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录 介绍世间的因因果果。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5~29

第三讲

请佛住世支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即如果遇到有佛要示现涅槃,那我一定要至诚地劝请,唯一的请求是希望佛能够长久住世,哪怕是住世十方刹土那么多微尘的劫数,也祈请佛不要入于涅槃。以此长久地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说到请佛住世上,有一个关于阿难的故事。有一次,僧团里开会,大迦叶就列举了阿难随侍在佛身边所犯的几条罪状,其中有一条,就是佛要示现涅槃的时候,阿难没有劝请。其实当时也不是阿难故意不劝请,主要是当时天魔覆盖了阿难的心。那个时候,阿难一听到佛要入涅槃,已经悲痛过度了,他根本就想不起要请佛住世。

虽然佛在入灭之前,有提醒过侍者阿难自己将要入灭,但是阿难除了悲痛以外,完全忘记了他其实可以劝请佛不入涅槃的。当时佛也暗示过阿难,说修行圆满证悟的佛,是可以随自已的意愿来住世的。但当时阿难一听到佛要入涅槃,他很悲痛、很难受,根本听不进这些话,除了极度的悲戚占据阿难的心,他想不起其它的事。

阿难没有劝请佛住世,当然这也是一个缘起,从因果上来讲不仅仅是阿难的事,也说明我们众生的福报太浅薄了,没有办法挽留住世尊,所以佛要入涅槃。在这里也给我们,作为后世的菩萨行者提供一个案例,假如说我们身边有善知识,要入涅槃了,那我们一定要去劝请他,希望他能够长久住世。

说到这里,我还可以给大家讲另外一个关于能海法师的故事。可能新加坡的信众大多数不知道能海法师,能海法师应该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佛教界修行证量很高的一位大德,出家前从军,曾作过云南讲武堂的教官。

68年的时候,中国在搞运动,当时能海法师住在五台山,属于改造对象,虽然已到八十岁的高龄,每天仍然要出去拣石头,要接受红卫兵的批斗。面对这样的政治运动,能海法师生起了想要离开这个世界的念头。

元旦头一天,能海法师就跟他身边的弟子说:“我明天要走了”。说明天要走了的意思其实是想要离开这个世间,但身边的弟子没有听明白,以为能海法师说要离开五台山回四川,以为现在五台山斗争激烈,可能回四川会好点。因为这种误解,那些弟子都没有劝请能海法师再留下来。

这也是一个因缘,众生福薄慧浅,无缘受教。结果能海法师第二天就请了病假,说自己今天不舒服,请一天病假。结果他就端坐在自己的炕头,自在坐化了。

像能海法师这样的成就者,已达到生死来去自由了,对于这样的大善知识,身边的人一定要祈请他们长久住世。如果他说我要走了,你一定要留他,因为有的时候,“走了”是一句隐语,实际的意思是不再住世了。所以说“走了”,有时并不是人离开这里到哪里去,而是不愿意再住世了。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挽留善知识悲愍众生长久住世,如果能够挽留,也就是在修学请佛住世支,在为自己培植福报。

所以我要至诚地去劝请诸佛不要入涅槃,我们每天在念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面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希望他方世界的所有佛菩萨,都能够听到我的祈请,长久住世来救度众生,因为众生需要他们。

对一切成就者来说,他们是来去自由,身无挂碍,但是对于在轮回中受苦的众生来说,却希望得到他们的接引,受到他们的度化。所以善知识多住世一年,多住世一天,对众生来说都是有利益的,是众生的福报。也因此,在我们的意念当中,要常常去劝请这些善知识,希望他们长久住世。这种劝请是至诚的,不是只在嘴巴上讲,而是发自内心的,希望他们不舍一切众生,希望他们永远住在这个世界上,利乐一切有情。

下面是长行,“善男子,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涅槃者”。这就是说,十方刹土如果有佛要示现涅槃,“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这是把请佛住世,扩展开来讲,如果遇到一切对我们有利益的善知识要入灭,我都要殷勤地劝请,希望他们不要入涅槃,这里包括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

