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定弘法师:修•蓝博士治病,是否违背了因果定律?

问:下面一个问题。末学有一事请解答。老法师最近讲经,不断的提到修·蓝博士治病,只要知道病人的病情、名字、出生年月日等,就可以用自己的念力将病人治好。这是否违背了因果定律?

答:没有违背因果定律,这个是恰恰符合因果定律。用我们的念力来帮助病人治好病,这个道理很深,为什么?整个宇宙一切众生都是互相关联。佛法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一体的,根本没有分离过,而且是同一个念头出生,是我们一念变现出来的,所以这种一体是非常紧密的一体,我们起心动念,决定是会影响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因果怎么来的?因果就是因为我们的念头念念在相续,所以才有因果的相续,所以有念头就有因果,没有念头这宇宙都灭了,本来无一物,因果也没有了。所以因果是事相,因为有念头才有这种种的事相,才有因果相续不空。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用自己的念力来帮助病人治病,我们发出善的意念,这就是种善的因,病人好这就是善的果,这就是因果相续,我们的念头就能影响到病人的念头。病人是我们自己的依报,我们的心是正报,依报随著正报转。我们的念头不仅可以帮病人治病,甚至可以化解整个世界的灾难,你能不能相信?真正相信的人,那是对宇宙人生真相了解了。宇宙人生真相......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三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孝经》,请看「圣治章第九」。昨天我们还没有把这章讲完,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们从这一章末后这一段看起,先把这一段经文,今天要讲的这一句跟大家念一下: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这两句话可以说是意义很深刻,这是讲到如果我们对于父母双亲都不能够去尽孝道,不能够爱父母,这就叫做『悖德』,违背道德,如果对于自己父母亲都不能够敬而去敬别人,这就叫做『悖礼』。所以首先要对自己父母能爱、能敬,然后才能够爱敬别人。我们来看唐玄宗他的注解,他注得很简单,他说「言尽爱敬之道,然后施教于人,违此则于德礼为悖也」。这是说到爱敬之道我们要自己先要做到,自己对自己的父母我们要有真诚的爱心,能够恭敬父母,这是德之本,自己能够把爱敬之道行出来,才能够帮助别人行爱敬之道。如果一个人自己不能够去行爱敬之道,而想要让天下人去行爱敬之道,这叫做「悖德」、「悖礼」,这是违背道德和礼仪的。所以一个君子他必定是正己而后化人,能够自己尽孝然后才可以教化别人去尽孝。所以德行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自己要先做到,只有做到了,这个德行教育才有真正的效果。好......

定弘法师:不要再悔恨过去的恶业,一心念佛就是真忏悔

即使有宿恶,你的恶业过去造了很多,你也不用再去想,不用再去为之悔恨,那些念头都是妄念,真正忏悔就是不要想它,一心想佛。今天有一位同修来找我,哭著跪在地上跟我忏悔,他说他犯了一个过错,自己很愧疚。我就劝他不要想,你这个念头要放下,做错了今后不做就好了,现在最重要是一心念佛。你想它、想别的东西那都是打闲岔,把你念佛功夫给破坏了。即使是上一分钟我都造作恶业,这一分钟我觉悟了,『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就是讲你一心念佛,一心念佛就是为道作善,就是持经戒,总持,你就能带业往生,所以这是真忏悔。什么是真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罪是从你的妄心起来的,妄念是罪的根本、根源,你为什么会造罪业?就是因为你有这些妄动的心,心不清净就会造罪业。什么罪业都是因为妄心造的,所以我们一下就要断掉这个根本,心若灭了,罪也就亡了、空了。你还老记得那个罪,罪没有空,业就不空,业不空,你是业力驱使你随业流转。为什么老记著那个罪业,为什么不记挂所以把妄心掐死、灭掉,罪就空了,两俱空,能生罪的那个心空了,所生的罪业也空了。当下就空,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空,这就是真忏悔;不念......

定弘法师:为去世亲人诵经,是诵《地藏经》还是诵《无量寿经》?

