可以不要孝顺我,但是你不能不孝顺你爸。你看互相的,夫妻之间互相的尊敬对方,这个是教导敬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什么?父亲教导孩子恭敬老师,这个是我们老教授讲的,从他小时候的经验说到。你看求学的第一天,爸爸带着孩子到私塾里面去拜师。首先准备好礼物,在大成至圣先师面前,老师带着家长和学生先向夫子行三跪九叩礼。行完了之后,再把老师请到台上,爸爸在前面,带着孩子给老师行三跪九叩礼,把礼物奉上。老人家就讲到,这一个表演,让孩子这一生对老师的恭敬心牢牢的扎在心里面,不管在这个世界遇到什么样的大风大浪,什么样的诱惑,这一辈子这个恭敬心不会改变。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要不要去盯着他说你要去读书,明天要考试了?不用。他的恭敬心扎下去了,他自己能够在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了不起。

我跟很多家长在交流的时候,我跟他们说教导孩子恭敬老师,这个是您给孩子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有一位副校长,这个是在马来西亚,他跟末学在交流学校状况的时候,就曾经跟末学说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其实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他说,现在的家长经常动不动就带着孩子来学校要跟老师讨回公道,为什么?因为老师也许是体罚了孩子,也许是责备了孩子,家长不能接受。有一次就闹得很严重,他身为副校长,亲自当着孩子的面给家长赔礼道歉。末学就很感慨,告诉这位副校长,他这个赔礼道歉所失去的,我们所谓的尊严,比起那个孩子一生所失去的,不知道相差几千万倍都不止。这个副校长这一个躬鞠下去,那个孩子这一生的恭敬心就被毁掉了,就被这个家长给毁了。而毁掉一个孩子的恭敬心,你看他这一生怎么样?末学告诉大家,如果他没有特殊的因缘,他的法身慧命就断了。能比我们一个面子还要重要吗?

所以这一个问题,我们不去深思,我们不能体会其中的重要性。你看居则致其敬怎么教?还是要从一个大原则,什么大原则?这个是末学看民国初年一位大善人,叫做王凤仪老先生,王善人的《言行录》告诉我们一个口诀,他说「找好处」,还有「认不是」。老人家说什么?「找好处开了天堂路,认不是关了地狱门。」天堂路怎么开?找好处,找谁的好处?找任何人的好处。先生就找太太的好处,太太找先生的好处。五伦关系,没有一个关系不能这样子做,找好处天堂路就开了。再来,认不是,地狱门就关上了。有什么不是?谁的不是?我的不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那个求是什么意思?就是责备的意思,君子遇到过失总是责备自己。

我们不认识君子跟小人,看什么就知道了?看他肯不肯吃亏就知道了。肯吃亏,这个人必定是君子。到处都要占便宜,小至什么?争一口气,这一口气我咽不下去;大至什么都要争,什么都不肯让,这个人一定是小人。这个很容易分辨的。凡是责备自己,不要求别人的,这个我们要跟他学习。大家就了解到,「愚人争理」,愚人在争什么?争道理;「贤人争罪」,争过失,争罪过,确实不一样。所以这里教恭敬特别从这两条下手就能教。而展现在家庭里面,对父母亲就是完全的顺从,没有什么?没有腹诽,就是刚刚我们看到的,俞先生教导我们的,没有腹诽。其实都是反面教育,正面也是教育,反面也是教育,他都有功德。我们学习了之后,这些人物统统都有功德。

【杨淑芬老师】这个意思就是父母要知道,从小就要教育自己的小孩。教育他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到,孩子有没有专心的听你讲。我们看现代的情形,几乎是父母跟孩子的应对,父母讲一句,孩子可能顶了三、五句。父母不说还好,一说孩子又喋喋不休,所以完完全全时代都变了。为什么?因为从小父母在教自己的子女的时候,他没有特别注意到他们的礼貌。一个人在家里不听从父母的话,将来在社会上与人接触、与人相处,也可以说很难用虔敬之心去服从别人、去听从,或者长辈的话、长官所命令的话,可以说很难有那种诚敬之心。

所以,‘父母教,须敬听’。从小我们就要教导自己的子弟,要有这样的态度,恭敬之心来聆听父母所教育他的。父母从小应该要怎么教他?如果我们要培养他的德育思想,培养他的善心、慈悲之心,我们可以讲历史上孝悌的故事,忠孝的故事,礼义的故事,廉耻的故事。每天你能讲一则故事给他听,他从听故事当中,他可以明白什么叫孝,他可以明白古圣先贤所有教化后人的这些典范。用故事来诠释给他听,他不但爱听,从小他就建立了这些德育的观念。

‘父母责,须顺承’。如果孩子他做错事情,做父母的千万不可以含糊过去。尤其第一次犯错,就要及时的纠正,所谓“慎于始”,一切都要谨慎于开始。等他事情一错再错,我们再来纠正他,已经太晚了。所以当父母管教自己子女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到你的子女,他是不是愿意服从你的教诲。如果他有反抗的现象,你是不是会再加以说明?尤其现在讲亲子要沟通,不可以用专制的态度,在爱的教育施行下,父母有很多的权力,教导自己孩子的权力,很多都受到了限制。

所以,我们再看小孩,如果有犯错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教育他,让他改过向善。也要观察小孩子,他在犯错之后,他会不会再犯;如果他再犯,表示他没有顺从。所以从小我们对自己的子女,对家庭的每一个子弟,做父母的要特别谨慎、特别小心来教育他们。如果这一条最基本的,我们没有办法把他教育好,往后他就很难,将来就很难培养出良好的人格。为什么?犯错不能接受教诲,犯错不能改进,这个孩子怎么教导?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管教,应该要特别的注意。

做子女的,从小我们也要有一种心,父母对我们所说的,我们要专心来聆听,态度要很诚恳的接纳。有很多学生会跟我反应,他说:妈妈很无理,她都这样严格的要求我。我就会告诉他:教不严,师之惰;同理,子不教,父之过,母之过。所以妈妈要你好,她才会严格教你;老师要你好,才会严加督促你。你能晓以大义,他才能知道,原来父母他严格的督促,完全出自于一片的慈悲之心。

所以,我们在教育子弟也要特别的谨慎,从自身做起,才能真正让子女效法。家里如果还有长辈在,做父母的一定也要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你的子女看到,你同时也能接受爷爷奶奶的教诲,他们哪有不向你学习的?我们看完第二条之后,接下来我们看第三条: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白话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周泳杉老师】从这里已经进入到养则致其乐。我们从文法上来看,居则致其敬是儿女要敬,养则致其乐谁乐?儿女要乐,这个文法很清楚。换句话说,就是告诉我们,侍奉父母要带着和颜悦色。父母有没有和颜悦色不要紧,我一定要和颜悦色。所以养则致其乐不是说一定要让父母和颜悦色,那不一定,因为因缘不同,可是我一定要和颜悦色,养则致其乐是这个意思。第一条就是养父母之身。这里只举出一条,就是『冬则温,夏则凊』,就举这一条。但是我们看,「冬则温,夏则凊」是讲谁?是谁的典故?黄香,东汉的黄香,「江夏黄香」,这是皇帝给他的封号,「举世无双」。为什么无双?因为他九岁的时候母亲过世了,他奉养父亲,九岁就懂得冬天的时候帮父亲暖被,夏天的时候帮父亲扇席,让父亲能够睡得很好。难道他只做到这一条吗?决定不是。这一条只是什么?他百行当中的代表而已。我们要注意黄香那时候几岁?九岁。我们三、四十岁看这个九岁的,我们就起了什么?起了惭愧之心。

为什么李毓秀夫子在这里只提到这一条?这一条就够了,它包括了。举他的年龄,就包括了所有的年龄;举他的事迹,就包括了所有孝养父母的事迹。告诉我们这一条是最基本的,这太基本了。如果连这一条我们都做不到,我们说要给父母什么样的山珍海味,盖什么样大的房子让父母住,其实那都是空话。从哪里做起?「冬则温,夏则凊」开始做起,只有九岁。所以黄香这一个故事就把养父母之身所有的行为统统包含进去了。

『晨则省,昏则定』,这是让父母安心。这是从日常起居当中让父母安心做起。我们刚刚说了,恭敬是心里真的有别人。这么多人,我们从谁开始做起?从父母开始做起。所以我们心里真的有父母,把父母放在心里,让父母处处能够安心,这就是最具体的表现。早上起床的时候让父母知道我们一切安好,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照顾父母的挂念,我们一样到跟前给父母做慰问,你看这个就是安心,他日久天长这样在做就成为习惯。所以古人讲老实话没有把孝道挂在口上,可是怎么样?个个懂得孝顺,为什么?「晨则省,昏则定」,这是子女的礼仪,一定要做的。懂得读书,上了私塾,老师就是这样教。在老师教的时候,他回想小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祖父母就是如此,他自然终身奉行,习惯成自然。不必教孝,真的不必用言教来教,身教就教了,光是这一条,孝道的根就扎下去了。这是我们看到古代的记载是这样。

【杨淑芬老师】‘冬则温’,什么意思?“温”就是温暖的意思。‘夏则凊’,凊就是凉爽的意思。此地就是指子女渐渐长大的时候,对父母应该尽的这种孝心,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做?就是从关怀父母的起居开始。此地只有讲冬还有夏,春、秋也一样。因为冬天比较寒冷,夏天比较炎热,在照顾父母方面会比较费心。所以此地所指的冬跟夏,并不是春、秋都不管。我们晓得年纪大的人他很怕寒冷,所以冬天在家里,对父母就要特别的照顾,不要让他晚上睡不好,要暖和,让他睡得安稳。现在借着高科技的产品,我们有暖炉,所以父母在起居方面就方便多了。夏天让父母睡得很舒爽,很凉爽,我们也可以借重冷气机、电风扇,可以让父母睡得很安适。

‘晨则省,昏则定’。就是每天早上要记得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问候,问早安。同时问完早安之后,还要关心一下,昨天睡得好不好?是不是安稳?一切是不是睡得很舒服?这些都是为人子弟在家里对父母应该有的态度,还有孝敬的这一份心。“晨则省,昏则定”,“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让他的心情觉得很好。为什么?能看到子女每天来问安,做父母的哪有不高兴的!