除佛之外,还要劝请其它圣者不入涅槃。首先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还有声闻、缘觉二乘圣人,还有就是在小乘圣人里处在学位的圣者,以及证得阿罗汉果的圣人,乃至一切对众生有恩的诸善知识,能够跟众生说一句一偈,能够让众生善根增长,把众生引入善途的所有老师,“我悉劝请。莫入涅槃。”我都殷勤地劝请他们,希望他们不要入于涅槃。这些善知识能够久住世一天,就能够多教化众生一天,多带领众生一天,对于还处在愚昧状态的凡夫,是非常需要和庆幸的事。

关于善知识的重要,阿难跟佛有一段对话。阿难曾对佛说,“善知识对修行者来说很重要,他是修行者成就的一半吧。”阿难的意思是,假如遇到一位善知识,你能够听他讲法,追随他修行的话,你的成就起码有一半的希望。也许我们都会觉得阿难说的有道理,会赞同阿难的话。但佛听后却否定了,说,“不对,善知识是我们成就的全部。”

初听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会赞同阿难的说法,但是如果细细去想的话,佛陀的说法才是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教化,我们修行连走哪一条路都不知道,尽管自己每天很用功,期待着证悟,但是有可能自己已经南辕北辙了,本意要往南边走,现在却往北边跑了,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如果有一个过来人,给我们作一些方向性的指点,我们就不可能反道而行,离目标越来越远。

或者有的时候,自己在修道的过程中自己迷惑了,却没有人能够告诉我们,下一步应该往左边,还是应该往右边,我们徘徊在路中不知所措。这时候,多么希望有一位向导来全权带领自己。

所以,善知识在我们修道过程中,就像一个过来人、一个向导。比方说我们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途十分艰辛,道路充满了陷阱,路中还有很多叉路口,并且沿途都有倒引鬼企图来迷惑我们,我们自己孤身一人上路,怎样才能安全抵达目的地?靠一张地图显然是不够的。最保险的就是有一个人,他已经走过这条路了,由他来作向导带自己。跟随他的足迹,我们可以通过险途,安全到达目的地。

所以在这里,佛对阿难说:“善知识是我们成就的全部。”我们如果能够跟随一个善知识,能够听从他的言教,能够百依百顺地去追随他,那自己的成就就有保障了。所以善知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重要,所以对一切能够带领我们入善道的善知识,要劝请他们不要入涅槃,能够时常听闻他们的教诫。

“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善知识住世,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劝请他留下来,最终希望他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这句话就说了,“利乐一切有情”,是希望他们能够利益帮助一切众生,让痛苦众生能够离苦得乐。善知识把自己的修行经验告诉我们,把佛陀的智慧明灯,传递到我们的手上,让我们能够脱离黑暗,远离颠倒。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在修请佛住世支时,我希望自己的誓愿是无穷尽的,直到众生度尽祈请乃尽。

回向支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所有礼赞,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礼敬支;供养,就是供养支;请佛住世,就是请佛住世支;转法轮就是转法轮支;随喜就是随喜支;忏悔就是忏悔支。以上六支都是修积福德的方便,以此修行六支的善根,我们要把它全部回向给众生,让所有众生最后都能圆满成佛。

因为前面我们讲的礼敬支、供养支、请佛住世支、请转法轮支、随喜支、忏悔支,这六支是积聚功德的六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这六种方法,来积聚资粮,积聚福报。在这里我也希望把这些福报回向给所有的众生。回向给他们做什么呢?“回向众生及佛道”,所有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希望他们能够毕竟成佛。

关于回向,经书里面有一个比喻,说我们的功德就像一滴水,但这一滴水很容易就干了,它经不起风吹、日晒,很难保存它。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滴水投入到大海,那就不可思议了,若大海水不干,这一滴水就不会干。佛为什么要叫修行人把自己的,哪怕是微小的善根,都要回向众生呢?这就像把一滴水的功德,投入到众生的大海,众生无尽,功德就会无尽。

我们在前面发菩提心里面也讲过了,当把十方众生作为我们的对境时,对境就变得非常的殊胜。我们知道十方众生是没有穷尽的,当把这一份功德回向给他们的时候,因为众生没有穷尽,我们这一份功德,也会变得没有穷尽。

就好像说,我们把功德投入到一个放大器里面,本身功德很小,比方我们只点了一盏灯,这一盏灯的功德非常地渺小,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盏灯的功德,回向给十方所有众生,十方众生这个放大器多大啊!不可穷尽啊!那这个点灯的渺小功德就可以放大无穷无尽了,因为众生是无穷无尽的,每一位众生身上都有一份功德,那可想自己的功德在怎样的增加,又增加了多少?