问:第二个问题,为去世亲人诵经,是诵《地藏经》还是诵《无量寿经》?怎样回向才圆满? 定弘法师答:这都可以。看你自己诵哪部经最摄心,你就诵哪部经,各人的根性、缘分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而诵什么经,只要你用清净心来诵,功德是一样的。所以功德不在于你诵的什么经文,在于你的清净心。你念佛也行,诵经也行,你只要用清净心。清净心是什么?没有妄念、专注,这就有功德。

怎样回向?也不用注重形式,你就真心诚意的在佛菩萨面前祷告你希望的事情,这就是回向。当然我们回向心量要大,不仅回向自己亲人,还需要把这个心量扩大到虚空法界。你可以就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这个偈子就行,「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里多说一句,过去我读这个偈子总觉得这首偈子好像心量不是很大,所以我以前经常念什么?念另外一首回向偈,「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那首偈子。「普及于一切」,那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众生,都同生极乐国,我就喜欢念这个。

我听到师父讲到说念回向偈就念这个「庄严佛净土」的,我心里就有点没明白。这个好像心量不是那么大,他说「若有见闻者」,那没见闻的是不是就不回向?我是这么理解......

定弘法师:怎么样忏悔最有效

这个我相信很多人都关心。学了佛,只要是比较认真学的,第一个会发现,自己原来造了这么多罪业。真的,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发现自己造了很多很多罪业,造的时候是糊里糊涂造的,无明、迷惑颠倒才会造罪业。造完之后,学了佛一对照经典,发现完了,这些罪都让我们下地狱的,要忏悔。怎么忏悔?对著佛菩萨面前天天叨咕,自己造了什么罪造了什么罪,也会向人发露说,自己曾经造过什么造过什么罪,说了好多好多遍,这算不算忏悔?未必,这是发露,未必是忏悔。

什么叫忏悔?后不再造就叫忏悔,以后再不造,不仅身不能再造,口也不造,意也不想了,身口意回归清净,这叫真忏悔。如果说我在佛菩萨面前经常讲,心里还老挂著念著,这印象愈来愈深刻。你看过去是身造了罪,现在口又继续说,口在造,意还在想,意又在造,你的罪只会愈来愈重,不可能会消,这不叫忏悔。所以,什么叫真忏悔?过去造的罪业,从今以后彻底不再造,身也不造、口也不说、意也不想,整个就清除掉,回归清净。我们怎么做?念头一起来的时候,立刻换成阿弥陀佛,把罪业换成阿弥陀佛,心里只装阿弥陀佛,不装罪业,你就没有罪业,这就忏悔掉了,忏除罪业。所以罪业,不要让这个阴影还留在心里。很多人造了罪业,确实......

定弘法师:请问夫妻间的事情也一定要按《寿康宝鑑》执行吗?

问:下面一个问题,《寿康宝鉴》上说有许多日期是不能同房的,要是忘记了,做了之后心里总会很纠结,尽管惭愧,可那种阴影还是久久不能忘却,该怎么办?有时真的很后悔,若是不看此书就好了(这不是阿Q精神吗?)。请问夫妻间的事情也一定要按书本执行吗?为了这个事情我们经常闹矛盾。

定弘法师答:学佛弟子尽量的要把五欲六尘这些淡化,纵然不能一下放下,要慢慢淡化。因为爱欲是生死根本,即使你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些都要放下。你不放下,你还留恋娑婆,你怎么可能往生?所以夫妻之间如果大家都学佛,那最好的,互相勉励,互相警策,大家做法眷属,这样最好,同修道友。如果一方不学佛,你学佛了,怎么办?你要是不能随顺他,他就生烦恼,家庭闹矛盾,到时搞到离婚,那也不好,破坏学佛人的形象,也造成社会不良影响。这你就得要学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自己要放下欲望。但是不能因为自己要修行,让众生生烦恼,这也不可以。这就是确实不容易。但是通过多听经、多念佛,你这个心量愈来愈大、心愈来愈清净,很多事情你就能处理得很圆融。

定弘法师:阿弥陀佛的前身是地藏王菩萨吗?

问:下面一个问题,您讲课的时候提到,法藏前身是地藏,是阿弥陀佛的前身是地藏王菩萨吗?

定弘法师答:这个是师父有一天跟我散步的时候突然提到的,让我也有一定的悟处。法藏是阿弥陀佛的前身,法藏的前身是地藏。这就让我想到,你修学净土法门,必须要有地藏菩萨的基础。地藏菩萨教我们什么?头一个,孝亲尊师。《地藏经》讲的就是这个学佛的根本,孝亲尊师。所以,说他是前身,有道理,这是表法。

净土法门的基础,也是孝亲尊师,这是《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到的。佛言,「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第一福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净土法门的根本。所以可以这么说,阿弥陀佛的前身就是地藏王菩萨。你要知道,地藏王菩萨不是一个人,他代表所有的修地藏法门的人,这些菩萨都叫地藏王菩萨。

阿弥陀佛实际上也不是一个人,阿弥陀佛他本身这个名字就含有无量佛的意思,阿是无,弥陀是量,所以阿弥陀佛就是无量佛,就是十方一切诸佛。但是这个境界里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佛也是一佛,一佛也是一切佛。我们众生心力微弱,你要说去见无量佛,他没有这个心量,所以佛善巧方便,劝你见一佛。你就专注一佛,专念一佛名号,专想著一个阿弥陀佛,......