做父母的,你能带领自己的子女来向长辈问候,爷爷奶奶看到孙子也过来,他当然会更为开心。我们知道老人家他年纪大了,往往比较寂寞,每天你能用笑脸来面对长辈,面对父母,父母一定会很高兴。但是我们再看看当今的环境,几乎老人很少跟子女在一起,老人有很多都被送到老人院。他们的生活不像古代,古时候有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在历史上陈昉这一家,他们有十几代统统居住在一起,完全没有分家,有七、八百口在一起吃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温馨的场面。

但是社会的变迁,在现在父母他往往没有像以前那么幸福。所以为人子女者,我们没有办法跟父母居住在一起,也要时时刻刻惦记着父母的生活情形,有空应该打个电话问候父母。假日也应该携带自己的子女回去探望,让父母高兴。回到家里,能为父母下厨做几道可口的小菜,相信父母会吃得很高兴。即使他没有办法跟子女生活在一起,也会觉得生活相当的幸福。

古人能做到晨昏定省,我们今人刚好恰恰相反。子女早上大部分都是父母去叫他,父母去问他,你起来了没?好不好?完全相反。这个实在没有办法想象,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想象,为什么时代会变成这样。所以有很多做父母的,他很感慨子女不孝。为什么不孝?从小我们就没有好好教他,所以长大他不孝也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们也看见现代很多职业妇女,孩子一生出来就是褓母带,褓母带大了,上学。所以亲子关系,母亲的责任与古人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这种亲子的互动很少;很少,子女对你没有亲切感。既然没有亲切感,他又如何来孝敬你?更何况从小又没有好好的教他,所以长大养成他不孝,那这个也真的是理所当然。

所以当我们看到古人的孝心,古人的孝行,我们今人看了,虽然我们也深觉现在的环境的确与古人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效法他们的精神。什么样的精神?关怀父母的精神不变,体贴父母的精神不变。如果我们朝这个方向去做,也可算是孝顺了。我们再看: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白话解】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周泳杉老师】『出必告,反必面』,你看出入父母担不担心?担心。『居有常,业无变』,它告诉我们,父母不但挂念我们生活的点滴,还挂念我们未来就业和养家糊口的生活,他没有一点是不操心的。所以「居有常,业无变」说的就是这个,父母担心我们的职业。

末学告诉大家,最近有一则新闻,一个大学生毕业后,一年换了十五个工作。什么意思?他每个月都在换工作,其中有些月份还会换两个工作。父母操不操心?操心,那个心不知道要操多少!所以古人在这一点我们佩服,非常的佩服。一样的,在汉代有一个很有德行的人,他叫毛义,毛义他非常的有德行。他还没有当官之前他在讲学,很多人都来听他的讲学,在乡里面他是一个非常有德行的人。因为父母担心他没有一个很固定的收入,他知道父母为这个担心,我们知道汉朝是孝廉制度,地方官都会向中央推举孝廉,结果就推举到毛义。可是毛义他志不在当官,他志在办教育,但是为了让父母安心,他接受了。而他在接受这个檄文,檄就是皇帝的诏书,皇帝的诏书到来的时候,他脸上露出了欢喜的表情。我们想想看他为什么欢喜?他欢喜是不是说我有高官可以做,不是的,他欢喜的是我的父母不会再操心,他欢喜的是说我有一分比较好的、稳定的收入可以奉养我的母亲,他是这样子欢喜。所以他在捧这个檄文的时候脸上露出欢喜的表情不是为自己,是为他的母亲。结果旁边有一个人,平常跟他一起共学、修学的一个人,看到毛义脸上露出欢喜的表情,他误会了,他以为毛义退心了,心想你这个人也是功名利禄挂在心上的,你看一遇到名闻利养还不是和普通人一样,所以就鄙视他,然后就不再跟他讨论学问,就疏远他了。

我们要晓得,要是我们受不受得了?你看被误解、被毁谤,我们受不受得了?再者,这些毁谤的言语,一个人讲,两个人讲,一大群人都在讲,而且那些人都是过去的同参道友,你看受不受得了?毛义他都接受了,为什么?奉养母亲,默默的接受,一句话都没有辩解,了不起,你看这个孝道了不起!后来等到他母亲一过世他就立刻辞官,而且终身不再奉诏,因为后来皇帝还一直下诏书请他出来当官。这个朋友后来才忏悔,说当时我误解了你。确实我们人生这种遭遇太多太多了。何以止谤?曰不辩,不要辩解,不要辩解这是解除毁谤最好的方法,毛义是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而他那种忍辱的功夫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他的孝道。了不起,这是养父母之心,这是「居有常,业无变」。

【杨淑芬老师】这里也讲到出门一定要跟双亲禀告。孔老夫子他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当父母都在家里的时候,如果你有事情要出去,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不管你去得远或者近,也一定要讲明我到哪一个地方,好让父母找你方便。尤其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复杂,治安也没有以前的好,所以为人子女一出门就一定要向父母禀明到哪里,或者说到同学家,到哪一个地方,什么时候回来,都一定要向父母禀告。为什么?绝对不能让父母为我们的行踪担心。

‘反必面’,回来的时候,也要跟父母报告讲明。“面”就是要面见父母,让父母看到你安全的回来,让父母得到宽心。

‘居有常,业无变’。这个“居”就是居住,居住的地方,“常”就是要固定。我们都晓得,子女长大以后都会到外面工作或者求学,一旦我们如果在外面已经立业或者成家,我们也要让父母宽心。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要让父母晓得,不要经常变换,让父母担心儿女在外头居无定所,好像到处漂泊流浪一样。所以为人子女,如果在外面读书求学,或者经商做事,我们也要让父母知晓我们居住的地方。

除此之外,“居”就是我们生活起居,除了要居有常之外,居住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之外,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也要有规律。有规律的生活,才有健康的身体。如果你不懂得节制,不晓得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生活不正常,也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心。这个也是为人子女所应该特别注意的。尤其在现在的社会里头,几乎子女长大之后,都是自己在外居住。在外居住不会照顾自己,那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为什么?人要懂得会照顾自己,你才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良好的精神,你要创业,你要做任何事情,你才有那种体力跟精神。

‘业无变’,这个“业”,我们可以说事业、学业,或者说你的工作。我们晓得有很多人心不定,工作三、两个月,他就很想再换一个工作,这都是不对的。学习任何的才艺,或者我们求学的过程,我们也要专注,一门深入。一门深入,我们这一生才有成就。如果没有定心,不能一门深入,可以说将来一事无成。所以古人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这个“法”的意思,就是一切事情的成就,你都要能忍耐下来;你没有这个忍的功夫,你就会经常变换。人无定,事业经常更换,父母当然也会为你操心,这个都是为人子女应该要避免的。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白话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杨淑芬老师】从字面上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事虽小’,就是泛指一切事情无论大小,即使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勿擅为’,这个“擅”就是随自己的意思,擅自的意思。也就是说事情即使是非常小,也不可以不经过同意就擅自去做它。譬如说有很多小朋友,他在家里,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他就好像造反一样,什么事情都碰,父母的房间、抽屉翻箱倒柜,很好奇的都去翻阅它,这些都是不对的。

《中庸》里头告诉我们,人要懂得慎独。什么叫慎独?也就是说在没有人看到的时候,我们内心也要很恭敬,绝对不可以随心所欲,自己想要怎么做就擅自去做。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个意思也是告诉我们,人要经常怀有这种警戒之心,即使没有人看到,或者在没有人的地方,这种独处的时候也要很谨慎。

孔子也说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也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对自己要能有所节制,同时也要懂得尊敬别人;你能尊敬别人,别人才有可能尊敬你。我们在公共场所,或者在一些很多人聚集的地方,看到一些小朋友或者一些大人,没有经过同意,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往往会不自禁的东摸西摸,这些都是犯了事虽小勿擅为的情形。

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凡是没有经过同意的一些事情,我们都不可以擅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为什么?你去做了以后,有可能你闯了大祸。有一些人他非常的好奇,看到电铃,或者按钮,他随便一按,结果就闯出了大祸,这都有可能。或者小朋友不晓得,在家里随便乱开瓦斯,或者电器的开关,这些也都非常的危险。所以从小在家里,为人父母的就要告诫小孩,凡是不能做的、没有经过同意的,都不可以随便去做它、去摸它、去碰它,这些不但很危险,同时也是不礼貌的。

