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太上感应篇图说59:慢其先生

经文:慢其先生。

风雨芸窗教读频,处如己子惜如珍。

一朝得第忘师德,千载人人骂富新。

原文:

【注解】“先生”,长者之通称。传道讲学,进德修业,惟先生是赖,而可慢乎?“慢”者,语言礼貌,心生轻易皆是也。

【证案】江右老儒魏遐昌,以授徒为业。有故人子富新者,年十二,家贫母寡,无力读书,遐昌见其聪慧,怜而教之,与诸生同肄业,不但不取修脯,且岁时伏腊,每有周济。新年十七入泮,即有傲容,遐昌以子弟畜之,不介意。二十登贤书,乘轩拜客,过遐昌门不一顾。有本处某绅生辰,众宾毕集,绅以新系科目,逊之首席,遐昌居末座。新佯为不知,谈笑自若,旁若无人。遐昌万不能耐,责之曰:“尔何慢师至此?”新笑曰:“昔为师徒,今分贵贱矣。老翁当怪自不长进,毋过求虚文也。”众宾恶其太狂,拉遐昌各散出。遐昌气郁成病,静念虽新负义无礼,而其“当怪自不长进”之语,未尝不是。病起发愤勤学,是科中式,年六十八矣。时新已成进士,任平乐知县,遐昌会试联捷。适倭寇作乱,骚扰广州,天子策士问平倭之略,遐昌条对详明,钦点探花,授御史,巡视广东,平乐正其所属。新以贪酷被弹系狱,应由御史衙门定案,庭讯时惟伏地叩首,一字不敢辩。遐昌不记前事,仍为之平反,仅得......

太上感应篇图说21: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经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原文】

除夕千门爆竹喧,孤灯黯淡倍凄然。

半生虚假多逢困,一念真诚便格天。

悔过何难消宿孽,改行自可盖前愆。

连生二子皆麟凤,五福全膺享大年。

注:“晦”,月尽之日也。灶有三十六神,在天为五帝真符,在地为五音太岁,在家为五祀灶君,司一家良贱之命。人有罪过,纤悉必记,每月晦日,诣天奏白,按轻重而加之罚。作恶之人,不过取快一时,岂知灶神森然鉴察,却于何处逃匿乎?

案:俞都多才博学,名噪庠中,自负取科第如拾芥。约同辈联十善会,一戒杀,二戒淫,三戒口过,四买物放生,五敬惜字纸,六周恤孤寡,七掩埋枯骨,八勤教后学,九遇乡里争讼,从中劝息,十逢朔望持斋诵经。行之多年,并无报应。年五十,屡赴棘闱不第。止得一七岁子,颇聪慧,忽患痘疹夭殇。俞自伤多年行善,反膺重罚,乃为诗告灶神,有“看来司命多聋聩,不解从公佑善人”之句。时值腊月除夕,俞与病妻孤灯对坐,无聊之极,仍至灶前朗吟前诗。恍惚如梦,见一衙署,有老人白发方巾皂服,招郑至内,逊之坐,曰:“吾司命之神也,承君佳作见责,今特为分剖。”俞知是灶神,流涕叩头求示。老人曰:“凡人欲得福禄,必有真正善事。君返而自揣,善事安在?屡屡归怨神道无灵,逃......

太上感应篇图说31:矜孤恤寡

原文:矜孤恤寡

【原文】

世间何事动人怜,说道孤孀更惨然。

明镜不临闺阁冷,读书常废蓼莪篇。

萧条家业犹争占,荒废田园尚纳钱。

独有周生敦古道,深仁至德动苍天。

注:“矜”者,矜全之也;“恤”者,体恤之也。无父曰“孤”,无夫曰“寡”。当念其饥寒,扶其颠危,察其痛苦,体其欲恶。总要想他那种说不出的苦恼,慎勿当为而不为,能为而不为也。《吕祖宝训》云“文王哀矜无告”,孤寡,乃无告之大者。有财者宜帮助,有力者当扶持。若见此两等人,不生怜悯心,反从而欺迫之,则去豺狼不远矣。