这一支被称为回向支,也就是把前面的功德作一个总的回向。一方面,是让我们的功德有所归投,我们前面所修的功德最终投放到哪里?佛告诉我们要投入到众生的大海里。另一方面,也让自己的功德能够变得更加殊胜。所以在讲到一切善法的时候,修行人跟一般人是不一样的。一般的人,所做的一切善事都是在为自己作,为自己所爱或所有作,而修行人想到更多的是为众生作。

七支供养讲得比较详细,因为在传承上,印度的祖师把七支供养单独作为忏罪、集资的修学方法,专门作为一种功课。包括中国的早晚课诵仪轨,如果认真地去分析,它都包含了这七支供养,也就是说前面有礼敬支,有供养支,还有忏悔支,随喜支,请转法轮支,请佛住世支,回向支,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因为忏罪集资是所有法门共同要完成的功课,而普贤七支供又是最善巧方便的修法,于是七支供养后来就成为一种定式,哪怕是一个很短的修行仪轨,如果分析下去,它也一定由这七支供养组成。

能够了解这七个方面的修法,那么对每天的功课,会更清楚里面所讲的到底是些什么?为什么我们要礼敬十方诸佛?哦这是在修礼敬支;为什么中间还要穿插忏悔?哦这是在修忏悔支,最后的回向是在修回向支等等。因为过去的祖师大德,发现在忏罪、集资上面,普贤七支供养最殊胜,能够圆具一切资粮,于是就把七支供作为一个固定的模式,以后的修法仪轨,就照七支供养来设立。

那么修七支供养主要让我们成就哪几件功德呢?第一个,能够清净罪障。我们通过七支供养的修学,可以清净我们的罪业。因为他中间本身就有忏悔支,如果我们认真的修行忏悔,通过前面讲到的四力忏悔,那一定能够忏悔掉自己的罪业。如《四法经》所载“佛言:慈氏,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减先所造久积过罪。何等为四?所谓悔过行、对治行、制止力、依止力。复次,一、悔过行者,于不善业行,多所改悔。二、对治行者,谓造不善业已,极为善业及余利益之所对待。三、制止力者,谓由读诵禁戒得无毁犯。四、依止力者,谓归依佛法僧宝,亦不弃舍菩提之心。”依经所言,哪怕是犯了根本罪,我们也可以通过如法忏悔最后清净。

回向支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第二个,可以积聚资粮,修七支供养可以积聚福报资粮。我们通过礼敬支、供养支、请转法轮支、请佛住世支、回向支等等的修学,可以让自己积聚无量的福报。作为修行人,是需要有福报的,如果没有福报,那连今天晚上,有空闲坐在这里听经的机会也不会有;如果没有福报的话,也难以拥有一颗清净的心,来安静听这样清净的教法;如果没有福报的话,也不可能有机会踏入这样庄严殊胜的地方。

也许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当我们劝他去一个清净的地方修行时,他就会很反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可能在善业方面比较欠缺,没有福报享受清净,他喜好的是颠倒的世间五欲。所以说作为修道人,如果有机会听法,有闲暇修行,能够到清净庄严的地方,遇到清净向道的人,这些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是因为过去积有这样的善业福报所招感。

其实在世间上,我们很多事情,看起来非常的偶然,但是如果相信因果的话,就会知道中间肯定会有他的必然性。为什么我会遇到这样的人?为什么我会有机会听闻这样的教法?其实都不是偶然,应该是过去生中有这样的善根,所以今生能在修法上诸事圆满,自己要庆幸啊!