我们再看下一句,‘茍擅为,子道亏’。事情尽管很小,不能做。万一你去做,这个“茍”就是假使,假使你去做它。“子道亏”,就有损为人子女的品德。“亏”,就是指缺陷、不完美。每一个人都希望他的道德人品非常的高尚。为人父母的更期望他的子女都是很优秀的,不但品学兼优,课业要好,在他的品德方面,也是要非常优秀的。所以做任何事情,无论大小,凡是没有经过同意,都不可以擅自去做它;去做了它,就会让父母感到难过,也有损我们为人子女的品德。我们再看底下:

【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白话解】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杨淑芬老师】所有的物品,虽然很小,可能一颗糖果,但是不该你吃、不该你用的,你统统不可以私自把它藏匿,变成己有。这里也特别告诉我们,凡是不应该拿的,不是属于你自己的,应该要征求别人的同意;经过同意之后,你才可以拿。如果没有经过同意,你就私自把它隐藏起来,那就和小偷一样,这也是有损我们品德的。所以如果你擅自把它藏匿起来,就是你擅自把它偷偷的占为己有,都是品德上很重大的瑕疵。所以会让父母亲感到伤心难过,他会为你犯这样的过失而难过。因为小偷这个名,实在是很难听,犯这样的过失会让父母蒙羞,感到是一种羞耻。所以为人子女的,从小在家里,凡事应该请示妈妈,哪些可以用,哪些不能用。

尤其在学校或者没有人见到的地方,东西很多,你很想要,你私自把它占为己有,这样也是不对的。所以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自己的子弟,经常要查看他们的书包,是不是多出了一些文具,或者多出一些用品。如果发觉孩子的书包里头,或者口袋当中,有不明来路的东西,为人父母的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说不定小孩的手已经犯了不干净的事。所以,我们在这些方面要特别的谨慎注意。请看第五条: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白话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周泳杉老师】这里还是养父母的心。你看这是娱亲绝忧,让父母没有任何的忧虑。在中国大陆的黑龙江省有一位王一民老先生,他在七十几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已经九十几岁了,那个时候母亲九十几岁。有一次母亲跟他说,孩子,我们去旅行好不好?他说好!妈妈你要去哪里?母亲说咱们去西藏好不好?大家晓得,黑龙江离西藏有多远?几千公里,好几个台湾那么远,那还是直线距离。这孩子就问,母亲您知道西藏有多远吗?母亲指着地图说就这么近。母亲不晓得很远。孩子为了成全母亲的心愿,让母亲没有忧虑,说好吧!母亲,我带您走这条路。这个孩子不是很富有,他带母亲怎么走?不是坐飞机,也不是开车,而是什么?骑三轮车。他们家就一台小三轮车,把三轮车的后面加了一个斗篷,怕风吹日晒雨淋,加一个斗篷,这个斗篷做好的时候,上面就题了三个字,叫「夕阳号」。结果这个七十几岁的老翁把九十几岁的母亲扶上三轮车,靠着他一双腿骑了上千公里。他的路线是从黑龙江到北京,从北京再骑到上海,从上海骑到广州,这是骑海路,骑到广州,当然没有到他的目的地,没有到西藏,可是到了广州的时候母亲生病了。你看九十几岁,到广州的时候已经快一百岁了,因为他骑了好几年。真的,就是一片孝心。结果母亲生病之后,他就善意地把母亲骗到海南,到了海南之后搭飞机回黑龙江养病。养病的时间大概有两年多的时间,母亲就过世了。母亲过世的时候,一百多岁过世的,那个时候王一民老先生已经八十几岁了,在过世之前母亲告诉他,她说孩子,把我的骨灰撒在西藏。孩子说妈妈,我一定满足您的心愿。结果母亲一过世,火化之后,他就捧着骨灰,这次真的到西藏,他还是骑着三轮车,没有任何动力装置,就是靠着脚,骑到哪里?骑到了西安,从黑龙江骑到了西安,黑龙江是东北最顶端的地方,靠近苏联,骑到了西安。因为到了西安的时候他已经八十几岁了,而且他的事迹那个时候整个中国大陆都知道。所以很多人就恳求他,说老先生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他的身体着想,一直劝他,后来他才肯上车,就是换成动力的我们说轿车,然后才从西安把他的母亲的骨灰送到了西藏。了不起,你看「亲所好,力为具」,七十几岁到八十几岁这十几年的过程当中,就是为了实现母亲的一个心愿,让母亲没有忧虑。

【杨淑芬老师】这一条也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如何关心体贴父母。我们都晓得有时候父母年纪大了,他所需求的,他不方便自己出去买,或者他不好意思开口,为人子女的这个时候应该要善察亲意。譬如说看到母亲什么东西比较缺乏,我们应该要主动的为她补充。母亲喜欢吃好吃的,喜欢吃她经常喜欢吃的食物,我们也应该要尽到孝心,经常满她的愿望,希望她能吃到她想要吃的。尤其是年纪大的人,可能胃口差一点,如果我们经常关心体贴他,双亲也一定会非常的高兴。如果我们能用这样的方式也来告诉自己的子女,将来他们长大,我们年纪大的时候,这些小孩也会记住当时母亲(父母)是怎样来孝敬爷爷、奶奶的。

所以‘亲所好,力为具’,这个“好”就是喜好,他们的嗜好。“力”就是要尽心尽力,“具”就是要为他准备。所以母亲或者父亲或者长辈,他们有任何的需求,为人子女的应该要尽心尽力为他去准备。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很小的小学生,父母最喜欢的无非是你的功课要很好,自己的作业要自己努力去做;应该学的,也应该努力去学习。我想父母在你幼小的时候,一定最希望你能在功课上好好的努力,这个时候你也应该要尽心尽力在你的课业上努力,让父母欢喜。

‘亲所恶,谨为去’。这个“恶”就是不喜欢、讨厌的、厌弃的。“谨”也是要用恭敬之心,很谨慎的为父母去排遣,或者排除,为他去除掉。譬如说父母他不喜欢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把它去除。父母见到我们有不良的嗜好,不良的习惯,为人子女也应该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自己应该要赶快改正过来,让父母能得到欢心。

这个“恶”,它还有其它的解释,譬如说父母不想见到的人,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要帮他支开。所以这个好跟恶,完完全全要看子女平常与父母相处的时候,我们要仔细的去观察父母心里所想要的。如果你能体贴父母,他一定能得到宽心。我们再看下一句:

【身有伤,贻亲忧。】

【白话解】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周泳杉老师】这是保身,让母亲、让父亲对我们的身体没有挂碍。你看孔子说什么?「父母唯其疾之忧」。一个孝子,怎么做到孝子?让父母除了我们身体之外,不为我们有其它的忧虑。为什么我们身体还会给父母忧虑?因为一个人不生病怎么可能,人生无常,对吧?这个我们没有办法控制。一个人要生病,当然有些疾病可以预防,可是有些疾病是没有办法预防的,所以父母唯其疾之忧,只有做到除了疾病让父母担忧,剩下的都不让父母担忧,孝道才算圆满。

【杨淑芬老师】‘伤’就是身体有受伤,或者有病痛,我们都可以称为“伤”。‘贻亲忧’,“贻”就是遗留,会让父母留着牵肠挂肚,“忧”就是挂心。我们想一想,从小到大,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或者有病痛的时候,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会忧心,忧心我们的身体是不是没有办法好转。我们能这样体会父母关心我们、照顾我们的那一份心情,我们就懂得要爱护、照顾自己的身体,免得让父母为我们操心。

子女长大之后,在外面结交朋友,更要特别的小心。结交不好的朋友,如果有不好的习惯,也会让父母伤心。为什么?如果年长之后,你在外面,这个伤,如果你不懂得处理你的感情,你因为心情不好,你受到创伤,父母也会为我们担忧。所以一个人从小到大,可以说父母无时无刻不在关心我们,所以我们也要懂得如何来照顾自己,这样才是孝顺的表现。如果不懂得照顾自己,长大之后还让父母操心,那也是不应该。

如果我们现在年纪很小,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衣食,自己的穿着。冬天、夏天添加衣服,减少衣服,我们都要特别的注意。还有我们的饮食习惯也要特别注意,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人子女都要特别的注意,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为我们担心。

【德有伤,贻亲羞。】

【白话解】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周泳杉老师】从『德有伤,贻亲羞』到『亲恶我,孝方贤』,这是养父母之志,志向,养父母的志向,这是专门指德行来讲的。什么叫养父母的志向?你看,德有伤,贻亲羞。真的,我们有些朋友在监狱里面做教诲师的服务工作,义工。末学有一个朋友告诉末学,他说真的,一个人到了监狱里面,他坐的是有形的牢狱,他的父母坐的是无形的牢狱。我们相信。再来,有一个朋友他是在烟毒勒戒中心做教诲师,他看到很多吸毒的朋友们,在毒瘾发作的时候,大小便都不能控制。他说你看过粪屎地狱吗?那个就是粪屎地狱,大小便不能控制,整个房间污秽不堪,所以人都不敢接近他的时候,他说这个时候还有两个人对他始终不离不弃,那就是他的老父母。我们想想看,为人子女的不把自己的德行照顾好能对得起父母吗?养父母之志。