案:湖南钱国宝与周尚义为莫逆交,二人相约往四川成都买米。下夔州发卖时,值米价昂贵,大得利息。钱忽感疾,临终强起作书,嘱周曰:“我之死于他乡,命也。弟可为我搬柩回籍,归骨祖茔。吾妻尚年少,绝不能守,弟可娶之,代吾教子养母,泉下瞑目。”周泣而含糊应之。钱死,周悉将钱应分本利,封藏箱中,出己财为备衣衾棺木,觅舟载回。一路挂孝供饭,如孝子焉。抵家,将本利交其母,一切丧务皆周为之支持。葬毕,于钱宅傍税屋数间,开店营运。凡日用所需,靡不供给。每日跪请母安,与寡媳并不相见。钱子年已六岁,赴社塾读书,周早则送往,晚则接回,时刻照看。母欲依亡子遗言,将媳与......

太上感应篇图说55: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

经文:茍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

欺心卖主欲求荣,未及身荣已溃痈。

堪叹靖南愚昧甚,临终犹自唤田雄。

原文:

【注解】自此以下至“杀龟打蛇”,承上文“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来,皆恶行也,此二句先统言之,“义”是心之制、事之宜,“理”是天理,“动”则才举念头,“行”则见诸实事。曰“苟或”,有一时失足,后悔无及之意,不可不察也。

【证案】田雄乃靖南伯黄得功家奴也,得功勇冠诸军,每临阵雄捧鞭随侍,颇着微绩。靖南不学,无知人之明,误倚为心腹,凡事信任。乙酉五月五日,我兵渡江,弘光奔窜,时得功镇守芜湖,乃率太监韩赞周往投之,得功一见大哭曰:“京师为根本重地,当坚守以待勤王之师,今龙离沧海,事不可为矣。”乃介胄执鞭谓雄曰:“帝寝帐中,我与尔皆宿卫之臣,干系不小。”雄唯唯,不知已通信二藩刘良佐、刘泽清,共约献弘光为请功之地矣。至夜半,雄进言曰:“看弘光举动非人君之相,元帅亦要看光景。目下天下遑遑,义理二字不可拘泥。”得功叱之曰:“忠臣有死无二,今天不眷明,社稷将墟,吾惟一死以报国恩耳,汝为吾心腹,何出此言?”话未毕而二藩已率兵来劫,得功单鞭与斗,雄从后射之,中左腿倒地,遂入账中将弘光背出,谓二藩曰:“宝贝到手,三家......

太上感应篇图说23: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原文: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原文】

吾身自有长生药,何用炉中觅九还?

坎虎离龙皆外道,善功圆处即金丹。

问心无愧即真仙,众恶消除善自迁。

鬼重神钦增纪算,何须此外觅延年?

注:此亦承上启下之词。“数百事”者,即下文自“非义而动”至“杀龟打蛇”等类是也。前曰“减算”,是教人知所戒;兹曰“长生”,是教人知所慕。“先须”二字,又启下文“千善”“百善”之义。盖未立善,先须避过,过除而后善立也。今之求长生者,徒恃服气藏精,烧丹炼药,谓神仙可到,不知此皆外道也。惟戒慎恐惧,一切妄念,才萌即觉,才觉即灭,令心如明月,境如止水,言动举止,自然合乎天理,当乎人心,福禄永贞,无夺算夺纪之患矣!

案:昔有两道士,慕长生之术,相约入终南山寻仙访道。初进山数日,尚有人家,再进数百里,则绝无人迹,但闻虎啸猿啼。两人心无退转,舍命前行。攀藤附葛,至一山头,遥见炊烟,竭蹶至其处,一山穴中有老人,身如槁木,筋似枯藤,两睛皆深碧色,席地炊煮。惊曰:“尔辈从何处来?”两人叩头曰:“弟子有志大道,未得真传,今遇神仙,愿求指示。”老人笑曰:“大道人人皆

具,归而求之,自有余师。尔辈但能勤立功行,则尘世中亦是神仙窟宅,何用远......