但如果今生不努力,有可能下一世就不会像我们今生这样轻松了,下一世还有这样具足的人生吗?还有这样殊胜的学法条件吗?还有这样虔诚的信心吗?还有……都说不清楚啊!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今生的善因缘。

再说,如果没有福报,如果往昔生中种种业障现前,自己怎样去对治它?怎么战胜这些违缘障碍?如果有修法的福报,在遇到这些违缘的时候,就有善知识来帮助你,有善友来支持你。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很不幸,在他这一生,总是遇到不好的人,总是遇到恶友。这些也不是偶然,也是他因果的必然,因为在他的福报上总有欠缺,所以总是跟善友、好人失之交臂。

所以作为修行人,自己要经常反省自己,检查三业,若是有过失一定要忏悔。并且要发愿,希望自己有足够的福报,来承载殊胜教法。佛曾比喻,如果是一块很贫瘠的土地,是没有办法播种更优良的种子的。同理,一个修法人如果福报不够,善根不深,也没有办法听闻、受持殊胜教法。

就像说菩提心是非常殊胜的,但说这个话的时候,很多人也不相信啊!怎么可能,什么菩提心啊?我凭什么为众生服务?作为凡夫,很多时候都只是在为自己,如果叫他去利益他人,甚至是与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众生,这种事真是天方夜谭了。

为什么很多人发不起菩提心,因为他善根薄弱啊!菩提心如此希有的种子是不会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的。所以在发菩提心之前,经书里就教导我们,说有两件事情必须要做:一个就是要清除自己的罪障。佛经里有一个比喻,说清除罪障像什么呢?就好像除杂草的工作。作过农耕的人都知道,农夫在播种之前,一定要先除去地里的杂草。那我们在播种菩提心种子前,也要除去自己内心的杂草,这种清除杂草的工作就是忏悔自己的罪障,消除自己的违缘业障,使它们不要成为菩提种子发芽的障碍。

当我们播下了菩提种子,如果希望它快快成长的话,我们还要施肥。这里的施肥就是培植福报。所以说忏悔罪障、积聚资粮是一个发菩提心的人,必须要做的两件事。佛陀教会我们,为了让自己的菩提种子最终能够开花结果,自己最终能够开悟成佛的话,在这条菩提之道上,这两件事情,是必须要完成的铁定功课,这是修一切法门都需要的。

对于忏罪积资两种功课的受持,应该按照《普贤行愿品》里面说的,就是自己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每念每刻都要意念到,我有这两件事情需要去做,生生世世不要有厌离心,不要有疲倦想哦!

修行七支供养,第三个功德,就是增长善根,令无穷尽。就是说我们修学普贤七支供养,能够让我们的善根增长,并且受用不尽。所以说对这七个方面的修学,如果我们认真地去做的话,可以作为自己正修菩提心的一个前加行,一个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下面要正发菩提心了,之前要做一些准备,这个准备就由以上这七个方面来完成。

正修菩提愿次第

下面我们要讲的就是正修菩提愿次第。

意乐清净

正修菩提愿次第,首先要讲意乐清净,所谓意乐就是对于发菩提心这件事,让我们内心欢喜、雀跃,非常向往菩提心能在自己内心生起。

供佛意乐

第一个意乐,是“供佛意乐”。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前面的七支供养是我们发菩提心的一个准备,现在才是我们真正修行菩提心的次第。

首先要有供佛的意乐,什么叫意乐?就是自己心里很高兴、很欢喜,不是勉强的,不是说因为谁叫我供佛,我才给他一个面子供佛,不是这样的。而是自己知道了佛的功德,知道了在这条菩提道上,有佛作为我们的一盏明灯,可以指引我们到达菩提正觉,我们怀着一种感恩的心,因思忆佛陀功德而深怀感激,以这样的心态来供养佛。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我要向一切如来学习,一切如来以普贤行愿为最终大愿的归趣,诸佛如来都修习普贤圆满行,我随佛学也要像一切如来一样,去修学普贤广大愿行。

“供养一切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我以这样圆满修法的心态,去供养十方过去一切如来以及现在诸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我还要供养未来诸佛,我供佛的内心是非常清净的、欢喜的,没有任何勉强,没有任何杂念,内心无有造作,意乐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我发愿追随三世诸佛学习,希望我的这种清净供养,以及我对三世诸佛的虔诚信心,能够让我速速成就无上菩提。为着这个至高的目标,我内心充满渴望与期待。