那么养志我们从谁身上来学?大禹治水,他的父亲治水失败了,没有关系,儿子继续干,儿子治水成功了,把父亲的耻辱给洗刷掉,你看养父母之志。再来,我们读《史记》,司马迁在他的序文当中讲到,他说他为什么写《史记》?你看他的人生遭遇到这么大的困境的时候,他为什么还有那么样的力量来写《史记》?因为他的父亲的遗志。他的父亲是史官,是太史公,因为皇帝封禅泰山他没有去,然后忧愤而死。在弥留之际,司马迁从外地赶回来,握着父亲的手,父亲告诉他说,我死后,汝必为太史,你一定要做太史,为什么?因为我还有一个遗志没有完成。什么遗志?他说从黄帝以来到武帝的这段时间,历史没有一个完整的记录,都是片段的,他说你要帮我完成这一个遗志,我死后你一定要做这个事情。所以司马迁在父亲过世之后他充实自己的学问,搜集资料,跑了好多地方。你看他写《孔子世家》的时候,他讲到他到了曲阜去看,「诸生以时习礼其家」,那个时候看到诸生还在那里习礼,什么意思?他亲自走过。他要走遍各地去考察那些历史人物的背景,很辛苦,搜集这些资料非常的辛苦。再来,他要充实自己的学养。你看这个动力哪里来的?养父母之志,那是他父亲的志向。再来,班固作《汉书》,为什么?因为《汉书》是他的父亲班彪的志向。班彪作《汉书》没有作完就死掉了,过世了,班固接着干,写《汉书》,可是不料班固没有写完也死了,谁接着干?妹妹班昭接着干。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汉书》是三个人的心血结晶,父子、父女三个人的心血结晶,你看养父母之志。这叫什么?这叫家学、这叫家业、这叫家道、这叫家风,都看到了。我们念到这些故事,末学告诉大家,真正了解到身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幸运!我们有这么多好的祖先,打开经典、打开历史有这么多好的榜样,这个是其它民族没有的,我们要了解这一点,祖先没有对不起我们。

【杨淑芬老师】这一句是父母他们最大的期望,无非将来小孩在社会上能有成就。不但有成就,也希望所有的子弟都能成圣成贤,那是父母最期望不过的了。假使我们不能做到如此,反而还有品德上面的瑕疵,一定会让父母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为什么?从小我们在父母这么辛苦养育之下,才能养育长大。我们如果不懂得珍爱自己,没有报恩的心不打紧,还让我们的品德有瑕疵。这个品德有瑕疵,就是什么?譬如说在外面跟同学打架,就是你品德有瑕疵;在外面逗留,晚上不回家,也是你品德有瑕疵。为什么?那么晚了还在外面游荡,肯定没有好事;年纪轻轻就跟人喝酒,这也不是好事,这些都是品德有瑕疵。或者赌博、打电动,输了很多钱,这些都是品德上有很严重的瑕疵。所徒留的只有让父母感到伤心难过而已。

《诗经·蓼莪篇》里头提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这里就在赞叹父母生我们,养育我们,的确是非常的辛苦。我们有今天健全的身体,我们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想一想种种,哪一样不是父母恩赐给我们的?所以我们想到这里,我们就应该要想到饮水思源,我们从哪里来的。我们一定要想到父母,看他们年纪大了,我们有能力应该要尽到子女的孝道,在品德上面更不应该有瑕疵让父母蒙羞。古人讲到孝顺这个最高的境界,他能光耀门楣。如果今天我们不能光耀门楣,起码我们都应该要做一个好人,千万不能让我们的品德有缺陷,徒让父母伤心,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再看底下: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白话解】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

【周泳杉老师】一个人在亲爱我的时候他表现了良好的德行,这个没有什么难的,这是应该的。可是在父母不爱这个孩子,而这个孩子还能表现出过人的德行,这个就不简单了。谁?大舜。我们看到大舜,这个是我们一般人遇不到的,他的继母千方百计的要把他害死,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千方百计的要把他给害死,而他的父亲也不明理,也不阻止这些不好的行为,他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可是大舜一点怨言都没有。曾经有一次他跑到田野里面去对天呼喊,对天哭泣,他就讲到,上天,因为我的孝行不够,所以我的父母没有办法爱我。他责备自己,不是责备他的父母。

再来,闵子骞,你看「亲恶我,孝方贤」。闵子骞,大家晓得的,继母把所有好的都给自己的孩子,两个弟弟,而所有不好的都给闵子骞。你看闵子骞,他穿着芦苇做的衣服帮父亲驾车。当父亲知道我亲生的长子居然穿着芦衣的时候,要去休掉后母,闵子骞跪下来告诉父亲,「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我们晓得,这个是什么?这个是君子,他的心里面对于后母一丝毫的对立、抱怨都没有,他才能在那么样的一个情景之下说出这样的话语。

【杨淑芬老师】这里也提到了,双亲从小就这么爱护我,我孝顺理所当然,是天经地义之事,怎么可以不孝!如果我今天不孝我的父母,将来我的后代,同理也是不会孝敬我,想想人可不能像人家所说的“衣冠禽兽”。人为什么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我们有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的人,肯定他一定会孝养他的父母。

‘亲恶我,孝方贤’。“恶”就是讨厌。即使双亲不喜欢我,讨厌我,我还能克尽子女的孝道,这个“孝”才称为贤。“贤”叫圆满的意思。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孝顺的这些故事,我们都听过虞舜,他的父母对他不好,可是他还能顺亲意,顺母意。即使后母对他相当的不好,甚至都要害他,但是舜他都能顺从,逆来顺受,最后感化他的父母。这一则故事也告诉我们,即使我们跟父母亲的因缘,这个缘分没有那么好,但是我们也要想办法让父母能改变。为人子女,虽然辛苦一点,但是至诚可以感通。一个人如果发自内心真诚的孝心,肯定可以感动父母的。所以,最后这里也提到了,父母亲这么爱我,我们同样用父母亲爱我们的心,我们也能来爱我们的父母。这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不分年龄老少,不分大小,我们都可以做到的。

在历史上,有一个叫陆绩的小朋友,他有一次跟他的父亲去作客,小小的年纪才六岁,主人招待他吃了橘子。他看到主人还有剩余,所以就把这个橘子藏了两个,放在他的口袋里头,放在这个袖子里头。回家的时候,拜别主人,跪拜礼谢主人,这个橘子就掉下来。主人就笑他说:你这么贪吃!可是这个小朋友就跟主人讲:因为我母亲她很喜欢吃这样的橘子。所以趁主人不在的时候,他就拿了两个,想要带回去给母亲吃。虽然这是不好的行为,但是他的出发点,他就想到母亲。因为他想到妈妈平常对他的爱护,现在看到妈妈喜欢吃的东西,他没有忘记母亲,所以他就顺手多带了两个,放在这个袖子里头。由此可知,孝顺不分贫贱,不分年龄,只要你懂得让父母高兴,你能体贴父母。你平常对父母,能让父母得到欢喜,你就是孝顺。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白话解】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周泳杉老师】从「亲有过,谏使更」到「号泣随,挞无怨」,这个是养父母的智慧。有一句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有人反对这句话,他说为什么?因为父母也是凡人,父母也会有过失,怎么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其实是我们错解了这句话,我们自己也为人父母,我们也不敢讲我们所做的行为都是对的,为什么不敢这样讲?因为我们还是个凡夫俗子,还在学习的阶段,我们怎么能说我们不犯错?会犯错,那又怎么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个话有矛盾吗?没有矛盾。为什么没有矛盾?因为在孝子的眼中看不见父母的过失,不是说父母不会犯过失,父母会犯过失,可是怎么样?孝子看不见。难道这个孝子没有善恶分辨的能力吗?不是的,他能分辨善恶,但是他不把父母的恶放在心上,他不计较,他完全看不到父母的恶。你看多了不起,他的心里是干净的、清净的。有了这样的能力,我们刚刚讲到,这是基础,最终要怎么样?泛爱众,最终要泛爱众,他就能做到不见世间过失,他能做到,为什么?因为他从不见自己父母过失做起,做到最后,成就了他的清净心,完全不见到世间人的过失,为什么?他把所有的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们就了解到,中国文化从《弟子规》做起,确实把我们整个文化的核心,所谓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统统都包括了。

『亲有过』,确实亲会有过失,父母会有过失,但是这些过失,由于孩子不忍心看到,所以必须要劝谏,『谏使更』。而态度是怎么样?『怡吾色,柔吾声』。为什么「怡吾色,柔吾声」?因为恭敬父母。

【杨淑芬老师】这里就讲到在家里,假使父母亲有过失、有不对,为人子女基于尽孝,我们也要劝父母不可以这样做。但是在劝勉父母的时候,这个“谏”就是劝谏。在劝谏父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我们的神情,我们的态度,是不是很尊重?是不是很客气?‘亲有过’,这个过的意思就是有过失,或者有不当的这种行为。谏就是劝勉的意思,劝解的意思。