太上感应篇图说20: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经文: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原文】

不守庚申更不疑,此心常与道相依。

三尸纵具如簧舌,敢向天庭播是非。

从寇皆因为奉亲,一朝转念即忠臣。

身经万刃甘心死,羞杀当年拜贼人。

注:重言“又”者,见可畏之甚也。“三尸”,人身中自有之神,即是精气神之所聚,分而为三也。庚申日,诸神上天奏事,三尸神乘人寐时,亦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故学道之人,有“守庚申”之说,永夜不眠,令三尸不得出,久则灭除。虽然,若未能修德,徒守庚申,只增罪过,何能令三尸勿言也?

案:明末刘国能,少年任侠,精于弓马,绰号“射塌天”,事母至孝。崇祯时天下慌乱,刘不忍母饥寒,与众少年相结为盗,得财奉母。虽为闯贼部下,而所到之处,不残杀奸淫。时督帅立旗招降,刘遵母命归诚。由微弁(biàn,古代的低级武官)递升副帅,曾统兵至太行山,扎营崖畔。帐中假寐,梦有三人,一衣青,一衣白,一衣黑,谓刘曰:“吾辈乃三尸神也,今逢庚申日,应上天奏事。世人皆谓吾神喜言人罪过,不知人有一节之善,何尝不据实入告,岂有隐善扬恶之理?子为母无养,虽不得已而为盗,却不残杀奸淫。自投诚后,效力行间,颇着忠勇。种种好处,吾神已上达天庭矣。兹值北......

太上感应篇图说18:算尽则死

经文:算尽则死。

【原文】

花柳丛中命易戕,千金一掷业消亡。

诱人嫖赌无良甚,天罚加时何处防。

休将重利剥贫民,物类虽殊共此身。

任意诛求兼宰杀,请君试看赵春生。

注:“尽”,谓夺之尽也。“死”,非正命之死,盖横也、夭也。极言作恶者今日以某事减算,明日又以某事减算,减夺不已,会有尽时,夭折横亡,无术可免,真可哀也。且一死之后,更有三途恶道,或堕地狱,或堕饿鬼,或变畜生。冥律森然,又非一死能了账也。

案:前朝有赵春生者,内怀奸诈,外面待人一团和气,非笑容不开口。且善揣人性格,曲意奉承,故见者莫不倾倒。平日与走阴差名活无常者相善,托其到阴司查伊寿算。差回贺之曰:“某烦掌案者检籍,君寿九十四岁,令子三人,家计万金。衣食享用不尽,全福人也。”赵自此经营称意,连生三子。遂恃阴籍有定,漫不修省。局骗、刻薄、奢侈之事,靡所不为。年登五十外,三子相继夭亡,身孱弱多病,家业渐耗。复寻无常问之,答曰:“阴籍岂有不验之理,吾近晤掌案者云,君数年以来,设局诱赌,于中取利,致人夫妻反目,父子乖离,削寿十年,减去衣禄十分之二;渔色哄嫖,致人倾家荡产,又削寿十年,减去衣禄十分之二;至违禁滚放利债,过分烹宰生命,皆干神怒,又削寿二......

太上感应篇图说28:慈心于物(乙)

【译文】

注:慈心,乃是万善的根本。人要想积德累功,不独爱人,还应当爱物。动物之命虽然卑微,但也是活生生的生命。人如果能将仁慈之心惠及于微不足道的动物,给予救护,那么杀机自然泯除,慈悲心必然增长,就没有不能长享福寿的道理。

