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周泳杉老师: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

“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个是养父母之志,志向,养父母的志向,这是专门指德行来讲的。什么叫养父母的志向?你看,德有伤,贻亲羞。真的,我们有些朋友在监狱里面做教诲师的服务工作,义工。末学有一个朋友就来告诉末学,他说真的,一个人到了监狱里面,你看他坐的是有形的牢狱,他的父母坐的是无形的牢狱。我们相信。你看怎么忍心?再来,有一位教诲师他是在烟毒勒戒中心做教诲师,他看到很多吸毒的朋友们,在毒瘾发作的时候,他就说到,那个毒瘾发作大小便都不能控制。他说你有看过粪屎地狱吗?那个就是粪屎地狱,大小便不能控制,整个房间污秽不堪,所以人都不敢接近他的时候,他说这个时候还有两个人对他始终不离不弃,那就是他的老父母。我们想想看,一个为人子的不把自己的德行照顾好能对得起父母吗?养父母之志。

所以在这里我们就了解到,你看养志我们从谁身上来学?大禹治水,他的父亲治水失败了,没有关系,儿子继续干,儿子治水成功了,把父亲的耻辱给洗刷掉,你看养父母之志。再来,我们读《史记》,司马迁在他的序文当中他就讲到,他说他为什么写《史记》?你看他的人生遭遇到这么大的困境的时候,他为什么还有那么样的力量来写《史记》?因为他的父亲的遗志。他的父亲是史官,是太史公,因为皇帝封禅泰山他没有去,然后忧愤而死。在弥留之际,司马迁从外地赶回来,握着父亲的手,父亲告诉他说,他说我死后,汝必为太史,你一定要做太史,为什么?因为我还有一个遗志没有完成。什么遗志?他说从黄帝以来到武帝的这段时间,历史没有完整的一个记录,都是片段的,他说你要帮我完成这一个遗志,我死后你一定要做这个事情。所以司马迁在父亲过世之后他充实自己的学问,搜集资料,跑了好多地方。你看他写《孔子世家》的时候,他讲到他到了曲阜去看,“诸生以时习礼其家”,那个时候看到诸生还在那里习礼,什么意思?他亲自走过。他要走遍各地去考察那些历史人物的背景,很辛苦,搜集这些资料非常的辛苦。再来,他要充实自己的学养。你看这个动力哪里来的?养父母之志,那是他父亲的志向。再来,班固作《汉书》,为什么?因为《汉书》是他的父亲班彪的志向。班彪作《汉书》没有作完的时候死掉了,过世了,班固接着干,写《汉书》,可是不料班固也没有写完也死了,谁接着干?妹妹班昭接着干。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汉书》是三个人的心血结晶,父子、父女三个人的心血结晶,你看养父母之志。这叫什么?这叫家学、这叫家业、这叫家道、这叫家风,都看到了。我们念到这些故事,末学告诉大家,真正了解到身为一个中国人幸运!我们有这么多好的祖先,打开经典、打开历史有这么多好的榜样,这个是其它民族没有的,我们要了解这一点,祖先没对不起我们。

所以“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你看德行,一个人在亲爱我的时候他表现了良好的德行,这个是什么?这个没有什么难的,这是应该的。可是在于父母不爱这个孩子,而这个孩子还能表现出过人的德行,这个就不简单了。谁?大舜。我们看到大舜,这个是我们一般人遇不到的,他的继母千方百计的要把他害死,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千方百计的要把他给害死,而他的父亲也不明理,也不阻止这些不好的行为,他在这么样的家庭长大,可是大舜一点怨言都没有。曾经有一次他跑到田野里面去对天呼喊,对天哭泣,他就讲到,上天,因为我的孝行不够,所以我的父母没有办法爱我。他责备自己,不是责备他的父母。后来,我们知道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大学问家王守仁先生,王阳明,阳明先生在贵州,他被贬到贵州,当官的时候,有两个父子争执,告官了,告到王守仁先生这里来了,父子争执,父子几乎都要动手打架,结果到了阳明先生这里,王阳明先生只跟他讲了两句话,这两个父子抱头痛哭,就回去了。他的弟子就问,说老师你跟他讲了什么话?这父子争得这么厉害,你这两句话他们就抱头痛哭。王守仁先生跟他讲,他说我只跟他说,舜是天下最不孝的孩子,而瞽叟,瞽叟就是舜的父亲,瞽叟是天下最仁慈的父亲。这个弟子听不懂,他说舜是大孝子,你怎么说舜是天下最不孝的儿子?王守仁先生就说了,因为舜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是不孝子,他才成为大孝。你们今天在这边争吵,你是孝子吗?你看舜都觉得自己是不孝子。而瞽叟为什么那么的残暴,连自己的孩子都要害死?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慈父。你看人不能自满,我们今天学圣贤,我们今天学《弟子规》,不能说我们够了,我们学够了,学够了那一天就是我们最堕落的一天。你看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我们自己怎么样?孝道永远不够,不圆满。这是大舜。

再来,闵子骞,你看“亲憎我,孝方贤”。闵子骞,大家晓得的,继母把所有好的都给自己的孩子,两个弟弟,而所有不好的都给闵子骞。你看闵子芦衣,他穿着芦苇做的衣服帮父亲驾车。当父亲知道我亲生的长子居然穿着芦衣的时候,要去休掉后母,闵子骞跪下来告诉父亲,“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我们晓得,这个是什么?这个是君子,他的心里面对于后母一丝毫的对立、抱怨都没有,他才能在那么样的一个情景之下说出这样的话语,“亲憎我,孝方贤”。

再来,我们看后代还有一位大贤者王祥,这也是后母对他刻薄对待,叫他在隆冬时节到河里面去捕鲤鱼,卧冰求鲤。你看鲤鱼怎么样?感动万物,真的是跳出来就给王祥,我就是奉献给你,你看“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再来,他们的庭院里面有苹果树,过去叫丹柰树,结苹果了,结果大风雨要来的时候,后母就讲了,你去守那个树,如果有一颗苹果掉下来,绝不轻饶。结果你看王祥抱着那棵树痛哭,拜托上天千万不要有一颗苹果掉下来,为什么?后母会伤心,他没有看到后母的过失。结果大风雨过后,一颗苹果都没有掉下来,这历史记载的。再来,后母跟他讲说我要吃烤黄雀,王祥就去捕黄雀,到了荒郊野地,黄雀自己投网,大家就知道,这都是历史记载的。“亲憎我,孝方贤”,你看王祥的这种孝心,最后真的把他的后母,你看前面三个,我们讲大舜,我们讲闵子骞,我们讲王祥,统统都把后母那颗如铁石般的那种恶毒的心给融化了。真的,这个是我们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化解一切的冲突在于德行,不在于对立,对立化解不了冲突,对立只会加深冲突、加深误解。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