“使”就是使他能更正,或者能及时停止。我们晓得,这种事情相当难为。可是我们看到也有一些不是的父母,譬如说染上恶习,好饮酒,或者沉迷赌博,这些为人子女的来劝解、劝谏,也要特别注意我们的态度,我们的举止。古人说,如果劝勉三次之后,这里就有讲: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白话解】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周泳杉老师】『谏不入,悦复谏』,这是告诉我们「孝志不移」。为什么他的孝志坚定不移?因为对父母的孝心没有改变。最后『号泣随,挞无怨』,是「心意终敬」。这几句话都是因为没有看到父母的过失,才做得出来,并不是父母真的没有过失。

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跟我们讲到,「事父母几谏」,这是告诉我们劝谏的时机。「几谏」这个几是几个的几,我们念「基」,这个“几”是什么意思?我们大家都知道,事物很微小的时候,那个叫“几”。所以「事父母几谏」,意思就是说,事奉父母,在什么时候劝?在父母的过失还没有形成之前就要劝谏。而“几”就是过失还在隐微之处,他就去劝谏,不会让父母的坏习惯已经形成,或者是过失已经形成,他才来劝谏。那个时候太晚了,怎么说?因为坏习惯一养成,不容易改变。

现在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父母的过失在很微小的时候,为人子的可以发现?这个是我们要研究的地方,为什么我们可以发现?因为我们全心全意都在父母的身上,关心父母,他就可以做得到。因此有几个重点,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就是一个孝子,当他父母在过失隐微之处就开始劝谏,第一个它的效果好、容易成功,能帮助父母改正这个过失;第二个,这个孩子在劝谏之后,因为很容易成功,很容易把父母的过失转化掉,所以孩子在外界的看法当中,这个孩子就没有博取孝子美名这样的一个,我们叫副作用。怎么说?等到父母的过失很大的时候,为人子的要劝谏,很难劝谏。可是有些人他的居心并不是非常的良善,为了博取孝子的美名,这个我们在历史上也见过的,养成父母之恶,或者是养成兄弟之恶,再来劝谏,让社会大众称赞他是孝子,这个是有发生过的,但是这个居心是非常不好的。

特别在《大戴礼.曾子事父母》这一篇文章有讲到这个道理。有一次曾子的学生叫单居离,简单的单,那个字要念「善」,单居离。他问曾子,问曾子什么?他说「事父母有道乎?」事奉父母有没有道理?有什么道理?有没有方法?曾子说「有」,很简单的就告诉他的学生,「爱而敬」,对父母就是爱,而且是敬,就这两个字。其实这两个字我们经常提到,但是我们一般的人对它认识得不深刻。你说中国的教育教什么?就是教这两个字,爱跟敬,换句话说,中国儒家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我们今天讲孝道,孝道是爱行于父子之间,这就叫孝道;悌道,爱行于兄弟之间,这叫悌道;仁,爱行于一切的人事物之间,这就是仁,它不是很复杂的。但是由于我们对爱没有经验,什么意思?因为人生下来,我们如果没有给他创造一个学习爱的环境,他不懂得什么叫爱。我们现在的家庭功能丧失了,家庭的功能式微了,所以孩子一出生,在这个家庭当中他感受不到父母之爱,其后遗症是他长大之后他不懂得怎么爱人。我们现在经常听到很多人说,我是为你好!为你好,可是他用的方法让别人很难受,为什么?他不会爱人,他不懂得如何爱人。

所以曾子这里告诉单居离,他的学生,「爱而敬」,非常简短,可是已经抓到核心的部分,把这个爱字的核心抓住了。爱是无条件的付出,譬如说我们的左手帮助右手,你看左手受伤了,右手帮助它,这是没有条件的,它是一个整体,同体的一个状况,这个是真爱,父母对孩子都是如此。这个爱的能力会被欲望给破坏掉,换句话说,人为什么对于爱会疏忽了?因为他贪着欲望。爱跟欲望是一个互相消长的,欲望多,爱就少;爱多,欲望就淡薄。可是现在麻烦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的下一代把欲望当成是爱,那这个就麻烦了,明明增长的是自己的贪欲,结果他把它误认为这是爱,尤其是男女之间这样的相处。你看为什么现在男女之间这么多不理智的相处?比如家庭暴力也好,或者是言语上的暴力也好,或者是男女交往分开之后互相伤害,这种状况很多,为什么?把欲望当成是爱,他不是真爱,他不是无条件的为对方付出,不是这个。所以学习爱从哪里学习?从父母身上学习。

曾子就讲,「爱而敬」。再来他说,如果父母的行为符合道理,我们叫顺应自然,符合道理,做孩子的要遵从。如果父母的行为不合乎道理,就是这里讲的「亲有过」,就要劝谏,这个就是做孩子的义务。但是如果劝谏了,父母没办法接受,要注意,父母没办法接受的时候,必然产生一些过失,这些过失会导致父母受到社会大众的指责跟批评,为人子的不忍心看到这样的状况。所以曾子就讲,如果劝谏,父母没有接受,怎么办?要让社会大众认为父母这个过失是因为我这个孩子所引起的;换句话说,就把罪过揽在自己身上,这是曾子说的。你看,曾子他做到了,他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但是后面曾子又补了一句话,他说「从而不谏,非孝也」,只是一味的盲从父母而不去劝谏父母,这个不是孝道。「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就是只是劝谏父母,但是不去顺着父母,这个也不是孝道,因为已经跟父母对立了,这也不是孝道。所以你看孝道是非常深刻的,它是恭敬到极处的,否则没有办法做到这个。而这一些都是我们做人的基础,只有做到这个基础,下面的谨、信、泛爱众那才能谈。没有做到这个基础,一下子要跳到泛爱众,做不到。

所以他又说,「孝子之谏」,一个孝子的劝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什么叫达善而不敢争辨?就是孝子的劝谏都是,我们叫合情、合理、合法,我们现在说,孝子的劝谏非常的有道理。可是有道理,换句话说,那就是父母没道理?不能有这样的心,所以他不敢争辩,他没有一个跟父母争辩道理的那颗心,没有。我们想想看,我们一般人都认为有道理应该怎么样?据理力争,应该要得理不饶人,那就错了。你看中国的文字,大家想想看,道理道理这两个字,有道才有理,道是放在理的前面。什么叫做据理力争?这个据理,没错,他有理,他占理,所以他据理,可是力争无道,他没有道。再来,得理不饶人,得理,他有理,可是不饶人,他无道,他没有道。那我们就晓得了,没有道的理能叫道理吗?没有道的理就伤人,就把人给伤了。

所以我们很清楚的就是为什么孝道这么的重要?因为它让我们了解到,在这个世界上,你有理,你要怎么把这个理传出去?得有道,有道,别人才能接受。所以中国文化讲一个什么?讲一个化字,感化、教化。为什么是这个化字?因为它有道。换句话说,没有道,必然是什么?对立,对立就无法感化、无法教化。所以真的是,我们要从这里体会的话,我们就会了解到,要改变这个世界,首先要先改变自己;要帮助一个人,首先我们自己要先帮助自己;我们要让别人受益,首先我们自己要先能受益。所以「达善而不敢争辨」,你看他明明有理,可是怎么样?不敢争辩。他不会觉得父母你怎么水平这么差,连这个道理你都不懂,你看他不会有这个想法,所以他不敢争辩。

曾子继续讲,「争辨者」,如果以为我有道理,我就跟父母据理力争,给父母很大的压力,甚至于举很多的道理来压父母,他说「争辨者,作乱之所由兴也」。社会为什么这么乱?就是因为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在家里跟父母就形成这样的对立,那就是他作乱的根苗。他到社会上去,他学得愈多,他懂得愈多,他批判的能力就愈强,换句话说,就形成了傲慢的习气。为什么叫傲慢?傲慢我们用四个字来跟大家解释就比较清楚,叫做「自是非他」,这个是就是自己对,我对;非他,非是否定,否定就是你错,我对你错就是傲慢。凡是我们心里有一个念头,就是「岂有此理」,这就是傲慢,高下心存在着,这个就是傲慢。而那个根苗从哪里来的?从事父母有争辩的心,就是我们昨天跟大家分享的「腹诽」,事父母用腹诽法,父母讲我们,表面上很恭敬,可是肚子里面不高兴,肚子里面抵触。末学告诉大家,其实古人还能做到表面恭敬,现在是连表面恭敬也不存在了。所以这个是「作乱之所由兴也」,我们就很清楚,为什么社会这么乱?父子关系起冲突,他的冲突太大了。而父子关系的冲突来自于什么?教育先后次第颠倒了,这我们昨天讲的,先教知识技能,忽略了品格,忽略了孝道。所以曾子是真懂的人,他讲这几句话。

再来他就讲到,劝谏父母,动机非常的重要。而我们就要自己观照自己的动机,曾子讲「由己为无咎,则宁」。什么意思?由己劝谏父母,让父母能够改善他的过失,是因为害怕、担心父母养成这一个坏的习惯之后,父母受到社会大众的批评,或者是自己伤害自己。他如果出发点是这一个爱父母的心,「则宁」,就是天下太平,因为这颗心是爱心,这颗心是恭敬心。下面这句话重要,「由己为贤人,则乱」,这个就是说,劝谏父母,想要博取孝子的美名,这个念头就是名闻利养的念头,就是大乱的根源。所以曾子讲的这句话太重要了,我们不能做伪君子,任何东西只要掺杂虚伪,它就变质了。一丝一毫的虚伪都不能掺杂,这叫真诚。孝心是真诚心的具体表现,而中国人的学问就是扎在这个孝道的基础上面,之后他才有可能把这个至诚心扩大,对象把它扩大,不仅仅对父母,下一篇我们要讲的就是「出则弟」,还要对兄弟。最后曾子就讲了一句话,他说「孝子无私乐」,孝子没自己私人的,我们现在讲嗜好、兴趣,没有。他说「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孝子没有自己的兴趣、嗜好,没有的,父母忧心的就是我忧心的,父母操心的就是我操心的,父母喜好的就是我喜好的,忧父母之忧,乐父母之乐。所以这个是养父母之慧,帮助父母提升智慧。

