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印祖故事:慧霖苏州拜印公,老人因果论最详(81)

四川谢子厚(1882—?)居士,是知名士绅,1914年,曾与刘洙源等诸居士,发起创设成都佛经流通处,及少城佛学社。1921年又请佛源法师到重庆长安佛学社讲经。

谢居士民国十年就开始与印光大师通信,到民国十七年的时候,发心皈依印光大师,大师给他取的法名叫慧霖。大师在给他的回信说:“汝既欲皈依,且作将错就错之计,今为汝取名慧霖。盖以火宅烈焰,非智慧霖雨不能息灭。自行化他,悉皆如是,且勿曰吾何有此大力哉。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天下不治,匹夫有责。果能依儒释圣教而行,未有不群起而应之者。”

谢居士爱好儒学,关心世道,谢居士自题中有这么几句:“有安天下之志,无安天下之才,入世愿学孔子,出世皈命如来。六经为我仰思之事,华严为吾悲愿之胎。”所以他与大师通信中讨论儒学颇多,而大师开示则注重提倡因果报应和家庭教育。如大师民国十一年(1922年)元月廿一给谢居士的信中谈到:“至于弘法一事,当观时机。当国家太平,人心淳善时,宜多分依实际正弘。当此惨无天日之世代,当先以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化其刚强,旁攻侧激,动其良心。知所法戒之后,再用正弘,方为唯一无二之道。”

民国十九年......

印光大师:念观世音可保不染此恶疫

印光大师:念观世音可保不染此恶疫

前与明道师书,并与光之款,及后与光之书,均接到。本欲即复,以《西方公据》,《弥陀经》六方佛后,落去“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二十字,几人屡校,皆未看出,实为业障心眼,令成大罪过也。现另排三页板,已印之六千本,皆印割贴之样子,印出当为寄来。汝处有二包,凡自存及已送人者,皆一一为之贴好,庶免遗漏经文之罪。殆后印出寄时,即不再写信。

所言疫灾,令大家同在家中念观世音菩萨。于早晚到堂中礼拜若干,及念若干句。此外一任行住坐卧,并做一切事,除作文算帐之用心事外,余做一切事,均好念。睡时念,宜心中默念。若衣冠整齐,手口洗漱了,出声念也好,默念小声念均好。若睡下,或初起,衣冠尚未整齐,或洗澡,或抽解,或至不洁之处,心中默念,亦是一样有功德。若出声念,于仪式不合。譬如小儿念母,一日之中,无时不想念其母也。纵睡眠洗澡抽解之时,岂能令心中完全忘却念佛之事。既记得无碍,则心中默念亦无碍也。人虽至愚,无不怕死,念观世音可保不染此恶疫。若教一切人一日之中随便念,则念观音之声,达于田地道路矣。汝只知向菩萨前念,则能可有几人。又谁能跪念五百声。念佛之法,当先立念偈后......

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读诵的书《了凡四训》

大家对“命中注定”这个词都耳熟能详了,也许有人要问:是不是真有“命运”这回事呢?如果有,我们能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呢?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

《了凡四训》,就是这样一本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尽现真善美中华文化,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章,论证“种瓜得瓜”、“善有善报”、“积极进取”、“有愿皆成”之理。平实而无虚华,深奥而不迷信。所以数百年来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时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到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说明了人们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藏洋居士:戒色记第二章之印光法师开示甘露法语

南宫藏瞬身到另一个世界!

哇,一座规模宏大,典型的佛教净土道场印入南宫藏眼帘!道场建在山顶,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寺门前松柏参天,门额清醒古朴刻着四个大字“灵岩山寺”!

山门两侧还有附对联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实如来成始成终之妙道,

弥陀誓愿全收九界示众生心作心是之洪猷。

“好深奥!”南宫藏感叹道!

“唰,唰,”南宫藏寻声望去!一位年老的僧人正在清扫落叶!

皮肤呈褐色,肌理颇粗,一望而知是北方人;头顶几乎全秃,发光亮;脑额很阔;浓眉底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嘴唇略微皱瘪,大概七十岁左右了,身着一条灰白色长袍,应该是清洗时间太久了!上面还有不同颜色的方块!应该是许多布料加以密缝拼缀而成!

一瞬间南宫藏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触碰!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勤俭持家的妈妈!南宫藏眼睛湿润了,他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按照佛教基本礼仪,作了三礼拜。起身后搽了搽眼角的泪滴,双手合十恭敬道:”师傅!”