定弘法师:造作淫业,如何忏悔

这也是难得给我们做了个忏悔。确确实实,万恶淫为首,造作邪淫,那个报应会很迅速,不必等到来世,这一生就会有报应。这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五恶、五痛、五烧,五恶是因;五痛是现世报,痛苦,身心的痛苦;五烧是来世报,将来要到地狱去,铜床铁柱,受这些恶报。造这个罪业,如果能够回头,能够忏悔,就能够消。但是这个忏悔要发自真诚,至诚忏悔,后不再造。不仅身体不做,想都不能想,让心地清净下来,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到阿弥陀佛那里去。如果不去阿弥陀佛那里,那将来就是可怕的三途等著我们。所以痛定思痛,不能再有迟疑了,立定志向就求生西方,带业往生。过去无论造作多少罪业,只要一心求生净土,阿弥陀佛都接引,带著业走,多重的业都能带,只要是以后不再造,真正断了。如果自己还不肯断,那就麻烦了,那怎么去往生?

所以一定要放下罪恶的念头和行为,这样过去的业也变成福报了。为什么?它激励著你决志求生净土。后头地狱的猛火在烧,前面就是九品莲台,那真的勇往直前,不能后退,再后退就没救了。所以自己平常要一门深入《无量寿经》,多听经闻法,你的心愈来愈清净,过去的业自然就消了。当我们有不好的念头起来的时候,......

钟茂森博士: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 锺茂森博士主讲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同学们,大家好!末学非常荣幸第一次登上宝岛台湾,就有这样殊胜的法缘,能够跟这里的大德们一起来探讨「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这个讨论,在现代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末学来到台湾之前,就曾经在香港给恩师净空上人拜年,恩师就谆谆的嘱咐我,说「因果教育是挽救世道人心最重要的教育」。因此,他老人家也鼓励末学,在世界各地来推动、来宣讲因果轮回。所以末学也感到因果教育这个使命是非常重要,因此也是不揣浅陋登上宝岛,来给大家讲这个论题,也是向大家请教。今天是在宝岛巡回演讲的最后一站,第十一站。在这两周里面,末学就在台南、高雄、冈山、斗六以及此地台北等地演讲。也到过监狱里,也到过看守所里,也到过警察局的大厅里,跟大家一起来研讨。

关于因果轮回的宇宙人生真相,其实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 因为人有了生,就会有死,有了生死,大家就要思考生死是怎么来的,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甚至要思考能不能够了脱生死,不生不死,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说在历史上已经探讨几千年了,在中外的这些宗教、文化、信仰里面,有着丰富的答案。例如我们中国的圣人孔子,他在注解《易经》当中,就给我们......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4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我们看到第十一句,这是在讲义的第三行第三句:

【以智轻人是一病。】

这一条是讲自己有一点聪明智慧就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轻视别人,这是一个大病。凡是傲慢、恃才放旷,自己有一点才华、有一点能力,就傲慢、看不起别人的人,他的后果都不会很好。在《三国演义》里面我们看到,曹操底下有一个臣子叫杨修,《三国演义》特别有一段就记录他是怎么死的。有一次曹操带兵去打刘备,打蜀兵,当时两方相持不下,蜀国这边是马超,也是很英勇善战。曹操打不赢,相持久了就想回朝,可是如果班师回朝又怕被蜀兵笑话,这两边都犹豫不决。有一天他在吃饭的时候,侍卫官就送进来鸡汤,他看到那个碗里头有个鸡肋骨,他就突然很有感慨。这时候他的部将夏侯敦进来请问夜间要用什么口号,军事口号,曹操就随口说「鸡肋」,结果夏侯敦也就传令下去,三军将士今晚的口号就用鸡肋。

当时杨修是一个行军主簿,听到了「鸡肋」两个字,他就叫随行的这些军士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回朝。当时有人问,你怎么能够知道要收拾行装?杨修就说,因为今晚的口令是鸡肋,我就知道魏王(魏王就是曹操)过几天就要退兵了。为什么?因为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