有没有一种情况是劝了一辈子,父母都不接受的?有没有?有,怎么办?我们现在劝了一、二次,我们就烦了,不跟你讲,没有办法沟通。事实上劝了一辈子,父母都没有接受的例子,我们在佛经里看到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我们看到的。你看婆罗门女劝她的母亲,劝了一辈子她的母亲有没有接受?没有接受。婆罗门女有没有跳脚?有没有争辩?你看「达善而不敢争辨」,没有,她没有争辩,她怎么样?顺从,还是顺从。最后她的母亲怎么得到她的帮助?你看母亲过世了,一辈子都没有听她的,你说这样子她的母亲受益吗?受益。为什么受益?因为她孝志不移,她孝的志向没有受到任何的动摇,没有说算了,我就不孝顺你,你冥顽不化,放弃了,她没有。一直到她的母亲过世,她怎么样?她因为对母亲的孝道,她怎么样?她提升自己的德行,她契入了圣贤人的境界,就这一分心帮助了她的母亲,她的母亲得度了。所以学这一段,养父母之慧,我们千万不能只看眼前,好像我讲的你必定要接受,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这一条,我们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看到,她圆满了,她真圆满了。

【杨淑芬老师】这里就讲到,如果我们和颜悦色的劝谏,劝谏父母让他及时能更改,或者能停止。万一父母不能接受,‘谏不入’,不入就是不能接受。‘悦复谏’,我们可以委婉的再劝谏。古人告诉我们,如果劝谏三次之后,我们这个时候可能会觉得很难过,很伤心。在这个时候,说不定我们第四次劝谏的时候,就会‘号泣随’,就会觉得很伤心、很难过,为什么父母不能接受我这样的建议?所以这个时候难免会伤心、会落泪,“号泣随”,就会跟着下来,眼泪鼻涕,讲到伤心之处,难免会掉下来。

如果这样父母还不能接纳,‘挞无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恼羞成怒,或者他不愿意听到我们这样劝他,即使被打了,也不应该有所怨恨。在此地,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一个人如果发怒的时候,往往他手出的力量非常的大,所以没有办法节制。因此,假使有被打的时候,我们也要衡量当时的情景,应该要躲避的时候,我们也要赶快离开现场。

像历史上很有名的曾子,因为有一次他的父亲觉得他有过失,于是当时就拿着手上的杖,就是一根木头,就打他。结果一打,大概是打中要害,曾子就昏迷。孔老夫子针对这一件事情,就说是曾子的错。为什么?你昏迷了,万一你死了,你不是让父亲得到了杀人的罪名吗?所以我们在此地要特别的注意到。

历史上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唐太宗,当他年纪很轻的时候,他随着父亲李渊到处平定,当时因为天下很乱,所以他就陪着父亲一起打仗。在当时父亲有一个决策,就是连夜拔营要攻打另外一个地方。他的儿子唐太宗,当时还没有当皇帝,儿子李世民就跟父亲说: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成功,因为可能后面有埋伏,前面不但不能取得胜利,可能后面又被围剿,反而不利我军。当时唐高祖(也就是他的父亲),他不采纳。三次之后,他不采纳。

眼见明天父亲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唐太宗就在这个帐篷外面嚎啕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很伤心?他知道父亲这个举动是错误的,从整个局势来看,唐太宗已经看出他相当的危险。后来他的父亲李渊,在这个帷幕里头,在帐篷里头,突然听到外面有很大的哭声,而且哭得非常的伤心,所以他就走出去看。看了之后,他才晓得他的儿子在那里哭泣,于是他就问他是什么原因。唐太宗这个时候就做最后一次的,就跟父亲劝解,说他为什么哭泣的原因。他希望能阻止父亲的这一项军事行动,但是父亲不能采纳,他非常的伤心,非常的难过,就在那里唉声叹气。他的父亲看到儿子这么伤心,他所分析的道理又这么的中肯,又这么有道理,所以父亲就及时停止这项军事行动。后来唐高祖跟他儿子太宗,就终于平定各地的这些贼寇,所以奠定了唐朝的基业。

由此可知,当我们对父母有所劝解的时候,首先我们应该要注意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能用义正辞严,这种脸色很凝重,或者好像是很有正义,然后那种脸色好像是以大来说服小,这样是完全不对的。所以晚辈要用和颜悦色的声音,还有委婉的神情来告诉长辈,来为他们建议、分析。千万不可以以大人的这种角色,用训勉的话这样来对待父母,父母肯定不能接受。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谈,或者朋友的规过,每一个人都希望对方能尊重自己。最先的接触一定是看到你的脸色,如果你的脸色很难看,表情非常的严肃,而且是一派指责的言语,或者这种态度,肯定没有办法让对方接受。更何况此地所讲的是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当然我们如果碰到这种事情,为人子女的应该要三思,而且也要掌握时机。时机的掌握也是非常的重要,因为时机不对,我们所说的话不但别人不能接受,父母更不能接受我们的建议。

所以在这一条里头,我们应该要特别注意,为人父母,我们读到这一条,也更应该警诫自己,经常也要反省自己有无过失。有不良的习惯,我们也应该要及时赶快把它改正;不能一时戒掉,我们也应该要慢慢的来戒除,这样才能做好榜样让子女效法。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七条: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白话解】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

【周泳杉老师】这一段讲「病则致其忧」,我们思考一下,在我们现代这个社会上,经常看到有老人被遗弃,老人生病了,或者是在养老院里面,或者是在家里面被遗弃。有一句话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一句话是谁说的?其实我们现在听话一定要非常的谨慎,它是不是从经典出来的?如果不是从经典出来的,这句话不能听。这句话是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说的,我们现在找借口,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了久病床前的孝子,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大陆大连有一个孝子叫王希海,这个年轻人他三十几岁,事业正在走高峰的时候,他的父亲中风了。他本来有一个机会能够到国外去任职,他的公司要派他到国外去任职,这是很好的一个机会,但是因为父亲在这个关头中风了,他毅然决然毫不犹豫的辞去了他的工作。注意,他的母亲还在。很多人会说,我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么好的工作,我把它辞掉,我没有收入,我就没有办法负担父亲的医药费,所以我一定要去工作,为自己找借口,很多。母亲在,母亲照顾就好了;再不然,我努力的赚钱,我请保姆来照顾就好。王希海的想法不是这样子,为什么不是这样子?因为他觉得别人来照顾,他不放心,所以他把工作辞掉。

那没有收入怎么办?领救济金,他就是领微薄的救济金,他都宁愿照顾他的父亲。不是像我们想的,我要去赚更多的钱,才能负担父亲的医药费,不是的。结果他辞职之后,他照顾父亲的方法令人感动,令人佩服。因为中风的人,我们知道就是卧病在床,他就在想,将心比心,完全放在父亲身上,那个心。他在想,如果父亲这样久卧病床,棉被一定会有热气,这个热气就会造成,潮湿的热气让身体很不舒服,所以他想到这一点,他天天换被单,天天帮他的父亲换被单,天天洗被单。你看一个大男人,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后来人家访问他,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就怕我的父亲不舒服,那个热气不舒服。再来,每隔十五分钟一定要帮父亲翻一次身体。人家就问他,那你其它的工作不用做吗?你十五分钟就要来翻一次身体,其它的工作不用做吗?他说当然要,所以我每一次到超市里面去买东西,我都是用跑的,争取时间。跑到超市里面,一买完东西,立刻又跑回去,生怕时间太久,让父亲因为没有翻身,容易长褥疮,他要翻身,他就是用跑的,然后天天帮父亲按摩。

因为他的心都在父亲身上,有一次他的父亲发烧了,发烧好几天,烧没有退,我们知道发烧必然是感染,由感染引起的。可是父亲中风又没有办法说话,没有办法表达,到底是哪里痛,不知道,一直找不到问题在哪里,他很担心。结果有一天他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其实他晚上都没有好好的睡过一场觉,因为他半夜一定要定期起来帮父亲翻身,他在睡觉的时候就梦到他爬一个楼梯,结果这个楼梯断了,突然断了,他就醒来了。他就在想,这个梦是不是在告诉我什么?我们就了解到,真的是「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你看,他就在想的过程当中,他就想楼梯应该是什么?是不是我父亲的脚有问题?他就联想到脚。于是乎他就开始检查他父亲的脚,果不其然,脚有一个很小的伤口,但是里面已经有感染,我们现在讲的蜂窝性组织炎,有感染,所以他父亲发烧,没有发现,很小的洞。于是乎就带他的父亲到医院,把这个问题给化解掉。