“哦,阿弥陀佛,这位居士有礼了!”印光法师放下手中的扫帚慈悲的看着南宫藏!

“师傅,人的欲望是什么?希望法师能够解开我心中的疑惑?”南宫藏问道。

印光法师看了一眼南宫藏,说道:“你先去僚房休息,明天中午的时候再来,记住不要吃饭,也不要喝水”

尽管南宫......

净空法师:印光老法师一生提倡因果教育

现代人不知道因果可怕,敢造罪业。今天社会这么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杀生。凡是有生命的这些众生,我们一般讲动物,你杀牠,牠没有怨恨吗?牠没有抵抗的能力,被你杀了,被你吃了,牠甘心情愿吗?如果不甘心、不情愿,牠能不报复吗?尤其是杀人,现在每天杀的人多少?最明显的例子,堕胎,堕胎是杀人,不是杀别人,杀自己的儿女,全世界每天有多少,这还得了吗?每年杀多少。他跟你有缘,他来做你的儿女,如果是报恩的,你把他杀掉,变成仇人;他是来报怨的,你把他杀掉,仇恨更深,那个怨气还得了!他是来讨债或者来还债的,债务上的纠纷,现在又变成杀业,又变成讨命债,这还得了!懂因果的人决定不敢干这个事情,太可怕了!我们现在空中的污染,你每天看到天上灰蒙蒙的,这什么东西?冤气,不是别的。人今天所干的事情,连畜生都不如!畜生,狮子、老虎不吃自己的儿女,不会伤害牠,今天的人造的这个业连畜生都不如,多可怕!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麻烦多大。吃一切动物就更不必说了,没有一个动物是甘心情愿拿自己身体来供养你的,你去杀牠,你要吃牠,牠知道,牠想办法逃命,逃不掉!被你杀了,被你吃了。一切恶业,杀生摆在第一,五戒头一条不杀生,十善头一条也是不......

印光大师:凡是遇到极大的危险急难,一念观世音菩萨就立即获得感应

原文节选

须知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菩萨无境,以众生之境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谋而应。良由众生心之本体,与菩萨之心,息息相通。由众生背觉合尘,遂成通而不通之象。若众生一念生信,虔持圣号,背尘合觉,返迷归悟,又成不通而通之象。以故凡遇极大险难,举念①即获感应。

又菩萨现身,不专现有情身。即山河树木,桥梁船筏,楼台房舍,墙壁村落,亦随机现。必使到绝地者,复登通衢②。无躲避处,得大遮蔽。种种救护,难尽宣说。

参考译文

必须知道菩萨无心,以众生的心为心。菩萨无境,以众生的境为境。所以能够众生有感,菩萨即通,不谋而即应。实在由于众生心的本体,与菩萨的心,是息息相通的。由于众生背觉性,合尘境,于是成为本通而实不通的现象。如果众生一念生起信心,虔诚持诵菩萨圣号,背六尘,合觉性,返迷归悟,就成为不通而通的现象了。所以,凡是遇到极大的危险急难,一念观世音菩萨就立即获得感应。

又者,菩萨示现色身,不专门示现有情的色身。即使是山河树木,桥梁船筏,楼台房舍,墙壁村落,也会随机示现。必定使到了绝境的人,又再登上通达之路。无处躲避的人,得到大的遮蔽。种种的救护,难以完全宣说。

①【举念】动念;产生想法。

②【通衢】四通八达......

印光大师:观世音菩萨灵感记

原文节选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皆应,无愿不从,其寻声救苦之迹,备见于本迹感应颂①。兹录其近世一事,以为无恃怙者,作一覆庇②云。

袁恭宏,江西人,世为木商。清咸丰间,发贼陷江西,首者执恭宏索藏金,不得,欲杀之。适有客贼来,其贼出迎,遂命将恭宏扃(jiōng)置③一室,缚于柱。恭宏素持观音经,并圣号,遂闭目默诵,待死而已。而客贼迁延不去,款留过宿,其贼不暇问。入夜恭宏睡着,迨醒则身在野地,衣沾露湿,仰见满天星斗,心知蒙菩萨慈佑,乘夜遁逝,得免于难。

承平④后,以知府需次⑤苏垣(yuán)⑥,与陆西林居士述其事。西林欲令遇厄难者,咸发信心而蒙救护,致书祈附于文钞之后。以板已排竣,故附于此。

参考译文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众生有求必得菩萨感应,众生有愿必得菩萨顺从,菩萨寻声救苦的事迹,详见《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现在录出近来的一件事,来给没有恃靠依怙的人,作一个覆护庇佑。

袁恭宏,江西人,世代都是木材商人。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的军队攻陷江西,为首的人抓住袁恭宏,索要金银钱财,没有得到,就想要杀死他。刚好这时他们有客人来,这个人就出去迎接了,命令将袁恭宏关在一个屋子里,绑在柱......