佛土清净意乐

第二个意乐,被称为“佛土清净意乐”。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在修菩提心的时候,要作这样的观想,即观想佛土圆满。因为菩提心最终的结果就是开悟成佛。那我们现在就要对佛的境界非常熟悉,虽然我们还没有证悟到那种圣境,但可以依靠自己对佛菩萨的信心,把将来证悟佛果的清净境界,拿到现在来观想。这也是一种善巧,虽然我们现在是在因地,是在凡夫位,但是我们可以把以后的殊胜境,拿到现在来享用,当然这是内心的享用。

这是佛度众生的方便,其实我们现在离开悟成佛的境界还很遥远,但是我们可以善用自己的心,运心作观去意念佛土的清净。在我们每天的意念中,升起对诸佛菩萨的信心。就像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人,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西方净土,但我们可以常常意念西方极乐世界,它是一种怎么样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清净,身边这一些道友是怎么样的莲花化生等等。通过西方净土经文的描述,我们把自己以后要去的地方,拿到现在来观想,让自己再再地熟悉它。这是修净土法门的善巧。

在这儿,也就是把自己最后成佛的境界,拿到现在,让我们还在凡夫位时再再地去熟悉它。当我们这样观想的时候,可以免去自己很多的杂念。因为我们观想的都是清净庄严的佛土,身边是海会菩萨围绕,当我们这样观想的时候,就不会去责怪见到的人不如意,遇到的环境不满意了。因为在当下意念里面,一切都是圆满的,殊胜的。

这也是去掉凡夫分别杂念的一个善巧法,因为一颗圆满的内心,是不会去分别外境的假相的,也因此借着这种圆满观想,让自己的心慢慢变得清净起来。当心清净纯熟时,实证的净土就会现前。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所有十方刹土,在普贤行愿中,讲佛刹时,我们注意到了,从时间上来讲,总是说三世,从空间上来讲,总是说十方。这是时空最大的概念,即所有的佛土,没有遗漏。所有十方刹土,皆是广大清净,美妙庄严,无有尘垢,远离染污,殊胜祥和。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在所有清净的佛土,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有海会众的菩萨围绕在佛的周围。

这就是佛土清净意乐。当想到这种清净境界时,自己就欢喜,就高兴。

我们如果没有朝过圣地,但可以想像到,在菩提迦耶佛成道的金刚座,有很多修行的人,围绕在菩提树周围修行,他们或在禅定,或在经行,或在顶礼,或在赞诵。想到这些,对于一个对圣地充满虔诚的人来说,是不是会法喜充满呢?

现在,圣地就在自己的内心,我们在内心建立起清净庄严的佛土,有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有海会的菩萨围绕在佛的四周。当哪一天内心清净的佛土,代替了自己世俗的分别念,我们就可以真正安坐于菩提树下,安坐于金刚座上,也会有海会的菩萨围绕在自己的四周,这是多么地殊胜啊!想一想,是不是会欢喜雀跃。

利益众生意乐

第三意乐,“利益众生意乐”。利益众生就是发菩提心,对大乘行者来说,在念念之中,除了要念佛,还要念众生。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我祈愿十方所有的众生,都能够远离忧患,得到恒常的安乐。

这个可以称作发菩提心。发心的对境是十方所有众生,这是指我们的对境广大殊胜,发愿所有众生得到什么呢?能够远离忧患,恒常安乐。到什么果位才能恒常安乐呢?只有究竟成佛才能永远安乐啊,这其实就是发愿我要帮助所有的众生,让他们都能究竟成佛。这就是菩提心。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这两句是说我们要利益众生,要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呢?一个是希望他们常享安乐,第二个是希望他们获得甚深正法的利益,第三个是希望灭除众生所有的烦恼。

我们要给众生带来这么大的利益,只有自己开悟成佛以后才能圆满现在的发愿,所以誓言可以变为修行的目标,那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这个目标如果在内心真实生起,就是菩提心了。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Guest的头像Guest