有一次回诊的时候,他带他父亲到医院去回诊,回诊的时候,复诊,正好有一个医师,他可能是过去没有接触过他父亲的一个医师,不是他的主治医师,但是也是一个很资深的医师,来帮他的父亲看诊。但是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病患,仓促之间他也没有看病历,就先问王希海,他说你的父亲中风有多久、这样的状况有多久?王希海就告诉这个医生,已经有二十四年了。这个医生脸色突然拉下来,非常的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因为他的父亲根本不像是中风二十四年的样子,以他专业的医学素养来讲,中风二十四年,怎么可能皮肤这么完好?怎么可能这么光滑?他就臭骂了王希海,他说你这是侮辱我的专业。他认为王希海是在骗他的,认为这个年轻人不老实,臭骂他一顿。王希海说医生,真的我没有骗你,要不然你去看看他的病历。结果这个医生就气冲冲的跑出去找病历。结果没有想到病历找来的时候,这个医生是含着眼泪进来的,为什么?这不可思议!这个人他卧床二十四年,居然皮肤这么的光滑,这么的完整。他把所有的护士都叫过来,他告诉所有的护士说,这一个大男人,他照顾卧床病患的经验,统统可以当你们护理专科毕业这些护士的老师,他可以当你们的老师。那是照顾得太好了,这个是很不可思议!你看二十四年如一日,这么样的一个人。你看久病床前,这个够久了,而且这个病够重了,他的心也够细的。所以我们非常感佩这样的一个例子,这是「病则致其忧」,他真做到了。

【杨淑芬老师】第七条就是告诉我们当父母生病的时候,为人子女应该怎么样来侍奉汤药。我们晓得在过去,这个药几乎都是水药,刚煮起来的汤药一定非常的烫。我们要端给父母吃、端给长辈吃的话,我们要特别注意它的温度是不是太高了,太高了唯恐烫到父母。所以在古代,他往往会倒一点点,然后喝喝看,这个一瓢,一小瓢试试看,它是不是温度太高,或者太低。所以古人对父母的侍奉,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昼夜侍,不离床’。昼就是白天,白天夜晚侍候在旁,不离开床边。为什么要这样?我们晓得父母养我们,这样的恩德非常大。我们想想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当我们会走路,他怕我们跌倒;当我们生病的时候,他半夜不晓得要看我们几次,摸了我们的额头,一摸再摸,怕我们发烧。随时随地都在关心我们,体贴我们。这个时候父母年纪已经大了,他们生病了,身体不好了,正是我们回馈的时候,所以说‘药先尝’,应该的。“昼夜侍,不离床”,也是应当的。

我们现在医药发达,现在父母吃药就方便多了,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要按时让父母服药。这个时间我们要经常注意,不可以服错药,就是照顾的时候不可以服错药,一定要特别的注意。尤其病情危急的时候,更应该守在床边,稍微的闪失,都有可能使父母病情恶化。所以在照顾年老的父母,这个时候为人子女应该要很细心很仔细的来服侍。能让父母在晚年的时候,得到好好的照料,不但是父母他所期望的,同时为人子女有这样的机会为父母尽孝,我们也应该要好好的珍惜这一段因缘,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奉侍自己的双亲。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白话解】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请参考地藏经,孝子应如何给往生者修福)。

【周泳杉老师】这句和下面的「丧尽礼」是讲「丧则致其哀」。现在几乎三年的守丧已经看不到了,我们相信还有孝子是这样在做的,还是有的。我们认识一位医师,他就是这样,守丧三年,他的母亲过世之后,他就是守丧三年,依照古制,但是这样的例子太少了。末学在一本书里面,就是讲到《王善人言行录》,这是民国初年的一位大善人,他是一个农民,不认识字,因为他的至孝,还有他的至忠,他就从忠孝这两门入门,开了大智慧,开了智慧。他一个字都不认识,他居然能替人讲病,替人治病,而且他的声名远播,他的智慧开了。所以这个事情跟读不读书没有关系,跟什么有关?跟智慧有关。而智慧为什么被封闭住?欲望驱使,私欲所驱使,智慧就封闭了。王善人不认识一个字,他能替人治病,能替人讲道,他的影响力遍及整个中国,而且一直延伸到现在。有一个团体叫做「道德会」,道德会现在都还在禀持着善人行善的言行,在我们这个世界上默默的从事社会慈善跟社会教育的工作,值得我们赞叹。

善人他就是守丧三年。他为什么知道要守丧三年?因为他有一次在看戏,听说书,这在东北很有名,就是唱大鼓书。大鼓书提到了一个杨孝子,就是古代一个叫做杨一的孝子。杨一他是一个乞丐,讨饭孝亲,他就去讨饭来养活他的父母。他讨饭养父母,他的父母过世的时候,他就为父母守丧三年。结果守丧三年的过程当中,发现了一窖的银子,也许是上天感动他的孝行,赐给他一窖的银子,很多。结果他发现银子之后,不但没有高兴,反面嚎啕大哭,他哭什么?他说过去有老人在,我还可以用银子来奉养我的老人,但是现在老人过世了,我要这些银子做什么?嚎啕大哭,哭得很伤心。于是乎他把这些银子就拿去分送给所有村子里面的人。你看他是一个乞丐,他不但没有贪财,还把所有的银子拿去分给村里所有的人。然后每到一户人家送银子的时候,就告诉这个人家的孩子,你就拿这些银子来孝顺你们的父母,我的老人不在了,你们要好好的孝顺你们的父母。

结果王善人听到了杨孝子的这个故事之后,他就立志,我一定要效法杨孝子,一定要效法他。他的父亲过世之后,他就在父亲的坟墓旁边筑了一个茅蓬。而这个茅蓬说也奇怪,正好下面有一个石头,有一块大石头,他就在这个石头上面盖了一个茅蓬。他的打算就是,这个石头很大,因为很大,想要做成什么?炕。东北很冷,冬天下雪非常非常的冷,他希望这个石头下面可以放柴火,可以把石头烤暖之后,他可以在上面睡。可是他那一天住进去之后,晚上他要升火,他把柴火点燃,把柴火送到石板下面的时候,说也奇怪,这些柴火一放进去就被喷出来,一放进去又被喷出来,连续三次。他就觉得很奇怪,于是乎他就往这个石板下面一看,发现有一条大蛇住在里面,实际上是在冬眠,在里面。结果他就想算了,蛇在下面,我也不好干扰它,于是乎他就没有再烧柴火,他就睡在这个石板上面。说也奇怪,那一年的冬天,他居然就这样熬过来了;就是说不但不冷,反而他说暖暖的,他睡在上头,反而觉得暖暖的。

再来,他的家人,不就因为他在守坟吗?每一天都会送饭来给他吃。他说饭送来的时候,他都先供他的父亲,供完了之后再吃这些冷的饭菜。结果他吃了一个冬天冷的饭菜,不但肚子没有吃坏,反而愈来愈健康。真的,末学看到这里,我每一次看到王善人的《言行录》,真的都会非常的动容,这是至诚心。我们想想看,我们现在人讲养生,要保养,要吃什么吃什么,吃这个吃那个,还要搭配什么东西。其实末学都觉得,这个是枝末。如果我们存着一颗歹毒的心,我们吃再好的、再补的东西,都变成了毒素。换句话说,你看王善人这一分真诚的心,那一分孝悌之心,他吃什么样不好的东西下去,都化成养分,都化成正气。因此你看,『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就是这里讲的迁居,你看,他改变了他的居住环境,到守丧的墓地搭一个草蓬。而且他讲,他说当时如果他的志向不够坚定,这一条蛇就把他给吓走了。他居然可以跟这条蛇和睦相处,你看,考验他的志向,他的孝志有没有坚固、有没有坚定。因此他做到了,「居处变」。再来,『酒肉绝』,王善人也做到。这个是什么?『丧尽礼』,他已经尽到守丧的人子之礼,孝子之礼。

【杨淑芬老师】如果不幸父母走完了人生最终点站之后,这时候如果办丧事,我们也要特别的一定要尽孝,尽到为人子女所应该尽的这些礼节。礼节,不在于铺张,不在于浪费。如果父母有信仰,我们应该要用他所信仰、他所期待的这个丧事来为他办理。佛教徒有佛教徒的这种仪规,基督教、天主教也有他们不同的弥撒祷告,我们在送走父母最后的这个丧事,我们也要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敬与追思。

所以,‘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尤其古人他们都有守丧三年的这种美德。为什么要守丧三年?因为在过去,父母养育子女,他们哺乳都有三年,为人子女在父母过世守丧三年,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在以前,经常孝子就会在坟墓的旁边筑一个围庐,就在那里居住。

历史上很有名的王裒泣墓。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裒的人,他的母亲生前很怕打雷。母亲过世的时候,他就在庐墓旁边筑一个小屋,就在那里居住。每一次碰到风雨交加又是打雷的时候,王裒他都会跑去墓前,跟母亲呼叫着说:妈妈!你不要难过,你不要害怕,你的儿子就在这里。他经常在碰到打雷的时候,下雨的时候,他就会在墓前安慰自己的母亲。

由此可知,每一个人他都有孝心,只是我们在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样的时代潮流里头,很少人提到孝道。但是当我们看到古人他们尽孝的表现,我们也会深深的感受到,的确父母对我们的恩德非常大。王裒这样的故事,可以给后人很大的启发,真的是值得我们效法,效法他的精神,对父母那样的追思,那样的仰慕,即使母亲过世了,他还念念不忘母亲最怕的是什么。