印光大师:佛门提倡不杀生的真相

好生恶死,物我同然,我既爱生,物岂愿死?由是思之,生可杀乎?一切众生轮回六道,随善恶业升降超沉;我与彼等于多劫中,互为父母互为子女,当思拯拔,何忍杀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于未来世皆当成佛,我若堕落,尚望拔济;又既造杀业,必堕恶道,酬偿宿债,展转互杀,无有了期。由是思之,何敢杀乎?——《印光法师文钞》

【注释】乐于生存害怕死亡,动物和我们都一样,我既挚爱生命,动物难道就愿去死?由此看来,生命又怎么可以杀?一切众生轮回六道之中,随善恶业力而升降沉浮;我与这些动物,在多生多劫轮回中,互为父母,互为子女。如今应当救度它们才是,又怎们忍心去杀害它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未来世都能成佛,我若不慎堕落恶道,还希望能得到拔济。而且既然造下杀业,必定堕入恶道,酬尝往世宿债,辗转互相杀害,没有完结之日。这样一想,又怎么敢再造杀业?

印光法师:佛弟子万勿身上佩带佛像、观音像挂件

崇音居士慧鉴:前三日,接到《歧路指归》二本,见后附之徽章,颇不谓然。民国二年,北京法源寺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以释迦佛像为徽章,光绝不知其事。事后,道阶来普陀,送光一徽章,光痛斥其亵渎。至十二年,仍复如是。上海亦仿而行之,今居士亦仿而行之,作俑之罪,始于道阶。道阶尚能讲经,而于恭敬尊重,完全不讲,亦可叹也。彼会中所来之一切人员,各须身佩一徽章,若佩之拜佛,亦不合宜;佩之拜人,则彼此折福。然现在由道阶提倡,已成通规,光亦知此事不易收拾,然以居士过爱,不能不为一说耳。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邬崇音居士书》

翻译过来是印光大师写道:

民国二年, 道阶法师做佛诞纪念会, 以释迦佛像做为徽章(不是指印章, 指佩戴用的), 我(印光大师)绝对不知道这件事.

这件事之后, 道阶法师来普陀, 送我一个徽章, 我痛斥这是亵渎三宝. 到了民国十二年, 他们还在以佛像做徽章, 上海也仿照做起来, 现在的居士也这样做了. 这个行为的始作俑者, 是道阶.

道阶法师可以讲经, 但是恭敬尊重这方面, 却完全不讲, 真是让人叹息. 这会中来的一切人员, 每个人都要随身佩戴这个佛像做的徽章.

如果佩戴这个徽章来拜佛,......

印光大师:为善断无反遭恶报之理

原文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于此。目疾发生,不知忏悔宿生此生一切恶业,乃归之吃素。然则吃荤之人,便绝无目疾乎。汝以吃素为善为恶,若谓吃素为恶,吃荤为善。则强盗杀人亦是善,较吃荤为更大。若谓吃素为善,为善断无反遭恶报之理。其偶得恶报者,乃宿世恶业,由念佛吃素,转大苦为小苦。于此不生警惧而生怨尤,岂乐天知命,逆来顺受之君子哉。汝但志诚恳切念佛,决定吃素。纵比目疾苦万倍,亦不食一切众生肉。能如此居心,如此行事,决定会业消目明,心地开通。不似此无知无识之糊涂不识好歹也。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三编卷二

•复周寿超居士书

参考译文

你为何不明白道理,竟到了如此地步。生了眼病,不知道去忏悔自己过去生中及今生所造的一切恶业,却归罪于吃素。那么吃荤的人,就绝对不生眼病吗。你认为吃素是善还是恶呢。如果认为吃素是恶事,吃荤是善事,那么强盗杀人也是善,比起吃荤这个善更大。如果认为吃素是善,那做善事绝对没有反遭恶报的道理。其中偶尔有得恶报的,那是过去世中造下了恶业,由于念佛吃素,转而将本来该受的大苦报变成了小苦报。在(生眼病)这种事情上,不生起警惕畏惧而生起埋怨责怪,怎么算是乐天知命(【注】 随顺天意,了解命运的因果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