案:明朝一位陆姓书生,富有钱财。家中有花园一所,亭台楼阁,一切齐备。水池旁边有一座亭子,叫做“藏春亭”。水池方圆数亩,种满了莲藕。有一年,因为天气干旱,池水干涸,陆生见一个动物在泥中蠕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大白鼋。陆生的父亲高兴地说:“这是野味,何不煮了招待客人?”陆生说:“此物长期生长在水池中,杀掉它不祥,请求父亲饶它一命。”父亲点头答应了。陆生命令书童把白鼋放生到江里,鼋回头看着陆生,象是在感谢他的样子,悠然消失在江中。陆生后来生了背疮,昼夜喊疼,奄奄一息。一天半夜,忽然有一位身着白衣绛裙的美女敲门而进,到床前对陆生说:“郎君得了这样的病,妾心急如焚。”用手抚摩疮口,觉得凉如冰雪,顷刻之间疼痛消失。女子又从袖中取出黑色药丸一颗,让他用清水服下,陆生的背疮很快就好了。陆生叩头致谢,说:“我都是将死的人了,承蒙神仙救活。当初裴航遇到云英,刘阮入天台山的故事,也不过如此。......

太上感应篇图说22: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经文: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

【原文】

佛告诸菩萨,善在福之集。

云何得长寿,五蕴皆空寂。

云何夺纪算,作恶无休息。

神道暗权衡,较量无差失。

云何得消除,念彼观音力。

注:总承上三节,言鬼神鉴察,大小之过,皆不可掩。而夺纪夺算,确乎不爽,以足前章“依人所犯”二句之意。“过”乃过恶之过,非过失之过。即下文自“非义而动”以至终篇是也。

案:浙东有妇人至岳庙进香,见廊下判官视之而笑,妇惧,回家。是晚方就寝,见前判穿绣袍来至床前,谓妇曰:“我与尔有姻缘之分,今来相就。”妇拒不从,判扯妇出门,大呼家人,并无应者。两足御空而行,至一浮屠绝顶住下。其中衾褥皆备,遂为夫妇。判每日清晨下塔,袖果饼等类归,以饲妇。妇一日向下闲望,见判遇往来之人,有向之拱揖者,有远远让道者,有摘其帽、扯其衣者,有推之倾跌者,妇不解其故。候判归,问之,判曰:“为吾拱揖之人,或星辰降世,或累劫修来,后日高官大爵,福禄绵长,吾安敢不敬?其让道之人,生平循谨无过,应享衣禄,吾亦不敢侵犯。惟作恶之人,头上俱有黑气。恶之小者,黑气高一二尺许,阴

司则夺其算;恶之大者,黑气上冲霄汉,阴司则夺其纪。夺纪夺算,俱按黑气而权衡之,故吾亦得乘机而戏弄焉......

太上感应篇图说57:阴贼良善

经文:阴贼良善

阉人王振弄朝纲,纳贿行私逐善良。

土木丧身家产尽,为谁辛苦为谁忙。

原文:

【注解】“贼”,害也,“阴”对阳而言。阴谋加入,莫测所自,如弹丸暗击,极为惨毒,况乎施诸善良?善良在朝为国正,在乡为民望,小人不肯相容,多为倾陷,又恐公论不容,但为暗中之计,使善良受祸不觉。不知人可欺,天不可欺,故阴报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殆不爽也。

【注解】宦官王振,性狡黠,善应对。英宗立,年少,振诸事得帝意,遂越次掌司礼监。振外为循谨,阴导帝用重典,防大臣欺蔽。于是大臣下狱者不绝,振得因以市权,遂跋扈不可制。作大第于皇城东,规模拟帝阙,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兴麓川之师,西南骚动,侍讲刘球上言陈得失,语刺振,振以微言激帝怒,下球狱,阴使指挥马顺支解之。大理少卿薛瑄,祭酒李时勉不礼振,振阴摭他事陷瑄,几死,时勉荷枷。国子监门御史李铎遇振不跪,谪铁岭卫。驸马石璟詈其宦阉,谪官问罪。帝倾心向振,以先生呼之,赐振敕备极褒美,举朝善良俱遭贼害。正统十四年,也先大举入寇,振挟帝亲征,风雨迷道不可进,又天象示变,振惧,始命班师。群臣公议进紫荆关,由蔚州回京。振蔚州人,恐蹂乡稼,改道宣府,军士纡道奔走,也先追及,师大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