所以尽孝,不在一时,也不止三年,有道是孝子终身仰慕父母。所以“丧三年,常悲咽”,它只是形容父母刚过世的时候,我们因为思念他,经常不自禁的眼泪会涔涔下来,这也是为人子女所经常有的。如果有的父母已经过世,即使已经多年,我们想到当年父母跟我们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也不免会伤心落泪。

‘居处变,酒肉绝’。这里提到我们活着的人,面对家里有过世的父母,我们生活应该要简朴,这时如果我们能茹素,那是最好不过的,为父母祈祷。在这个时候,我们想到平常父母跟我们一道吃饭,此刻一个位子空着,我们看到这种景象,往往是咽不下饭,吃不下食物。所以在这种情形之下,深信有很多人真的也无心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

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当我们守孝的期间,应该要遵从古人的礼节。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饮食、我们日常生活都要特别的节俭,可以说是对父母的一种哀悼。虽然我们现在物质环境这么好,但是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如果父母生前留下很多财物,我们在这个时候也可以让父母的钱财遗留人间,替他布施或者做有意义的事情,也是非常好的,也是一种尽孝的表现。我们再看底下: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白话解】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论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周泳杉老师】「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这是讲「祭则致其严」。祭则致其严,我们看到了汉朝丁兰刻木的故事。丁兰的父母过世之后,他太想念父母,于是把父母的形相刻成木头,『事死者,如事生』的供奉。有一次他的邻居来借东西,因为丁兰不在,丁兰的太太还是很尊敬公婆,所以借东西还是不敢自己做主,于是卜筶,就是我们说的卜杯,卜筶问公婆,说邻居要借这个东西,能不能借他?不许,卜筶没有得到应许,结果就拒绝了。结果这一个邻居就很生气,不但怒骂堂上的这两尊木像,而且还用东西去砸木像。结果说也奇怪,丁兰从外头回来,看到这个木像怎么有满脸不高兴的神情?你看看,一般人对这个没有办法理解的,这个木像居然露出不高兴的神情。丁兰看到就问他的太太,说我堂上的两尊我的父母,为什么今天看起来这么不高兴?丁兰的太太就把事情告诉他。于是他就去找他的邻居兴师问罪,说你怎么可以砸我父母的木像?可能太冲动了,一下就起了冲突。结果官府的人来把丁兰给逮捕、抓走,当要逮捕他的时候,居然木像流下眼泪。你看,这是至诚感通。结果这件事情被皇帝知道了之后,知道他的孝行感人,于是就下令赦免他的过失。我们从历史上看到这些故事,就应该明白这一条我们应该怎么做。

「事死者,如事生」,这一条其实是孝道的圆满,我们整个中国的历史绵延流长,这一条祭祀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过去曾经有外国人提出这样的疑问,问说祖先那么的远,你们又不认识,你为什么要拜他?从这里能看到东西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它有这样的信念,什么信念?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的信念。你看祖先虽然那么的久远,虽然我们不认识祖先,可是一个人他能对祖先念念不忘,对他的恩德念念不忘,这颗心就是大善,不忘本。所以大家可以知道,在海外还有很多的祠堂,末学到马来西亚、到印度尼西亚,还看到很多华人在那里建立的祠堂。而这个祠堂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什么角色?团结族群的角色。当地很多的华人,团结在这些祠堂宗庙的基础之上,他们都知道自己,你看在外地人生地不熟,可是同样譬如说姓张的遇到姓张的,就亲切得不得了,为什么?一家人。这个态度延续了中华文明的团结,家族的力量很重要。所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一个会纪念祖先的人,他必然是厚道的,为什么?他知恩报恩。换句话说,一个不懂得纪念祖先的人,他的行为是刻薄的。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现在的世风为什么慢慢的淡薄?因为忽略了祭祀。

在宋朝有一位大儒邵康节先生,他写过一首诗,他提到中国人祭祀的心境,他说「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君王」,用感恩的态度来面对他的一天,你一天开始就是一炷香,谢天谢地谢君王。「但教处处田禾熟」,希望每个地方都大丰收,田禾熟。「惟愿人人寿命长」,希望每个人寿命都长。「国有贤臣安社稷」,希望国家有贤明的臣子来帮助国君治理国家,让社稷安定。「家无逆子恼爹娘」,希望每家都是孝顺之家,每家都是好家,每个人都是好人。最后他说「四方宁静干戈息,我若贫时也无妨」,只要天下太平,我贫穷一点有什么关系!贫穷,可是天底下太平,人还是怎么样?人还是幸福的。所以你看那一炷香烧下去,能够烧出这么多的感恩之心,能够烧出这么多的期许,能够烧出这么多的善念,你看这是心香。不是我们现在人讲的迷信,不是我们现在人说的这个事很麻烦,不是的,它是教育,是非常深刻的教育。

所以宗教对人是一种教化,在这仪式当中,任何人、任何事、任何一个仪式都是表法。你看为什么要拜祖先?因为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祖先是我们的源头。为什么要拜这些圣贤人?因为见贤思齐,我希望向他学习。再来,他的言教、身教,我们讲立功、立德、立言,这些都提升了我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高度,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这些这么好的人生道理可以听闻,所以我感谢他。因为见贤思齐,因为知恩报恩,我祭拜他这一点迷信都没有。不是说我来拜你,你保佑我中奖,那个人是小人。你拜他他就保佑你,你不拜他他就诅咒你,那个不是君子,那是小人,那个在人间都被唾弃,那是贪官污吏,那为什么要拜他?所以不是这个意思的。真正的神明不会接受我们的贿赂,不能接受,这个大家要清楚。

所以祭祀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这几年释净空老教授在各地都在提倡,「万姓先祖纪念堂」,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的工具,它能让我们下一代不要忘记他祖先的恩德,不要忘记他的祖先曾经做过哪些利国利民的事业,让子孙在心里面都能时常的提起祖先的教诲,祖先的榜样他能看得到。所以我们要响应这样的号召,「万姓先祖纪念堂」,因为它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当中,就能够把所有家族的姓氏一起供奉,它能符合现代这个社会高密度住宅这种需求,它不会占很多的空间,又能让我们带我们的子弟时常到这个地方,为他们叙述祖先的恩德、祖先的德行、祖先的智慧,这是很重要的教学工具跟场所。

【杨淑芬老师】这里就提到办丧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到礼节,不可以随便。但是这个礼节并不是很铺张,很浪费,应该要庄严肃穆。在庄严肃穆当中,我们也要树立良好的典范。什么典范?我们也看到一般民间的这种丧礼很铺张,完全是做给活人看的,这个不是真正的孝道,反而是一种浪费。所以,我们在办丧事的时候,也应该以庄重肃穆为主。每一个人、每一个子女,或者晚辈,能在此刻,能有孝思追念之心,这样才是尽到丧礼,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的丧礼不是真正的尽到礼节,应该是发自内心才是真正的礼节。

‘祭尽诚’,这里“祭”所指的是祭拜的时候要真诚。我们祭拜祖先,或者在祭拜刚过世的父母,要有怎样的心?要有他仿佛就在我们旁边这样的心。所以,我们不可以好像我有拜一下,我有祭祀这样就好。我们说“祭神如神在”,虽然他们已经远离了我们,但是我们在祭拜他,就好像我们呼请他回来一样,这样的亲切,让父母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宽慰。为人父母的,你能这样做给你的子女看,让他也能了解什么叫对父母的一种礼敬。

古人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人能感恩祖先,能感恩过世的父母,这样我们就不敢胡作非为,我们有父母在,我们有祖先在,我们不敢贻羞祖先,我们不敢丢自己祖先的脸。所以,如果我们祭拜的时候,能用这样的心,很诚敬,就好像他们就在我们周遭,跟我们在一起,这样的祭拜才有意义。

‘事死者,如事生’。这个也就是刚刚所讲的,祭拜的时候要把过去的人,虽然他已经远离我们了,但是也应该就像他还在我们身旁一样。过去舍姐曾经住在末学家里有几年,她过世的时候,我们在前几年,我们吃饭的时候,喝茶的时候,我们不忘摆一付碗筷,摆一个茶杯在旁边,也请她随时随地都回来与我们同聚。为什么要这样?我们这个感觉,就是她永远都在我们身旁。虽然她已经不在,不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是我觉得她的精神就常在左右。

所以追思父母,不一定是形式,经常能想到父母他所教育我们,他所指导我们,所教诲的种种言行,或者其它这个很有道理的情形,我们都要牢记在心里。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因为我们要禀承父母所教我们的,能一代传一代,这样才不辜负父母他们养育之恩,也才不辜负古人为什么要立教垂范于后世。

为什么要教我们孝?为什么要教我们悌?因为没有做这些,没有这些基础的话,我们又如何能做人?所以,最基础的应该从“入则孝”,在家里这么幼小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学习如何孝养父母。做父母的也更应该好好把握时间,在他们三岁到七岁入学的年龄当中,不要任意放弃这一段宝贵的时光;这一段时光他们没有好好建立这种家庭教育,实在是非常的可惜。今天时间已到,就为大家讲到这里,再见!

发布: admin 分类: 弟子规 评论: 0 浏览: 1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